文/张均儒 邵惠琳
高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本文以X高职学校物流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学习现状和教师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设计了学生的深度学习过程,为今后学生深度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方法。
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在学习新知识时对旧知识没有自主迁移的行为,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深度学习。本文以江苏省某高职学校物流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物流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设计以手机为学习终端的学习活动,为今后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X高职学校物流专业的学生基础薄弱,高考分数普遍在本科线70分以下,通过观察学生上课的情况,发现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沉迷玩手机。即使老师上课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在最后的考试中也是错误频出。究其原因可以把学生学习不好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沉迷网络世界,被外界新鲜事物所干扰;二是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三是对知识机械式记忆;四是课上知识和生活脱轨,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没有知识获得成就感。
X高职学校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为主导,老师上课时,学生不能完全领会老师讲的知识点。由于物流专业是一个交叉的学科,这就使得物流专业的学生学习到多种课程,如《经济学基础》等基础课程,但这类课程在课堂中大多数以理论讲解为主,并没有将知识点的讲解和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使得学生学完课程对知识还是一知半解。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且不会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因此学生的学习处于表层学习中。
基于高职物流学生在课堂中频繁使用手机的现象,本文将超星学习通引入课堂教学中,超星学习通是一款学生和老师均可使用的手机软件,本文将借助超星学习通的资源和功能板块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1]。鉴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某高校物流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因此在课堂活动设计中以兴趣引导和任务驱动为主,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将来物流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
任务驱动的教学活动以任务为导向,在学习新课前,向学生抛出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并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学生可以由小组讨论后回答,任务驱动教学活动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活动的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并进行问题探索,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从而对以往知识进行查缺补漏,达到旧知识的迁移和新知识的构建。
1.发现问题——知识输入
给学生一个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引起对旧知识的怀疑。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讨论过程中将不会的问题上传到超星学习通中,学生进行讨论并给出自己的答案,通过讨论有效整合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对旧知识的深化理解。
2.讨论问题——知识的建构
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利用现阶段知识深入理解问题本质,剖析问题的过程就是深入学习的过程。通过小组讨论对原有知识进行补充,此时原有知识结构将发生转变,同时加深对旧知识深化理解,小组讨论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刺激深度学习行为的发生,并对小组成员提出的解决方法进行评估,从而完成新旧知识的转化。
3.解决问题——知识的迁移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刻由小组长上传本组方案到学习通,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问题解决方案,从而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形成自身知识架构[2]。当学生看到其他各小组方案时,会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实现知识迁移。通过修改方案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设情境的能力,进而优化知识网络结构。
4.反思评价——知识的内化
当一个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可点评,点评别人方案同时反思自己小组方案不足之处,这样可调动学生课堂主人翁精神,刺激学生元认知参与,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3]。通过评价与反思将知识内化于心,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智能手机普及给高职教育带来了诸多好处,本文将手机作为学习设备对高职学生的深度学习活动进行了设计,通过本文的研究帮助学生深度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同时为教师提供了不一样的授课方式,为今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