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整体要求

2023-01-09 09:28罗建文杨希双
理论探讨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明

◎罗建文,杨希双

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特征和本质要求的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这不仅关系到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而且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和生活实践。恩格斯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2]科学理论的发展都是从一系列基本范畴和科学术语变更开始的,只有深入准确地理解了这些基本范畴和科学术语,才能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这个理论体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就必须从深刻准确地理解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根本特征、基本原则、整体要求和主要范畴等科学术语开始,否则就不能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党员干部和革命群众,就很难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实际行动。只有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本质特征和整体要求等科学术语来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这一伟大历史实践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实质,才能形成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自觉和理性自觉,才能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自觉意志和自觉行动,才能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四个自信”。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特征和政治保证,也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的顶梁柱和主心骨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自强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华民族从贫穷落后走向国家强盛和人民幸福的文明之路,必定要战胜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反动势力和重重阻力,必定要克服来自自然和社会的艰难困苦和各种挑战。因此,没有强大的政治统率能力和组织领导力量就不可能动员和领导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国家夺取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就不可能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优秀的组织成分、严密的组织纪律、强大的动员能力、勇毅的战斗意志的伟大政党,正是因为我们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这个拥有九千六百多万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团结统一”[1],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就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坚定的政治保证,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才能临危不惧、临危不乱,才能在乱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创新机,才能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中华民族战胜敌人的白色恐怖、赶走外来侵略者、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率领中国人民战胜遗留下来的贫穷与落后、战胜外来的侵略和骚扰、战胜探索中的失败和挫折、战胜自我革命中的彷徨和恐惧,还是率领中国人民面对外来压力和百般干涉,敢于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1],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和中流砥柱。依据历史的经验和理论的逻辑,我们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不可能有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新胜利。

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举旗定向、掌舵领航的实践引领力和战略领导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动员力和组织领导力,充分发挥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1]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定力,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区别于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特征和政治保证。正如恩格斯在1893年致奥古斯特·倍倍尔的信中指出的:“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特别是在当前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它的一切要求都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正是这种经济发展的政治表现的话,那就更是如此。”这样的政党“是政治领域中唯一生气勃勃的力量”[3]。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坚强的政党,她不仅知道自己的目的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知道只有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而且也是“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而且还知道自己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等“一切要求都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正是这种经济发展的政治表现”,因而就更是不可战胜的伟大政党。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坚强领导,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才能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这就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坚定的必胜信心。

二、坚持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本质要求和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和正确航向

人类文明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社会治理模式和发展制度的选择与设计都经历了文明竞赛的大浪淘沙: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文明拥有着战胜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先发展优势和科学技术优势,经历了两三百年的内外掠夺和战争折腾,率先在少数国家实现了现代化目标;东方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在探索自己发展道路中找到了适合自己国情和历史文化的治理模式和制度体系,在不到一百年的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中,不仅没有掠夺霸占而且还在饱经外来列强侵略的挣扎中,开拓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现代化道路,已经迈上了不可逆转的民族复兴的现代化进程。两种文明模式和两条发展道路的比较和鉴别,其结果已经向世人昭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文明虽然现在还是发达国家的“灯塔”和“骄傲”,但是其社会结构中的两极分化矛盾和社会阶层分裂日趋严重,自身固有矛盾的无法自解和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资本寡头和金融寡头操纵着国家政治权力,经济发展长期低迷,通货膨胀长期居高不下,底层民众的生活举步维艰,人们精神空虚萎靡不振,常常依靠军事和金融的霸权来掠夺落后国家和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虽然如日出东升还没有展示出她的万丈光芒,但是凭借着她代表和维护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政治初心,实行着广大劳动人民联合体和共同体的经济制度基础,充分发挥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成果的真理力量和精神引领,社会治理呈现出国泰民安的和谐景象,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改善和普遍提高,创造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模式和制度优势已经初现霞光,越来越受到后发国家和现代化探索中的人民的瞩目和关注。

“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4]。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最重要的就是人文软实力的竞争,国家软实力中最根本的实力就是制度的实力。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唯有对照,才能明辨是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和制度优势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在7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地自我革命和自我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的制度逻辑和真理光芒透过自己本来的“晨雾”已崭露头角和初露光芒。评价和判断一种社会制度体系的优劣好坏要看它是否代表和维护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主体性和创造力的充分释放,是否符合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否符合人类历史进步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如果是一个社会的制度体系,导致“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经常地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性”[5],必将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社会阶层的分裂,社会文明进步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和谐和前进的动力。如果是能够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在这个制度体系和发展状态中,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释放,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这样的制度体系和发展道路就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和制度优势的灯塔。正如恩格斯对人类社会理想制度和发展道路所预示的:“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6]308这样的制度体系和发展道路就一定是人类文明的真正灯塔,也必将在制度比较中获得最后胜利。7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有机契合,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彰显出越来越强劲的政治势能和治理效能,既得到了举世瞩目和世人认同,也得到了历史和实践的充分验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7],因而“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才能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和正确航向。

三、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总体要求,也是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这为中国式现代化描绘出了总体目标和绚丽蓝图,极大地激励着全体中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推进高质量发展,以满怀的豪情和赤诚的热情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去,我们锚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找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充足的底气和坚定的信心向世人宣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要求。必须全面贯彻以扩大内需为主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要务、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提升国民生产数量和质量为总要求的新发展理念,全面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1]的新发展举措,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完整、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高水平高质量对外开放的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进程,让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逐步变成现实。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卡脖子处在于乡村振兴战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前提,农民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人和主角,农村是中国式现代化大局的命脉和重点。唯有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会有国民经济的高水平推进;唯有乡村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现代化,才会有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唯有农民的真正富裕,才会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唯有农村生态环境优美,才有美丽中国幸福中国的最终实现。因此,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以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点和关键是全面推进广大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广大农村居民的人的现代化发展。

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确保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质体现和政治特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所在

“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8]257,不论是什么性质和什么形式的政治权力,都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阶级的统治秩序和整体利益而实行的政治手段。西方现代化道路中的西式民主就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力的表现形式和制度设计,它是建立在资本集团或资本寡头与国家政治权力相结合的金钱基础上的现代化,是国家政权与资本集团的相互结合和相互利用而产生的资本主导社会生活的“权资互融”文明形态,它的确立基础就是资本及其人格化主体的基本逻辑,这种文明形态中的“国家政权在性质上也越来越变成了资本借以压迫劳动的全国政权,变成了为进行社会奴役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力量,变成了阶级专制的机器”[9]96。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权不过是管理那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6]402,离开了资本主导与国家政治权力的结合就不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文明形态。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早期,资本的本性与国家权力的结合形成了极权政治或强权政治,以便实现资本的无限扩张和对外侵蚀,这样的强权政治从而助长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肮脏”和侵略扩张,正如德国学者鲁道夫·哈曼指出的,“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在早期工业化阶段是以大部分人民的巨大苦难和悲惨生活为代价取得的,社会不安定则被独裁政权或极权统治所制服。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几乎不存在民主的权力形式”[10]。进入现代化后期以后,西方现代化的政治建设不得不披着民主的外衣,以选票制民主来维护资本集团的整体利益和极权实质,所以恩格斯分析道,“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9]810。选票制民主形式看起来是由多数人决定事务结果的政治形式,实质上是资本财团渗透的寡头民主政治,真正的人民群众和普通劳动者根本没有自己的权利表达和意志自由的可能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现代化,是保证全体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的现代化进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1]。不仅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当家作主和平等地享有参与社会管理的政治权力,不仅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不会成为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只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现代化,而且会是广大人民群众从政治决策到政策制定和执行、从政治路线的贯彻到政治事务的监督都能享受全过程的民主权利,确保党和政府能够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集中体现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才干、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保证人民群众对政治事务的参与度和监督权,还能保证各项决策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中过程民主和结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意愿和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以民主和理性的方式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激情和活力才会充分释放,才会呈现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人心情舒畅,积极奋发”的良好局面。“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氛围中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成果引领和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灵魂指引和精神支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经过100多年的历史进程和革命实践检验了的真理理论,是全世界劳动人民追求解放和幸福的思想指引和精神支柱,它确证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什么遭受剥削和压迫的根本原因,找到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翻身求解放的正确道路,也为无产阶级解放和摆脱贫困提供了许多科学的设想和蓝图,让全世界受苦受难的人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解放的曙光。“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11]。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6]413。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幸福的思想指南和理论原则,是对现实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各种矛盾的深刻揭示和全面剖析,它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抗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斗争中特别能管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开放发展的理论体系,在人类历史实践中显现着耀眼的光芒和真理的力量。这在中国历史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12]。正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南作用,中国的民主革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轨道,让中国人民获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走上了人民当家作主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中,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也能从迷惘中总结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建设之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相结合,契合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1],“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1]。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发展的政治宣言。

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根本标志,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政治承诺和现实诉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在它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等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6]405。“现代工业的进步促使资本和劳动之间的阶级对立更为发展、扩大和深化”[9]96。这是由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自身固有的矛盾决定的,这也是决定西方现代化道路不可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因和基本趋势。而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和最终目的就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和发展全体人民的民主政治制度,实现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她的发展目标就是要“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9]814。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逻辑而建构的,就是基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价值目标、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社会财富共创共享的按劳分配体制而设计的。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她带领中华民族始终朝着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创造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奇迹,解决了千百年来梦想解决的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步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间正道。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而且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根本标志,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和内在逻辑。

恩格斯认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13]70。无论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始终是现代社会关系中不可回避的关系“轴心”,社会关系的运转和运行都是围绕着这个“轴心”来发展的,因此,也是影响社会治理道路和发展模式的“轴心”。由于劳动不仅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基本范畴,也是决定社会历史和社会财富的根本力量,只要资本不退出劳动关系中的历史作用,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就是社会发展模式中不可回避的对立统一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只要社会还没有围绕着劳动这个太阳旋转,它就绝不可能达到均衡。”[14]在资本力量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中,劳动是为资本所支配和左右的获取利润的工具,劳动者不仅没有成为自觉的阶层和自由的群体,而且劳动还没有成为社会关系旋转的轴心和太阳,而资本则是处于社会关系的轴心位置和支配地位,劳动受资本的剥削和压迫就是“理所当然”了,劳动者则是依赖于资本的存在而就业和生活,劳动仅仅是资本人格化主体获取更大利润的手段和工具,因而这个社会的关系和矛盾就不可能达到均衡状态,社会的劳资关系就不可能和谐“达到均衡”,这就揭示了私有制雇佣劳动方式中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关系的本质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雇佣劳动方式依然在许多领域还存在,资本和劳动关系依然是中国“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所不同的是这个轴心的政治框架和基本制度体系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分析的生产方式和政治背景,但资本和劳动的本性、作用和影响等基本属性没有改变,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及其影响依旧没有消失;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生活中,资本和劳动关系作为“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无时无刻不在作用和影响着我们的道路选择和现代化实践,这一特征只要在社会生产方式中还存在雇佣劳动的方式就一定会存在。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虽然建立起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体系,但是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状态,资本作为社会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和社会关系中重要的社会关系的载体,对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财富总量增加还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和杠杆撬动作用,与此同时,资本的消极作用和对劳动者的剥削效应也同时存在,有时甚至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发达而出现相对严重的情况。例如,平台经济和新型产业经济中的“996”工作制、富士康“血汗工厂”和“PDD硬核奋斗”模式等等,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性纠结”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现代化困惑”[15]。要解决好这些“历史性纠结”和“现代化困惑”,最根本的出路和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导向。只有“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1],才能让“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才能深入推进和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满足人民环境优美生活期盼的现实诉求和良好愿景

恩格斯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9]410。“人靠自然界生活”,人只有与自然界保持着物质的交互作用和相互依存才能生存和发展,只有与自然界相互联系和相互改造才能创造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56。人离开了自然界不仅不能发展和创造历史,而且连基本生存都不可能,因此,“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16]504。人类的实践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资本逻辑主导社会生活,在人与自然共生关系问题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全球的温室效应、冰川消融,自然灾害频发、恶劣天气繁多,野生动物大量减少、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矛盾日益加剧,严重地影响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危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和资本逻辑的膨胀,“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相异化的普遍性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17]。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中,追求物质财富超出了自然界的承载能力,一方面形成和加速了人的独立性以及人的需求和人对自然资源改造和利用的能力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爆发式利用,“造成了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和恶报”[18]。许多工业城市看不到蓝天白云,呼吸不到清新空气,喝不到干净的直饮水,森林草地大面积减少,许多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严重危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16]724。需要全人类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普遍共识,需要在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采取切实有力的举措,“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价值,充分认识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科学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发展和维护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共同体。近十年来,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永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1]。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更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更满意了,今后还需切实加强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定力,统筹废气废水废渣的污染治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保卫战、应对恶劣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促进人与自然关系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国家。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高度重视、齐抓共管、齐心协力、久久为功,加强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建设,持续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自觉走出一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道路,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环境宜居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和现实期盼,“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

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世界人民幸福安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视野和国际情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特质和必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不仅执着于追求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还关注和关心着世界人民的生活境况,具有全世界人民认同和信任的国际情怀。“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1]。在当今世界充满着霸凌行径与零和博弈思维的国际背景中,在充满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治理赤字的世界视野里,在恃强欺弱解决不了纷争问题、巧取豪夺实现不了美好生活、零和博弈达不成人类共识的今天,依仗军事实力和科技金融实力的霸权行为已越来越不得人心,挥舞战争大棒和拉帮结派搞小圈子越来越难以奏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旨在为了发展中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得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1]。因此,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国际上深入人心,中国人民的朋友圈越来越广泛,中国的国际主张和国际事务动议越来越得到更多国家的响应和支持。

21世纪的世界,国际秩序变幻莫测、国际社会冲突和地缘政治矛盾的根本原因和最终动力还是资本家阶级和资本家集团与发展中国家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都是国际垄断资本集团或世界资本寡头组织为了自己阶级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不惜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和人民财富的时代反映和现实体现。在世界经济处于长期低迷状态、贸易保护主义全球盛行的时候,在发达资本主义世界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国际能源价格不断飙升、民众生活质量持续下滑的时候,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成果,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国际正义原则,“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中国愿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1]。这不仅保证了中国的国内经济有效发展局势和国内大循环基本盘的有序运行,而且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持续走好,在全球疫情防控和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顺差有增无减,为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维持生计生活提供了难以替代的消费品供应和基本的物质保证。中国始终立足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安全发展惠及全球的基本立场,坚持基于联合国准则和规则的国际新秩序倡导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国际政治中的“筑墙设垒”、反对国际产业链上的“脱钩断链”、反对国际军事上的“扩军黩武”、反对国家间关系的“拉帮结派”、反对国际事务中的“动辄制裁”和武力威胁;立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1]。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治理秩序,我们“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1]。这是拥有宽广胸怀又爱好和平的中国共产党人关注人类命运和回应世界关切的政治宣言和庄严承诺。

九、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现代化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是发展中国家和人民走向现代化的合理选项和参考坐标

在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西方中世纪文明是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的文明状态,人的解放和发展还处于一种不能自我的状态;到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期以后,由于私有制和雇佣劳动生产方式,使得人在异化劳动和“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19]。人类文明形态,一方面进入了物质生产快速发展的文明时代;另一方面,也使得人跌进了“商品拜物教”的文明陷阱之中,“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6]401。资本主义的西方文明形态带来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6]405,但是由于这种文明形态的核心力量和根本动因是资本的力量,资本主导着社会的一切生活,“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6]402-403。虽然少数人享受到了资本文明形态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充裕和生活便利,也有社会生活方式的进步和人民思想观念上的进步和改善,还有不同文明类型中多种文化的交流互鉴,但是不可否认,资本主导的社会文明形态必然带来了许多资本文明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例如,资本逻辑的效用原则和逐利增殖本性使得自然界丧失了自身的价值和功能、被资本驯化成一种追求价值增殖和物质膨胀的赚钱工具,以致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掠夺性开发和爆发性利用也变得无节制和无禁止了,导致自然的异化以及生态的危机已不可避免。在这种文明形态中,人的本性被扭曲,人们本来应有的善良和正义也会为资本逻辑所吞噬,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者在社会财富的分配和占比中处于相对贫困的境地,社会阶级的固化和分化将导致社会阶层的撕裂和对立。这种人类文明形态不仅异化了人的本性和应有的善良,而且也销蚀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因而必将导致矛盾的激化和社会的停滞,这就是今天的西方文明形态社会不可自救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新形态绝对不能走资本主导的传统文明形态,也不能走靠掠夺和海盗式崛起的文明形态,我们只能从世界文明进程中吸取优秀的合理成分,立足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立足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创新文明,来引领和推动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构建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的社会和谐文明。中国式文明新形态具有以往文明形态所不具有的属性和特征,实现了对西方文明形态的超越和飞跃。第一,我们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它对“历史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的终结,澄清和超越了西方各种文明形态的模糊认知和错误言论,认清和把握了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锚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坚定了中国人民百年艰辛的历史自信,强化了社会进步全方位的文明内涵,补齐了以往文明形态所具有的不足和短板,理性完整地呈现出面向人类未来的现代文明中国形态。第二,我们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它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品质。中国式文明新形态最根本的内在品质和理论逻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既是我们的文明新形态的政治保证和根本性质,也是100年来中国社会形态变迁的历史逻辑和必然选择。第三,我们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它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新超越。我们的文明新形态是将资本逻辑的现代本性和消极力量控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内,以便更好地服务和服从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第四,我们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它走的是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新道路,不仅是14亿多人口超大规模的现代化,而且是其他任何国家不可比拟的独特文明的新形态;不仅超越了西方文明那种社会撕裂和两极分化的“陷阱”,而且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良序善治的现代化文明新形态;不仅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现代化畸形”和精神空泛,而且是追求全要素全内涵协调发展的文明新形态;不仅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困境,而且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新形态;不仅不是走依靠海外掠夺和霸权扩张手段来实现现代化,而且拥有宽广国际情怀与和平文化基因等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新形态。我们的新形态必将为追求现代化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和人民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有益的愿景选项。

十、结语

恩格斯早在1885年致俄国伊万诺夫娜·查苏利奇的信中指出:“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8]574如果是将马克思的这种历史理论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武装革命的群众,“就能释放出一种接着便无法控制的爆炸力”,“将会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8]574-575。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作了全面的阐述和深刻的论述,发展和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21世纪中国发展的新成果和新境界,它是我们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和思想指引,它植根于中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毫无疑问,它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将会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确立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精髓和精神实质,牢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和坚定历史使命,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理论和新思想,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实践推向新的高潮。“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论断确证了恩格斯的结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13]10中国共产党就有这么一个“很大的优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就是这样“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的理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有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思想和新成果这样一个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我们的中国式现代化一定会谱写更加灿烂的新篇章、取得更加辉煌的新成就。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中国式民主
请文明演绎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漫说文明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对不文明说“不”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