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的分析

2023-01-09 18:47邓向宗
中国金属通报 2022年18期
关键词:矿产资源勘查单位

蒋 涛,邓向宗,彭 怡

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带动社会各个领域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增加,为了满足我国相关领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之中,必须提升地质矿产勘查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为矿产资源的开采和使用创造有利条件。但目前我国的矿产勘查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而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包括设备和资金投入方面的不足,以及体制机制改革导致的勘查队伍调整等,在后续的工作之中,相关单位和人员必须充分地重视这些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措施。

1 新形势下地质勘查技术应用要求及现状

我国的矿产行业在改革开放之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如果将其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的矿产行业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当前我国的部分矿产勘查生产已经难以充分地满足社会对矿产资源的实际需求,针对这种情况相关的工作人员和单位有必要对以往的矿产资源勘查中所应用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以使其充分地适应当前的需求。新形势下,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的应用需要充分地把握住时代精神,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确保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下,相关的地质矿产勘查和找矿工作还需要确保工作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充分保护,确保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对于一线的地质矿产勘查和找矿人员来说,相关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则需要对当地的具体情况、地理地质环境以及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等进行系统性摸清,立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整体布局,以遵循经济社会良性发展规律的方式来拟定相应的勘查计划,确保整体工作实施的高效性和高质量。整体而言,当代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查需要从科学规划、拓宽领域、合理布局、科技创新和完善体制等五个方面共同推进,通过全面系统地把握我国矿产资源的实际情况,促进其勘查工作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相协调,并积极地进行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建设,最终实现行业发展对瓶颈的突破,这是目前我国地质勘查技术应用的具体要求。目前,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应用与矿产资源开发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从技术层面看,过于依赖已经成熟的技术,先进的找矿技术难以有效应用于矿产勘查任务中,相关科研成果难以顺利转化,使得行业整体呈现出技术落后的现状。长期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之中,国家侧重于重工业的发展,对于矿产勘查和找矿技术的研究缺乏充分的重视,相应领域之中的资源投入也比较少。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深,矿产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且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矿产资源被应用于工业生产,相关的技术受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在找矿技术和勘查技术方面的投入较少,也造成了技术整体落后的局面,同时改革开放深入所带来的机制体制改革导致了相关队伍的重大调整,而新的制度又尚未全面实施的情况,则对目前我国地质矿产勘查领域的混乱现象形成了加深。

2 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计划

就目前我国的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相关工作之中缺乏完善周密的计划是比较显著的一个问题,这种现象集中表现在相关单位和人员在实施自身的工作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按照新时期对矿产资源勘查的具体要求进行作业方面,尤其是部分单位和人员在实际工作之中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作计划的编制,导致整体工作推进过程中较为混乱,相关矿产勘查和找矿实践对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实际的情况为例,部分单位在推进自身工作的过程中,首先缺乏对目标区域的实际情况的把握,在缺乏基本信息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勘查和找矿工作规划,导致实施过程中各项工作无法实现准确的衔接,极大地影响了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而部分人员和单位在工作之中也存在对于实际情况把握不准确,或是没有根据目前地区情况进行技术方案选择的现象,导致工作开展阶段对当地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与我国新时期地质矿产勘查和找矿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相违背,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当前我国的相关工作开展之中,完全不进行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提前拟定的现象也是广泛存在的。从相关工作开展的特点来看,地质勘查和找矿是一项系统性特征极强的工作,由于整体工作量、数据量庞大,如果在具体实施之前不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细致化分解,并针对各个环节拟定个性化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则将导致相关人员在后续工作之中出现数据收集不全面,工作成果科学性不足,无法对后续的采矿及施工形成有力数据支撑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

2.2 工作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之后,地质勘查和找矿领域的人员和制度出现了大范围的变动,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各方对于地质勘查和找矿的具体要求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关领域在自身的工作机制健全方面长期滞后,导致了整体工作开展与实际需求之间严重的不契合现象。首先,部门之间的协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前提,在缺乏完善工作机制的情况下,勘查人员完成地质勘查任务的进度会受到影响,继而出现技术应用程度、找矿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其次,从目前的地质勘查和找矿工作来看,相关工作在系统性的特征之下,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独立性特征,即各个部门需要在自身的工作方法、工作范围之内对相应的工作任务进行完成,而由于相关部门在地质勘查和找矿领域长期形成的固定思维,因此在工作之中并没有对各个部门独立性的特点和独立工作的需求形成关注,导致尽管相关部门具有能够在独立工作前提下提升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却缺乏应用空间的问题广泛存在。此外,工作机制的不健全也体现在相关工作在推进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技术标准的问题,技术标准能够确保相关单位和部门在自身工作之中具有统一性的目标和工作方向,对于各个部门之间在数据衔接、数据共享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的实际工作之中,由于工作标准化建设水平不足,因此相关单位和部门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对其他部门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转化,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3 缺乏创新性

地质勘查和找矿领域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但在当前的诸多单位和部门之中,尚没有全面形成积极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在技术的应用方面也着重于对已经成熟的技术进行应用,对于新技术的应用热情较低,同时部分单位在技术措施和应用范围方面相对保守,尽管已经有效率更高的新技术,但基于人员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原因,相关技术仍然没有进行充分的推广和应用,对地质勘查和找矿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率改善形成了较大的阻碍。此外,技术创新是提高勘查效率的重要方法,团队整体缺乏创新性,对前沿科技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的拓展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围绕先进技术的应用进行全面分析,即便是能够顺利引入先进的勘查设备与找矿技术,其应用程度势必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地质勘查工作面临新需求的背景下,参与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从业者需积极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主动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成功经验,为应对前沿科技推广以及行业技术革新带来的冲击做好充足准备。

3 新形势下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的应用措施

3.1 促进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的社会保障形成

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除了需要相关组织进行系统性统筹之外,还需要通过社会各方对其进行保障,才能确保相关工作之中整体工作计划可操作性的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相关单位首先需要依托主管部门的统筹与协调,进行各方面工作的规划与落实,并依托国家政策方面的引导来对现有的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市场环境进行改善。以实际情况为例,我国针对地质勘查及找矿工作已经形成了相应的战略行动纲要,在纲要之中对我国一段时期内的地质勘查及找矿工作任务目标进行了全面的明确,要保证各项工作规划的科学化和有序化,相关单位就有必要严格地遵照纲要进行规划决策,确保整体工作以市场为导向的方针不动摇,并在方案规划的过程中对地质勘查及找矿工作的公益性特征进行统筹,最终保证该领域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其次,在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的社会化应用过程中,人才储备的不足对于相关工作计划的推进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人才储备不足,则难以保证相关工作规划的科学性,因此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依托国家政策,加大对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方面的人才培养,尤其是针对当前已经投入到工作之中人才的再教育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建设相应的培训机制,来定期进行该领域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工作,实现对现有人才的深入挖掘,最终将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地质勘查及找矿工作实现进一步的突破,为矿产的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充分保障创造有利条件。最后,在完善地质勘查对应的社会保障机制时,需要注意不同领域之间的差异性,对社会保障的内容进行适度拓展与完善。从实际情况来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在现阶段所涉及的面已经涵盖了国家能源、新型材料等各个方面,因此相关单位在实施相应工作规划的过程中,也应当对现有的矿产资源需求动向进行准确把握,以社会的需求为工作的突破点,逐步拓展地质矿产勘查的范围和应用范围,并由此逐步密切行业内外、国内外之间的联系,为我国的地质勘查及找矿工作、国家能源供给和材料需求等形成坚实的保障。

3.2 积极健全和创新机制

新时期对地质勘查及找矿的要求越来越具体,尤其是相关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必须合理布局、完善体制等要求,对于我国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的未来发展将形成深远的影响。在这些要求之下,相关单位在工作之中首先应当避免对勘查工作盲目开展的问题,而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对区域及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分布特点和分布规律等进行充分的摸清,以此推进工作安排的合理化,严格防范相关工作之中可能出现的无据可依现象。在此过程中,相关单位尤其应当注重对现有找矿技术程序的完善,从工作机制出发,对部门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出发,分析协调性不足、团队凝聚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围绕部门之间协同机制的建立以及工作目标的细化等问题进行分析,明确机制健全与创新的方向。同时在机制建设健全方面,相关单位也需要进行相对完善的同位成矿(同一空间范围内,同时代与不同时代,同矿种与不同矿种,同类型与不同类型相对稳定的成矿作用及其成矿规律的总称)管理机制建设,确保参与地质勘查及找矿工作的各方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既保持充分的独立性,又能够协调共进。对于同位成矿而言,就是在不断变换的环境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矿产资源,这种资源本身独立性和独特性较强,与其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地质特征息息相关,由于其所具有的特征,因此在工作之中相关单位也应当充分地确保自身的勘查及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从而对相关地区地质成矿的具体原因、区域地质构造、断裂带形成等进行个性化的分析,最终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工作的全面发展形成促进作用。其次,相关单位在机制建设方面也应当立足于以往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尤其是对现代化的技术措施和技术思维的推广与应用,将能够全面地推进这方面工作的进步,从而推动整体工作效果的提升。以实际情况为例,在现有的工作之中对岩石的物理性质进行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并将其作为整体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区域的地表深度情况进行掌握,通过与相关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来判断相关地区是否存在矿产资源。此外也可以依托于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信息技术系统,对目标区域的信息进行汇总收集,从而进行整体情况的分析。最后则可以在实际的地质勘查及找矿过程中将现有的物探技术、化探技术等措施进行整合,通过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来进行矿区的深部探测工作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勘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整体而言,相关工作的机制创新不仅仅需要在工作制度、人员制度等方面进行体验,也需从技术手段的应用方面得到体现。

3.3 全面应用先进技术

从当前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浅层矿产的开发已经基本完成,而未开发的矿产资源通常为深层矿产,其整体勘查找矿难度较高,开发难度较大,而为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相关单位在后续的工作之中应当逐步将自身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深层矿产的勘查方面。要确保对相关矿产资源勘查的有效性,在技术设备方面就应当进行全面的革新。以实际情况为例,当前较为先进的勘查找矿技术包括甚低频电磁法、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制约技术、X 荧光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感应技术等。甚低频电磁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操作相对简便,如果对其进行合理使用将能够比较有效地提高勘查找矿效率,在应用过程中,这种方法比较适应于在晚上和早上相关电磁信号干扰较弱的时间段之中。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制约技术则是通过对相关地区的地物化条件的制约进行研究实现准确勘查和找矿的技术,从以往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该技术在应用阶段的整体效率较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阶段必须充分地提高多相线圈周围的安全性,避免意外险象的发生才能充分地对其作用进行发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地质勘查及找矿工作,能够实现环境探测对地表深部探测能力的增强,因而在这种方法之下所获取的数据准确性比较高。X 荧光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则是通过对各类元素进行定性分析来实现地质勘查及找矿目标的,具体应用之中主要是通过X 线来对辐射进行检测,从而明确具体的元素,同时通过对X 线的强度进行控制也能够对检测样本之中具体元素的含量进行有效的明确,因此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之中在准确性和有效性方面也较为突出。最后,全球定位系统感应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之一,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依托卫星系统、无线电导航系统,来进行相关矿产的准确定位,并能够实时对目标进行监控和信号接收,系统性分析矿产资源的情况,特别是对其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等的充分明确,将极大地促进勘查和找矿工作的实施。

4 结语

新形势下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和找矿工作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制约,针对这些情况,相关单位和人员在自身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地把握当前地质勘查及找矿工作的基本原则,对现有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等进行创新,最终促进我国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矿产资源勘查单位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探究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查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隐形矿带:视野外超乎想象的矿产资源(一)
隐形矿带:视野外超乎想象的矿产资源(二)
填单位 要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