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现状及诊断防控措施

2023-01-09 16:47于海琴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病牛病毒性肉牛

于海琴

(吉林省柳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柳河 135300)

近几年,本地肉牛养殖产业蓬勃发展,在地方政策的扶持下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肉牛养殖中,在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查发现,许多养殖户对肉牛常见疾病的症状表现、防治措施缺乏了解,特别是病毒性腹泻等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一旦发生将会在牛群内传播、蔓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在认识肉牛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流行特点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养殖管理理念,做好肉牛免疫接种,掌握肉牛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方法,才能保障自身的养殖效益。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特性该病的致病病原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属于黄病科、瘟病毒属。病毒呈圆形,直径在30~50nm,具有囊膜,在自然环境环境下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但是对氯仿、乙醚等脂溶剂敏感,在强酸(pH<3)或高温(超过55℃)环境下容易被灭活。在实验室进行细胞培养,根据致病性的不同,可将该病毒分为2种生物型,一种是致细胞病变型病毒性腹泻病毒,另一种是非致细胞病变型病毒性腹泻病毒;根据病毒基因的不同,又可分为I型和II型,每一种型号的病毒基因中都含有若干种毒株,每种毒株的致病能力和病症表现也有差异。

1.2 流行特点该病的感染能力较强,自然条件下肉牛、奶牛、水牛等都属于易感群体,除了在牛群中感染外,如果绵羊、山羊等其他反刍动物接触了带有病毒的粪便、槽具等,也有较大概率被感染。肉牛一旦患病,其血液、脾脏、骨髓、呼吸道等组织器官中均携带有病毒,含有病毒的口鼻分泌物、粪便等是主要传播途径。另外,患病母牛的胎盘中也会携带病毒,因此犊牛也会因为垂直感染而带毒。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冬春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新疫区发病后,肉牛死亡率较高;老疫区多为隐性感染,死亡率相对较低。肉牛在感染病毒后的潜伏期内,虽然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但是生长发育相比正常牛要迟缓,如果是母牛患病,则容易造成胚胎死亡或畸形胎。肉牛感染病毒性腹泻病毒会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免疫力严重下降,其他疾病的发生率也会相应增加。例如患有病毒性腹泻的肉牛,还会出现肠胃黏膜病症,如果两种病情同时发生,病牛的死亡率将达到90%以上。

2 临床症状

根据症状表现不同,可以将该病分成两种类型。(1)急性型,病牛体温突然升高,有时达到42℃。体温居高不下,可持续3~4d。同时伴随有咳嗽、流鼻液、流泪等情况。退热之后出现腹泻症状,排出水样状有腥臭味的稀粪。如果控制不及时,随着病情加剧,可在粪便中发现血丝。另外,患病期间病牛表现出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呼出气体有难闻气味。观察病牛上颚部分以及鼻孔周围,可见浅表性溃疡。病牛退热后可再次发热,整个发病期间进食量明显减少甚至是停止进食。部分病牛还会出现皮肤溃疡、角膜水肿等情况,症状严重的病牛通常在5~7d内因为脱水衰竭而死亡。(2)慢性型,病牛基本上无明显症状,偶尔有腹泻情况,体重会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渐降低。眼角经常流泪,或者出现糊状分泌物。

3 剖检变化

该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消化道和淋巴组织,另外胃、肠等器官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将病死牛剖检,可以发现皮下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情况,尤其是鼻腔处黏膜异常潮红。齿龈、唇内面、舌面等位置有糜烂,个别病程较长的病死牛在口腔、鼻镜等位置的糜烂病灶还会相互粘连。呼吸道、消化道的黏膜均有严重的溃烂,面积大小不等,小面积的糜烂多为直线排列。胃壁上可见弥散性出血,另外在脾脏、肝脏等脏器中也会有点状出血情况。小肠内可以发现红色粘稠物,并伴有气泡。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坏死情况。盲肠、直肠等位置也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一些因感染病毒死亡的新生犊牛,还有小脑发育不全、两侧脑室积水的情况。

4 实验室诊断

4.1 电子显微镜检查从病死牛的口腔溃烂处或者消化道黏膜处提取组织,充分研磨后放置于离心机中,设定离心速度4500r/min进行处理。将组织物置于生理盐水中充分摇晃后静置10min,再使用吸管吸取上层清野,用孔径为0.2mm的滤器过滤后,得到病毒液。另取一胶头滴管,将适量的病毒液滴加到含有单层易感细胞的培养液中,等待1h,让病毒感染细胞并孵化。期间每隔10min摇晃一次,保证病毒和易感细胞能够充分接触。1h后,向混合液中添加含有3.5%马血清的维持液,对混合液进行反复冻融。72h后,用吸管吸取少量混合液,滴加到镜片上,用磷钨酸进行镜片染色,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黑色区域为磷钨酸,颜色较浅的区域为病毒颗粒。观察到的病毒为球形,直径为40~45mm,符合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特征。

4.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此试验原理是利用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如果抗原和抗体成功结合,则酶联抗体会发生变色反应,因此可以根据酶联抗体是否变色得到样品中是否携带病毒的结论。试验方法为:首先从牛的上颚或鼻镜溃烂处取少量组织,离心处理后得到待测液。然后向待测液中加入待检血清,充分摇晃后将混合液置于37℃恒温环境下静置2h。之后再加入酶标抗体,同样环境下静置2h。最后加入底物液,在同样环境下静置30min,将最终的混合液放到ELISA检测仪中测定OD值,并计算P/N值。如果阳性血清与阴性血清的比值(P/N)≥2.0,并且同时有待检测血清的OD值≥0.4,则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4.3 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免疫荧光染色的原理是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动的荧光色素,标记到抗原(抗体)上,将其与对应的抗体(抗原)结合后,即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种特异性的荧光反应。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检测速度快等一系列特点。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又可分成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形式。以间接法为例,首先选择已知未标记的特异抗体(第一抗体)对抗原标本进行反应,然后采用水洗法将未反应的抗体去掉,再用荧光色素标记的抗体(第二抗体)与抗原标本反应,从而得到了“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重复上述操作,洗去未反应的标记抗体后,封片镜检。如果检查中发现了特异性荧光反应,则说明待检血清中确实存在与抗体对应的抗原。

5 防控措施

肉牛病毒性腹泻可以在各个年龄段的牛群中发病,特别是新疫区具有急性病例多、死亡率高的特点,必须要树立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从源头上杜绝该病的发生。同时,对已经出现的病牛,也要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降低死亡率,避免发生大规模传染,切实维护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5.1 预防措施

5.1.1 加强肉牛饲养管理病牛在发病期,尿液、粪便以及口鼻眼分泌物中均携带有病毒,因此要想切断牛病毒性腹泻病的传播,必须要加强养殖场日常的环境卫生管理。冬季在做好牛棚保温工作的同时,也要定期做好牛棚内的通风换气工作。通常是选择晴朗天气的10~14时,让牛棚接受光照、保持空气新鲜。对牛棚地面的干草以及食槽内的饲料也要定期进行更换,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夏季应坚持做到牛棚内粪污的一日一清,每2d需要使用水枪冲刷一次牛舍,每周至少进行2次消毒。喷洒消毒药剂时,尤其注意墙角处,保证消毒彻底。肉牛的饲料也要加强管理,饲料应单独放置,避免被污染;饲料有发霉变质的,应当及时处理,不得使用。另外,羊、猪等牲畜也是该病的易感群体,因此养殖场如果同时饲养了牛、羊,必须要做到隔离饲养,禁止混养导致病毒交叉传播。该病在冬季和春季发生率较高,因此入冬以后必须要加强牛舍内的巡查,如果发现肉牛有异常,表现出牛病毒性腹泻的有关症状,需要立即将其隔离并做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避免出现大范围的蔓延。由于老疫区该病多为隐性感染,潜伏期较长,因此养殖场应严格执行分区分栏饲养的模式,这样能有效降低隐性感染的病牛将病毒传入给其他健康的牛,对降低发病率和减少经济损失也有一定帮助。

5.1.2 定期做好检疫养殖场要严格做好检疫工作,尤其是需要从外地引进种牛时,必须要按照相关要求提前做血清学检查,从源头上杜绝种牛带毒。如果采用人工授精方式,也需要提供精液的种牛必须经过检测为阴性。在肉牛买卖时,也要加强检疫,只有检验结果显示为阴性才能引入场内。被隐性感染的病牛禁止出售,防止该病的蔓延传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养殖场应坚持做到自繁自养,并且做好肉牛的免疫接种,提高对病毒性腹泻病的抵抗力。通常是在8~10月龄,犊牛失去初乳免疫力时进行疫苗注射,肌肉注射灭活疫苗或弱毒活疫苗,自接种起可以获得1年左右的免疫力。成年后再进行1次免疫接种,注意在母牛妊娠期间不得进行疫苗接种。在一些老疫区,考虑到肉牛患有隐性感染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养殖场还要定期对那些没有表现出症状的肉牛进行血清学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病毒牛,然后将其隔离饲养,避免造成传播,对病牛可以使用药物治疗,若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要将其淘汰。通过定期检疫逐步实现牛群净化,保证养牛场内没有隐性感染的肉牛。

5.2 治疗措施对症状明显、已经确诊的病牛,首先要立即将其隔离,然后尽快进行药物治疗,提高治愈成功率。同时,病牛所在的牛舍也要腾空,并使用2%漂白粉或其他敏感消毒药物进行彻底消毒,第1天消毒后放空3d,然后进行第2次消毒,再放空5~7d后方可继续使用。根据病牛的症状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如果病牛的精神较好,症状轻微,则使用0.3%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口腔、鼻等部位的溃疡处,清洗结束后在溃疡面上涂抹碘甘油,可以避免溃疡面积扩大,并利用自身免疫力使溃疡部位逐步恢复。对病情稍重的、有体温升高和腹泻情况的病牛,则需要及时进行止泻并补充电解质。对体温在40℃以上的可肌肉注射10~15mL的安乃近,1次/d;对出现持续腹泻的病牛,则选择5%糖盐水1200mL、5%碳酸氢钠400mL、利巴韦林10mL、海达注射液10mL、VC4g配置成混合液,充分摇匀后静脉注射给药,1次/d。通过西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病牛的症状,对脱水导致的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有显著效果。在西药治疗的同时,还可辅助中药治疗。补中益气汤的组方为黄芪30g、党参30g、柴胡20g、当归20g、白芍15g、陈皮15g、甘草10g,水煎取汁,一次性灌服。1次/d,连用3d,可以改善病牛腹泻症状,同时还能增加病牛的食欲。对有间歇性腹泻的病牛,可以在每次腹泻后取40g的纤维素酶,用温开水稀释后灌服,1次/d,连用2d,对缓解间歇性腹泻也有积极帮助。考虑到该病毒还会引起免疫抑制,因此对病症较重、病程较长的病牛,在使用药物对症的同时,也要配合使用磺胺类药物或者抗生素药物,避免出现继发性感染。总之,对患有病毒性腹泻病的肉牛,要坚持早治疗、对症治疗的原则,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使病牛尽快恢复健康。

6 结语

随着肉牛养殖规模的扩大,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生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新疫区,呈现出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做好肉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治,一方面是要求地方畜牧兽医站做好科普宣传,让养殖户能够熟悉肉牛常见疫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防治措施,丰富养殖户的专业知识储备,树立科学管理的意识;另一方面,养殖户要定期做好肉牛的免疫接种,坚持自繁自养,以及加强日常的环境卫生管理。在发现肉牛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将其隔离,然后做进一步的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及时用药治疗,切实维护肉牛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病牛病毒性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晚秋
以神经紊乱为共症的常见牛病的治疗方法
浅析牛子宫脱出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治病毒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