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味深远,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拟定及深化研究落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乡村产业方面,作为国家兴旺发达的“最后一公里”,乡村振兴将发展宏图的起笔落脚于产业振兴,产业兴则百业兴。关于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和现实路径,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产业振兴的论述给出了突破和进阶方向。一是充分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性,延长产业链条,做到多业并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及乡村旅游;二是促进城乡资源互通,实现1+1>2,实现“共建共享”和“共存共荣”;三是从农业供给侧入手,严把产品的质量关,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四是加强国际国内双循环,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合作框架,以出口、进口带动产业发展,实行互利共赢。
在乡村文化方面,乡村文化振兴关系乡村发展理念的更新、民众生活的丰富、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乡村治理的推进。作为乡村振兴的“里子”,乡村文化振兴须与产业振兴的“面子”相辅相成,协同推进。一是传承文化遗产,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为原则进行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如保护与利用古镇、古村落、古建筑等。二是弘扬乡风家风,如父慈子孝、邻里守望等人生信条,铭记这些基因密码,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传统道德,营造乡村崇德向善良好氛围。三是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戏曲曲艺、剪纸手艺、民族服饰等搬上文化餐桌,让乡村百姓尽享文化盛宴。
在乡村教育方面,乡村教育是乡村人文建设和综合发展的基石。发展乡村各类教育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必备力量,也是乡村教育全面均衡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乡村振兴重要论述中,曾多次强调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性。虽然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各方面条件发生明显改善,乡村教育稳中有进,但是城乡教育之间依然存在差距,乡村教育“空村”“空校”问题仍然在制约着乡村教育水平的提升。乡村教育是当下我国实现教育强国过程中的短板,着力破解乡村教育难题是补齐短板的必要措施。因此,乡村教育必须多方位寻求突破。一是坚持党领导乡村教育办学方向,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二是注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以人为本、强化师资,通过人才引进和教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实现教师“经师”与“仁师”双重角色的统一,促使其当好乡村学子引路人和筑梦人。三是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乡村孩子是乡村的明天。要通过落实“蛋奶计划”、完善基础体育设施、实行学习减负计划等多种方式关爱乡村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乡村生态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民生无小事,良好生态环境是最为普惠的公共品,“农村美”是“中国美”的前提。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生态的重要论述,是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重要议题。理论方面,有利于充实与丰富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农村健康发展理论,为我国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思想基础与参考依据;实践方面,有助于更好地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农村生态治理筹划布局中的基本立场、方法论及重要要求,从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乡村振兴是长期性议题,须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关于如何全面科学深入地理解乡村振兴战略,除了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中寻找答案以外,专门研究乡村振兴发展的相关著作也值得阅览。如经东方出版社于2021 年11 月出版的《大国之本:乡村振兴大战略解读》一书,提供了供读者学习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滋养。该书由著名乡村文明研究专家、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孝德所著,是其多年潜心研究中国乡村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全书共11 个章节。其中,第一章以乡村是中国的最大的国情开篇;第二章阐述乡村振兴的新视野、新思维;第三章分析乡村振兴的中国道路;第四章围绕“前世乡村我们知多少”主题溯源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第五章强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和方向指引;第六章指出乡村产业是艺术产业、智慧经济;第七章探讨进入新时代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第八章落脚于有机农业,讲述了一场迈向生命友好型农业转型的革命;第九章则围绕回归熟人社会的乡村复合治理展开,剖析乡村治理之道;第十章谈及让教育回村,并指出振兴乡村教育的现实路径;第十一章围绕“未来乡村是多层次多结构的现代化乡村”主题展开,对乡村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长远展望。该书结构清晰、视角宏阔,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回答了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全面了解“三农”问题根源与破题方略、读懂和领会乡村振兴战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带来莫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