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钢敏 李燕梅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缺血性中风后遗症,即缺血性中风发病超过半年,且仍然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西医对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以干预危险因素、神经营养、干细胞移植、改善循环治疗为主,总体效果不够理想。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后遗症历史悠久,产生了许多经典理论和经典名方,效果独特。现将中医药对中风后遗症防治情况综述如下。
1.1 病名与认识源流 中医药对中风病的认识起源于《黄帝内经》,但没有明确提出“中风”这一病名,而是按照症状与疾病进程命名了不同的病,如中风昏迷期间的“仆及”“大厥”“薄厥”,肢体运动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等。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首次论述:“夫风之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首次将肢体不遂症状与中风联系起来,这一论述对后世影响深远,中风病开始作为一种疾病名称出现。
1.2 现代医家对于中风后遗症的中医研究 对于中风后遗症的病因病机,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以下认识。
中医学把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遗留后遗症病程在6个月以上的都称作中风后遗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吞咽障碍、运动障碍、智力障碍等。运行于脉络中的气血升降失常,久而不通,则化为瘀血,阻塞于脉络,以致气不能统摄血,血不能载气运行,从而导致脑脉闭阻。中医有“离经之血便是瘀”的理论,瘀血不祛,则新血不生。中风后遗症的病机为瘀血内阻,蒙蔽脉络清窍,故治疗应以理气活血化瘀为主。刘祖贻结合临床经验认为,中风后遗症多与肾虚(尤其是肾阳虚)相关,并提出“脑髓阳生阴长”学说,治疗上采用温阳活血法,并以此治法创立了验方芪仙通络方,临床效果较为显著[1]。颜德馨认为,中风之人到中风后遗症期,久病脏腑之气自虚,气血运行失常,多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理特点以正虚为主,兼夹痰、瘀[2]。罗翌认为,中风后遗症在病因病机认识上推气虚,重血瘀,注意痰浊,治疗上重视复合立法、复合组方,善用个药,长于腹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3]。朱致纯教授认为肝肾阴虚、阴阳失调、气血亏损、邪留经络是中风后遗症的基本病机[4]。张发荣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在气虚血瘀论基础上,提出气虚精亏痰瘀阻络的理论,并采用益气填精、化痰活血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王新陆教授在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发现,中风后遗症患者中气虚血瘀者不过十之二三,反而肝肾阴亏者却更为多见,因此认为中风后遗症期的主要病机是肝肾阴亏,治疗中风后遗症当以滋补肝肾为大法[6]。李富田等[7]认为中风后遗症期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气虚血瘀,脉络闭阻不通,失于濡养。要抓住气虚血瘀这一主要病理机制,以补气化瘀为主,同时兼顾高龄患者气阴两虚的基础,酌情加益气养阴之品,临床往往可收效较好。
1.3 辨证分型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中一大特色与优势,临床中中风后遗症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各医家诊疗本病时的辨证分型也较为多样。张磊等[8]将中风后遗症分为气虚血瘀、肝阳上亢、肝肾精亏、痰热阻滞四型,分别用补阳还五汤、镇肝熄风汤、地黄饮子、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杨意平[9]按照病因病机将中风后遗症分为痰热腑实,风痰上扰;风火上扰,蒙蔽清窍;气虚血瘀,经脉阻滞;阴虚风动,津液亏损四型。田凯夫[10]将中风后遗症分为气虚血瘀、肝肾阴虚、风痰瘀血三型。李省让[11]根据症状及体征将中风后遗症分为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五型,同时提出老年中风后遗症多具有气虚血瘀和阴虚阳亢的虚实夹杂特征,故在治法上应重视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而取效。周鸿图等[12]将中风后遗症分为气虚血瘀、肝阳上亢、阴虚血瘀、痰湿阻络四型,针药结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1.4 常用经典方剂 中医药在防治中风后遗症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在防治中风后遗症过程中,历代医家创制了许多经典名方,这些名方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发挥了极大的价值。
地黄饮子首载于刘河间《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主治“喑痱”,“喑”即“舌强不能言”,“痱”即“足废不能用”,这与中风后遗症常见肢体运动障碍、言语功能障碍、吞咽障碍症状相同。刘雪景等[13]对86例患有中风后失语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应用地黄饮子随证加减治疗,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仅运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血脂等基础方式来治疗后遗症失语的总有效率。李雪瑞等[14]观察了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共72例患者应用地黄饮子治疗中风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地黄饮子治疗并随证加减药味,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可达88.9%,对照组仅为75%。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王清任指出中风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创立补阳还五汤,重在活血,以补气行血之法,充分体现“气足血自行”的治则。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缺血性中风病均有较好的效果。伍先华[15]将76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予以西药常规治疗)及观察组38例(予以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6.3%、94.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运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显著。尤冉等[16]将27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予常规治疗,观察组11例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的FI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1.5 针灸外治 针灸治疗作为中医的一种特色疗法,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针刺可以刺激受术部位的微小动脉,增加局部血管内的血流量,刺激坏死神经的再生,从而加快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赵晓霞[17]选取77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以双侧风池为主穴,上肢偏瘫选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等穴,下肢偏瘫选取环跳、大肠俞、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冲等穴,言语不利选取人迎、廉泉、内关等穴,每天1次,治疗3个疗程。经治疗后有效率为93.5%。证实针灸治疗有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有利于患者肢体、语言功能的恢复。唐玉英[18]将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腹针配合按时开穴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5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力军[19]将30例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阳灸治疗。治疗后观察组的Ashworth痉挛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李双秋[20]将10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中医药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有效地弥补了西医在治疗方面的不足。许多中药成分具有特殊治疗价值,随证配伍疗效显著。针灸、推拿等理疗能够调理脏腑、舒筋通络,对于改善局部症状大有裨益。但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对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评定缺乏统一标准,治疗效果个体化差异大;处方用药缺乏规范化,大多数还是以个人临床经验为主,不利于治疗方案大范围的推广和运用。今后应加强对该病发病及治疗等多方面的研究探索,使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相关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