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 阳
(中铁建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经络,产业金融是企业集团的源头活水。2020年A公司重组产业金融板块,组建资本集团并作为其全资子公司正式挂牌运营,通过统筹结算、金租、资管、保险、基金等多项金融业务,在引入外部低成本资金、降低整体财务费用,加速推动资产资本化、盘活主业资产,放大资本功能、确保资金安全等领域深耕细作,进一步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服务水平,扩大了产融结合的深度与广度,实现了“1+1>2”的外溢效应。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化、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和经济新常态的不断深化,“大智云移”时代已经来临,信息技术加速迭代、商业模式加速创新、产业形态加速孵化、生产经营范式加速更新,金融货币治理机制变革等颠覆性创新酝酿并催生了新经济和新模式。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重资产经济等旧经济难以为继,技术密集、信息密集、智力密集、轻资产等新经济、新业态方兴未艾,新旧经济嬗变已是大势所趋。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建立在产业技术革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基础上、以智慧资本集成、信息资源整合、产业链条协同为核心驱动力的新经济和新模式,对传统的产业金融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顺应新经济、新模式谋篇布局,实现产业金融新旧动能转换,深度参与并赋能实业发展,成为产业金融面临的一场大考,需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改革与重塑。
历史充分表明,建筑业对于经济变化的敏感程度较强,具有明显的“晴雨表”效应,需要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动向,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产业结构。在新经济、新模式下,以EPC、EPC+F、PPP、PPP+F等为典型的产融结合模式,以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为代表的新型投融资范式,已成为推动建筑业转型,促进基础设施领域与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变革手段。高质量推进PPP、BOT、保障房、一级土地开发、房地产、基础设施REITs等业务发展,既需要更多的金融牌照资源和金融创新产品支撑,也需要从结构化融资降低交易成本,盘活资产负债提高使用效率、周转效率和变现能力等目标出发,提供更多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建筑业属于高风险产业,经营风险、行业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金融风险等多期叠加,其中金融风险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等特征,一旦大规模快速暴露,将对企业起来极大危害,甚至是致命性打击。在新经济、新模式下,产业金融的混业经营趋势明显,从事业务将更加多元化,风险复杂程度更高,同时,信息传递不对称的不断加剧大概率导致企业忽视由于风险传播而产生的叠加效应,从而引发系统性风险蔓延,要求产业金融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更好地发挥业务与风险的有效联动,支撑业务的发展和创新,保障集团整体战略的落地。
传统产业金融与新经济、新模式下产业金融新布局并非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修正主义,而是因势利导,不是全盘否定,而是鼎故革新,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笔者认为,在新经济、新模式下,产业金融发展应以普惠发展、一体化发展、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为主题,逐步形成产业金融协同、实业板块参与、全面风控保障的产业金融治理体制,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的跨期交换,也就是用“明天的资源”换取“今天的资源”,这是“信贷”的基本原理,也是资本化的底层逻辑。企业集团拥有大量的货币和财富,包括资金、土地、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金融资产,等等。但这些规模庞大的资产和未来的现金流都是“死”的资产,无法变现,并且需要承担巨额的管理成本和时间成本。想要将这些“死”的资产和未来的现金流转化为今天可以拿在手中的资金,需要通过资本化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看,产业金融的终极目标实际上是最大限度地通过各类资本化手段和金融创新,将企业集团拥有的“死”的资产和未来的现金流盘活变现,并通过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的专业金融服务,促进实业板块盘活资产、优化结构、提升收益,带动管理模式升级,推动在经营管理、生产组织方式、运营机制等方面不断变革和创新。
A公司产业布局遍及国内国际,拥有资产规模逾万亿级,蕴含巨大体量的内部“资本市场”,产业金融在其中发挥着“蓄水池”的关键作用。在新经济时代下,一方面,从产业发展模式的角度看,产业金融将自发构筑高质量增长、高劳动生产、高经济效益与低负债率、低费用率、低赤字率并存的“金融经济生态圈”,技术研发、企业商誉、数字资产、人力资源、信息渠道等轻资产和无形资产驱动占据主导地位,“多拉快跑”和固定资产等重资产和有形投资拉动的发展方式逐步退出,进一步打破企业边界意识,核心竞争力主要建立在技术进步、知识获取、创新创业基础上,旧经济时代“单打独斗闯天下”的思维模式逐渐让渡于新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定成败”的崭新理念,联盟、众包、普惠等资源整合方式成为新常态。另一方面,从企业自身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角度看,产业金融发挥对内畅通并促进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经济循环、对外交互联结外部资本市场的“圈层效应”,“单打独斗”“传统拉动”的发展模式不断式微,“强强联合”“创新驱动”的新发展理念渐入人心,“追求存量”“拓展渠道”已不再是产业金融发展的时代标签,“流量是金”“平台为王”成为新经济时代下产业金融的座右铭。
商业模式是企业利用自身或取得的资源为客户创造价值以赚取收益的方法,即“赚钱的方式”,具有增值性和相对性。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一个“转化器”,输入的是资源,输出的是价值,实现这种价值转化的就是商业模式。也就是说,评判某种赚钱的方式是否构成一种商业模式,主要基于两点:第一,是否为客户带来经济增值;第二,是否相较于竞争对手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如果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点,则不能称之为商业模式。笔者认为,产业金融在新常态下的商业模式应注重供给侧和需求端的有机平衡,既要考量对方,又要打量自身,从根本上解决“提供的不需要”和“需要的提供不了”两大现实矛盾,同时兼顾过程中的渠道选择、关系链路、价值培育、效能转化、合作机制和成本控制,需具备七大核心因子:一是确定客户身份关系,厘清业务边界,明确要服务和能服务哪些客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明确解决客户“痛点”的关键策略,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三是选择滚动经营渠道,明确如何保持与客户的沟通,以何种渠道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四是建立稳固客户关系,明确以何种方式与客户建立并保持关系,提高客户的“粘性”和“忠诚度”;五是辨识核心金融资源,明确为客户创造价值必须拥有哪些金融资源,如何取得并配置这些资源;六是贴身开展营销活动,明确为客户创造价值必须开展哪些研讨、推介、宣讲等活动;七是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明确为客户创造价值必须建立何种战略合作关系,寻找哪些关键的内外部合作伙伴。
产业金融在经历了量的快速扩张,质的提升矛盾越来越突出,与商业银行等外部金融机构相比,除了内源性优势以外,应当不断开拓业务“蓝海”,真正在服务实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形成绝对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快速”要体现在信息保持同步、价格发现及时、货币传导迅速上;特色”要体现在所提供金融服务的差异化、个性化、便捷化上;“多元”要体现在所提供金融产品的多样化、专业化、链条化上。在此基础上,产业金融要发挥好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以敏锐的反应和迅速的行动建立并完善内部利率、汇率调控机制和传导路径,让“内部市场”在“内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通过内部资金的融通传递信息,发现和决定内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在确保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做出合理的让利和优惠。
近年来,我国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层次愈加丰富,行业分类和业务穿透“双峰”监管力度不断增强,产业金融板块未来申获“金控”牌照需要拥有高水平的资信等级,应当超前谋划、对标对表,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自我评价机制。
定量评价方面:应重点关注企业规模、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其中,企业规模是稳定性、竞争性和抗风险能力的体现,包括总资产、营业收入等指标;资本结构一方面反映企业的整体负债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企业激进或保守经营策略的选择,包括资产负债率、总资本化比率等指标;盈利能力的强弱既影响内部资本的积累,也影响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包括核心利润、总资产收益率、EBITDA利润率等指标;偿债能力则反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与安全边际,包括非受限货币资金/短期债务、EBITDA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股利)/总债务等指标。
定性评价方面:应重点关注企业性质(企业的属性)、资源禀赋(持牌金融机构数量)、牌照质量及资源控制能力(优质金融牌照数量、实际控制金融牌照数量占比)。金融业务多元化程度越高,金融板块控风险能力越强,且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银行、信托、证券、保险、公募基金类牌照稀缺性高、盈利能力强,持有优质的金融资源越多,产业金融板块的信用资质越好。
A公司产业金融板块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以“大风控”管理理念为指引,一方面需要在集团总部层面建立起以风险监控为主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对集团整体风险敞口的管控以及对集团风险合规性的评估,形成集团整体的动态风险管控;另一方面,对于所管控的各金融产业单位,应建立起整体框架一致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保证集团全面管理要求的落地,但同时又在各管控单位所涉及的具体风险类别及相应风险管控手段的设计上,体现差异化金融业态的特性。在此基础上,逐步通过量化风险管理工具和信息科技手段的驱动,形成集团内客户的统一风险认定、产品的统一风险分级、流程的统一风险监控以及人员的统一风险认识,使风险控制靠前管理,将风险管理和业务运营有机融合,使其充分发挥对经营决策的引导作用,提升整体资源利用率、业务运行效率及效果。
在新经济、新模式下构建并逐步完善产业金融新布局是一篇大文章,是因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对产业金融的一次深层次解构和变革性重塑,是位处经济新常态下推动促进企业金融资本内部大循环、内部外部双循环的内生战略选择,也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深入推进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大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产业金融应当自觉承担起“以融促产、以融兴产、应融利产”的使命任务,融合产业链、赋能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打造开放型产融结合生态圈,以独具匠心的专业化综合金融业务服务于实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