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响
(沈阳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不仅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精神指引,也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更为国家和民族的人才培养目标勾画了崭新的蓝图。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就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整体目标下,大中小各个学段的思政教育形成有机的整体,实现不同学习阶段之间在内容的分布和知识的深度上合理布局、科学分工,呈现出顺序性、连贯性和递进性。在学生的每一个学习阶段,课程够能提供最适合学生现阶段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的思政内容与教育,从而更好地提高人才的质量,满足时代、国家、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早在2013年就有学者关注一体化问题,主要是从教材的建设和管理角度来阐述。近年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问题逐渐被重视起来。学界紧紧围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内涵、意义和价值、实施途径、组织机制保障等不同主题分别阐明了一体化建设的成果,为进一步的具体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但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如何以具体的实现路径完成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将这项工程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可实施可操作,目前成果中回答者寥寥。因此,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以体育为推进途径,探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可实施建设方案。
近代以来体育与德育的相互联系为体育促进一体化建设提供历史依据。体育作为外来词汇自近代以来传入我国之后,就与德育相互联系。毛泽东同志早在《体育之研究》中便提倡体育要与德育相结合,“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2]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人逐渐摆脱了“东亚病夫”的污名,也激励了中国人的斗志和团结奋进的激情。我国体育工作既要服务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要服务于新中国外交战略,更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相连,思想教育和政治性是我国体育的时代特色。与此同时,体育实践和体育文化也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建设抓手。
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大学科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编排规律的一致性为体育促进一体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在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体育是唯一一门同思政课一样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和教育全过程的课程,覆盖各类学校各类专业,因此,在育人育才的过程中,和思想政治教育一样发挥全程性重要作用。在课程目标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布置方面,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都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每一个教学阶段设置最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目标,安排最适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内容。体育与思政教育具有步调一致、同向同行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的方面做到身心统一。
辽宁省作为体育大省和体育强省,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协调发展为体育促进一体化建设提供现实基础。辽宁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较深的底蕴。现代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逐渐改变了中国体育“南强北弱”的局面,从这里也走出了刘长春,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开始了中国参与国际体育赛事的征程。新中国成立至今,辽宁一直保持体育大省和体育强省的地位,不仅在全国范围内辽宁籍奥运冠军数量位居首位,而且辽宁作为体育后备力量训练和储备基地,为全国各地培养了输送了大批教练员和运动员。体育是辽宁省一张闪亮的名片,在辽宁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自儿童时期开始热爱体育运动的基因就印在辽宁人的身上,因此以体育为实现路径,因地制宜地促进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具有现实性。
为了促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必须要依据教育学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置由浅入深的教学目标,布置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学内容,策划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方法,从而保障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进阶性、衔接性和系统性。体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与思政教育步调一致,并在各学段与思想政治教育配合,对学生的身心进行培训培养。
在小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强调的是道德启蒙、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有一定难度。课程学时只占各类课程教育总学时的6%—8%,[3]单纯的课堂教学时间短,教育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而6-12岁的小学阶段儿童天真懵懂,知识储备不足,价值观还未开始建立,短时间,方式方法单一的教学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借助直观的、重复性高、参与性强的教学途径,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的学习中,注重体育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通过体育游戏的体验和简单体育技能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从中获得规则意识的建立和习惯的养成,逐渐培养团结友爱的品德、集体主义观念、集体荣誉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比如按照“新课程标准”,在“队列”教学任务中,主要习得体育技能是队列队形和徒手操。此项学习不仅是对学生个人的训练,更是对整体的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逐渐感悟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明白规则的重要性,意识到集体的力量。
小学学习阶段中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时间并不长,在校学习时长也相对较短,因此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思想政治教育也多蕴含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带领小学阶段的孩子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体育活动,引导孩子关注体育赛事,通过各种媒体或现场观看体育赛事,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完成体育行为实践,初步感受运动的快乐和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也能从体育赛事中了解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比如,辽宁省三大球事业发展较好,在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中辽宁队多次进入总决赛,但仅一次问鼎冠军,在观看比赛过程中为家乡球队加油助威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也能培养学生永不言败的坚强意志。再如每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在寒暑假时期举行,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观看奥运会,尤其是在中国运动员夺冠,升起五星红旗时,情景的渲染更能激发小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萌生爱国的情感。
总之,通过体育课程思政的融合,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体育活动,关注或参与体育赛事,完成体育行为实践,了解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能够使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获得道德和情感方面的启蒙,形成爱国、爱集体的情感,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
在中学阶段,学生具有新的特点。初中阶段经历青春期,易冲动多叛逆,高中阶段逐渐有了升学的压力,但整个中学阶段学生基本处于知识常识储备逐渐增多并达到相当程度,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强调的是打牢思想基础、提升政治素养和注重爱国、爱党情感的养成,学习形式从体验式学习逐渐过渡到常识性学习。
同小学阶段类似,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仍然占比不大,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蕴含在其他课程思想教育中和日常生活中。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体育活动,关注或参与体育赛事,除了保障身体健康外,还有其他功能。不仅能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学生在具有规则、平等、团结、协作、有序竞争特点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情和规则下竞争的平等;在不断训练和经历挫折的过程中,能提高抗挫折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克服困难,逐渐体验进步的过程中,能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打牢思想基础做铺垫。
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是较为可取的途径。青年学生涉世未深,更容易受到成功人士、优秀典型和偶像力量的影响和鞭策,更容易被热血激情的精神所感染。中国体育健儿在世界顶级赛事包括奥运会、世锦赛等赛事中频频夺冠,见证了国家的强大,极易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而运动员在奋力拼搏,勇攀高峰,践行更高、更快、更强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体育精神也深深影响青年学生,帮助学生打牢思想基础、提升政治素养和爱国、爱党情感的养成。
在大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基本发育成熟,认知更加独立而深刻,因此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最关键的时期。学生受到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逐渐减轻,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增强。在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强调树立理想、明确使命担当和坚定信仰。
在高等教育学习阶段的体育课程也具有更明确的目标,除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以外,体育课程更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相结合,要培养具有崇高精神追求、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鉴于学生接受能力的增长,对知识和技能追求的多样性,学校体育课程要“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一校一品’的学校体育发展新局面。”[4]同时开展丰富的校园体育活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随着学生基本成年,具有一定的接触社会的能力。思政课也不仅局限于校园里和课堂上,也要贯彻“大思政课”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由于辽宁省体育气氛浓厚,健身场馆种类和数量较多,社区健身设施齐全,举办体育赛事丰富,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沈马”等体育赛事,或在各种大型比赛中担任志愿者,在实践中树立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
总之,在大、中、小学各个教育阶段,通过体育行为实践和体育精神内化,实现学生的规范行为、激励动能、平衡协调、磨炼意志、熏陶情感和实现自我价值明确使命,对标大中小学段特点完成思政教育。
针对目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面临的紧迫性和现实困境,以辽宁省为试点,利用体育促进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具有创新意义上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第一,创新地提出以体育为载体和抓手实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这一重要议题从学术层面转移到实践操作层面,突破了目前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的丰富性和实践的难以操作性相矛盾的困境,有的放矢地完成一体化建设工作,真正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科体系,开阔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广度,又促进了该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相互融合,拓展综合研究、交叉研究的视野。
第三,创新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育结合在一起,符合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和思想教育的身心统一,最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知、情、意、行的统一,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国家意识和国情观念、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和使命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知行合一。
第四,创新地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与辽宁省特色省情结合,发挥辽宁体育大省和体育强省的特点,实施有地域特色和符合本区域学生需求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