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淑琴 祁光耀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
不仅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也是当前思政课达到教学目标所必须的。实践教学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主要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并由教师组织主导的教学活动的统称。在要求对思政课进行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实践教学过程作为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时效性的重要方式,各个高职院校应该结合本地区本院校特色,积极自主地探究符合实际的实践教学方法,以期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立德树人,即用适合学生的途径培养比较完满的人格,使自身主体的价值能够体现出来。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表述表明,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在实践中体现出了本质力量,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提升、优化自身。故而学生可以很好地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感知自我和社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改造自身、改变社会,也是作为人的大学生提升、促使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就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强、善于直观体验式学习、思维活跃、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和知识整理归纳能力欠缺,实践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针对这些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给学生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学生围绕教师安排的主题进行观察、调查等亲身参与并感悟,最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并且在班级内进行实践学习成果的交流,以期达到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亲自感受体验,但是深刻的理性分析同样不可或缺,学生在实践学习之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给予透彻的学理分析,这样思政课的实践课才会是既有教师指导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学方式。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视。国家领导人在2019年3月份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教育部、组织部、宣传部等八部门在2020年4月份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和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都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做了重要强调。由此,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开展和改革中,实践教学的环节必不可少且是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
当前时期,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都会按照相关要求开展部分实践教学活动,不少学校实践教学已经体系化和常态化,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也就是促进作用或者阻碍作用,如果对事物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行动上就会彷徨不前、大打折扣。在高职院校中,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不重要,甚至思政课也不重要,这种观念依然存在,正常情况下,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更加注重在技能方面的培养,就业是他们最终的导向,因此注重学生专业课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有的话是锦上添花,没有也是情理之中。此外,大部分学校欠缺对实践教学的支持和对相关教师的激励,例如经费难申请,教师做出一定的成绩学校也没有奖励,没有“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保障机制,这致使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起着组织和主导作用,但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人员配备本来就比较紧张,课时量大,工作量大,再者能指导实践教学的教师需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要非常熟悉思政课教学内容,能精准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对知识阅历方面和管理能力都有要求。在这情况下,高职院校能较高质量地指导实践教学的教师数量欠缺,质量更是参差不齐。此外,申请和报销经费困难也是令老师头痛的问题,缺乏专项资金,挫伤了教师积极组织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实践教学相较于理论教学,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在高职院校里,部分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制度和教学资金使用机制,部分高校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但经费使用申请困难,报销困难,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藩篱和掣肘。
当前,高职院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从思想层面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甚至有些流于形式,有些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仅仅停留在教学计划层面,给予了一定的学时分配,但是并没有真正地付诸实践,形同虚设。即使能正常开展实践教学的高职院校,形式也比较单一,例如有些高校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为课堂时政新闻播报,观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电影,角色扮演再现历史场景等形式,处于安全、学生管理难度等因素,思政课实践教学场地大多局限于室内,形式不具有丰富性,学生较难有很高的参与热情,教学效果欠佳。
当前,国家层面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高度重视并提出了相关要求。高职院校的领导班子和思政课教师的认识更应该提高,唯此,高职院校才能充分认识到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这对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也大有裨益。保障机制方面,高职院校领导班子根据国家对思政课以及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相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在了解思政课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校师生的教学计划,改善教师们在实践教学方面“各自为营”的状态,真正发挥出思政课实践教学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考评激励机制。一方面,将学生的实践教学部分的成绩纳入到思政课总成绩中,作为学生评选奖学金、推荐入党等评优选先活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对于教师,可以通过本部门教师现场打分和学生打分两种方式来考察实践教学的效果,并将考评结果与工作绩效等挂钩,以此来督促师生保质保量完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任务。如若实践教学场地在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其他单位,那这些单位对接实践教学的工作人员也应该参与对师生的考核。对于在实践教学中表现优异的师生应该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进行奖励,这样会出现更佳的效果。
专项资金的支持是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保障。高职院校在经费使用管理上,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设立专项经费,同时也要审核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然要求,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在数量保证和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门组建实践教学教师团队不具备现实性,但是可以从全部思政课教师中挖掘出专业知识扎实、工作经验丰富、有探索性、思维活跃等特点的教师组建成负责本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团队,在理论课教学上少安排一些课时量,让他们有时间和精力专门探索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式手段,思政课教师团队也应该在集体备课时安排一些时间专门就实践教学的经验想法进行沟通交流,教师之间经验想法的交流,可以让彼此的想法发生碰撞,产生更多的想法,同时,加强与其他专业、其他院校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这样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设置的实践教学活动方式有哪些不足和哪些亮点,以此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就要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就要让思政课实践教学凸显特色,探索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实践教学形式。
(1)校内实践活动。目前校内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这也是方便组织管理学生,花费时间经费最少、也最容易实现的一种形式。第一,社会热点现象关注。教师提前布置调研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社会生活中观察调研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课堂教学时,当教学内容进行到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发问,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所见所得所想,学生分小组讨论,7至8人为一小组,将自己的观点进行整合总结,然后选出代表给全班同学分享本小组的观点。例如,讲到人格独立性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实践教学任务“如何看待残障人士的乞讨行为?”通过此项任务,不仅可以引发大学生对残障人士的关注,还可以引发他们对独立人格的思考,明确大学生拥有人格独立性的重要性。再比如,在讲到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时,可以给学生安排课前任务“姓、名”,让学生搜集关于自己姓氏起源的资料,这样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姓氏文化的历史变迁,还可以安排学生提前观看《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此外,高职学生大多数很少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在结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知识的时候可以安排“一本好书分享活动”,让每个学生分享一本对自己影响非常大、非常有意义的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从侧面督促学生阅读课外书。第二,时政新闻分享。学生就自己最近关注到的国内和国际时政新闻进行课堂分享,教师进行补充评论引导,以此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第三,趣味知识竞赛、朗诵和演讲等。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也是容易开展的形式,教师先在班级内选出较为优秀的代表队,这些代表队代表班级参加全校的比赛。例如,以庆祝国庆节、建党节等重要活动为契机,可以开展边答题、边进行娱乐活动的趣味运动赛,赛程规则可以设置为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闯关答题,答对一道题,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品,然后踢够十个毽子再进行到下一个环节中……,依此,题型和需要完成的任务越来越难,奖品越来越多。总共可以设置十个环节左右,还可以有亲友团,亲友团可以在选手完成比赛过程中遇到不会答的题时提示两次,这种方式是符合“00”后大学生特点的,不仅能锻炼身体,更能够促使他们学习理论知识、锻炼他们临场思考和发挥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增进学生之间的友情。例如,在讲解《概论》课程第一章和第二章时,可以让学生搜集毛泽东诗词,并且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朗诵。第四,视频分享。一方面,当今大数据时代兴起了很多网上学习平台,这些平台上有很多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例如《复兴之路》大型网上展厅、中国国家博物馆网上展厅、数字敦煌等,都是非常优秀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不仅每天都在浏览短视频网站,大多数学生还会自己制作短视频发布到网上,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给学生安排制作短视频的任务。例如在大一第一学期刚开课时可以给学生安排任务“我的故事说给你听”,让学生自己制作视频,介绍自己和对大学三年的简单规划;例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讲解到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时,可以给学生安排任务“我与国旗的最美合影”“最美校园一角”,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搜集自己家庭、家乡的老照片,制作成短视频展示给全班同学,自身家庭和家乡的发展状况从小的方面和侧面反映了我们祖国快速腾飞的过程,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的快速发展,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从而在内心深处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中。(2)校外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应该凸显地方与全国不一样的特点,课外教学形式应结合学校所在地方的特色,可以依托学校所在地方的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伟人故居等,学校可以与这些单位联系,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能够让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例如,清明节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献花等活动,并现场讲解烈士生前的感人经历,能使学生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参观地方博物馆,聆听博物馆讲解人员的讲解,了解地方发展史,增强对地方发展的责任感。少数民族地方的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教学,以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贫困地区的高职院校应充分挖掘当地扶贫政策尤其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地方的变化,让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亲述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家庭的变化。例如甘肃省东乡县布楞沟村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自从脱贫攻坚政策实施以来,尤其是国家领导人到东乡县慰问之后,布塄沟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已经通水通路,并且还修建了许多扶贫车间,在这里建了党史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批量的党员和干部在这里接受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布塄沟村可以作为临夏州甚至是甘肃省的一个很好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来了解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因为临夏州是国家重点扶贫的“三区三州”之一,东乡县又是全国最深度的贫困县之一,国家领导人在2013年2月视察东乡县之后,至今将近十年的时间,该地方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很多学生走出贫困的山村,进入了高校学习,可以让这样的学生成为宣讲员,在实践教学时讲解他们的亲身体会和所见所闻,厦门帮扶临夏州期间给他们这里带来了什么变化,驻村工作队是如何针对每家的贫困状况制定精准的脱贫计划的,他们在上学期间享受过哪些减免帮扶政策等等,通过当地学生对这些方面的讲解,他们更能体会到家乡的发展变化来之不易,能体会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他们哪怕条件再艰苦,也最终和全国一起实现了全面小康的目标,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通过校内和校外两种实践教学方式,基本可以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预期。
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补足学生“精神之钙”,在他们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帮助他们扣好人生扣子的重要渠道,也是落实思政课教学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必然要求。积极探索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和方法,以化解高职院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面临的困境,以提升教学效果和思政课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