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的困境与突破方法

2023-01-09 03:49:28牛昌庆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受众内容

牛昌庆

(山东泰安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山东 泰安 271000)

传统新闻媒介通常采用广播和电视等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在近几年的新闻媒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影响,产生了一些新兴的网络媒体。传统的新闻媒介与这些兴起的互联网网络媒体相比,传统的大众化传播方式主要以某种机械化装置作为媒介,不断向社会以及公众定期与不定期发布新闻信息,或者是提供一些教育和娱乐类信息平台,这些媒体平台主要以户外、报刊、广播、通信以及电视等具备传统意义的媒介为主,这种传统的新闻媒介由于其自身的特征限制,只能向相关受众提供阅读报纸或者观看电视的方式来了解社会新闻信息。[1]由于新媒体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背景的影响之下,受众对于新闻的获取途径呈多样化的势态,其传播速度也较快,和传统媒介相比,具备直接通过网络传播的优势,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1.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特征

1.1 强化“标题至上”原则

在新闻写作中,标题拟定是重要的环节。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路径较广,但不能将所有新闻的内容在一个版面中显示,因而需要秉承“标题至上”的原则,从而在有限的版面上显示更多的新闻信息。[2]点击量是网络新闻质量的主要评价因素,而有吸引力的标题往往更能够引起读者共鸣,这要求从标题中能够看出新闻的主要内容,所以需要将主要报道方向以新颖的形式将亮点有效融入标题中。

1.2 写作动态性

传统新闻报道的报道方式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影响,主要以报纸和电视等传播形式为主,但新媒体不断借助互联网进行快速发展,有效打破了这种传播形式的发展格局,不断演变出了网络直播等多种具备动态性的网络传播形式。[3]对于新媒体环境而言,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动态性的新闻写作方式极为关键,而其优势体现在以最快的速度发布新闻内容,使得用户能够以新闻应用程序的方式随时随地关注新闻内容,满足受众快速了解新闻信息的需求,对新闻的传播和新媒体的发展极为有利,为其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3 编排视觉性

由于新媒体的不断崛起,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进而改变了读者传统的新闻阅读方式,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文字阅读,而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等丰富的渠道接收新闻内容。这给新闻编辑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新闻编辑者在编辑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在图文编辑上进行有效的文字解读和图片说明,还需要采用视频编辑的方式来满足阅读者的视觉体验,这种编辑的方式能够使读者全方位了解新闻内容。[4]编辑在编辑新闻内容的过程中,会在语言文字中增添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时尚元素,这些元素可以是网络流行语等。目前网络的流行语已成为网民的一种常态化的表达方式,这种语言具备两大特征,一是趋于年轻化,二是呈现出轻松俏皮的阅读体验。通过采用图片和视频等手段,能够强化读者视觉体验,促进读者有效阅读新闻内容。[5]因此,在新闻编排和撰写过程中,可以合理地插入一些图片或视频,可以有效满足读者的视觉体验,直观地获取新闻内容,提高了新闻阅读的效果。

1.4 内容全面性

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需要有效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新闻中具备的各种要素通过形式丰富的专题报道集中表现出来。[6]举个例子,在2021年6月17日,我国神舟十二号飞向太空,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一事件可以通过制定一个专题报道形式,将以往的国内外太空探索进行对比,从而有效吸引读者的眼球,不断强化人们对报道内容的进一步了解,同时有效促进新闻内容以更加全面的方式向受众呈现。

2.新媒体时代新闻写作的变化趋势

2.1 读者思维

随着各种媒介的深度融合,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思维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媒体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采用读者的思维来强化新闻写作,从而使得读者可以以全方位以及多角度的方式来了解新闻。[7]例如受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以及新闻客户端等渠道了解新闻,且这些渠道具备多样化以及个性化的特征,丰富了新闻的内容,且可以使读者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融合化的传播方式,在提高读者对新闻兴趣的同时,还能起到提高新闻的写作能力的效果。

2.2 写作内容形式多样化

近年来,为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新闻形式上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可以在传统新闻的基础上采用视频和超文本等多样化的方式满足读者的需求。

2.3 写作传播法治化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相关网络信息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和颁发,这些法律法规对网络上不良的信息进行了有效地控制,这不仅强化了对媒体行业的管理,同时还能促进新闻网络健康发展。[8]

2.4 写作载体变化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不断向信息化社会时代前进,智能手机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人们可借助手机来查看新闻内容。个人可借助手机录制视频,通过抖音、快手等途径进行传播,从而形成了新闻编辑由传统编辑到全民创作的局面。写作载体的变化,满足了人们个性化需求,也使其传播呈多元化和便捷化的特点。

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的困境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方式更新频繁,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新闻受众的需求快速更新。[9]新闻写作方式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满足社会变化的现实需要,满足不同时期受众的需求,让新闻的传播途径更多元化以及便捷化。当前的新闻写作存在较大的发展困境,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3.1 写作人才缺失

为适应新媒体的变化需求,新闻写作需要专业水平较高的人才,但在新媒体环境下,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创新精神出现断层,导致严重缺乏人才。其原因一是高校培养方式传统,新媒体的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导致培育出的学生无法满足新媒体需求;二是新闻记者缺乏实践,采编能力严重缺乏,更谈不上创新。

3.2 读者阅读习惯改变

由于新媒体的崛起,新闻的编辑和通讯方式出现变化,新闻时常从其他平台简单复制粘贴,这使得多个新闻出版如出一辙,缺乏趣味,读者的阅读方式也有较大的转变,变得不愿积极思考、仅局限于“快餐”式阅读。

3.3 写作范围扩大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的写作不再局限于新闻媒体行业,很多不具专业知识和写作技巧的自媒体也开始参与新闻撰写和报道,而这类自媒体未受过专业培训,专业素养偏低,假新闻时有发生,无法使报道的内容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当下的许多自媒体人忽视了自身的素养和追求,阻碍新闻业的发展。

3.4 写作研究不足

新闻的写作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以及研究对象比较重要,采访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新闻,写作是将获取的新闻向受众传播的过程。[10]因此,新闻写作应属于一种独立的研究,其主要对象和方法出现混乱将给新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4.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困境的突破方法

4.1 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由于新媒体写作人才缺失,故应当强化多角度的人才培养,不断对新闻报道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强化其写作和学习方式。同时还应给予新闻人更多的实践机会,强化其新闻写作能力,使其能够学以致用,同时还要赋予写作者更好的写作平台。

4.2 增强网络审核力度

大数据的发展转变了读者的阅读方式,对网络新闻的审查需要强化审查力度,尤其是对庸俗以及不具备美育价值的新闻,需要及时删除。而相关平台需要以强化协作的方式提高准入门槛,尤其是自媒体需要强化新闻的专业能力,增强读者对新闻的思考。

4.3 强化内容深度与丰富度

由于受到版面制约,传统新闻写作细节和丰富度明显不足,主要运用标准化写作方式。新媒体的出现突破了这种制约,使得作者可借助新媒体技术,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内涵,落实新闻细节,增添主要信息量,满足新闻需要的可读性。一是对新闻的要点内容充分掌握,有效打磨新闻关键词以及标题,精准地将吸引眼球的关键词以及标题提炼出来。二是对素材的选择需变通,有效掌握大众的理解以及认知,针对性地吸引大众眼球。三是强化细节的挖掘能力,对关键点做好细致描写,还可采用案例的形式报道。四是在结语部分强化受众的新闻印象,深化新闻传播效果。[11]

结语

本文主要以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的困境与突破方法为研究路径,强化对当前新闻写作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进行有效分析,不断对其主要的突破方法的相关路径进行研究,满足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写作的发展需求。[12]

猜你喜欢
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1年21期)2022-01-18 05:53:48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1年17期)2021-10-14 08:34:02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