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语音时代播音员主持人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路径探索

2023-01-09 03:49:28余明桄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播音员主持人语音

余明桄

(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3)

导语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当下较为先进的技术,随着其完善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部分领域中可直接代替人工作业。在播音主持行业中,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利用,展现出明显使用优势,对传统播音员主持人产生了冲击,但这项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该项技术应用,也为播音主持人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中,为保证自身优势地位,还应明确自身在发展中的不足与优势,并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从而推动播音主持行业时代新发展。

1.人工智能语音技术优势和劣势

1.1 劣势

在人工智能技术中,采用人工智能语音技术代替传统播音主持,由于技术自身局限性,使得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人工智能语音模式下,采用相应技术开展播音主持工作,会拓宽智能主持与观众或听众之间的距离,但与传统播音主持相比,在情感和社会参与意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影响人们情感体验,难以肩负起传播文明和正能量作用。另一方面,播音主持人普遍掌握专业艺术理论方面基础知识,可对艺术作品进行正确赏析,实现共情,这也是传统播音员主持人掌握的能力,但这种能力与相应情感是人工智能语音难以掌握和表达出来的。这就导致在使用人工智能语言技术进行播音时,难以与听众或观众实现共情,不会让人产生感动。[1]

1.2 优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在播音主持行业中得到应用,技术使用中展现出明显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AI等技术深度融合。随着5G时代到来,传统媒体链条各个环节发生了极大变化,为媒体发展带来了更多创造性机遇,并且由于5G技术具有速率高、清晰度高等特点,打破了受众与电视间距离,使得移动传媒无处不在,时空概念发生了相应变化,观众获得了更好的视觉体验。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可直接观看到虚拟现实传播效果,且不会产生违和感。实现了新闻可视化效果,使得传播媒介开始进入场景化时代。近年来,随着5G发展实现快速全方位无死角场景观看,使得可直接带领群众感受现场情况,通过手机VR可获得沉浸式感受,相比于传统媒介形式,5G时代的播音主持行业展现的场景更加真实化,且可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和体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语音传播具有多样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传统播音员主持人受自身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影响,难以精准掌握多门外语,而在人工智能技术下,虚拟主播可利用网络本身优势实现多门语言传播,如科大讯飞虚拟主播小晴在掌握业务能力同时,可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合成,随意切换中文、日语、英语、韩语等语言,且发音准确。并且利用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可在简短一段时间内完成新闻报道,及时发现新的信息,不仅可节省审稿编辑时间,而且可以准确传播报道内容,提升了语音传播效率。

2.播音员主持人的优势和劣势

2.1 劣势

传统播音主持人在播音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多样性缺乏。人工智能主播在播音中,可模仿不同播音员语言风格,而在现实中,播音员主持人通常只能维持相对固定风格,并且每个主持人都会形成个人特点,并且这种风格和特点一旦形成难以改变,进而导致个人风格方面缺乏多样性。二是,传统真人播音员主持人业务素养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新闻专业,要求零失误。但很多专业播音员主持人存在专业素养欠佳问题,在面对镜头时会出现多方面问题。另外,播音主持长时间工作中,会受个人情绪、疲劳等限制,影响播音效果,进而导致节目质量降低,影响收视率。与之相比,人工智能可不惧疲劳、不受感情影响,工作几乎可完成零失误,播音员可有效避免失误,与之相比,真人播音员在执行能力方面相对较差。三是,为保证新闻播出效果,需要播音主持人需要做到采、编、播于一体。而由于节目完成度因人而异,难以保证效率,而利用人工智能主播,借助信息化技术可高效完成播出内容。

2.2 优势

在播音主持领域中,即便人工智能语音已经展现出明显使用优势,但人类播音员主持人依旧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可以保证播音行业获得更好发展,而且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好的情感体验,具体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人类的情感优势。现阶段,人工智能主播对人类播报方式,仅限于模仿和学习阶段,通常按字读音,难以对深层次稿件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与之相比,人类播音主持可在进行稿件阅读中进行情感处理,能够保证观众接受效果,引发情感共鸣。第二,人类播音主持具有良好的新闻素养。电视新闻播音形式多种多样,但为保证播音效果,需要增强与受众的交流,促使其从心理上形成整体感、画面感以及镜头感,实现语言、体态、内心感觉三位一体,播音主持人通常需要经过多年学习和磨练才能达到相应效果,而人工智能语音受限于其自身,难以展现出人类播音员主持人此类能力。第三,不同于人工智能语音播音主持人。在进行节目播报中,要求主持人对现场具有良好把控能力,并且不可完全按照播报稿播音,同时由于需要对播报内容进行即兴点评,且需要把控现场和即兴点评技巧,这些都是长期学习积累,并在情感迸发下完成,通过人工智能语言难以实现。[2]

3.播音主持行业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领域广泛应用,该技术几乎涉及到整个播音主持全部工作环节,同时逐渐诞生出了各种新型播音主持应用形式,具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语音模式

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领域中具有语音识别和模拟功能,通过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能力以及大数据技术充分利用,可对部分人群语音进行精准识别,能极大程度上提升播音主持工作开展准确性,可提升工作效率,并且人工智能技术对文字通过识别和语音模拟等处理,可让用户随时通过手机等媒介进行听取新闻。同时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可将消失的经典声音再现。如2020年1月22日,中央纪录频道播出纪录片《创新中国》片段,通过人工智能模拟技术进行配音,再现了动画原配音声音。

3.2 虚拟主持人

借助人工智能语音,可建立语音解析、精准口型驱动、动作姿态驱动、多种风格模型绘制以及表情情绪反馈等形成虚拟动态人物,直接代替人类主播。虚拟主播在播音中,由编辑人员输入相应文字,即可快速生产同步口型、模型动作以及面部表情,如2020年2月16日,广西电视台人工智能主播“小晴”,通过亮相官方微信、微博,对《战疫进行时》节目进行特别播报,流利播报最新疫情,并进行疫情防控政策解读,科普科学防控知识普及,不仅实现了虚拟主持人开口说话、在线实时,而且多样化的风格、多种不同类型语言使得节目形式更加丰富。同时提升了虚拟主播活跃度和价值性,使得人工智能语音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3.3 开启新型播音模式

随着各种新媒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播音主持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并且开始由室内走向户外,直播成为常见主持形式,尤其是在面对战争战乱等恶劣、特殊环境中。利用人工智能与移动直播相融合,即可提供“直播+短视频”快捷播报新闻,又可提升播音主持节目生动性、趣味性。同时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直播,可提升操作方便快捷性,并利于直播主持个性化展示,可增加用户互动,引发新型传播新闻新思路,利于开创媒体移动直播新格局。[3]

4.人工智能语音时代播音员主持人的发展路径

播音主持的多种职业能力中,对职业素养具有较高要求,且其能力具有排他性,使得播音主持职业群体彰显出独特价值。但在人工智能时代,播音主持一些工作被人工智能语音取代,使得传统播音员面临极大挑战,为保证自身作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必须重视自身素质与魅力培养,积极塑造以及充分展现职业价值。

4.1 加强个性化表达能力培养

智能语音技术在使用中,难以凭借语言使用简洁和多变性话语,准确表达内在情感。播音员主持人则按照稿件实现有声表达转向个性化表达。在此基础上,可加强对人性情感的表达与把控,提升播报内容人文情怀。此外播音主持人还可在节目中融入更多情感,提升个性化和差异化,并建立自己独有风格品牌,利于提升观众认可度与接受度。

4.2 提高播音主持专业素质能力

播音主持技能单一化,其工作职能会快速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只有保证自身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多样化,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近年来,播音主持工作在新媒体平台中曝光率不断增加,使得其作品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效益,但本身价值往往低,因此,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能力。一方面要具有良好职业敏感性,并且可在深度评论等方面把充分发挥职业优势,要求可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评价,并且具有反思和剖析社会现实精神,且要求能够正确引导受众。另一方面,应加强对跨专业领域混合能力培养,播音员主持人应加快建立专业壁垒,在领域内与其他业内人士及时进行深度沟通,充分发挥执业能力。

4.3 强化思维能力

一方面,应变能力是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尤其是在与受众互动或应对突发事件时,良好的应变能力,利于播音员主持人有效处理相关事宜,可保证节目质量。另一方面,播音员主持人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独立思考能力,尤其是在新时期多元化媒体环境下。一般而言,相比于人工智能,有温度、有思想、有趣味性的人类主持人,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提升受众对新闻节目接受度和喜爱度。新闻节目的灵魂是思想,播音员主持人思想理论素养,也是其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播音主持人员为保证节目思想内涵,不可照本宣科进行阅读,需要将自身融入节目中,并使自身与节目内容思想实现共鸣,让观众感受到其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及价值,利于提升节目传播效果。温度是提升受众关注度的重要因素。为此,需要加强人文关怀,在节目中让时刻保持以人为本,保证言语温暖,不可过于理性冷静。幽默感在新闻播报中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在广播电视及网络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应保证自身语言幽默性,从而帮助受众转变心境,使其在愉悦氛围中接受整个内容内心,实现节目互动,从而保证播音效果。[4]

4.4 风格创新

传统新闻节目重点在于新闻及时性,要求播音员主持人严谨规整、字正腔圆,这也是新闻节目固定表达方式。但不同时期新闻定位和受众需求存在差异,采用千篇一律的播音方法会影响受众需求,难以保证播出效果。为此,在新时期新环境下,传统播音员主持人为提升节目收视率,应对主持风格进行适当创新,将自身对新闻内容理解融入到新闻内容中,促使传播信息与受众需求保持一致,并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进行播报,从而提升受众接受程度,增加受众黏性。在此过程中,还应及时掌握受众需求和认可的语言方式,通过总结分析进行适当调整,以此提升播音效果。

4.5 提升自身公信力

在新闻媒体中,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是在长期发展和日积月累中形成的,在媒体中具有权威性、信誉性、公众影响力等。若新闻媒体缺乏公信力,会失去生命力。因此,播音主持应不断提升自身公信力,第一,应禁止发表虚假不实消息;第二,报道中对存在矛盾之处禁止播报,防止出现前后报道相互矛盾,违背逻辑规律以及难以自圆其说现象。

4.6 开展多方位全面培训

首先,相关单位应组织播音员主持人定期进行语言基本功等方面培训,针对性对主持人语言感染能力和传播效果进行重点培养。其次,组织播音员主持人进行全科化综合素质教育培训活动,以此提升其对不同领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再次,加强对播音员主持人政治敏感性培养,使其掌握时事政治变化,始终端正良好的政治态度,掌握舆论导向,不断向社会传播正能量。最后,关注对主持人综合素养及应急能力、心理素质培养,使其可从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从而保证节目播出效果。[5]

4.7 重视运用新媒体平台

播音员主持人在传统工作模式中,为快速适应新时期媒体时代变化,应重视对新媒体平台的运用。在保证自身播音主持专业能力的同时,根据观众需求以及电视节目定位,对主持方式进行适当改变,提升节目吸引力。在此过程中,各种网络平台和App专栏均可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开展工作载体,播音员主持人应重视此类自媒体平台运用,以此不断拉近与群众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掌握群众需求,转变自身固化思维,并借助各种新兴技术平台,提升个人主持节目效果。

4.8 坚守工作底线

始终坚守工作底线,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社会舆论走向,也是党的政策向群众宣传的重要途径。因此,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应加强对自身工作认识,始终坚守新闻工作底线,把握好信息表达度,始终秉承坚持初心,坚持自我原则,保持自身社会责任感以及政治素养,将最为客观公正信息传递给群众。[6]

结论

从哲学角度而言,人会本能地对现存事物进行否定,并以此基础进行创新,从而推动社会、行业各个人发展变化。因此,在播音主持行业中,针对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应正视其在行业中应用价值,主动接受,同时还应重视对相关技术应用。而播音主持人为继续保证自身在行业中地位,降低人工智能语音应用对患者影响,应明确主持人和人工智能语音使用中存在的不足与优势,研究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具体应用方式,并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大背景下,从自身优势和人工智能语音不足方面进行考虑,探寻播音主持人发展新路径。

猜你喜欢
播音员主持人语音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电子制作(2019年14期)2019-08-20 05:43:38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电子制作(2019年9期)2019-05-30 09:42:10
对方正在输入……
小说界(2018年5期)2018-11-26 12:43:42
理由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新闻传播(2015年10期)2015-07-18 11: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