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若尔盖县麦溪乡泽修村沙化现状(治理前)
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四川省林科院作为省级林业科研单位,胸怀国之重任、服务国家战略、勇于担当作为,全力当好科技创新开路先锋,为解决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省林科院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全省林业重大需求,扎实开展科技创新研究,用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为全省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川西北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是“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和四川“四区八带多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关键地区,是“中华水塔”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原因,土地沙化形势严峻。从2007年起,四川省林科院防沙治沙研究团队积极开展防沙治沙科技行动,先后依托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为全省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针对川西北地区土地沙化日益严重的重大生态问题,开展科学考察活动,提出川西北土地沙化的成因和解决措施,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二是针对川西北高寒区沙地植被重建困难、生态恢复缓慢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以恢复沙地灌草为突破口,通过创建立地分类系统、挖掘沙生植物种质资源、选育优良治沙植物、植被恢复模式等技术创新,研发了流沙固定、土壤改良、微生境栽植、牧草混播等关键技术,解决了高寒沙地治理中卡脖子问题;三是着力开展科技推广示范、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成效监测,在若尔盖县、红原县等地建立治沙科研示范样板4处,培训技术人员1000余人次、治沙农牧民1万余人次,在四川、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累计应用推广70.1万亩。
省林科院防沙治沙研究团队由20位科研骨干人员组成,其中正高4名、副高7名,是一支专业技术扎实的研究团队,该团队长期致力于川西北生态修复研究,成果先后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并全面支撑了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过程中区域综合科学考察报等前期工作。下一步该团队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高质量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高质量建设林草经济强省”为目标,强化治沙科技创新引领,切实为高质量推动四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做出更大科技贡献。
采集新种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技术研究”,历经24年开展了四川省94个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基本查清了这些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本底,为保护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150篇,其中SCI论文31篇;采集小型哺乳动物标本2万余号,标本收藏量全国第三,很多种是全世界第二份、中国第一份标本,为中国哺乳动物研究积累了巨大财富。重新划分了四川省古北界与东洋界的分界线,对四川省动物地理进行了重新区划。揭示了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复杂多样的历史、地理和气象机理,对于指导我省保护区划,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研究有指导意义。发表四川省动物新种18个,其中哺乳动物新种4个,爬行类新种2个,鱼类新种1个,昆虫新种11个,发表哺乳动物新亚属1个,修订了9个物种的分类地位。
四川省林科院保护区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研究团队由14位科研骨干人员组成,其中正高4名、副高4名。团队下一步将强化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迈上新台阶。
干旱河谷植被恢复技术示范
岷江上游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位于四川“四区八带多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关键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地和水源涵养区。团队针对岷江上游退化森林植被恢复与水源涵养功能提升等理论与关键技术难题,历经近20年联合攻关,在高海拔迹地更新、森林植被水文调节机制和退化森林恢复及其水源涵养功能提升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为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提供了科技支撑。首次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阐明了岷江上游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分空间分配、迁移、转化与利用机制,发现了亚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之间的局地水循环形成机制,为岷江流域森林植被景观恢复和空间格局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系统创建了岷江上游高山峡谷退化天然次生林恢复、人工林结构调整、干旱河谷区和地震区损毁生境植被重建与功能提升等四大类15项配套关键技术,成功解决了岷江上游植被恢复树种选择、配置模式、特殊生境植被恢复与水源涵养功能提升的关键技术难题,为大规模绿化全川宏观战略决策提供了科技支撑,为筑牢岷江流域乃至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川省林科院森林生态研究团队,由22位科研骨干组成,高级以上职称11人,研究方向囊括了生态学、自然地理学、土壤学等多个学科,下步团队将紧密围绕川西山地天然林保护与修复、人工林质量精准提升、干旱河谷植被恢复、珍稀濒危植物保育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桢楠是四川最具特色树种,因气味芬芳、材带金丝,被誉为“木中黄金”,成为皇室建筑的首选用材,号称“皇木”。四川作为桢楠的原产地之一,现有面积近10万亩,是全国桢楠最大产区。针对桢楠产业发展存在的“良种缺乏、繁殖效率低”“栽培技术落后、培育周期长”“投入大、回收期长”等核心问题,团队历经几代桢楠人系统研究,在桢楠种源选择、良种扩繁、高效培育、复合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创建了资源丰富的桢楠种质保存库,收集全分布区种质资源205份;创新了“桢楠+茶”的栽培模式,改变了桢楠经营周期长、投入大的问题,增加了短期收入,实现了“以短养长”的瓶颈问题。构建了“母树林、采穗圃、扦插苗培育圃、营养袋壮苗培育圃”为核心的“一林三圃”良种高效繁育技术体系,快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新集成了桢楠高效培育技术体系,促进不同阶段桢楠生长,将90年的轮伐期缩短至50年左右,缩短了1/3以上的培育期。
四川省林科院珍贵用材研究团队,由11位科研骨干人员组成,其中正高4名、副高4名。团队积极服务四川珍贵用材产业,紧密围绕制约桢楠、香椿、红椿等珍贵用材可持续发展问题,着重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遗传改良和良种选育、繁育、高效培育、复合经营技术研究,以全方位推动四川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国家储备林建设。
桢楠高效培育示范林
油橄榄是世界重要木本油料树种,原产地中海地区,有“植物油皇后”和“液体黄金”美誉。四川油橄榄产业始于1964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实施的引种工程,至今全省栽培面积52万亩,是全国第二大产区。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良种缺乏,繁殖效率低”“栽培技术落后,丰产稳产性差”“加工产品单一,综合利用低”“发展模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等核心问题,历时近20年的系统研究,在油橄榄良种选育、良种扩繁、丰产栽培、产品研发、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培育出油橄榄良种,改变了品种熟期集中的产业格局,其中晚熟主栽品种‘澳利欧2号’含油率最高可达24.54%,与原产地同类品种含油率22%相比,达到原产地水平。构建了“母本园、采穗圃、扦插苗培育圃、营养袋壮苗培育圃”为核心的“一园三圃”良种繁育技术体系,提高繁殖效率2.5倍,快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新集成了油橄榄丰产稳产栽培技术体系,是对传统栽培方式的一次变革,有效解决了“低产、低效”难题。首次揭示了油橄榄多酚合成机理,研发系列加工产品,打破了产品单一的传统利用格局,实现了加工环节自动化生产与管理。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助推油橄榄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发展。
四川省林科院木本油料研究团队,由28位科研骨干人员组成,其中正高9名、副高10名,是一支科研实践能力较强,专业结构较合理的研究团队。团队积极服务四川现代林业产业和天府森林粮库建设,紧密围绕制约核桃、油茶、油橄榄等木本油料可持续发展问题,着重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遗传改良和良种选育、繁育、高效培育、经营技术、加工研究;着力推进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加强产研协同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为全方位推动四川省木本油料和天府森林粮库建设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