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娟
(迁安市野鸡坨镇人民政府)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逐步规范,但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国有资产既是实现政府职能的物质基础,也是确保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应该增强责任意识、强化担当精神,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使其在履行政府职能和促进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在法律上确认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
对于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国有资产主要表现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等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因为固定资产包含范围广泛,所以具有种类繁多、价值高,管理起来比较复杂等特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难点也大多集中在固定资产管理上。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我国国有资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组织力强、执行力高的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国有资产管理,能够快捷、高效地完成该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探索、建立和完善等一系列工作,进而为建立和健全全国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供宝贵经验和有益借鉴。
通过建立与实际相契合的、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的购买、使用、处置等环节做到有章可依、步骤清晰、去向明确、责任清楚,从而达到保护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家财产流失的效果。
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固定资产的“一生”无外乎“购买、使用、处置”三个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国有资产管理都发挥着合理配置资源的强大效果。
通过资产管理工作,首先明晰实际工作需求,按需采购,可以避免盲目、重复消费;其次厘清拥有资产的性能、特点与本单位职能的最佳结合点,实现资产合理配置,使现有资产价值利用率最大化;最后,统筹资产寿命与实际工作来决定是否更新换代,避免造成资产浪费。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目的是能够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服务提出的要求。[1]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才能在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为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保障,让国有资产更好的为大众服务。
受固有观念和理解偏差的影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对国有资产概念混淆不清的情况:有的认为国有资产仅仅就是银行存款;有的将国有资产单一认定为单位固定资产;更有甚者简单地把国有资产归类为单位的桌椅板凳等日常办公用品。
对国有资产没有清楚、全面认知,自然谈不上对国有资产有效管护和高效利用。很多人都觉得只要做到“不拿回家,不破坏”就够了,这种不准确的认知严重阻碍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受国有资产概念混淆、绩效指标设置、常规考核项目内容等诸多因素影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过度将关注点聚焦在流动资产管理上,缺少对固定资产的关注。
在现实工作中,一笔重大资金的开支要经过会议讨论后再行支出,避免出现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但买回来的固定资产往往无人管护,甚至堆砌在库房里直至损坏都不为人知。对固定资产的关注点,仅在采购手续是否合规上,觉得只要财政采购审批部门批准了,单位资金充足就可以了。
这种管理意识上的缺失和重视程度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普遍没有专人管理;有管理人员的,也普遍存在着业务素质不高的情况。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单就固定资产管理来说,从采购到入账、使用、设备维护、单位内流转、人员变动、系统维护、再到处置等一系列变动需要专职人员精力、责任心和专业知识的投入与积累,才能将整个流程梳理清楚。然而实际情况却与管理需求相去甚远。
(1)从购入环节来看。行政事业单位普遍没有专职机构来负责资产管理工作。往往只是办公室与财务部门简单配合,将资产采购进来分配给需要的部门完事。
(2)从后续管理环节来看。采购进来的资产没有专职人员统筹管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人手有限,而工作量却日益增加,造成很多干部需要身兼数职。[2]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单位只是将资产采购工作随意安排给相对空闲的临退休人员跑办,能应付过去就好;甚至指派给单位会计兼职管理,进行系统维护工作。面对后续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这些人员专业能力、精力严重不足,导致资产管理工作混乱,账账、账实不符问题普遍存在。
行政事业单位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也是一项比较严重的问题。由于历史问题、人员变更等原因导致大量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而要收回这些挂账的应收账款面临的阻力巨大:有些因时间较长面临找不到借款人和相关责任人;有些是领导碍于情面不愿向相关人员追讨,而财务人员又没有相应的权威与力度,只能放之任之,形成呆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在现实中,管理人员却面临着现有相应管理制度因过时而难以执行、甚至干脆缺失相关管理制度的难题,导致国有资产管理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
第一、在国有资产采购方面,资产采购前没有合理调研计划,盲目采购,重复采购,或者采购不适用的设备[3],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
第二、入账困难。由于制度不健全,相关手续不完善,造成国有资产入账困难,使用地点分散混乱,找不到使用人的情况时有发生,需财务人员耗费大量精力去核实、查找,工作效率底下。
第三、在使用过程中对人员变动、资产流动问题缺少明晰制度规定,导致资产缺少交接手续,主体责任不明确,资产损坏、流失无据可查。
第四、对闲置的固定资产管理随意,没有对其剩余价值进行评估,导致有些可能通过维修保养就能再次使用的国有资产随意丢弃,报废拍卖所获资金极少,造成国有资产极大浪费。
第五、资产清查工作形同虚设,没有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对于上级要求的清查工作,在没有专人,又不愿投入资金聘请第三方的情况下,只能应付了事,对现有资产监管不到位,资产盘盈盘亏无人过问。
关于纠正国有资产认识混淆的问题,执行起来比较简单。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基本知识素养还是有的,只是工作重点不在这里,有所忽视,只需组织学习、加强宣传,形成对国有资产概念的正确认知。
但在补齐国有资产管理意识短板方面则需投入更多的精力。首先,单位领导层,要增强自身时代压迫感、经济责任感,主动带头转变观念,提升自我,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更多的支持与保障,引起基层人员的高度认知。[4]其次,单资产管理者,要切实负起责任,厘清固定资产的来龙去脉,确保每项固定资产得到有效管理,避免发生买后无人管的情况。最后上级机关要合理调整对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的考核项目及绩效指标,摆正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两个砝码在考核天平中的重心,为基层机关事业单位补齐意识短板创造良好的氛围环境。这样从上到下形成合力,由内到外多角度发力,必定能够补齐国有资产管理意识短板,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步入正轨。
(1)完善专人专岗体系。面对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体量日益增多、相关管理工作愈发复杂的实际情况,必须切实落实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人专岗体系。本着“定制度、定部门、定人员、定责任”的理念,根据自身单位的特点和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指定具体职能部门专职管理国有资产,明晰相关权利与责任;安排专职人员处理管理中的具体问题,配套出台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
这样一来,以制度为框架、以部门为载体、以人员为支点、以奖惩为驱动的专人专岗体系就能够切实得到贯彻落实。
(2)提高专职人员业务能力。既然专人专岗体系的支点在于专职管理人员,那么就必须打造专职人员过硬行的业务能力,这样才能切实支撑起整个体系的高效运转。
因此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要舍得投入,通过开展培训以及落实相应的奖惩机制的措施,实现既提高专职人员职业素质,又激励各个部门共同参与、提高职工主人翁意识。达到专职人员业务精、管理透,国有资产管理参与广、效率高的效果。
对于往来款长期挂账问题,应主动追根溯源,查找历史凭证,理清脉络,分清责任,积极追讨;对于确实年代久远,无法追回的欠款,由单位领导层集体研究决定后,说明情况,呈报上级财政部门批准,按规定予以核销。
单位管理者,要对往来款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把控每一笔往来款的形成,原则上只对能够及时足额偿还的往来款予以批准;不仅要对自己任职期间产生的往来欠款予以积极清理,还要对于历史遗留问题组织人员积极清理,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这样,以领导权威和力度解决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难题,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单位财务部门,要坚决做好往来款的日常清理工作,定期开展清理自查,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偿还欠款,避免由于时间过长而形成呆账。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源于不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合理可行、切合本单位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才能健康有序的开展下去。具体而言就是:
第一、在采购方面,对于本单位需要采购的资产设置目录表,明确标明日常采购资产的范围,包括品牌、配置、材质、价格等根据市场调研的详细内容;对于价值较高,特殊用途的采购需主要领导单独批示。所有采购的产品都要统一报专管部门,标明使用地点、使用人,做到手续齐全,责任分明。
第二、在使用过程中,确立“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使用人负责自己使用资产的一切事宜,日常保养、丢失赔偿等;实行科学可操作的资产交接手续,在人员变动或资产变化时,能及时向专人反应,履行交接手续,明确责任。
第三、闲置的资产,分门别类放置,日常注意保养,管理人员要记录每个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情况,做到固定资产有账可查,便于对国有资产的保护以及充分发挥所立制度的价值[5];对贵重的资产,建立严格的审批手续,领用、归还详细登记;报废拍卖资产处置严格把关,建立一套从计划、评估、审批、复核流程,按照规定报废处理。
第四、建立定期对单位资产清查制度,对于盘盈盘亏的资产,认真查找原因,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树立本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权威。
第五、建立辅助管理机制,对因特殊情况无法由本单位独立完成的资产管理事项,通过制度的建设,在资金方面有所侧重,如通过聘请第三方帮助捋顺工作等,虽眼前来说有所投入,但对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具有长远意义。
第六、建立内、外部双监管制度,强化国有固定资产从购买到处置的内部监督制度,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对此工作进行监督,有错必纠,有误必改,形成内部牵制;引入外部监督机制,公布举报电话及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监督方式,避免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现象发生,营造公正廉洁、公开透明的国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氛围。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虽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同时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产配置模式、提升资产合理利用率、更好的履行社会职责,我们通过改变固有观念、优化岗责体系、提升素质能力,用更专业合理的手段、清晰明确的制度、全面无死角的监管,一定能让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道路越走越顺畅,同时为优化全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