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

2023-01-08 20:51
智库时代 2022年2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传统大学生

韦 玮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精华,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也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智慧源泉。在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资源,在弘扬和传承的过程中,也能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的价值。为了促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切实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高校必须要在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发挥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高校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奋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热情。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秀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华民族凝练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进藏……都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符号[1]。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大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而自豪,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勇于承担社会建设的责任的决心,让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何谓民族文化?在大众的认知中就是通过长期的自然发展,人们通过不同的社会实践总结出或者发明出的一种方法论与世界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便是经过检验的“真理”。同时,随着国际上一些不怀好意的文化入侵和所谓的和平演变政策,高校教育培养民族自豪和自信这一任务已经日益迫切和重要。只有多让学生接触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爱上我们自己的文化,更好地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的“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涵,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阶段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第一步就强调的是个人的修身,所谓修身的方法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其意思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去探索事物的真理,从而获取相应的知识,而且一定要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思想家、哲学家。百家争鸣的局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形成。种种思想,经过历史的选择,传承至今,都拥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高校学生的年龄已经足够支撑他们学习这些思想。同时高校学生在未进入社会之前,他们缺少为人处世的经验与思想,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他们可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形成自己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进一步指导他们未来的人生方向。总体来说,就是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科学合理的运用这些知识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高校学生的第一个身份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任何形式上的教育都离不开培养一个爱国的人。只有我们教育出的学生是爱国的,我们才能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有许多为国、爱国、救国,甚至以身殉国的仁人志士,比如屈原、苏武、文天祥、林则徐等,这些爱国志士身上都体现出了爱国主义情怀[2]。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这些爱国主义精神,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中国人民自古以来都是团结的,我们的先祖通过无数次的众志成城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这种集体主义精神也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了下来。高校学生很快就会进入工作环境,这个社会是由一个又一个的集体组成,他们离不开与人打交道,所以高校的集体主义教育也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在高校教育工作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能够感受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一致性,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能力。

(四)有利于陶冶高校学生的情操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上古时代到清朝末年,从《离骚》到《红楼梦》、从黄帝打败蚩尤到民国时期爱国人士的抛头颅洒热血……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都显示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风格鲜明等特点。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每天都通过互联网以及各种电子设备接收着大量的碎片化信息。久而久之,他们的大脑便会被这种大量的数据垃圾所麻痹,不利于学生培养正常的兴趣爱好。当高校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学生就能够走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宝库,大学生能够充分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精华,从而摆脱掉所谓的数据爆炸带来的浮躁,培养自己胸怀天下的远大志向以及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只有沉下心,才能更好地对自己的专业课程进行学习,也才能让学生在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

(五)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如今的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延续,上下五千多年。在这种有序的传承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历史中一步一步形成,经受了历史的检验并传承至今。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便利的时候,似乎逐渐开始抛弃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今在很多人的眼里,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已经成了现代文明的遗孤。因此,很多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开始面临传承难的问题,年轻人不愿意去接触和学习,老一辈无弟子可传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老大难问题。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尝试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疑为这些文化的传承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作为中国的未来,年轻人有了适合自己的接触途径,优秀传统文化也通过这样的方式走进大家的学习生活中,这无疑能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延续下去。

二、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高等院校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都能表现出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只有先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人。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加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力度,使得大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3]。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文化的讲解:一是高校可以邀请一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专家开办讲座,以此来向学生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给学生提供一个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近年来,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大讲堂”“国学文化大讲堂”等活动,这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类文化大讲堂活动成为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二是在高校中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线讲堂。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与我国各个领域和行业紧密结合起来。因此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一定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加强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线课堂的内容一定要从大学生的兴趣出发,比如可以介绍一些经典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典故,不自觉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整个课堂,同时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生动、有趣,从而增加在线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4]。而且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线讲堂的开设,能够突破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局限,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课堂授课教学模式相比,线上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扩大受众群体,对于学生的覆盖面会更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化不是一个人决定的,而是社会共同发展和继承的。除了一些大型的文化分享,为学生讲解专业的传统文化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开展文化的交流,这样才真正符合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需求,也能更好地保证文化在我国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对于学生而言,文化是处处都有的。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对学生的生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教学,开展校园传统文化交流活动。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在课堂上分享传统文化。通过学生积极介绍自己家乡的特点,以及乡土文化等,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文化的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比如,英语老师可以在中秋节前讲解与中秋节有关的文化内涵等。

(二)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文化实践的机会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经由时间沉淀积累下来的。不仅有着几千年的智慧,也是我国人民好的学习内容。为了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进高校教育中,高校必须要积极重视传统文化的实践性。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切实把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理念充分发挥出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种活动展开:一是高等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物化载体进行考察,比如祖国的大好河山、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种参观和考察活动对于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积极的意义。二是高校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该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表现优异的学生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5]。而且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一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调查活动,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内涵、重要意义。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大学生暑期调研活动,高校应该组织学生考察一些著名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高校应该组织学生去拜访一些当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些代表必须具有崇高的道德,这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践行,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学生能够近距离地去拜访他们、聆听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感受他们人格的魅力,从而激发高校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加强高校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同时,他们也承载着父母家庭和周围人对自己的期望,这就要求大学生提高应该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他们还应该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的意义[6]。高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比如举办“唱红歌、忆党情、跟党走”和“朗诵国学经典”等主题活动,同时还要构建和完善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等,从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无论是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开展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其根本目的都是“育人”,都是希望能够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推出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措施

在融入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困难。从学生角度,繁重的学业任务让学生很难再对额外的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提的起较高的兴趣。因此,学生很有可能会对课程的开展存在抵触心理,这点非常不利于融入的有效推行。同时对于老师来说亦是如此,除去本来的课程教育工作,现在平白无故的增加教育工作量,老师也很难一时完全接受。所以,推出和完善相关的激励措施和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生,我们可以推出学分转换策略,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学分,从而减少学生其他选修课程的时间精力投入。同时可以适当提升对应课程的学分,使之与其他内容选修课程有所区别,提高该类课程的竞争力,鼓励学生对该类课程就行选择。对于老师来说,可以设置奖金,对于较为成功的老师可以额外发放适当金额的奖金,从而提高老师的教授积极性。从学生端和教师端双管齐下,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相信高校教育工作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将会更加容易和顺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深刻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教学的资源和智慧,加大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还要注重对于高校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从而把高校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传统大学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