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涛 刘爽健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1]
应当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着共性与差异的双重内在逻辑。一方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具备共同的理论根源及主体群体。首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贫困观的现实体现,是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的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战略理论。贫困问题不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构筑的自我生成的荒谬论调,马克思强调解决贫困问题的理论前提便是跳出抽象逻辑层面的哲学概念体系,深入到社会现实中的软弱与弊端,真正为实践提供革命性的理论指导。其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是以农民群体为主体,以农民为核心,不是外在地灌输与教导农民摆脱贫困状况,而是激发他们思想上的内生动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理论都是在具体实际过程中生成的,并在总结经验中不断完善的。另一方面,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乡村振兴的进一步衔接提出新要求,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的战略安排便可看出智力资源要素在新阶段的重要地位。乡村振兴本质上是乡村现代化,其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大振兴”相融共通、交织共融,而智力的支撑则贯穿着始终。
无论是脱贫抑或是振兴,都要充分发挥人才要素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由于贫困问题的多维性和复杂性,单一的扶贫开发措施难以彻底实现减贫与发展的目标,因此贫困地区的减贫和发展实践往往囊括多种措施的综合体系,通过不同措施之间的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实现稳定脱贫并防止返贫。”[2]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衔接,其递进性和生成性必然绕不开运用人才提升内生动力的解决途径。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人,这种人不是固定化的个人,而是发展着的人才,智力帮扶与智力扶贫的区别正是在于如何用好这个“人”。只有以广阔的视野、精准的定位,才能寻找到最合适的培养和运用人才的方法,才能实现由智力扶贫到智力帮扶的适时过渡,才能真正破解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瓶颈。
作为智力资源的高地,高校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载体之一,扮演着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要求和部署,教育部安排44所综合类和理工科为主直属高校承担了4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定点扶贫任务,2019年根据工作需要又新增20所直属高校参与定点扶贫,加上其余11所承担滇西专项扶贫任务的直属高校,75所直属高校尽锐出战,全面投入脱贫攻坚战,成为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以“扶志扶智”的开发式帮扶发展理念,创新帮扶的模式构建,发挥人才、科技、智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进一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防止政策养懒汉和泛福利化倾向,发挥奋进致富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3]面临新阶段新需求时,解决内生动力不足问题仍是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许多新的问题也由此产生,“扶志扶智”如何能够在实践中贯彻并完善?输送人才的高校如何才能发挥多方面的优势?人才、智力、科研等优势如何能够与贫困地区的需求有机结合,进而在文化、教育、人才、科技等方面给予帮扶?如何更有效地为贫困地区培养和输送人才?如何将科研成果贡献于贫困地区的产业形成中?可以看到,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围绕着一个关键的主体,那就是承载人才教育的高校。高校汇聚了最优质的智力资源,能够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多重路径,推进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既有必要性,更具重要性。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每一个主体在社会中都各司其职,具备自身的独属职能,也就对应着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一方面,政府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政府通过多方面的职能履行为人民提供着管理与服务,在脱贫攻坚战中保证了精准扶贫的战略实施。然而,解决贫困问题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学理层面,需要从社会文化、权力结构、人力资本等广泛视角探析贫困产生的根源以及反贫困的对策;社会问题层面,贫困群体收入来源的可持续性和生活状况的可发展性必然涉及教育、资本、自然资源等各领域的复杂因素。另一方面,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基本职能,相较于其他责任主体更具有明显的教育、人才和科研优势。
乡村振兴不可能仅仅依靠政府单一主体,坚持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正是蕴涵了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高校得以发挥在教育发展理念、科研技术研发、多重资源整合等方面的长处。高校的高质量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助于在乡村内部开展培训,提升贫困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以降低返贫的可能性;高校内部的人才资源有助于为乡村地区的现实状况提供高水平的理论研究,依照自身较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为乡村地区提供因地制宜的发展对策;高校还可以将自身的科研优势转化为有助于提升现实效益的社会服务,与当地相应企业开展合作,成为连接先进生产技术和贫困区的核心纽带。
深度贫困地区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面临着众多矛盾与挑战,而技术的提升是直面新的时代要求的关键。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时,注重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前提和保障的生态振兴,就必然要以高校的科技技术优势推动现代生态农业的综合发展。在高校“智库”中,不仅要包含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同样也要使科技成果落实到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上,结合当地具体的资源禀赋、地理环境、产业基础等,在智慧农业、绿色农业、创业农业领域推动产学研的融合发展,打造优势互补的乡村振兴新形态。高校作为乡村振兴的“人才库”和“智囊团”,不是只具有一元的人才或只孕育一种可能的科技成果,而是一个具有历史性、不断生成的综合体,随着时代课题的重点的转变,发挥高校独特资源优势,创造多元发展条件,在组织上、思想上、技术上“扶智”,从人才、科研、理论、实践等多方面进行具体路径的探索。
高校作为乡村振兴重要主体之一,具备着无可替代的智力资源优势,天然地担负了“扶贫先扶智”这一重要使命。“中国要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中国的大学就必须担当起历史重任,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汇聚人才、持续培养人才、全面团结人才、积极成就人才,全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4]现代社会的高校已然不是超脱现实的“象牙塔”,恰恰相反,高校成为了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使命的重要贡献者。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高校持续为乡村社会输入多样化的嵌入型人才,他们作为具有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技术的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坚持广招英才、高效用才。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拓宽乡村人才来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用好用活人才,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条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内在活力。”人才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关键要素,乡村振兴的人才需要是多元化的,而与此同时,高校也是社会发展的高水平智力人才聚集库。高校是乡村振兴成果落地的重要支撑,也是以“产学研用”模式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提升经济利益的重要保证。立足国家需求,高校在落实教育理念时应主动对接党和国家的战略布局,把握乡村人才的真实需要,提升高校智力帮扶的实效性。在全面拉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高校能够将人才力量注入实现“五大振兴”的目标中,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村级干部队伍的形成提供人才保障。
“现实的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而人在不同阶段的实践确证了人的本质。从远古时代的那根微不足道的“棍子”发展到“费尔巴哈在曼彻斯特看到的一些工厂和机器,而一百年以前在那里只能看见脚踏车和织布机”,再到现代人操作的现代化机器系统以及后现代的工业文明[5],人的实践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着的,高校智力帮扶的实践同样也是具有历史性。高校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智库资源,而且也是多元文化的生成地与新时代文化的传播场,能够为改变传统价值观念的文化建设创造平台,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的主动性,进而创建乡村振兴必需的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高校能够聚集科研力量,服务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使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绿色生产方式要求的方向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普遍的“小康”,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如今我国迈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更全方位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物质生产力”一个方面的要求,也包含了社会公平、正义、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特征。高校助力乡村精神贫困问题的解决,需要进一步加大“造血式”的帮扶,提升贫困群众的文化水平,激发贫困群体自主性和主人翁意识。国家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同时,也必须兼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精神文明”的进步,因此,在巩固脱贫攻坚实现的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也要更加注重推动农村隐性的精神文明建设。高校通过与政府的联动,承担在文化、教育等资源领域的精神帮扶责任,有效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多年来,北京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通过多领域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对总结脱贫模式、解决相对贫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在该领域推出了一批原创性理论成果、政策性应用成果。此外,学校还动员部门、院系师生校友积极参与,在实践方面积极探索,在直接助力脱贫与振兴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为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贡献了北大的新智慧、新方案。
理论研究方面,北大产出了一批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学校众多学者开展相关研究并撰写论文,以燕继荣、王浦劬、周飞舟等为代表的北大学者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研究,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完成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承担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的思想和实践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政府管理学院主持了教育部2020年主题案例专项“中国脱贫攻坚中的移民搬迁”研究,相关研究课题为如期高质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智力支持;出版了一批有思想性的著作,如政府管理学院王浦劬教授出版的《构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区治理共同体研究——基于天津滨海新区社区治理的实践》,光华管理学院雷明教授出版的《中国扶贫》、《新型城镇化与减贫发展》、《旌德调查—关于安徽省旌德县多元扶贫的调查报告》等著作。这些理论成果既有学术前沿思想的研究,也为帮扶实践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思路。
产业帮扶方面,发挥北大智囊作用,注重现实关切。学校注重对扶贫项目的顶层设计,帮助地方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和研究规划,在深入调研当地相关产业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培育壮大当地优势产业以带动经济发展。政府管理学院每年组织与脱贫攻坚相关的专题活动,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定点开展扶贫专项田野调查。国家发展研究院组织南南学院教研团队、脱贫问题研究专家多次赴云南弥渡考察,在结合当地考察情况及特点的基础上,形成基于县域发展的政策支撑报告。社会学系一批批师生扎根田野,通过对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展开社会学的分析与研究,基于甘肃临夏州、安徽潜山县的实地研究探讨总结了产业扶贫的社会基础与“责任到人”的有效治理机制。学校在定点帮扶过程中,研究出了多种创新产业帮扶新模式,内引外联,不断增长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乡村健康方面,加强培养专业人才,保证专业人才需要。学校医学部对接云南弥渡县需求,持续安排弥渡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院长、副院长等医院管理骨干到北大医院进修,安排多名弥渡县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到北大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进修,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同时,积极为基层医护人员举办临床科研、护理团队建设和医院感染管理等学术报告,更新医务人员的管理理念,提升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切实防止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医学部还依托校属旗舰教育企业医大时代教育在弥渡县开展了基层医生在线培训、“诠医通”临床宣教助手2个在线教育培训项目,累计帮助300名弥渡县基层医务人员参加了线上学习,内容涵盖医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方法等。
产学对接方面,加大人才技术支持,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学校不断推进“三农”领域重点学科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对生命科学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现代农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药学院等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的项目重点支持,确保能够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中起到实效。例如,北京大学药学院屠鹏飞教授在祖国的西北边疆为延续传统中医药宝贵资源和当地农牧民的脱贫攻坚奋斗了近30年。他与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内蒙古阿拉善盟林业治沙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协作,用数年的时间攻克了寄生植物人工种植的多项关键技术,掌握了荒漠肉苁蓉、管花肉苁蓉及寄主植物的高产稳产种植技术,通过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实施肉苁蓉特色药材科技惠民项目,为于田带来了直接经济收益1.33亿元,种植户户均增收4.43万元,超过1.8万人因此脱贫致富。这些科技成果转化直接落地在贫困地区,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文化教育方面,作为多元文化的生成地与新时代文化的传播场,推动定点帮扶地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共同发展。例如,北京大学统筹协调跨学科资源,开展公共管理硕士(贫困治理)项目,推进反贫困学历人才培养。该项目发挥北京大学文理医工多学科优势,为在脱贫攻坚战中经受历练、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提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准教育,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培养扎根中国大地、具有全球视野和现代治理能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卓越领导者。
2021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我国已经进入“后贫困时代”,进入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在反思总结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上,高校帮扶也面临着乡村振兴视域下转型发展的思考与挑战。无论是从学理层面的论述,还是从事实经验层面的印证,高校在从参与精准扶贫到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亟需转换逻辑,在服务路径上要与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有机衔接。
高校是赓续传承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引领者,乡村振兴所依据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正是充分彰显中国精神的“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大力弘扬奋斗精神,实现乡村振兴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任务的光荣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谆谆教导。面对新的形势任务、遇到新的“拦路虎”“硬骨头”,高校也要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在已有的多年帮扶工作的经验基础上,深入分析乡村可能出现的快速返贫、因故致贫、隐形贫困、相对贫困等情况产生的根源,精准破解各类难题,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的激发注入信心与活力。
面对“后扶贫时代”剩余贫困户的复杂性、新贫困户的不稳定性和脱贫户的迷茫性,我们必须凝心聚力,再接再厉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斗”。过渡期内,高校要把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摆在智力帮扶的突出位置来抓。一方面,在帮助定点扶贫地完成脱贫摘帽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帮扶力度,加强智力帮扶的长效性和稳定性,促进定点扶贫地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立足贫困地区资源,以优质智力资源引入为抓手,培育发展特色支柱产业,为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
作为最有效、最持续的帮扶方式之一,高校智力帮扶在多年定点帮扶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模式和机制,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高校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保持现有智力帮扶政策举措的基础上,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开展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智力帮扶探索与实践。一方面,高校可以发挥自身资源平台的优势,整合更多政府、企业、学界等领域资源和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要聚焦“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要求,着力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建设乡村产业体系,对于已“脱贫摘帽”的定点帮扶地区,需要通过扎实帮扶产业链、体制链等方式激发其内生动力,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为了统筹协同乡村“五大振兴”,高校必然是关键载体,扮演着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过程中的核心角色。高校教育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多重路径:
第一,高校是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智库资源,为农村科技创新、农业产品改良及市场推广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高校是多元文化的生成地与新时代文化的传播场,为改变传统价值观念的文化建设创造平台,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的主动性,进而创建乡村振兴必需的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
第三,借助高校科研力量,服务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使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绿色生产方式要求的方向发展;
第四,运用高校理论学习知识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中,发挥党员人才的核心带头作用,加强贫困地区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始终坚持为农民服务的宗旨。
经过脱贫攻坚,我国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高校智力帮扶的各项举措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贡献了自身的力量。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高校要在总结智力帮扶经验的基础上,做好思考与提炼,将多年来积累的好的做法上升到一般性规律,争取做到“可推广、可复制”。此外,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更新智力帮扶理念,结合高校特色优势和贫困地区新情况,大胆探索实践,为下一步全面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更鲜活的经验和可复制推广的路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