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昕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咸阳 712100)
旧城改造并非一项简单的城市改建工程,除了需要对老旧城区的道路、路网、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进行局部或整体的、有步骤的改造及更新外,还需要对老城区包含在内的消防、出行、生产、劳动、生活、服务、休息等条件进行彻底改善[1]。
1)旧城改造需在对应城区的行政界限范围内,对其城市的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分区,经合理的用地分区后才可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通过调整工业布局的方法净化城区内的大气和水资源,降低噪声污染并绿化环境。
2)旧城改造还应通过更新、完善既有的城市道路系统,并构建慢行交通体系,为区域内居民提供便利的交通出行。此外,旧城改造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因此,在改造过程中需大规模地组织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有效建设,构建5 min、10 min、15 min 生活圈,将既往旧城的街坊改造为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完整的居民区。经旧城改造后,该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与中心城市应保持相对稳定,而为了实现灵活的分区过度,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其公共服务中心的布局也应是围绕整个城市的结构规划而形成的。旧城改造可反映所处城市的发展过程,也可作为城市发展的建设结果,其作为一种不间断的过程,改造成果与城市的发展方面及发展速度均有密切联系。
旧城改造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城市建设的现实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两方面:
1)旧城区指建筑物、居住环境相对陈旧的城市区域,旧城区内的各类建筑物年限已久,大部分建筑已出现老化问题。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与旧城区建筑老化问题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研究表明,为保证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的使用安全,必将对老化的旧城区进行改造[2]。
2)大多旧城区所处区域的地形和地理环境较差,严重限制了城市以往的发展,且相比现在而言,既往在对城市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时的科学性也有所欠缺,因此,目前旧城区的发展水平远不足新城区,这也导致了新旧城区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有研究指出,旧城区的各种设施建设不仅无法满足现阶段人们基本的居住、生活需求,其发展形势也逐渐与现代化城市脱节,旧城区内原本的公共设施也已无法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需求。在新城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的同时,旧城的环境、设施却变得越来越差。有学者指出,旧城改造实则是对城市规划的一种有益补充。通过对旧城区的基础设施及居住环境进行有效整改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本身所具备的开放、兼容品格,也可促进城市建设朝着国际化、全球化发展。
研究指出,旧城改造的效果会受到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直接影响。因此,应注意不可盲目地对既往有城市格局的旧城进行更新和改造。应以合理规划城市用地为改造的基本原则,旧城改造的城市规划内容也应兼具包容、开放两种性能。对于部分包含中国特色文化的城市,做好文化的延续也是其旧城改造的基本方向之一。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统筹职能,对旧城区内的地方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在城市改造完成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城市的历史及文化质感。旧城改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应加强区域内居民的公众参与感,这对促进民主社会、市民社会及社会公平性均有积极意义。此外,机会成本在旧城改造中具有重要地位,在重点开发某一区域同时,充分考虑其他地方的发展诉求也是旧城改造公平性的重要保证[3]。
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进行旧城改造时,仍会单纯地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实际上,国内的城市发展方向及趋势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不考虑中国城市的发展情况,一味地借鉴国外规划理论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对旧城的合理改造。另外,旧城改造关乎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城市规划应是一个开放、兼容的过程。此外,还有学者指出,为保证旧城改造的理论及规划切实符合人们的根本需求,在确定相关规划及理论时,应合理采纳群众的改造意见,以此才可有效实现旧城改造的科学性、公平性。
随着目前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往既有城市资源已无法充分适应现阶段人们的生活与物质需求,城市规划中,旧城改造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改变,现阶段旧城改造不局限于对老旧建筑的翻新、维护,会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外围扩张方面。目前,我国大多地区在进行旧城改造时,过多地考虑土地的收益及回报,忽略了居民的生活居住及其他需求,部分地区由于未对改造项目的工程成本及收益目标进行合理规划,导致其改造工程难以顺利推进,且在确定改造目标时,地方政府为了迅速取得土地收益,更倾向于将改造项目聚集于城市的黄金地段,这也造成了改造完成之后,城市规划的空心化现象。在改建过程中,由于中心区域的基础设施用地被占用,导致该区域内的交通、运输及其他压力分散至周围地区,无疑导致周围地区各项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现有的旧城改造中,相关单位并未清楚认识到城市规划的主体,其角色定位不当,导致整个改造工程失去应有的系统性及科学性[4]。
旧城改造的最终目的应是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及居住环境,基于以城区居民为主体、促进城市资源合理利用的理念进行旧城改造才能更好地满足现阶段人们的生活需求。以上海新天地为例,该地作为一个著名的中西方文化融合的景点,在其旧城改造工程中确立了明确的开发理念,该地基于上海石库门这一近现代建筑,在其仅存的住宅区外,增设了包含吃喝玩乐的休闲娱乐区域,这一改造项目在尽可能保留旧上海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恰当地融入了现代化元素。
在现实的旧城改造工程中,仍有许多机构忽略了此次改造的最终利益主体,由于过多地关注短期利益,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强拆事件,这无疑对城市规划工作的有序推进造成了不良影响。但上海新天地的项目建设者——香港瑞安公司对其成功改造发挥了关键作用,该公司明确了旧城改造的主体是人民,并非企业本身的土地收益,因此,无论是从项目规划还是商户引进方面,该企业都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安排实施,而当地政府在此次改建中也仅作为服务提供者,而并非规划主体[5]。
旧城改造应是生态环境好转、生活水平提升的催化剂。近年来,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与个人密切相关的建筑物除了保有高整洁性、高舒适性及其他基本要求外,还提出了低能耗、高环保的相关要求。旧城改造都有特定的施工区域,在所界定的区域内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是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重要保证。同时,为了切实满足人们目前的环保需求,在进行旧城改造时,相关单位也可以尽量多地使用新型环保性能的施工材料,最大程度上降低对环境及能源的消耗,真正实现舒适、节能改造。
公共服务设施是一个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对旧城进行改造时,为了保证所在区域居民后续的正常生活环境,需保留原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在进行改建时,也应当避免大拆大改,考虑到后续的使用安全,针对旧城区的老旧设施也应当进行相应的翻新和维护。为进一步提高改造后城区居民的物质生活,也可对既有公共设施进行扩建,增设相应的文化、体育设施,以此才可全方位地提升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及身体素养。例如,上文提到的上海新天地,该项目改建立足于人们的生活需求,以商品流动带动人员流动,全球多种物质、非物质文化均在此地实现相互交融、相互竞争且相互支持的良性循环,一度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6]。
旧城改造是目前城市规划的重点内容,也是改造区域人们切实关注的重点问题,但在其改造过程中,由于角色转变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也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旧城改造基于城市规划,而城市规划也是旧城改造的基本实施基础,二者间相辅相成。既往相关单位错误的将自身作为旧城改造的主体,过多追求土地资源的短期收益,在改造过程中并未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实际用地需求,导致其改造规划欠缺相应的科学性、公平性。人民才是旧城改造的最终获益群体,正确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规划才是旧城改造的关键所在。而在明确城市规划、旧城改造的角色定位及理论基础后,基于科学、合理、公平等基本原则实施改造才是改造工程顺利推进、人民利益得到切实保障、城市发展迈向更高台阶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