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佩昕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人民法院)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预测和评估整个社会的发展动态,根据变化及时调整预算,在实际预算编制、监测中更有效地运用总结方法,分析评估,努力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基本组织制度,是财政资金的收付、分配、支付、领拨缴销以及责任分配的基本形式,财政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之间、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与其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权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包括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自收自支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各类社会发展服务,不断发展公益性企业,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和秩序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基础是资源的合理协调和配置。在这一过程中完善了组织动员、资源协调等一系列内容,以有效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其现实意在于:
加强预算管理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和开发,更有效地控制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合理性,逐步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目标,通过分权不断提高利用率;同时,可以有效避免资源浪费,确保损失经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单位管理工作涉及很多方面,而预算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科学的预算可以加强资本收支的实施,而且随着资金落实水平的提高和企业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整个行政组织的行政效率必将得到提高。
预算支出符合预算法的规定,有利于规避财务风险。预算管理可以控制行政事业单位收支不平衡,很好地规避相关风险问题,给资金带来安全保障。因此,加强预算管理可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会根据企业各个部门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单位发展规划对单位的资源使用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单位资源能够高效地使用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提升单位发展质量。
为了构建节约型政府,适应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趋势,国家明确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注重预算管理。为满足建设节约型政府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面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良好的预算管理能够获取相关的准确信息,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讨论,最终促进决策的高效、科学。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关决定的合理化将使行政设施的发展更有效率,从而改善行政单位的公共服务。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一些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在思想上不重视预算管理。他们认为,财政部门应该单独制定预算。很少有人能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与预算工作者一起分析和研究预算案。同时,由于控制不够严格,行政单位的活动没有与预算编制挂钩,而且预算管理不能有效地为他们的活动服务。这种片面的逻辑和预算编制没有产生预期效果的观念,不能有效调动单位内部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预算编制的质量。
行政机构的有效运作应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构成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但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账户和凭证与实际账户之间经常存在差异。预算管理制度的漏洞无疑是预算管理帐务实施的障碍。而且,即使一些单位建立和完善了预算管理,系统的管理和实施也存在问题,预算管理程度低。
对于预算执行方面,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一个明确的预算执行机制,而多数员工在执行预算时也没有机制可循,关于预算执行的影响不负责任;而且,一些行政机构在预算执行方面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他们经常超出预算或没有预算,甚至经常改变预算,这降低了预算执行的影响,不利于发展和促进预算管理。
一方面,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信息管理水平低,信息技术匮乏,财务信息流动相对闭塞,信息流动速度慢,这使得一些决策难以获得完整准确的管理数据和信息。另一方面,在行政机构执行预算时,财政、职能和行政事业单位传达的信息不对称的,信息也存在差异。由于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不一样。财务部主要负责核算和分析财务信息数据。但涉及项目的具体工作则没有职能部门那么专业。由于参与预算执行的各部门信息不同,部门之间没有有效沟通,信息不对称越来越严重,这对行政机构的日常工作造成了重大障碍,这无助于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目标。
预算的控制和评估是预算管理的保证,预算执行情况监测机制作为一个整体的预算管理系统也应发挥作用,但是大多数行政单位没有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其主要原因是行政部门缺乏有效而严格的监督制度。实际上,大多数行政机关都由预算主管监督。这种自我规管制度不能有效运作。如预算职责不明确,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方法不一致,预算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转向了形式和表面的方面,这可能导致认为行政管理部门对预算管理不力,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会影响整个行政单位的长远发展。
首先,一是有的预算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或培训,缺乏管理预算编制过程所需的经验和技能。其次,在一些行政单位,会计师缺乏经验和知识。虽然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已修毕财务管理课程,但他们的培训水平却偏低。在财政管理复杂的情况下,他们往往处于劣势,所做工作的质量令人担忧。再次,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不足,特别是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和评价等核心模块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最后,很多行政机关预算管理者的职业素质没有及时更新。当前,随着预算管理理论的发展和行政机构改革的推进,预算执行的环境和条件变化随之加快。但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未能及时调整内容和流程,未能在相关工作场所为相关人员提供培训,造成知识和技能的落后,这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善。
提高预算管理意识是实施预算管理的主要环节。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要改变长期以来预算管理的错误观念。单位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应提高预算管理意识。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要以身作则,提高预算管理意识,积极学习有关预算管理方面的内容,充分掌握和关注预算管理过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内部预算管理专门工作组,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增强预算管理在单位运作中的积极作用。
我国行政体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预算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不断完善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水平。预算管理制度能够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良好的运行速度,促进其健康发展。运行速度慢是行政单位发展的一定障碍。因此,改进预算管理制度非常重要。注重结构与社会发展和活动特点相适应,不断完善制度内容,整合创新要素,使行政单位内部管理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不仅能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还能进一步提高自身发展的质量。
预算的有效执行有赖于完善的财务制度的存在,预算管理在本单位的财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涉及管理者的预算,也涉及管理者的控制。一方面,编制项目的成本预算,另一方面,预算项目成本。在此期间,必须同时进行成本效益评估。另一方面,我们应加强成本控制,以避免支出损失,并确保文具和设备的全部使用记录。只有改善财政制度,预算才能继续执行。
预算编制需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编制过程以及相应的需求预测。在编制预算之前,预算管理人员应分析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确保预算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使预算更适合行政机构的未来发展。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必须能够不断增强管理意识,发挥积极的领导作用,在全面预算管理建设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预算管理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管理内容,不得停留在形式上。其次,在行政机构完备的基础上,系统编制预算。管理部门应建立预算责任管理制度,区分工作和责任,明确管理人员资金管理职责。最后,预算应充分反映行政机构资源的来源、规模和用途。
管理部门在执行预算时,预算应严格按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批准执行。一般来说,他们无法做出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的,应当按照批准程序提交。第二,确保资本收支的顺利实施,制定具体、全面的账目,并对所有资金进行分类;一旦预算执行完毕,将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监督,并将个别资金的实际情况反馈给下一个总预算。第三,行政机关要加强预算支出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所有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未经授权,不得增加支出和提高支出水平。最后,一旦项目支出预算获得批准,行政机构必须遵守已批准的预算科目和数额,而不是自行调整。如果项目发生变更或终止,经批准后,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调整预算。
在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必须重视互联网的应用。同样,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处理各种数据,涉及不同的管理阶段,信息也有一定差异。因此,部门可以利用现有的财务管理系统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电子预算反馈系统,不仅提高预算效率,还提高管理水平。加快会计信息的发展可以减少员工数量,简化行政机构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作用。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建立自己的预算信息数据库,可以根据部门内各部门提供不同的信息,及时接收其他部门的反馈信息,实现有效的双向交流。另外,行政机关还可以组织各部门讨论预算编制问题。在研讨会上,财务部门、职能部门、管理部门可以相互沟通、广泛讨论。例如,面对项目存在的问题,各部门之间如何合作,如何提高效率,如何解决问题。
国家指定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实施标准是预算管理细则的必备标准。有关部门和人员应高度重视,严格执行本标准,并与时俱进,完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实现预算管理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行政机构应该明确监督主体,通常包括对专职部门、职能部门和相应员工的审计和监督,专职部门需要本单位纪检部门。通过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可以在人事管理中形成一定的管理约束力,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要将预算监督和考核机制纳入本单位考核体系,使所有工作人员都能清楚地确定其职能和效率。在整体晋升的基础上对预算进行监控和评估,不仅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还能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突出职工工作效率,将工作成果与奖惩机制紧密结合,利于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更是助于规范预算和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必须提高工作人员在预算管理方面的业务水平,坚持不断变化的观点,积极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预算管理的最新法律法规。其次,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及时了解职工素质,提高职工的专业水平和技能。让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全面掌握预算管理手段和工作流程,自觉完善预算管理理念,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合理配置和资源配置。
综上所述,预算管理是制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效率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行政管理体系中,健全的预算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单位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从目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大多数单位注重外部工作,忽视内部管理,出现了预算管理不重视、预算编制不科学、相关人员专业水平不足等问题,影响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改革的持续推进,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必须予以重视和充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