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案 何浪 王玲 沃婉娇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的先进代表,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内统计公报: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5日,共发展党员473.9万名,从发展党员的职业上看,其中学生有187.2万名,占39.5%,其中绝大多数为高等院校大学生。从党员总数的角度看,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4951.3万名,占52.0%。这些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员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学生时期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或在大学首次接受入党启蒙教育并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培养工作对于党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整个党员队伍的结构优化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正是基于对发展大学生党员的重要意义的认识,笔者所在的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建设管理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并对高标准严要求背景下的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系统地进行了研究和创新,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国内党建研究界对于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的研究和探索起源较早,但直到2010年后才有了理论性较强的一些研究报告和高水平论文见诸期刊杂志,研究的内容也偏理论和概念,提出切实有效的发展党员工作法的很少,专门针对高职院校的更是几乎没有。代表性论文有:戴月波、蒋艳[1]提出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一直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工作,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开展从严教育,夯实思想基础;从严选拔,准确把握标准;从严培养,注重基层锻炼;从严监督,确保党员队伍的质量。李俊俊[2]认为新形势下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应将合理设置支部,筑牢组织阵地、发展关口前移,主动积极培养、严把发展入口,创新发展模式和着手基层调研,完善规章制度4条路径相结合,切实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林慧平[3]从管理学的视角,运用绩效管理的方法,对苏州大学大学生党员质量进行了调查研究。报告中指正了大学生党员整体发展良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创新性地从全程化的教育模式、多样化的工作载体和专业化的制度保障三个方面探索构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现有的研究以理论研究居多、结合实际较少,研究深度和广度均有待深化,为本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研究空间。以上研究成果是国内高校党员发展相关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也为本研究的理论建构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
为厘清高职院校发展党员实际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在的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建设管理学院党总支第二支部针对本校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交流,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7份,访谈交流共10人次。根据问卷和访谈的结果,可以初步总结出目前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的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痛点难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高职院校学生学制为三年,实际在校时间两年半,很多同学都认为在校时间太短无法在学校走完入党流程而放弃了入党志愿,因此高职院校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建构过程中如何克服在校时间短的问题,如何落实好“早启发、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成为要着力突破的重难点问题。
第二,高职院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党课培养有欠缺。目前,在高职院校已建立了的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机制中,教育方式方法、培训创新形式等方面都存在跟不上新形势的需求的问题。支部在学生中的问卷调查显示,有13%的同学在经过党课培训后认为效果不明显,30%的同学仍然觉得对发展党员5个阶段的流程不熟悉。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往往仅有课堂教学,而且以教师单方面的讲授或者播放视频教学为主,很少设计互动或者体验式教学环节,并没有带领学生到党性锻炼基地或者组织分组讨论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三,高职院校吸纳预备党员的标准不全面不完善。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接受吸纳预备党员的主要标准就片面只看学习成绩或者只在班团干部中进行遴选,没有全面、不遗漏的人选选择制度设计,这就导致对预备党员的发展有时忽略了民意,且不够全面。
第四,在发展过程中对党员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在大三长时间的实习中,往往面临着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在校外的情况,如何在此背景下有效加强预备党员的考核管理和党员的再教育工作,也是一个需要重点突破的难题。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注重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党员。但对大学生预备党员的后续教育和规章制度却缺失,一些预备党员在完成预备党员流程后就觉得自己已经完成全部入党流程了,放松了自己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存在倦怠情绪、松劲心态,不能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五、高职院校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力度不足。当前在高职院校工作实际中,普遍存在基层党支部专职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队伍建设跟不上高标准严要求的发展党员标准要求的情况。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或师生混编党支部中的党务工作者一般由辅导员老师或学生干部兼任,普遍缺乏专职党务干部,并且很少有专门的工作经费保障,缺乏激励机制,学生党员只是辅导员工作顺便开展的,“干多干少都一样”的惯性思维很常见。由于辅导员日常事务多且繁杂,学生党建工作相比于创新创业、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更费时费力且不易出工作成绩,因此出现了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无法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情况,亟待解决。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在高校党建中尤为重要。因此,笔者所在的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建设管理学院党总支第二支部(以下简称支部)作为一个学生工作支部,更是应当把加强学生党员教育和培养工作放在首位。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学制只有3年,按照以往的经验,很多学生都是在大三下期才能发展成为预备党员,成为预备党员后面临外出实习,基本不能参加支部活动,无法接受党组织的直接教育,学生本人也没有机会为党组织服务,不能直接在学生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因此,支部探索并实施了“三早三定”(早教育、早选苗、早考查,定人培养、定期分析、定期培训)的工作法,将发展学生党员从新生入学早抓起,在大二下期就可以发展一批学生预备党员,大三毕业前经考察合格的预备党员就能顺利转正。
在“三早三定”工作法实施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学习成绩和工作成绩优异的发展对象,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王莹涛、聂莉等同学。重庆市优秀毕业生2018级造价专业王莹涛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成为正式党员历时32个月。在2018年9月进校后于10月17日参加了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坚定了入党的决心,26日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支部在11月2日对他进行了入党申请人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支部书记发现这个学生政治思想觉悟比较高,入党动机端正,为人谦虚谨慎,是一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党组织便对他进行定人培养、定期分析、定期培训。他在大一下期2019年3月29日,经推优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在大二下期2020年6月17日顺利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在毕业前的2021年6月17日顺利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成为预备党员在校期间,他不仅能够参加支部活动,受到党的教育,而且能够参与支部事务,带领入党积极分子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期看望社区空巢老人,在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广大学子树立标杆,鼓励和引导当代青年,更好地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
支部在党员培养与发展中探索并实施“三早三定”(早教育、早选苗、早考查,定人培养、定期分析、定期培训)工作法,坚持从新生抓起、从入校抓起,建立健全学生党员发展全过程体制机制,主要将以下三个方面作为落脚点和着力点:
第一,从高职院校学制的实际出发,坚持发展学生党员从新生抓起。从大一新生入校开始,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加强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支部积极组织开展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引导他们自觉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第二,支部在收到入党申请书后,支部书记或组织统战委员在一周内及时与入党申请人进行谈话,考察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和入党动机,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同时,支部书记还积极和申请人的辅导员、任课教师、班级同学交流,了解申请人在班级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具体表现。通过谈心谈话和综合评估入党申请人的现实表现,选定一批热爱中国共产党,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入党动机端正,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对不良倾向敢于斗争,敢于碰硬的“好苗子”作为支部重点培养对象,并定期对这部分“好苗子”进行考察。
第三,召开支部大会,为经过前期筛选的“好苗子”确定培养人。支部坚持将入党申请人的辅导员确定为其培养人,培养人坚持每两周和每一位申请人谈话一次,了解入党申请人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支部每月召开一次分析会,分析当月入党申请人培养状况,交流探索下月工作方式方法,支委会根据总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探索思考,坚持每学期至少一次的入党申请人培训。
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入党积极分子长期的考察,把好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关,确保学生党员无论在各项活动中,能走到前列,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明确规定,“发展党员要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支部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前提下,认真细致做好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步骤的工作,在党员培养与发展中探索并实施“三早三定”(早教育、早选苗、早考查,定人培养、定期分析、定期培训)工作法。支部运用新的培养模式以来,两年培育期内共收到入党申请书500余份,63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学生党员17名,发展党员人数与质量均位居全校首位。其中涌现出了国家奖学金1名、市级优秀毕业生2名、市级优秀学生干部3名,其余学生党员也获得了校级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同时,支部着力提升教师党员的党性修养,引导党员教师牢记“教书育人”的初心,坚持“以本为本”,不断提高学生工作水平,助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支部把握关键时间节点、重要节日、重大事件的契机,开展丰富的党史党情教育,运用组织知识竞赛、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听优秀共产党员报告等方式,增强活动吸引力和实效性。支部以党建为引领,以学生工作为抓手,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评优评先,向榜样学习,向优秀看齐,并安排教师党员全程指导学生申报,多个班集体获得院级和重庆市市级奖项,成效斐然。在宣传工作方面,支部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倾力打造线上线下宣传阵地:线下阵地方面,支部把宣传工作做到学生身边,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生公寓打造“四室一长廊(支部党员活动室、党团活动室、学生接待室、学生自习室、党史文化长廊)”实体宣传阵地,将宣传工作做到“润物细无声”;线上阵地方面,利用“独具建心”微信公众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育人号”、系部网站等平台发布党内相关知识及支部动态,充分发挥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打造精神家园。目前微信公众号有3000余人关注,为传统党建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党建工作层次和水平,切实把微信公众号建设成沟通支部、学生党务工作者和学生党员之间的桥梁;建设成学生党员交流思想、进行自我教育的阵地;建设成传播信息和知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舆论场地。因此“三早三定”工作法关键在于一个“早”字,核心在于一个“定”字,落脚点在于提高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支部建设和成果推广工作,多次召开党务工作专题交流会,会上支部书记结合实际案例将“三早三定”工作法向全院进行了介绍和推广。学校其他二级学院的5个学生工作支部分别来到支部党建阵地进行参观学习,并结合实际将新的工作方法运用到发展党员工作的全过程。
现有的研究以理论研究居多,结合实际较少,研究深度和广度均有待深化,为本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空间。本研究从实际出发,结合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针对高职院校学制短、学生在校时间短、学生在中学阶段未接触完整的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等现状,突出一个“早”字,从“早启发、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等几个方面着手研究,并提出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应用于实践后加以总结提炼拔高,形成结果文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开拓性。
本研究的成果具有较强的可应用性,研究报告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为高职院校发展党员的工作实践提供现状分析支撑;提出的发展党员工作法可以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发展党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不断发展,后继有人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