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胜 赵建航
2013年,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出版了《21世纪资本论》。在书中,皮凯蒂通过对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300年欧洲及美国的财富分配数据的分析,揭示出贫富差距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常态和固有现象,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必然导致财富不平等的加剧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弊病。皮凯蒂用大量坚实的历史数据及严肃的论证,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提出了极大的质疑。
《21世纪资本论》一经出版,旋即引起轰动。在一年的时间内,该书被翻译成30几种语言在世界传播,达到220万册的销量,一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金融时报》将该书评为2014年“最佳商业图书”,皮凯蒂也因此获得学术明星般的全球声誉。该书的中文版于2014年同年出版,迄今已收获近50万册的销量和广泛的关注。
《21世纪资本论》的观点并不新鲜。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导致资本集中与贫富分化,早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已得到严谨、科学的理论证明。皮凯蒂的贡献在于,他通过长期历史跨度和基于大量历史数据的实证研究,证明了“马克思是对的”,这在一向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持否定态度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其震撼意义是足够强烈的。这一点正如某些评论家所称,他的著作具有“经济思想史上里程碑”的意义。
皮凯蒂著作的另一个贡献是,在新自由主义一直主导西方经济学主流语境的氛围中,他把人们关注的焦点重新引向不平等的议题,引发人们对资本、财富、分配乃至当今世界日益加剧的不平等问题的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 • 索洛在不同场合呼吁“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研究以皮凯蒂理应得到的严肃礼遇来重新审视《21世纪资本论》”。
从皮凯蒂开始,对不平等议题的研究重新回到西方学界的主流语境和焦点议题,“在主流经济学家内部,谈论资本主义制度的系统性不平等重新成为可敬之举(亚瑟·戈德哈默)”。其影响甚至超越经济学本身,广泛延伸到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等各社会科学领域,促成了这些学科对不平等议题的共同关注与合作研究。
在出版《21世纪资本论》英文版3年后,2017年哈佛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新书《皮凯蒂之后:不平等研究的新议程》,本书是《21世纪资本论》在西方学界的回响,表明皮凯蒂的著作对西方当代经济学和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研究已经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
关于财富不平等的研究并非自皮凯蒂始,但其在《21世纪资本论》中的研究,被评论界认为远远超越了以前有关分配问题的研究(布兰科·米兰诺维奇,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在该书中,皮凯蒂对过去300年来主要西方国家的财富、收入进行了详尽的追踪,证明近40年来财富不平等现象日益扩大,这种趋势将使未来资本主义世界的不平等变得更加严重。
皮凯蒂指出,在可以观察到的300年左右的历史数据中,资本回报率平均维持在每年4%—5%,而GDP平均每年增长1%—2%。5%的投资回报意味着每14年财富就能翻番,而2%的经济增长意味着社会总财富翻番要35年,这导致社会财富将持续向占有资本的人群集中。在过去100年的时间里,有资本的人的财富翻了七番,是开始的128倍,而整体经济规模只比100年前大8倍。
另外,对最近40多年来西方社会财富变化的研究表明,当前社会财富的集中度已经回到20世纪早期的峰值水平,同时资本收入的不平等自2000 年以来快速扩大,继承财富在财富获得和积累中日益占据决定性地位,相对收入差距重新走向极端,并对政治走向和经济结构产生决定性影响,使得经济发展可能出现“过去吞噬未来”的可怕前景。
《21世纪资本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当前的收入不平等状况不但恢复到历史记录中财富最不平等的19世纪的水平,而且发展的轨道正滑向“世袭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主导权将不再属于才华出众的人,而是由豪门家族控制。富人不仅操控政治、经济和法律秩序,还获得广泛的社会与文化影响力,这使得现代资本主义具有“富者愈富的内生机制”。
皮凯蒂试图构建一个针对资本主义的通用理论,并把经济增长理论同功能性收入分配及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统一起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评价道:“《21世纪资本论》是部杰作。当财富和收入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再度成为核心政治的中心议题时,皮凯蒂不仅提供了关于当前发展态势的宝贵记录,并追溯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而且还建立了有关不平等问题的统一理论,把经济增长、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收入分配,以及财富和收入在个人之间的分配纳入了统一的理论框架。从此之后,我们讨论财富和不平等的方式将与过去不再相同。”
克鲁格曼对皮凯蒂的著作给予了不吝热情的褒奖。他在博客和《纽约时报》专栏、《纽约书评》杂志发表重要评论,称《21世纪资本论》为“优美而出色的著作”,并令他“倍加崇拜”。他写道:“他的研究成果带来了我们对不平等状况长期趋势认识上的革命”以及“皮凯蒂以他的书名《21世纪资本论》向知识界发起直接挑战”。他还与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及皮凯蒂共同出席纽约城市大学的公开活动,推介皮凯蒂的著作。
另一位在西方经济学增长理论享有盛誉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罗伯特·索洛也对皮凯蒂给予高度评价。在《皮凯蒂之后》一书中,他专门撰文《皮凯蒂是对的》,对皮凯蒂的论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论阐述,肯定了皮凯蒂的观点,称他“对一个古老课题做出了新颖而重大的贡献”。
这些来自经济学泰斗级前辈的推崇与赞誉,肯定了《21世纪资本论》的学术成就,也标志着皮凯蒂的研究使不平等问题重新纳入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焦点议题。而在此前的新自由主义全盛时期,在主流经济学家内部谈论资本主义制度的系统性不平等几乎成为禁忌,甚至有时被蔑称为煽动“阶级斗争”,而不平等的现实则被粉饰为对上进、奋斗、创新和增长提供激励。
不平等现象一直伴随人类的历史,对资本主义不平等的研究在皮凯蒂之前也有大批学者的论述,为什么《21世纪资本论》获得了空前的轰动?这不能不说该书的面世踏准了资本主义世界财富分化日益扩大的当代现实特点,更触及了人们对财富极端两极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流动性减弱,尤其是对顶层财富代际延续的固化的担忧及普通中产阶层向下迁移的集体焦虑,它击中了这个时代的痛点。
这样的趋势正被美国社会当下发生的现实精准复刻。美国政策研究所和美国税收公平协会的研究报告显示,自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2021年10月,数百位美国亿万富豪们的总财富便增加了2.1万亿美元,增幅达到70%。与此同时,美国最富有的1%的人所拥有的财富有史以来首次超过了整个中产阶级的财富。
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安妮·凯斯(Anne Case)和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在其研究中指出,过去3 0 年里,在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是唯一一个中下层群体(收入排名在后50%)的实际收入出现下降的国家。美国的这一现象导致“绝望”情绪在白人劳工群体中蔓延。
即便是美国中上阶层(资产净值超过全美50%人群,但低于最高10%人群),也感受到了收入停滞带来的压力。最近10年来,他们的收入增长率开始落后于社会经济阶梯上其他较低阶层和较高阶层的收入增长率,也成为了被财富“抛下”的群体。
皮凯蒂关注顶层1%人群的财富变迁,指出位居收入分配顶层1%的人群与其他人群的差距拉大,已成为标志性的社会现象。美国曾经标榜和津津乐道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已经改变。2011年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用“我们是那99%!”的口号,把美国社会贫富差距与阶级冲突鲜明地表达出来。
伴随财富差距扩大,不平等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蔓延,医疗与教育不再具有普惠性。有大量证据表明,美国精英阶层的许多人从事着无所不在的“机会囤积”活动。例如,知名大学高昂的学费、对私人捐助的依赖、传承式录取政策、青睐精英子弟、照顾特定阶层申请人等使一流大学成为精英阶层自我复制的通道,而贫困家庭的孩子向上进步的阶梯变得更加狭窄。
皮凯蒂关注的问题并不止于财富不平等本身,更涉及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富者愈富”的自我强化机制。如《21世纪资本论》所述,资本回报率长期只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资本报酬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不断上升,而资本家及一代又一代的继承者依托前辈积累的资源,把持一切机会追求财富扩张,巩固自身对财富和社会的支配地位,使资本主义社会沦为“拼爹”的社会。皮凯蒂关于继承收入的数据证明,阶级统治的模式有长期持续的趋势。
皮凯蒂进一步指出,财富不平等的加速扩大,极大地增强了对平等政策的阻挠力量,维护金权政治统治的力量极为强大。财富不仅给富人提供了在权力走廊和公共领域的扩音器,而且塑造了社会效仿模式。旨在保护财产的意识形态、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的综合体系正在主导21世纪的政治经济秩序。在富豪阶层能够靠资源获得压倒性话语权的社会,政府致力于解决的是富豪们的问题,而非普通民众关切的事务。
这正是最近几十年来美国持续发生的事实。著名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2021年12月撰文批评道:“美国的政治制度未能像美国宪法所承诺的那样‘促进大众福利’。在过去的40年里,美国的政治已经成为一种局内人的游戏,以牺牲绝大多数公民的利益为代价,养肥了超级富豪和企业游说团体。”华盛顿成为富豪和利益集团围猎的目标,背后则是各种利益集团数以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的游说资金和竞选捐款。
富者愈富的机制降低了社会流动性。伴随社会流动性下降,曾经对“美国梦”引以为傲的大量中产阶级却正面临向下流动的危机感与“身份焦虑”。这无疑将动摇美国价值观和民主制度的基础。奥巴马时期担任美联储主席的珍妮特·耶伦(现任美国财政部长)在一次讲话中批评道:“过去几十年不平等的加剧可以概括为顶层人群的收入和财富大幅度增加,而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停滞,这不是什么秘密。我认为有理由质疑这一趋势是否符合我们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价值观,特别是美国人传统上高度重视的机会平等。”
财富不平等的加剧必然导致社会撕裂、阶级对立及政治斗争。那些陷于贫困的大多数以及对改变命运无望的人群对社会长期积蓄的不满或仇恨,终将以暴烈的形式宣泄或展开抗议,类似占领华尔街或法国红马甲运动一类的激烈冲突与社会骚乱,就注定会随时反复爆发。
社会对不平等问题的普遍关注,为《21世纪资本论》的成功提供了时代背景与社会基础,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该书受到的现象级拥趸。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把被重新唤起的对不平等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公众持续的沮丧情绪,视为《21世纪资本论》流行的关键因素。他在一篇评论中写道:“当我们的政治气氛被心怀抱怨的中产阶层主导,总统也把不平等作为其核心经济议题时,一本讲述财富和收入被愈演愈烈且无孔不入地集中到顶层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和万分之一人群的书,怎么会不引起巨大轰动呢?”
皮凯蒂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仍然承袭西方经济学的衣钵与脉络。在思想深度、理论价值、革命意义上,其著作与《资本论》不可同日而语。
但不可否认,皮凯蒂把自己的著作冠名为《21世纪资本论》,为该书成功吸引关注起到了相当的助力。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一部划时代的政治经济学经典巨著,无论是思想理论价值还是对人类历史的巨大影响早已被举世公认。皮凯蒂的书名与这样一部经典名著挂起了钩,就难免引起某种传播上的震动效应。无论是马克思的追随者还是反对者,都能够对这样一个书名产生一定好奇和阅读意愿。
皮凯蒂的“发现”并不新鲜。早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资本的流通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秘密、资本的本质、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按照资本的本质与运动规律,资本的积累和集中、劳动阶级的贫困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因而,皮凯蒂关于资本主义财富不平等加剧以及资本收入远超劳动收入的历史趋势的揭示,并非新的理论发现,这早在马克思那里已经得到了严谨和科学的理论论证。
皮凯蒂的贡献在于,他通过对资本主义典型国家漫长历史跨度中大量收入数据的追溯与解读,为马克思的资本集中与贫富分化理论提供了可信的实证依据。这对西方经济学理论无疑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克鲁格曼评价道:“令人震惊的不只是他的书名来自马克思的巨著,皮凯蒂还彻底摒弃了有关不平等的现代研究方法,从一开始就提出资本的概念,回归更古老的学术传统。”
皮凯蒂的成功也与当下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复兴有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资本与劳动关系失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撕裂与对立日益加深,以“新自由主义”为信条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民主政治正陷入制度困境。针对当今资本主义问题和弊端,西方社会“马克思热”悄然升温。“重新发现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活起来”的呼声在西方共产党人和左翼派别中重新活跃。
皮凯蒂虽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21世纪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的批判,自然在社会主义者及对现实和自身社会地位不满的人群中引起情感的共鸣,也为西方的社会主义者提供了当下的理论武器。
《2 1 世纪资本论》的另一个重大和现实的理论意义在于,皮凯蒂揭示出资本收入一直远超劳动收入的历史趋势,他用具有历史与空间跨度的大量详实数据的严肃实证,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宣称的“市场经济自动达到一般均衡和最优分配”的神话。皮凯蒂指出,不平等扩大与市场缺陷无关,而是自由市场正常运转后的必然结果,不平等是自由市场中完全竞争发挥作用的自然且可预测的天然结果。只要资本回报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富人的收入和财富增速就会快于正常的劳动收入增速。从这个趋势出发解释不平等程度的扩大,尤其是顶层1%人群的收入增长,并不需要归结为经济制度的任何失灵,资本主义本身是不平等日益扩大的原因。
在西方经济学的学术发展史上,皮凯蒂很难说会有开宗立派的地位,尽管他仍可能成为未来西方经济学说史中绕不开的人物。他的理论与观点大致可以在新剑桥学派领袖人物琼·罗宾逊夫人那里找到一定渊源。在她的代表作《现代经济学导论》中,琼·罗宾逊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相对份额将朝着不利于工人的方向变动,因此主张国家应采取措施,以实现收入的均等化。罗宾逊夫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也作过深入的研究,对马克思的理论才能推崇备至,甚至提出了“向马克思学习”的口号。
皮凯蒂成功地把不平等问题重新纳入经济学的主流视野,不仅在主流经济学界引起巨大反响,还引发了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领域对此问题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皮凯蒂之后:不平等研究的新议程》是《21世纪资本论》的回响,本书收录了其后3年西方尤其是美国主流学界围绕皮凯蒂现象及不平等问题其他视角或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这些专业研究对皮凯蒂的观点、研究方法从新的维度进行了阐发、补充、拓展和深化,包括对资本概念的讨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全球化、职场裂变、不平等对民主政治的影响等层面,总体上对皮凯蒂的研究持正面及肯定意见,也有质疑或批评,但无论如何都是把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引向了深入。
该书作为一系列专业研究成果的结集,作者中既有世界顶级的经济学家,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罗伯特·索洛,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及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布拉德福德·德龙,也有法学家、历史学家和管理学家等其他学科领域的专家,来自政府、世界银行、智库、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一线知名学者,其中包括拜登总统经济智囊、非官方首席经济顾问希瑟·布西,她同时还是本书三位主编之一。
本书作为《21世纪资本论》的姊妹篇,其中关于财富不平等及资本主义弊病的研究,对中国当下经济与社会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参照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新发展阶段,如何利用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避免资本与生俱来的扩张与集中属性及由此导致的垄断、财富分化等问题,避免皮凯蒂所描述的财富世袭与阶层固化、“过去吞噬未来”的前景,既关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公平正义,也关乎经济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及社会与政治的稳定,因而是国家政策制定的重大课题。
从西方理论界对不平等问题及其根源的反思与研究,我们就更能理解中国为什么要全力以赴脱贫攻坚,坚持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以及国家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这正是去年以来中央对垄断企业和相关行业资本加强规范和监管的出发点。
因而,《皮凯蒂之后:不平等研究的新议程》对当前中国深化改革与未来走向极具借鉴意义,值得中国经济理论界、政策研究机构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