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育新时代工匠队伍

2023-01-08 03:26宁波市镇海区委政研室
政策瞭望 2022年3期
关键词:镇海区高技能实训

内容提要: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践中,宁波市镇海区着力打造新时代制造业工匠队伍,加快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通过“政、校、企”协同、“育、赛、带”贯通、“奖、保、评”激励,加快定向引进专业技能人才,全面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鼓励能工巧匠扎根一线,走出一条培育新时代工匠队伍的特色之路。

一、案例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中指出,要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激发技能人才、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高素质农民等重点群体活力。镇海区是全国重要的绿色石化基地,是宁波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布局的重要承载区,推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支庞大的技能人才队伍为支撑。近年来,镇海区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着力打造一支适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工人队伍,取得积极成效。

二、基本做法

“政、校、企”协同,定向加速培养技能人才。聚焦制造业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难点问题,以重点院校在校学生为重点,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一是在全省首创“雄镇强匠”培育奖学金。注重高校源头引才,目前和镇海区开展深度合作的院校已达12所。通过奖学金设立,进一步鼓励高校开展各类以镇海区冠名的技能大赛,鼓励学生到镇海区开展实践见习、就业创业。2021年全区新引进大学生10829人,创历史新高。二是持续开展精准赴外招聘活动。打响“四地十校”精准引才品牌,2021年已累计举办12场线下高校专场招聘会。创新探索运用新媒体技术,同步开展线上招聘活动,开展12场网上专场招聘对接会,2021年4月成功举办“四地十校”百企千岗进校园直播活动,9所高校5000余名青年学生在线观看,有效提升区域引才影响力。三是积极打造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推动18所省外院校与镇海区120余家重点企业合作,在企业共建技能培训实践基地。连续三年开展“百名青年学子镇海行”活动,2021年7月辽宁工业大学等院校青年学子代表走进石化建安等本土企业,提前了解企业、提高技能。四是加大本地技能人才供给。投资5亿元,高水平启动建设镇海区技工学校,建成后每年可为区内重点企业输送化工类技能人才超600人。加大本地高职院校招聘平台搭建力度,开展“技能启航、镇享乐业”区职教中心就业(实习)双选会,组织百余家企业入校推介岗位1500余个,现场对接学生逾千人。大力推进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新创建51家等级认定单位和6家社会第三方认定单位,2021年认定数14870人,其中获证11721人,认定数和获证数均全市领先。

“训、赛、传”贯通,全面提升工人技能水平。聚焦产业工人技能水平难以满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痛点问题,以完善技能提升体系为重点,加快提升工人职业技能水平。一是“1+X”公共实训网络加速形成。2018年投入近1000万元对区职教中心部分实训场所进行改建提升,公共实训中心(一期)全面投入使用,可免费为企业提供钳工、焊工等16个工种的实训。2020年以来,已累计为区内技能人才开展7000余人次的实训。实训中心(二期)大楼投入建设资金2000余万元,于2021年完成工程建设,后期将分批次投入3000万元采购实训设备。不断挖掘周边高校院所、区内重点企业等资源优势,建设“X”个公共实训分中心,已挂牌浙江纺织服装技术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分中心。二是加大以赛促培力度。组织企业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年均举办各类技能赛事超30场次,吸引参赛人员超2000人次,并根据赛场表现对符合条件的参赛人员给予直接认定高技能人才奖励,营造出“人人苦练技能、个个争当能手”的浓厚氛围。2021年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19场,竞赛项目总数、市级竞赛项目数均达历年之最。参赛人数已超6500人,通过竞赛直接认定高技能人才逾5500人。三是积极发挥技能大师传帮带作用。累计投入配套资金超百万元,鼓励企业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导29名工作室带头人通过传、帮、带加快培养一批青年技能骨干。积极开展“百名技能大师进校园”活动,建立名师、大师工作站,组织18名技能名师、大师与24名职教中心教师、学生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开展“大师讲堂”,展示精湛技艺,弘扬工匠精神,增强青年技能人才学好技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信心。

“全、实、优”激励,鼓励能工巧匠扎根一线。聚焦能工巧匠流动性大的堵点问题,以优化技能导向鲜明的政策体系为重点,引导能工巧匠弘扬工匠精神、坚守技能报国初心。一是健全完善多层奖励体系。连续三年优化技能人才奖励政策,鼓励能工巧匠扎根一线,建立健全技能人才租房补贴、购房补贴、岗位补贴、特殊津贴、工作津贴、荣誉奖励等六位一体的政策奖励机制,有效增强生产服务一线岗位的吸引力。二是实绩导向奖励高技能领军人才。打破传统的唯学历、唯职称的人才评价方式,对高技能优秀人才按个人收入形成的地方综合贡献,给予100%的奖补。全市首推生产一线紧缺工种高级技师岗位补贴终身制,每年给予1.2万元补贴,真正让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2021年发放市、区两级紧缺工种高技能人才岗位补贴767.2万元,惠及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1689人。三是营造“崇尚技能”浓厚氛围。每两年一次评选镇海区优秀高技能人才,给予每名优秀高技能人才3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打通技能人才和专技人才培养通道,将高技能人才纳入“雄镇英才”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组织各类技能人才、专技人才开展研学。将4名高技能人才事迹拍制成纪录片,在全区各媒体平台巡回播放,营造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四是持续优化高技能人才服务保障。给予专家保险、健康体检、名企名校研学、子女入学等服务支持。

三、经验启示

校地合作带动校企合作,提前储才、前置引才。技能人才的培育主体在职业院校、技工学校,使用主体在企业。对于院校资源紧张、技能人才需求量大的县、市、区,急需与区域外的院校合作,引进技能人才。然而在当前普遍技能人才紧缺、引才难的大背景下,比拼的更是各地引才的速度和合作的深度。镇海区通过政府校地合作先行,在院校设立“雄镇强匠培育奖学金”、带领企业组团到外省职业院校招聘、开展“百名青年学子镇海行”活动等,从而带动企业与合作院校共建技能培训实践基地,以及在合作院校开展“冠名班”,直接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效强化了企业与院校间的合作纽带,建立了院校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的稳定渠道,取得了明显的引才效果。

多方力量筹措实训设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制造业的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离不开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但制造类工种实训设备尤其是智能制造相关的实训设备采购成本较高,超出一般培训机构和企业的承受范围。因此,需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采购与区域主导产业紧缺工种技能人才培育相适配的实训设备资源,建设公益性的公共实训中心。同时,发动有相关资源的院校、企业,在合适的条件下对外开放实训设备。镇海区由区财政投入近3000万元的资金,建设区公共实训中心一期、二期,后期还将分批次投入3000万元采购实训设备,为制造业技能人才的实训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挖掘周边高校院所、区内重点企业等资源优势,建设“X”个公共实训分中心,已挂牌建设多个分中心,有效避免重复投入,实现了较好效益。

打造工匠集聚最优生态,培养领雁、强基固本。技能人才梯队中,少部分是入选各级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担任技能大师工作领办人的“领雁”人才,大部分是等级不高的基础技能人才。因此,政策出台过程中不能仅仅面向“领雁”人才,也要力争覆盖到更多基础人才,方能做大技能人才基础盘,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技能人才支撑。同时,需持续发挥“领雁”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促使技能人才更好更快成长。镇海区将优质教育资源向“领雁”技能人才倾斜,营造了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创新实施的一线紧缺工种高级技师岗位补贴终身制,以及覆盖到初级工技能人才的租房补贴政策,在激励高级技师和基础人才“留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供稿:宁波市镇海区委政研室)

猜你喜欢
镇海区高技能实训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精英小学501满天星中队
城市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训思路与对策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
梓印工坊 童心印迹——浙江省镇海区乔梓学校版画作品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