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秋
(泉州师范学院 纺织与服装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米塑艺术是面塑艺术的一个分支。目前,米塑艺术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温州米塑和泉州米塑。这两个地方的米塑艺术之所以能传承下来,皆源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各自的民俗文化背景下,米塑人物造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疏理闽、浙两省的米塑文献资料时发现,学界对于米塑艺术人物造型的研究匮乏,米塑艺术发展处于瓶颈期。因此,深入米塑艺术人物造型风格及其创新发展研究,将有利于米塑艺术创作走出时代瓶颈期,实现跨越发展。
温州、泉州两地的米塑人物造型技法相同中有差异,即米塑制作技法基本相似,但米塑人物造型却略有不同。
温州、泉州两地的米塑人物造型技法上以捏为主。米塑技法来自于泥塑艺术,所用技法也有挑、揉、搓、拨、切、抹、刮、捻、压、插、印、染等,并辅以镶嵌与装扮、压痕与拼接,以进行物象的塑造。举五种技法加以说明。
揉。将适量的米团置于案板上,用手掌心揉搓,直至成圆润、均匀、软硬适中的米塑团。
搓。将米团放在案板上,用手掌内侧反复揉搓,直至成一条通体粗细一致的圆柱形米柱。
印花纹。先将米团放在案板上,用手压扁,然后用小印板在压扁的米团上沾金粉压出花纹,如鱼鳞形状等。或者,印板压出花纹后,用金纸剪成的纸片进行黏贴,使得印纹上有闪光的效果。
挑。挑的技法主要用于眼睛的塑造,在眉弓下面的眼部挑起眼皮。挑的工具骨签不宜深入其中,否则眼皮太大。
贴花。根据人物服饰需要,将已做好的米制衣片贴上不同的米条及米花,形成浮雕式的花纹图案。温州陈贻春的面塑作品《天王像》(图1)与泉州米塑作品《关羽像》(图2)的衣袖、袍子均采用贴片法制作。袍子前摆中心是典型的贴花装饰。两件作品在捏、塑制作过程中运用的面塑技法有十几种。如手臂的皱褶以签子工具进行压痕;缠绕在天王服饰上的装饰花边采用拨的技法;飘带则采用搓的技法。
图1 温州面塑作品《天王像》 图2 泉州米塑作品《关羽像》
温州与泉州两地的米塑人物造型技法大体相同,但刻画人物的技法侧重点不同。温州米塑注重细节和写实性。温州米塑人物的制作技法中,印、染所占比例较多。印的技法主要用于人物的衣、帽纹;染的技法用于脸颊、腮红的处理。泉州米塑人物的制作则依靠贴的技法,用于装扮服、帽饰等的花纹,其人物造型刻画讲究抽象性与概括性。泉州米塑艺术具有北方艺术粗犷的基本特质;温州米塑人物造型体现典型的南方细腻风格,是北方面塑艺术在南方的衍变。
温州、泉州米塑制作流程相同,但人物头部细节刻画方面明显不同。泉州米塑人物造型的制作,基本是以圆雕形式为主。米塑人物造型以竹签作为骨架,然后在骨架上捏上有色的米团作为人物的着装——通常根据服装的层次叠加米条。手臂符合身体比例进行连体制作。相比之下,温州的米塑人物则采用浮雕形式创作。竹签也是作为骨架,然后在竹签上黏贴原色米粉团,底部压平,呈半立体状,再以有色米片进行覆盖,做成衣服包裹着的身体。至于手臂塑造,是从身体的上端接上米团,再用有色米团包好,连接而成。在头部刻画方面,泉州米塑人物的造型是,头部先插在长竹签上刻画——在头部上贴制帽子等配饰,眼睛、鼻子概括成细长的短线,五官在面部追求平面效果——然后剪断竹签插入身体。不过,也有体型小的米塑人物头部是用垒叠的方式将整个头部黏在带骨架的身体上。温州米塑人物造型,头部塑造成立体状,压出鼻梁、刻出眼眶。头部借助竹签插入身体。面部表情刻画丰富传神。反观泉州米塑人物造型,制作技法局部略显平面化,处理上略显简约概括化。
浙、闽两地风俗相近。目前,米塑艺术在温州、泉州两地都有完整家族传承脉络。米塑人物造型风格大致相似,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
米塑对米粉材质混合配制讲究柔黏性适中。选材料是做米塑的第一步骤。泉州、温州两地所选取米材料,主要是以江南稻谷的糯米、粳米、籼米三种作为原料。从黏性程度上分,糯米黏性最强,籼米最弱,粳米居中。材质讲究黏性度适中。两地艺人使用米质材料的混合比例不同:泉州米塑,糯米粉与面粉1∶1混合;温州米塑,三种米以1∶3∶6比例进行混合。研制成粉,加水做成生米团。温州艺人把生米团蒸炊成熟米团,而泉州艺人则使用水煮法将生米团煮熟。熟米团经过多次揉捏,成了黏而不沾、捏而不断的糕状样态。相比之下,泉州米粉团的柔韧度偏弱。温州米塑材质韧性度强,细腻呈糕状。泉州米塑使用的材料中加入防腐、防裂的药物及相关配料,比温州米塑材料保存时间长久。材质的柔韧性强弱对米塑人物造型结实度及存放时间有一定影响。
米塑的颜色大致有白、黑、红、黄、蓝、紫、绿7种,根据需要再调制出色彩明丽、纯度较高的米粉单色团。这些单色团互相融合,再配出橙、大红、天蓝等10多种复色团。闽南地区民俗民风上多喜欢用红色烘托喜庆气氛,泉州米塑作品的选色也是红色为主色调的搭配,颇具闽南民俗文化特征。温州米塑人物造型,色彩选用丰富多样,追求写实性,色彩调配上更接近人物真实的着装,色彩多用蓝绿色,间以红色系,体现浙人简洁明丽的审美取向。
总之,以单、复色米团塑造色彩明丽、对比强烈的米塑人物造型是温州、泉州米塑的共性。一定程度上看,它体现了闽、浙地区民间民俗共同的审美取向。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又各自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温州米塑传承人陈鸿钏和泉州米塑传承人张明铁的人物作品显示:米塑人物形体塑造上,都追求小而精,最大的作品不过15厘米;人物的表情、动作自然生动。但是两地的米塑作品,在精致程度上有所区别,如作品《关羽像》(图3、图4),温州米塑工艺制作就比泉州米塑精细。具体而言,在人物头像塑造上,温州艺人讲究用3厘米厚米团块为胚底,然后用白色米团按压成的薄片将米团包裹成白色的椭圆形,最后用工具捏出头型。泉州米塑人物的头部,则是用调好颜色的米团直接捏在竹签上,然后贴上头发及帽子。就人物的脸部表情而言,温州米塑的人物面部表情注重传神,刻画细致入微;面部有鼻梁、鼻孔的造型;眼睛部位有眼眶和眼珠,表现人物瞪眼神情时,眼白和黑眼珠比例自然协调;有小于米粒大小的黑色米团镶嵌成眉毛形状;脸颊和嘴部塑造使用挤压法,黑色胡须以细纹理进行刻画,帽子或头冠的造型及花纹都依照现实着装刻画。泉州艺人所制作米塑人物,面部表情显得简单,大部分是以眉毛的形状来确定人物的情感;眼睛的表情以黑小条来表现。在人物形体上,温州米塑讲究衣褶,根据人体结构来表现;泉州米塑人物结构比例不太讲究。在人物的服饰上,温州米塑注重装扮,刻画细致;泉州米塑的服饰刻画略为粗糙。
图3 温州米塑作品《关羽像》 图4 泉州米塑作品《关羽像》
作品显示出两地艺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差异。温州米塑艺人对戏曲人物的表情和服饰有深入了解与研究,注重中国戏曲典型人物内在精神及民族气节的表现,风格鲜明;泉州米塑艺人缺少对人物精神的表现。在传神表达上,因地域文化的差异,泉州艺人以动漫式动作姿势取胜,温州艺人以注重细节为优势。
无论是温州米塑还是泉州米塑,在人物造型以及场景的布设上都讲究静中有动,追求趣味性。当然,由于地域文化及艺人的审美不同,米塑戏曲人物在排列布局上还是不同的。
温州米塑《八仙庆寿》(图5)是瓯剧开场白必备的表演环节。米塑艺人取材于舞台人物,正契合了人们的审美趣味;既显示出米塑艺人的高超技艺,又在场景中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以静衬托动,烘托出节日浓郁的喜庆氛围,非常符合寻常百姓的审美需求。八个人物姿态各异,人物之间互为呼应,形象生动。人物位置间隔合理,整体安排对称、平衡。背景空白处铺满米团做成的红花和绿叶,使得整个米塑作品显得饱满和热闹。当然,烘托热闹氛围的需要,米塑艺人多借助小桃子、小桔子等有寓意的水果装点作品,以增加其丰富性。整体上看,作品动静结合,贴近生活。泉州米塑《八仙祝寿》(图5)注重场面的宏大,但作品同样追求静中有动,主要靠人物之间的动作及头部样态来呼应,不讲究舞台布局排列,人物以夸张手法来增加趣味性。
图5 温州(上)、泉州(下)米塑八仙人物制作对比
随着社会的发展,米塑艺术的实用性日益降低,加上米塑人物造型缺乏新意,传承后继乏人,使得自身发展遭遇低谷期。
首先,米塑传承模式遭遇瓶颈期。米塑艺术的创新发展取决于家族传承模式的改变。这是因为,网络经济背景下,经营模式与传承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家族传承的方式不适合社会变化。
其次,传统技艺创新不足。传承人的文化水平低,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不够,导致作品的文化内涵缺失。例如,温州米塑代表作品《水浒传人物》《西游记人物》以及《八仙过海》《三国演义》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传神方面尤为不及。泉州米塑的人物形象塑造更是如此。艺人没有钻研技法,对传统文化精髓领悟不足,导致人物形象塑造庸俗化、大众化。
最后,米塑人物造型较少借鉴其他门类艺术,导致创作者思路狭窄,作品缺少新颖度。例如,温州米塑在人物造型上仍以古代戏曲人物为主,创作题材没有实质性突破。泉州妆糕传承人张明铁,以惠安女为创作对象,富于现当代审美趣味,注重闽南地域精神的表达,有一定的创新性。不过整体看来,无论温州米塑还是泉州米塑,米塑艺术仍处于创作的瓶颈期。
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看,泉州、温州米塑艺术的衰落有以下三个因素。
一是,人们对米塑艺术价值认知的改变。当代艺术的发展,是导致人们对米塑艺术价值认知改变的主要原因。随着群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传统艺术的发展受到冲击。法国安托瓦纳·贡巴尼翁曾提出“新之迷信”[1]的概念。他认为,当代人陷入新的迷信,追求新的习俗的做法,会使每个人对传统的依赖遭到了单方面的破坏。传统米塑艺术在当代的处境艰难,也正是这个原因。
二是,现代科技发展使得传统米塑艺术生存发展空间逐渐萎缩。阿尔温·托夫勒认为,今天的世界已陷入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意识形态危机中。尤其是,在现代科技影响下,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时出现趋利避害的拜金危机意识[2]。传统的米塑艺术之所以遭遇生存危机,正是今日人们一味地追求物质利益的结果。
三是,米塑艺术材料及用途的局限性也是阻碍米塑艺术发展的主要原因。米塑艺术所选用的材料是大米,因此米塑作品易腐烂、保存时间短且容易开裂。这个局限性一直制约着米塑艺术的发展。随着新型材料不断出现,市场上出现了新材料制作的工艺品,代替了米塑艺术品。
当代米塑艺术遭遇到瓶颈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迎难而上寻求发展机遇,突破瓶颈期,是目前米塑艺术发展的关键。
当代米塑艺术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米塑人物造型的创新是米塑艺术发展中的核心问题。鉴于当前米塑艺术的衰落趋势,笔者以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走出危机。
现代艺术的发展中,卡通漫画、动画、雕塑等形式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潮流。如2010年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卡通形象,具有夸张、变形的特征,与传统的雕塑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该雕塑以亮蓝颜色着色,高饱和度的蓝色象征着青春和活力,宣扬了环保意识,从而带给观众丰富的想象空间。温州米塑艺人陈贻春制作的卡通米塑作品,就是一种创新性尝试。他制作的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系列,多次被国内外媒体报道。泉州米塑艺人张明铁,制作卡通系列作品也很多,《惠安女系列》《六畜系列》堪称其代表作。
米塑艺术发展应该顺应社会潮流的发展,发展夸张造型、充满童趣风格的卡通米塑艺术是当代米塑工艺创新的一条新路径。
泥塑、陶塑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我国早期红山文化的小型裸体女像雕塑、秦汉时期的墓室土制小型陶俑,技法上随意自然,形态简单夸张。米塑艺术创作借鉴其塑造手法进行创作是可行的。泥土材料与米粉均具有柔软性、可塑性强的特点,二者制作手法上也大同小异。传统泥塑在古代社会中作为玩具、陪葬品或祭物,与当代米塑艺术实用功能更是一样的。张汀在《秦俑——中国土生土长的雕塑》一文讲道:“秦俑的许多胡须、头发、像是贴片子似的贴上去的。对于这种表现手法要作深入的研究,这样才容易理解和掌握中国雕塑的语言特色。”[3]182泉州、温州的米塑艺术均被当地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泉州作为海丝名城,市场与海外接轨,贸易往来频繁。米塑艺人张明铁制作上多采用卡通形象,以适应海外市场的需求。他借鉴“泥人张”的市场运作模式,开启了网店模式,接受网络订单,在国内外市场上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温州米塑经营模式目前尚落后于泉州。“泥人张”泥塑、陶塑的相关手法与市场运作模式,对米塑艺术走出困境,寻找独特创意发展之路有借鉴意义。
把米塑店铺开在文创园中,不失为一个好的经营模式。它不但解决了米塑艺术的创新问题,还给当代米塑艺术的发展方向确立了新的市场定位。如DIY米塑卡通玩偶体验馆,就是当代米塑艺术创新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借鉴模式。泉州德化有多家DIY陶泥制作体验馆,这些体验馆的经营模式,为当代米塑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制作米塑及相关材料原创IP,占领海内外市场,是大势所趋。泉州艺人张明铁按一定的比例把米粉与超轻泥混合,制作传统文化题材的原创IP作品《桃园三结义》,传统文化与卡通形象塑造手法结合,颇具现代感,远销东南亚、欧洲各国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2021中国潮流玩具市场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当前潮流玩具受欢迎程度前三名依次为:设计师原创IP、影视作品IP和动漫形象IP。其中设计师原创IP得分最高,为80.76%,显示出极高市场竞争力[4]。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通过捏塑卡通动漫玩偶,释放紧张工作所带来的压抑情绪。动漫爱好者较多,米塑艺术要结合当下受欢迎的玩偶制作产业来发展。米塑的传统文化价值要渗透到当前文化产业中去,通过树立传统米塑非遗文化品牌,以提高文化竞争力。结合闽、浙两地的文化生态实际,打造米塑文化产品,树立米塑文化品牌,把米塑教育推广到寻常百姓家。
米塑艺术作为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分支,其传承与发展创新体现着当代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的真实状况。闽、浙两地在米塑艺术的发展上有着很好的民间基础,目前遭遇瓶颈是任何一种艺术必须面对的现实。在当前诸类艺术并行发展的背景下,米塑艺术拥有良好的发展契机,理当立足本土,做出文化特色,并结合市场需求,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把中国的传统艺术传播到海外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