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洋洋
(山西宏厦建筑工程第三有限公司,山西阳泉 045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与日俱增,工程质量成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由施工技术、施工条件以及施工区域的地质所决定的。地基的质量关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由于当下城市人口的密集度越来越高,房屋建筑的高度也在不断上升,房屋高度越高,就越离不开高质量的地基基础建设。地基的施工技术对地基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只有采用科学先进的施工技术,建筑企业才能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
社会的进步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无论是建筑的数量还是其建设规模,相较以往均有了明显提升。我国幅员辽阔的特征使得水文地质条件具有多样性特点,且不同地区的建筑工程项目水文地质数据难以保证其完善性,继而增大了建筑建设环节的地基处理难度[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房屋地基处理环节所应用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极为重要,其质量更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为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必须提高对地基处理工作的重视,完整掌握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特点,制定科学的技术应用方案,从而降低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风险。地基处理效果决定了建筑建设的稳定性,为满足地基剪切特性、动力特性以及透水特性的改善需要,必须采取合适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使得不同地域的地质条件差异性较大,例如盐碱地、冻土地以及软土地等。不仅如此,气候环节的多样化特点,更使得部分地区泥石流或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较高,继而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凸显其复杂性。
我国建筑产生质量问题的报道屡见不鲜,甚至由于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不当而导致最终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无法满足其预期的使用需求,继而增大了房屋坍塌事件的发生风险,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2]。长此以往,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也将会逐渐失去信心,继而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影响。
对于建筑施工环节来说,由于各个施工程序之间衔接较为紧密,若无法保证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环节问题处理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将会形成多类型的地基处理潜在问题,埋下了诸多影响施工安全性与建筑质量的隐患。
地基是整个建筑的重要基础,在明确房屋地基处理使用技术类型后,若在后续的房屋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地基问题逐渐凸显,由于地基位置的特殊性,不仅使得整体处理难度增加,且资金投入也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若无法保证技术处理效果,将会带来无法估量的严重经济与社会损失。
想要将建筑整体工程质量提升,针对所存在的局部问题应保证技术方法应用的实际效果,以问题的产生实况为基础慢慢进行调整,以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因此,必须做好地基处理工作,明确其对于整个建筑结构的使用重要性[3]。但由于地基处理工作属于地下工程的一种,施工难度较大,一旦出现失误将会对上部结构的稳定性与使用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影响,从而增大建筑建设质量问题的发生风险。
强夯法、高压喷射法等传统的地基施工技术,随着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逐渐提升,再加上地质环境的条件日益复杂,若仍然采取单一技术将无法获得理想化的技术应用效果。在此种情况下,不仅工程造价相较以往有了明显增加,且将会耗费较多的施工时间以至于耽误预计的施工进度。因此,在现代化的地基处理工作中,通常选择将多种地基处理技术联合应用的方式才能够达到预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目的。
桩基技术的主要应用特点,就是将来自于地基上部的荷载力通过特定渠道传输至地基深部,一段时间的缓冲过后即可将冲击力作用消除。而若选择利用CFG桩替代原本的单一碎石桩的施工方式,将为整体的建筑结构承担足够的承载力。在这一环节,碎石桩的本身作用也将发生改变,经常出现的上部地层液化现象的产生概率也将最大限度地降低。在特定结构中,若同时应用两种处理技术,将能够充分发挥其各自的应用效果,继而避免出现低级沉降问题。
针对实际的地基处理环节,必须首先在其填土层结构内部落实碎石桩处理的相关措施,确保排水固结、挤密等地基土的处理效果。随后即可明确强夯点位置,长此以往即可利用强大冲击力将碎石桩冲散,并沿着预先设定的桩径方向将所产生的碎石挤入护土层,这样一来地基上部位置将形成紧密的碎石结构,从而在碎石桩复合地基与硬壳层结构的联合作用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对地基强度稳定性的要求。整个技术的应用流程中,强夯法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地位,无论是其深度、夯击次数还是夯沉量,均能保证其把控效果,与其实际的夯击程度也将产生极为紧密的联系。土层实际湿陷与厚度等级,是夯击加固深度确定的前提条件,相关施工人员在确定单位夯击量时,必须同时对地基结构类型载荷大小、土壤属性以及计划夯击深度予以充分考虑。
两种桩基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通过发挥其各自的固结优势,将会在与天然地基土混合后形成与预期建设效果相匹配的复合型地基,此时粉喷桩侧向约束作用将充分发挥,并凸显CFG桩的高承载力特征。由于在上部地基土的位置采取了粉喷桩结构,其变形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此时对于土体来说其抗剪强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提升,而CFG桩在已经固结完毕的土体结构中的嵌入状态,更降低了结构稳定性失衡问题的发生风险。两种技术的联合应用,目的均为将桩的自身强度提升,因此必须在实际浇灌环节确保桩自身结构与设计的相关要求相匹配,继而满足对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与均匀性的相关应用需要[4]。
以各类无机废料作为地基加固处理的主体就是孔内夯扩挤密桩技术,其特点在于发挥建筑垃圾的二次利用价值,节约能源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减轻环境污染。最为关键的是,针对软弱地基,能够在此类工艺的应用下形成夯扩挤密桩。此种桩结构由于凸显了其在桩体、加筋以及挤密环节的置换优势,因此将此方法应用至地基处理环节,能够让桩体材料对地基土进行侧向挤压,继而实现桩间土力学与物理性质的改善目标。此类技术在成孔方面凸显其明显的改进优势与完善效果,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无论是黄土、杂填土还是黏性土,均产生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岩土工程中锚固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广,我国最早将该类技术应用在矿山支护与隧道顶的加固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高强度钢绞线技术与灌浆技术也同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完善,无论是在水利、铁路还是城市建设环节,均能够看到此类技术的应用身影,锚固技术的应用优势也获得了充分发挥。锚固技术的应用能够将结构物的体积缩小,并将其重量减轻,继而帮助岩体将自身稳定性与强度充分发挥出来,为工程稳定性与施工安全性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继而获得更高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1)相关负责人应对施工现场所用的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对原材料的采购源头、运输及其储存方式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所使用的各类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应的标准,施工单位在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时一定要选择权威的检验部门,只有当各类施工原材料的质量都达标后才能进行使用。
(2)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混凝土结构一定要按照施工方案的有关比例进行配置,在配置过程中还可向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以此减少甚至避免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问题,相关的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对其进行养护,养护的技术一定要科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障。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其是整个建筑工程的载体,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地基基础工程建设时一定要确保地基工程具有较强的载荷承受力,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地基施工区域。在地基工程施工前,技术人应先对施工场地的地质地貌、水文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了解,若施工场地的地基为软土层,相关人员应先对软土基层进行填土碾压处理,只有当处理后土质的稳定性与强度达到了施工目标后,施工单位才能进行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建设。当建筑工程的楼层较高,也就是地基基础承载量较大时,相关工作人员可对地基结构形式进行修改,最终确保工程房屋与地基的竖向结构相一致。建筑工程的高度越高,地基基础的承载力就越大,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筏形地基结构,该地基结构的稳定性相对而言较强,但使用该地基结构会提高施工成本,所以在使用筏形地基结构时应结合工程的整体情况对其进行研究与评估。
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基基础处理技术的类型越来越多,粉煤灰水泥碎石桩及强夯技术和粉煤灰水泥粉喷桩技术是施工时常用的两种地基处理技术,这两种技术不仅能增强地基的固结能力,而且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施工单位在进行地基施工时,可在地基基础的上部使用碎石桩处理技术,以此来提升地基的抗剪能力和基坑的形变能力。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无论使用哪一种技术对地基进行处理,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标准,只有这样地基基础混凝土的固结性和稳定性才能得以提升,地基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当施工单位在使用碎石桩及强夯处理技术对地基基础进行处理时,通常会采用挤密措施和排水固结两种方式来对地基的基础结构进行改造。当处理后的地基结构达到施工标准之后方可进行碎石桩填土层处理,在进行碎石桩填土层处理时,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出最佳的地基强夯点,然后采用强喷压技术将碎石桩击融入地基土层,使硬壳层与碎石桩之间形成复合结构,以此来增强地基基础的安全性和荷载性能。此外,在使用强夯法对地基基础进行处理时,施工人员还应对施工所在地的土质土层、施工环境等内容进行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对夯击的次数、力度、深度等进行科学设置,以此发挥出夯击的最佳效果。
(1)对挖方区域内的垃圾、电缆及管道进行清理与迁移,绘制精准的施工平面图,对电缆与管道的位置、开挖的路线、斜坡的坡度等内容进行明确的标注。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对地基的测量控制网进行合理布置与检验,从而确保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
(2)施工工艺一定要科学专业,施工现场的土层较硬时应使用反铲挖掘机对其进行挖掘,遇到岩石层的地质时应采用岩石粉碎机对其进行处理。反铲挖掘机在挖掘深处地基的土层时可将运土车停在反铲挖掘机的一边,这样停放可以降低反铲的旋转角度,提高反铲挖掘机的工作效率。对于那些挖掘机无法挖到的区域,应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人工挖掘的沙土不能堆放在挖掘机的挖掘范围内。
(3)基坑地基土质的质量一定要与施工的标准相一致,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工程环节存在一定的偏差,但一定要对这些偏差值进行严格地把控,标高、边坡坡度以及设计中心的偏差值分别应控制在0~±50mm、±0.5%、0~±20mm之间。
(4)相关施工人员应第一时间对已经挖好的基坑进行养护,在养护基坑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测量控制桩的保护,防止挖掘机对基坑造成的破坏。在基坑附近设置排水渠,避免基坑内积水,此外,夜间施工时一定要确保照明的亮度,避免边坡和地基超挖现象的发生。
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时一定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同时还应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结构类型、设备材料等进行综合考虑,采用最合适的施工方案,只有这样地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才能得到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才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