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21日,美国科学史学会(History of Science Society,以下简称HSS)和技术史学会(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以下简称SHOT)联合召开学术年会。由于新冠疫情持续影响,此次会议采用互联网视频会议形式,这也是继2020年之后两个学会第二次召开视频联合年会。据初步统计,会议期间共举行包括大会、分会、圆桌论坛、工作会、图书展等各类活动约264场。其中,HSS举办138场,SHOT举办126场。来自全球各国1 370余位科技史家注册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大陆有5位学者正式参加了本次会议,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近年举办的其他几届年会相比,海外华人学者和中国留学生参会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此次会议分会主题覆盖面广泛,圆桌论坛内容丰富,科学史和技术史研究交相辉映。学科史、思想史等传统研究方向仍然吸引着学者的关注,近三十年来发展起的社会建构论、技术系统论、女性主义等研究范式继续受到广泛运用,而计算机、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主题似乎也在不断产生和快速发展。联合会议的形式使得科学史家和技术史家有机会彼此近距离交流,得以观察学术研究传统的接续发展,以及学术热点问题的逐渐变迁。就学术报告和会议交流等内容而言,联合会议较好地展现了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的多样性,显示出科学技术史学科应该具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为此次会议提供技术支撑的是Cadence网络会议平台与zoom视频会议软件。这一技术组合试图将大会日程、视频会议、网络社交更好地整合在一起,但也不免引发了额外的问题。一些问题是由于网络会议基础设施和技术造成的,而“基础设施”恰好是此次年会设定的大会主题之一。本文接下来将从学术大奖获奖情况、东亚科技史与学术国际化等方面切入,有侧重地回顾此次会议。读者如想了解更多有关本次会议的动态,可参见两家学会的官方网站及学术刊物所发布的相关信息。
联合会议期间,两个学会分别公布了各奖项获奖名单,以表彰在科学技术史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重要著作、文章等。在这些奖项中,乔治·萨顿奖章(George Sarton Medal)、莱昂纳多·达·芬奇奖章(Leonardo da Vinci Medal)是颁给学者个人的综合成就奖,分别是HSS和SHOT授予的最高荣誉。
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1884—1956)是现代科学史学科的创立者之一。自1955年以来,美国科学史学会每年颁发以“乔治·萨顿”命名的奖章给一位杰出科学史家,以表彰其终身学术成就。贝纳黛特·本索德-文森特(Bernadette Bensaude-Vincent)荣获2021年度萨顿奖章。获奖得主学术交流会在美国中部时间11月20日举行,由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俄勒冈州立大学教授玛丽·乔·奈(Mary Jo Nye)和凯斯西储大学杰出大学教授艾伦·洛克(Alan Rocke)组织。会议由科学史学会主席扬·戈林斯基(Jan Golinski)教授主持,奈致辞并介绍获奖者学术贡献,本索德-文森特对学者们的问题进行回答,最后由牛津大学荣休教授罗伯特·福克斯(Robert Fox)做总结致辞。
本索德-文森特生于1949年,1970年获哲学学士学位,1981年获巴黎第一大学文学和人文科学博士学位,曾供职于多家高等教育和学术机构,目前是巴黎一大(先贤祠-索邦)荣休教授。她主要开展化学和物质科学的历史和哲学研究,目前已出版超过10部著作,发表近百篇论文。她继承了法国科学史传统——强调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有机联系,在史学研究中重视方法论的原创性和理论深度,也通过对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等研究,成为当代法国技术哲学领域的一位重要学者。
在科学史领域,她被公认是一位卓越的法国科技史家和化学史家,出版著作包括《保罗·朗之万:科学与警觉》(PaulLangevin.Scienceetvigilance, Belin, 1987)、《拉瓦锡,革命的记忆》(Lavoisier,Memoiresd’uneRevolution, Flammarion, 1993)、《在拉瓦锡的实验室》(DanslelaboratoiredeLavoisier, Nathan, 1993)、《化学史》(Histoiredelachimie, La Decouverte, 1993)(1)该书由本索德-文森特与伊莎贝尔·斯坦格斯(Isabelle Stengers)合著。英译版为A History of Chemistry(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等。其中,《化学史》于1993年获法国让-罗斯坦奖(Prix Jean-Rostand)。此外,本索德-文森特在1997年获得美国化学学会颁发的德克斯特奖(Dexter Award)。总体而言,她以化学为切入点开展认识论和社会史研究,特别关注科学的交流模式和科学语言的建构方式、科学与公众的关系,以及科技对社会和伦理的影响。
技术史学会的最高奖项是莱昂纳多·达·芬奇奖章,授予那些通过研究、教学、出版、社会服务和其他活动为技术史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匈牙利艺术学院的安德拉斯·贝克(Andras Beck)设计了这枚奖章,奖章正面的达·芬奇头像模仿了这位艺术家的自画像,反向设计显示了水、风和火三种基本能源。奖品包括奖章和证书。苏珊娜·穆恩(Suzanne Moon)是该学会2021年达·芬奇奖章的获得者。颁奖会议在美国中部时间11月20日举行,由SHOT主席阿尔文·莫恩(Arwen Mohun)教授主持。获奖者报告大会提前一天举行,由学会前主席托马斯·米萨(Thomas Misa)教授主持。2020年达·芬奇奖章得主玛丽亚·保拉·迪奥戈(Maria Paula Diogo)和阿瑟·P·莫莱拉(Arthur P. Molella)也同时做获奖者学术报告。(2)2020年达·芬奇奖章得主共两位,分别是新里斯本大学的玛丽亚·保拉·迪奥戈教授与美国史国家博物馆的亚瑟·P·莫莱拉名誉主任。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年没有举办获奖者学术报告会。
《技术与文化》(TechnologyandCulture)是国际科技史领域的旗舰期刊。2011年,穆恩成为该刊物第一位女性主编。在担任主编的十年时间里,她大胆扩展期刊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视角,推动技术史与多学科的对话,同时以最高标准确保出刊质量,为技术史发展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2013年,她负责推出了网络出版物《技术的故事》(Technology’sStories),以更好地理解当代技术对人类社会形成的挑战。此外,通过积极的交流活动,她一直努力推动SHOT成为思想开放,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体现全球意识的学术团体。
穆恩的技术史研究与发展理论、STS、全球史和后殖民主义研究相关。她对东南亚技术史的研究,促进学界更加关注西方世界以外的区域。她在业内顶级刊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主编多卷本《布卢姆斯伯里技术文化史》(BloomsburyCulturalHistoryofTechnology)。她的著作《技术与伦理观念论:荷兰东印度群岛发展史》(TechnologyandEthicalIdealism:AHistoryofDevelopmentintheNetherlandsEastIndies,CNWS,2007年)将技术视为“具体的伦理”,同时呈现了殖民主义的复杂面貌。作者描绘了零散的小规模技术政治如何塑造了殖民国家的整体发展轨迹。此外,她还关注后殖民主义时期东南亚的政治和技术伦理。这些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有关非西方世界的技术史和STS研究。
由于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科技史学科的国际交流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SHOT就已开始推动国际化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化目标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学者意识到,该学会已不再是一个地区性学术组织。学会负责人为了强调其跨地域性质,甚至采用“(国际)技术史学会”的称谓。近十多年来,东亚科技史和亚洲各国成为该学会国际化发展的重点领域。
要想使科技史学科充分国际化,相关研究必须能够呈现跨越国家和地域的价值。如何使具体精微的案例研究对科技史领域具有普遍性意义,乃至吸引更多领域的潜在读者,是科技史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会议交流令人看到不同地区学者们的努力。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科比利斯基(Aleksandra Kobiljski)研究员曾在往届SHOT年会组织题为“全球科技史的方法与规模”的圆桌讨论。科比利斯基在发言中举例说,19世纪日本钢厂的工程师对于技术创新“做而不说”,这与以发明为中心的技术史叙述形成明显差别。白馥兰(Francesca Bray)曾呼吁开展地方性技术文化研究。科比利斯基对此做出呼应,并认为她自己的案例研究有可能改变对技术创新如何发生的认知,因而具有普遍意义。但也有与会学者质疑,19世纪日本的案例不能代表其他时空中的人类经验。学者们固然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具有普遍价值,但问题在于如何说服同行去关注。争议的核心或许指向了全球科技史的受众是谁的问题。
SHOT的国际化触及东亚的时间并不长,检视过去的会议综述,SHOT关于国际化的讨论与反思似乎总是呈现出某种矛盾和束缚感,原因可能在于忽视了国际化的关键受众。(3)参见姚大志:《技术史学会第55届年会综述》,《中国科技史杂志》2013年第34期,133-137页;姚大志、史晓雷:《第57届技术史学会年会综述》,《中国科技史杂志》2015年第36期,257-260页。然而,对于科技史学科的国际化而言,从事西方科技史研究的同行也同样重要。而在吸引更多西方科技史同行关注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有所作为。正如白馥兰在会议中强调的,“我们必须主动使其发生。”
科学史的反身性提醒我们知识生产的历史建构性。现实环境不断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仍然在考验学术上的努力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回答这些问题,直面这些挑战。国际化的思考并不是非西方学者的专属任务,更直接关乎历史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在当代世界的位置和功能。
根据SHOT国际化工作改革方案,该学会的国际化委员会(Internationalization Committee)在此次会议资助了六场分组或圆桌会议。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组织并主持了两场会议,主题分别是“国际技术史研究的趋势与挑战(Trends and Challenges of Doing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echnology)”和“超越有缺陷的叙事?撒哈拉以南非洲大技术系统的后殖民史(Beyond the Deficiency Narrative? Postcolonial Histories of LTS in Sub-Saharan Africa)”。这些会议主要面向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科技史,同时注重参会人员和研讨主题的国际性和多样化,借以推动研究的跨国交流。
“国际技术史研究的趋势与挑战”分会旨在探讨技术史学会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问题。与会的5位报告人均是学会现任“国际学者(International Scholars)”。(4)SHOT每年从北美和西欧主要国家之外遴选4名技术史家作为“国际学者”,以促进科技史在全球的发展,加强各国学术界的交流。他们代表不同国家和地区,从各自角度介绍所在地区技术史研究发展趋势与经验反思。来自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杜新豪副研究员应邀参加本次会议并作专题发言,题目是“古为今用:农业遗产与新中国农业编史学的转变”。他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农业史研究经历了三次发展契机,可相应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整理祖国农学遗产运动(1952—1977);(2)农业现代化建设与传统农业现代性的挖掘(1978—2001);(3)全球/中国重要农业遗产与传统农学的当代价值(2002—今)。它们不仅促进了农业史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与成熟化,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农业史的研究取向与编史理念。其他报告人包括来自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埃里克森(Lucas Vinicius Erichsen da Rocha)博士、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科比利斯基研究员,中国台湾清华大学(新竹)的王宪群副教授,以及科特迪瓦博瓦尼大学的基农-卡博雷(Timpoko H. Kienon-Kaboré)教授,报告主题涉及巴西环境史和技术史研究新方向的机遇和展望,日本早期工业史研究遭遇的挑战,以及对中国台湾地区技术史从民族主义到社会建构论的系统梳理等。
“超越有缺陷的叙事?”分会旨在探索20世纪中叶民族解放运动之后,非洲各国在后殖民时期的大型技术系统项目及其发展轨迹,并尝试探讨空间、国家发展理念和政治实践如何影响技术知识的采用和生产。报告人和评论人主要来自法国索邦大学(Sorbonne Université)、巴黎第五大学(Université Paris Descartes)、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University of Dar es Salaam),以及肯尼亚马森诺大学(Maseno University)等。
学术国际化具有丰富的内涵。SHOT“国际学者”计划设立的初衷是鼓励世界各地青年学者从事科技史研究,通过为他们搭建国际性交流网络,促进科技史研究在全球的发展。国际化委员会资助“国际技术史研究的趋势与挑战”等分会活动,在受到关注较多的欧美国家之外,更多地聚焦于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等边缘性地区,内容涉及农业史、工业史、环境史等科技史的分支学科。这些计划和活动促使学者们从全球视野来思考不同地区的科技发展脉络,为推进科技史研究的跨国性与全球性提供新的视野,对学科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挑战进行深入的思考。
说 明几位作者对本文主要贡献如下:姚大志撰写了第1部分第1节,张志会撰写了第1部分第2节,李洋撰写了第2部分,杜新豪撰写了第3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