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能源局正式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氢能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要重点打造“一区、六基地、一走廊”的氢能产业布局,确保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全国绿氢生产基地。
《规划》提出,要重点打造“一区、六基地、一走廊”的氢能产业布局。
“一个示范区”是以鄂尔多斯市为中心,带动呼和浩特、包头和乌海等城市群,构建鄂呼包乌氢能产业先行示范区。其中,鄂尔多斯定位氢能产业综合发展,呼和浩特聚焦氢能研发,包头聚焦氢能重卡制造,乌海聚焦氢能供给。
“六个基地”包括:将鄂尔多斯打造为全国最大的绿氢生产输出基地和全国最大燃料电池重卡应用基地;呼和浩特打造自治区氢能技术研发基地;包头打造自治区燃料电池重卡生产基地;乌海打造自治区工业副产氢生产基地;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阿拉善共同打造蒙西氢能综合生产基地;通辽、赤峰、锡林郭勒共同打造蒙东氢能综合生产基地。
“一走廊”是到2030年,建成贯通内蒙古自治区的东西氢能经济走廊。
近日,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对《吉林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投资建设指导性建议》进行公告。
公告称,“十三五”以来,吉林省危险废物产生量及利用处置能力与“十二五”期间相比有较大增长,2020年危险废物产生量较2016年增长约54%,达2867万t;利用处置能力增长约225%,达5 331万t/a。
公告称,按照现有利用处置能力和危险废物产生量计算,该省实际综合利用量约为利用能力的10%,焚烧处置量约为焚烧能力的9%,填埋处置量约为填埋能力的14%。据预测,该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在“十四五”期间仍将严重过剩,利用处置设施可能存在长期闲置的情况。
公告建议,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项目应遵循控制发展的原则,严格执行相关行业准入政策,避免低水平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项目重复建设。鉴于全省危险废物的产生和利用处置情况、产生量和利用处置能力增长预期和利用处置项目建设发展原则等方面,建议社会资本投资此类项目时,应充分做好项目可行性论证和市场调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十四五”期间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发布。《行动方案》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力争将上交所建设成为在绿色金融领域有国际影响力的证券交易所。
根据《行动方案》,上交所提出:一是引导资本市场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等,引导资本市场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共同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二是推进完善资本市场绿色金融相关标准,加强资本市场绿色金融领域双向开放和国际合作等,力争将上交所建设成为在绿色金融领域有国际影响力的证券交易所。《行动方案》提出六大目标:一是上交所市场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进展,绿色产业融资明显提升,绿色债券及绿色ABS规模稳步增长;二是上市公司环境责任意识得到提高,ESG信息披露形成规范体系;三是绿色指数进一步丰富,绿色基金产品的托管量和交易量明显增长;四是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五是投资者践行绿色投资理念进一步提升;六是交易所自身碳排放、碳效益测算框架及方法基本形成,单位能耗及碳排有所下降。
为确保达成目标,《行动方案》提出三大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目标引领、有序推进;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实效优先;三是坚持市场导向、和谐发展。
为确保《行动方案》实施落地,上交所在三大原则的基础上,细化、梳理出六大方面的行动举措:一是优化股权融资服务,推动企业低碳发展;二是加快绿色债券发展,助力企业低碳融资;三是拓展绿色投资产品,助力绿色投资;四是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推进市场对外开放;五是加强绿色金融宣传研究,引导培育专业投资者;六是推进所内节能减排,推进绿色低碳交易所建设。
《行动方案》引领资本市场发展新趋势。比如,在信息披露方面,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将更加规范和重要,上交所将强化环境信息披露和监管、加大自律监管力度;绿色股权融资在科创板入口端对于双碳领域重点行业和核心技术给予重点支持;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引导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债券融资用于节能减排。
上交所透露,后续将扎实推进《行动方案》中的各项内容,制定具体工作计划,细化落实各项任务举措,协同各方共同为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2021年(第28批)新认定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至此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1601家、分中心为105家。
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1家企业技术中心、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等3家分中心,被确认具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及分中心资格。
新认定的化工企业有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金沂蒙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腾森橡胶轮胎(威海)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等。
在2021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因存在未报送材料、评价不合格、严重违反海关监管规定受到行政处罚、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违反税收征管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构成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严重税收违法行为”等情况,有14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及分中心资格被撤销。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物理研究和珠海市福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全球首套1 000 t/a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中试装置,在山东邹城工业园区开车成功,生产出符合国VI标准的清洁汽油产品。
2022年3月4日,该技术于在上海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专家组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成果属世界首创,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二氧化碳加氢转化制液体燃料和化学品,不仅可实现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还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储运,同时也为解决国家能源安全问题、实现“双碳”目标等提供新策略。但是,二氧化碳的活化与选择性转化极具挑战。国内外技术路线多集中于合成低碳化合物,若能利用该过程选择性生产高附加值、高能量密度的烃类燃料,将为推进清洁低碳的能源革命提供全新路线。
该技术可实现二氧化碳和氢的转化率达到95%,汽油在所有含碳产物中的选择性优于85%,显著降低了原料氢和二氧化碳的单耗,整体工艺能耗较低,生成的汽油产品环保清洁,经第三方检测,辛烷值超过90,馏程和组成均符合国VI标准。目前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生产成套技术,为后续万吨级工业装置的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鲁西化工正在如期推进二期丙酸项目,该项目如果建成,鲁西化工将具有20万t/a的丙酸生产能力,占全球丙酸产能的32%。这是鲁西化工继甲酸成长为行业龙头之后,丙酸将继续夺魁,成为全球丙酸的最大的供应商,一举解决中国丙酸供应不足问题。
鲁西化工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一期丙酸装置投产以来,工艺运行稳定,丙酸产品质量优良,应用领域广泛。二期项目依托公司项目建设、运行管理、技术优势以及设计制造安装优势,可有效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公司将进一步优化现有销售渠道,继续提高丙酸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提高盈利能力,为中国能够用上质优价廉的丙酸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悉,鲁西化工丙酸二期建成后,全球丙酸产能合计63万t,主要分布在中国、德国和美国。届时全球主要丙酸生产厂商及年产能为:中国鲁西化工20万t、扬巴南京6.9万t,德国BASF 11万t,美国陶氏9万t、伊士曼7万t,瑞典帕斯托5万t。
近日,万华高端精细化学品一体化项目万华烟台工业园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14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40万t/a POCHP装置、4.8万t/a柠檬醛装置、10万t/a甲基胺装置、5万t/a TMP装置、20万t/a顺酐装置、6万t/a NPG三期装置、聚氨酯固化剂装置、85万t/a聚醚多元醇扩建装置及其配套公辅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