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兵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长丰县供电公司,安徽 合肥 231100)
在线监测技术虽然使用时间不长,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在线监测技术利用传感器进行信息传输,对变电设备进行全面监测。在线监测技术能够将设备内的数据与预先设定好的数据进行比对,若发现数据存在偏差自动进行合理调节,实现设备基础的自动修复目标。使用在线监测技术能够全面监控设备内的运行状态,在发生故障之后,能够为维修设备提供充分的数据依据,有效降低维修时间,减少维修成本。
目前,我国对变电设备检修多采用的是状态检修方式。其中涉及到的检测内容包含对相关信号进行监测、收集传感器内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等。在开展在线监测时,将涉及到的传感器置于设备之上,例如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监测设备中的各类参数,并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最终将所收集到的信息传到服务器中。我国当下常用的传输载体多为光纤,部分企业利用电缆传输。
在线监测技术分为两种,一种能够集中监测相关设备,称之为集中式在线监测系统。另一种在监测较为分散,称之为分散式在线监测系统。集中式在线监测是将收集到的数据信号通过光纤进行传输,最终显示在监测屏上,进行集中监测。这一方式能够迅速获取到监测信息,并及时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信息监测人员只须留在中控室内,就可以全面掌握变电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而分散式监测系统指的是设置专门的测试设备,并在测试设备之上获取到所有传感器传递的信息。
3.1.1 环网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
这一监测开始前需要选择空间较小且不会连续放电的地方。电荷的释放能够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绝缘性能,若是放电较多,就会导致绝缘性能急剧下降。局部放电利用这一特质,在放电过程中能够监测设备是否出现故障。局部放电中有一定的电压与电流变化,这一变化往往是较为细微的。同时监测过程容易受到周围的电磁干扰,所以要得到准确完整的数据具有较大的难度。在进行环网柜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时,还须考虑到具体情况来实施。
3.1.2 环网柜绝缘性能在线监测
环网柜具有着较强的绝缘性能,这一性能与设备稳定程度直接相关。但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其绝缘性能会慢慢下降,这一过程缓慢且不易被发现,在传统监测过程中往往被忽略。利用在线监测技术,能够更准确地分析设备绝缘能力,在这一基础上将其工作状态所涉及到的数据全面分析对比,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设备的潜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2.1 高压断路器机械性能在线监测
断路器大多数故障的发生是由于其机械性能受到损坏导致的,所以对其机械性能进行合理监测能够有效防止该类事故的发生。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主要采用工作行程监测、震动信号监测等方式。一般来讲,断路器信号的峰值变化是较为稳定的,只有在发生故障时会较为混乱,且变化较大。对这一性能进行监测所利用的传感器一般为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能够将收集到的物理信号合理转化为电信号,因此可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3.2.2 高压断路器触头寿命在线监测
高压断路器触头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过程往往可对断路器断开以及闭合的状况加以监测,形成相应的数据曲线,并根据这一数据曲线进行分析,将开关前后电流的损失情况进行计算,综合判断触头的受损失情况,计算其寿命的长短。
变压器油是相关设备散热的主要介质,在使用过程中须加强检验,对变压器油进行定期监测,能够有效发现变压器内部的状况,了解其是否出现异常或是否存在缺陷。定期监测所耗费的时间较长,成本较大,所以对其进行在线监测是必要且有效的。利用变压器油中的特征气体变化来进行监测,能够有效监测到变压器是否产生故障。对于变压器油来讲,油中气体发生变化往往是故障发生的前兆。可设置油中特征气体传感器,监测是否油中气体发生了改变,若是发现数据产生异常,工作人员可快速对其进行处理,防止故障发生。
对变电设备进行监测可以通过变电设备温度的变化来计算分析,这一监测主要使用导线连接方法,将导线连接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式,另一种是可移动式。一旦变电设备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就会引发周围的温度有所上升,从而使得接触位置的电阻增加,引发局部放电状况。工作人员可将导电设备与开关相连,若是发现温度异常,则会引发报警装置,从而做到及时维修,消除故障。除导线连接之外,也可利用红外热成像仪方法,这一方法简单、便捷、灵活,工作原理也较为简单。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是监测技术中的重点之一,这一工作方式的原理是收集整理电流、电压等指标信息,对设备运行情况加以记录分析。监测设备将该数据与内部所设置的数据范围进行比对,自动分析出电能质量的优劣。同时对数据中所存在的相关干扰信息加以筛选,若是发现有较多干扰信号反复出现,则将其定为故障进行处理。
在线监测系统具有着较强的故障分析能力,与传统监测技术相比,更加方便简捷,降低了工作强度。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对变电设备进行24小时监控,发现故障可以及时将信息传递给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能迅速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在线监测技术应用于电力维修过程,有效提升变电设备的使用质量,同时加强了电网运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