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顺金,余荣华
(云阳县中医院,重庆 404599)
中医寒热理论为中医阴阳理论的具体运用,中医之肾为脏腑阴阳之本、水火之宅,具有阴阳两方面的要素,因此运用寒热理论来指导肾脏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要发挥肾脏的正常功能,必须有其他脏腑的协同配合。发生肾病后,在病理上会相互影响,出现相互转变的情况。
肾脏功能失调可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其他脏器出现问题也会波及肾脏。肾病在发病前期就已经具备了《伤寒论》中描述的“病位非一脏,病机非一端”的特点,因此在中医理论下,肾脏发病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仅关心肾脏的病变实质,应该判断全身脏器的病机。张景岳提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士,故其制在脾”。中医理论普遍提出抓纲索目的辩证方法,首发症候体现为急性肾盂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外感六淫之侵入,阻遏营卫,与体内固邪相合,出现一系列的发热、头疼等征象。中医理论对急性肾盂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其他相关急性肾病描述为“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及“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 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发病初期,未出现太阳病则论证为三阴症候,临床争端为多囊肾或隐匿性肾炎。患者不存在直接症状,表现无异常,当感觉不适后已经发展为尿毒症。从病机上来看,患者存在固邪留附较深,体阴阳失衡、失调严重,在未需外邪相加则转变为深重病变。此外,在气候失常、外邪复感的情况下,病情加重较快。发生上述症状需要及时诊治。多囊肾与隐匿性肾炎辩证出现:二三日不已,腹痛,小便不利,伴随有四肢肿胀疼痛,其人或咳,或呕者,真武汤主之,属于直中肾病类型。
在中医肾病理论中出现两经与三经的症候较为常见,发病初期会表现出阳明、少阳、太阳的证候,或出现少阴、太阴同时发病的证候,也有少阴、太阳的证候并见。固邪附着,素体阴阳失衡,固邪停滞于阳明、少阳的证候表现,究其根本,概正气无力抵抗外邪,则病出犯太阳,固邪阳明,少阳相结,则表现为三阳合病。如固邪停滞于少阴、太阴,或少阴、太阴固邪齐发,则判定为少阴太阴合并,患者出现体虚、脉沉、恶寒、身痛等证候,病机为少阴里需。
寒热理论也重视情感与情绪对病症的影响。中医视角下,人为寒气生于脏器中,脏器阴阳失衡会影响人体正气,长久会导致肝气郁结而生热。情感的宣泄与脏器的问题是引起寒热的主要原因。有学者在中医研究中对脏治寒生热还是热生寒的问题有所争论。古代医家提出:寒热生于一脏中,非外入,由脏器内生致热,热致肝气郁结,体虚火旺,肾虚煎灼,气乱而虚火上浮。中医寒热理论认为,肾脏疾病中的热具体分为肾气上浮和郁而化火,在现代医学中表现为肾炎、多囊炎等;肾病中的寒具体是指肾阳虚则寒从中生,五脏之阳紊乱则生虚,则表象为五脏之阴。朱丹溪提出:从未有火而为气有余者,皆火证皆谓气之不足所致。李东垣提出:命火、原阳,补气升阳之法,对虚及而发热者固不相宜。古代医家认为:“正气充沛不为有余,有余指六淫、七情太过所致,病气有余之象谓有余,如元阳、命火之类属正常的,病变的火谓有余之火”。
在《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中作者对补肾之法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认为肾脏藏阴而寓元阳,为水火之脏。表现出寒热对肾脏症状的影响。肾多虚证也是常见的临床病症,肾虚发病由热气导致,不同年龄段的表现与证候都不相同,例如,中青年人的肾虚表现为:失眠健忘、心悸气短、疲乏无力、腰膝酸软。老年人的证候表现为:滑精或阳痿、头昏耳鸣、乏力神疲。小儿肾虚的症状:龟背、囟门闭合晚、鸡胸、出现五软的情况。中医辩证论治提出需虚者补之,肾虚以补肾为宜。
补肾可分为食源性补肾。寒气下行导致的肾虚可以采用针灸、拔罐、刮痧、药枕、气功、运动、按摩等方式;肝气郁结、阴虚火旺,热气上行导致的肾虚可采用食源性补肾和药源性补肾方法进行治疗。肾不纳气宜纳气归肾,肾气不固宜固摄肾气,阴虚火旺宜滋阴降火,肾阴亏虚宜滋养肾阴。兼证肾水凌心宜温化水气,肾虚土衰宜补火生土。
根据寒热理论的阐述,对补肾中药的研究应重点以对机体免疫功能修复为主,表象上需要改善内分泌体液调节功能,修复机体的物质代谢功能,全面提升机体的应激能力。对阳虚产生的肾脏疾病,可采用鹿茸、锁阳、山茱萸、海马、车前子、巴戟天、附子等,对阴虚火旺及火不归元导致的肾脏类疾病,可采用肉桂、熟地黄、山茱萸等进行治疗,达到兼证肾虚土衰宜补火生土,肾水凌心宜温化水气的效果。
张机在后汉时期就对寒气导致肾病的表象进行定义,对证候为小便不利、少腹拘急、虚劳腰痛、脉沉者、病发热、脉反沉的情况创立了八味肾气丸,服用之后有效实现回阳救逆、均补心神的效果,对热气导致的肾病提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主张。钱乙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的证候,以开养阴之先河为主。采用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对于治疗大部分肾病可以称之为“神剂”。肾和命门学说也是参考张仲景的《伤寒论》,认为温热之邪,易伤津耗液,热病的治疗要强调固护阴液:常以增液、养阴、滋肾等法配合治疗。
在肾和命门学说中,景岳对寒热引起的肾病提出了采用右归丸、左归丸以及大补元煎等处方治疗,这是目前中医依然沿用的补肾方案。清代热病学派学者提出:温热之邪,需滋肾、养阴、增液等方式相结合。现代研究中,补肾方法集中在免疫遗传系统、性腺机能、骨代谢、微量元素与自由基的治疗,而在中医寒热理论治疗肾病处方中,均找到了对应的药物成分,例如生地梓醇以及淫羊藿苷等,说明寒热理论在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地位,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方法。中医认为,伤寒会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出现紊乱,进而导致四肢水肿。对于肾炎等急性肾病,中医证候表现为四肢肿胀、疲惫乏力、尿液浊长等,需补热以治之,采用补肾药物治疗,治疗肾精亏损,益元补气。
对于主症为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弥更益烦,反不渴的情况,寒热理论判断病机为:水寒郁遏表阳,治疗方法应以渗散水气为主,选用文蛤散,取体表有斑纹的海蛤,行体表之水,解水热。若未效,选用五答散温阳化气行水,改善肝气郁结、阴虚火旺的证候。风寒束表证,病人温热内蕴,表现为风寒束表兼熏蒸肝胆,治疗方法以清热解毒为目标,疏风利水,方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生姜辛散、杏仁、麻黄肺以利水道,消水肿、治疗舌红苔黄,达到湿热泄越,表里宣通的效果。
对阴热有伤,水利不通的患者,病机为水汽不利、阳明阴伤的情况,表现为舌红、脉细数、少苔、小便短赤、口燥咽干。选择清热滋阴药物进行利水治疗,方引猪苓汤。现代医学主要应用于前列腺疾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急性肾炎、肾结石等证候。
张仲景的《伤寒论》与《黄帝内经》中对寒热理论的描述是中医的基础依据之一。寒热理论是中医气血、情感、阴阳等概念角度下的宏观展现。本研究针对寒热理论从肾病辩证论治的角度进行讨论分析,结合古代中医学者的研究与方引,运用六经概念对肾病治疗提供参考。寒热理论治疗肾病的本质应该从张仲景对虚劳、水肿、小便不利的角度辨证论治,从寒热、阳明、火旺、肾虚四个角度出发,作为临床肾病的诊疗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