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服装“铠”“靠”历史源流考

2023-01-06 09:03于慧妮
齐鲁艺苑 2022年5期
关键词:铠甲样式京剧

于慧妮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博物馆,山东 济南 250014)

“铠”“靠”是京剧舞台上一抹惊艳的风景,尤其是插靠旗扎硬靠的武将角色一亮相,踩着锣鼓经的节奏点,配合一连串的程式性武打动作,处处透着一股干脆、利落、飒爽的精气神,总能在靠旗的翻飞飘扬间赢得满堂彩。正如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常认为京剧服装中的“铠”“靠”皆可溯源于清代将官的绵甲戎服,其中,“靠”是“军事统帅、将军以及特定的女英雄用于作战场合的戎服”[1](P76),而“铠”是“金殿之御林军”[2](P186)和“高级将官的卫士”[3](P188)等杂行角色的装扮,其服装形制与“靠”相似,却不及“靠”那般复杂、惊艳。京剧服装的“铠”“靠”同属中国传统京剧表演中的武服装扮一类,共同收纳置放于武服衣箱中,比普通戎装更显威武也更具装饰性。

一、衣箱制中的“铠”“靠”

传统的戏曲衣箱制起源于北杂剧,成熟于昆曲,改进于京剧。可以说,传统京剧服装来源于清代的徽班衣箱,是在延续了昆曲服装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再改良的创新与发展。

盛行于元明时期的北杂剧的衣箱制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明人王骥德在《曲律·论部色第三十七》中的记载表明,元代杂剧的角色装扮已经有了规制的穿戴法则,但却没有完整的文献记载流传下来。赵琦美在《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辑录的北杂剧剧本中附有102部剧目的详细“穿关”信息,如实记录了明代重建的宫廷演出中北杂剧的角色装扮规制。其中,舞台上的高级将领和一般将领分别借用了生活服饰中的“蟒衣曳撒”“膝襕曳撒”替代铠甲戎服的装扮,尚没有“扎甲”一说。这种以明朝御赐“曳撒”为基础的武将装扮,虽然无法全面展示统军将领在不同情境下的威武与战斗神气,但却创新出戏曲服装中铠、靠的早期形式。

随着昆曲的成熟与发展,至清代中叶,昆曲的衣箱制也逐渐成熟。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有“戏具谓之行头”“江湖行头”[4](P128)的明确记载,堪称戏曲衣箱制的早期形态。在“江湖行头”的大衣箱中出现了武将角色的行头——“武扮”,有了区别于明代宫廷杂剧中穿“蟒衣曳撒”“膝襕曳撒”的“扎甲”(即今日的靠)一说,更增添了“背旗”这一硬靠专属的标志性装扮。在评咏清乾隆末年北京名伶戏曲表演的诗歌合集——《消寒新咏》的卷四中出现“彩旗斜挂”,用来描写背令旗的武旦装扮。[5](P11)在中国传统的昆曲服装中,铠、靠等武将角色穿的武服皆置于二衣箱中。其中的“靠”又称“铠甲”或“甲”,是传统昆曲表演中主要将帅角色的护身战甲,根据舞台表演过程中角色装扮的不同需要,昆曲中的靠大致可以分为男靠、女靠、廉颇靠、改良靠(男改良靠和女改良靠)和箭靠五大类。“铠”是传统昆曲中配角武将和侍卫穿的戎装,因所表演的剧目、家门和角色的不同,可分为巨灵神铠、煞神铠、霸王铠、周仓铠、唐猊铠、韦陀铠、门神铠、天王铠、牛神铠和大铠等几大类。随着昆曲衣箱制的发展,许多专用铠的样式现已不再配备。[6](P63-70)

京剧衣箱制既包括对传统昆曲衣箱的继承,也包括对其它剧种衣箱旧制的综合、系统与再发展。京剧服装中的“铠靠乃军中最庄重之官服”[7](P20),主要包括插靠旗的“硬靠”、不插靠旗的“软靠”、“上衣下裳”制式的“改良靠”和下甲中开锯的“铠”四种基本样式。其中“靠”是将帅的临战之服,包括硬靠(男硬靠和女硬靠)、软靠、霸王靠、关羽靠、改良靠(男改良靠和女改良靠)等几种,穿扮时自下而上,先扎靠腿,再披靠身、扎靠旗,故有“扎靠”一说。而“铠”是副将、御林军和仪仗队等配角为烘托舞台气氛时的装扮,在京剧衣箱中归于长衣类,具体包括金殿御林军穿的“大铠”和高级将军卫兵穿的“帽钉铠”等样式。铠的形制与靠大致相似,穿着更方便,又称“穿铠”。[8](P78-91,186-189)

京剧衣箱制中的“铠”“靠”皆是以各种颜色的素缎为表面材质,以素缎加刺绣纹样为表现形式,这与传统观念中的藤木甲、皮革甲、青铜甲和铁甲等战时铠甲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们是以中国古代铠甲发展最后阶段的绵甲为蓝本,经过提练、概括、美化、夸张等艺术加工处理后形成的舞台表演服装。

二、绵甲的历史发展

绵甲作为一种布面软甲,在其萌芽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中,经历了从重装饰性到重实用性的不同历史阶段。源于清代绵甲的京剧服装“铠”“靠”,在保留其基本表意功能的基础上,大胆舍弃了古代铠甲戎服的实用功能,穷尽所能地将其美的形态发挥到淋漓尽致。

中国军服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布面软甲应是秦代戎服中的深衣——“有絮夹袍”,但有关这一戎服样式与材质等更多的详细记载至今尚未发现[9](P29)。据《汉书·晁错传》载,汉代出现了借助布料的软弹特性来防御近距离作战时刀枪攻击的“絮衣”软甲,以麻作絮夹于衣中。汉代武将戎装普遍使用的盆领制,即是身穿橘黄色(缇色)絮衣,红色缚裤的样式。[10](P87)据《唐六典》载,唐代已经出现了用制造材料命名的“皂绢甲”。从盛唐时期的彩塑、陶俑和石刻的武士形象中,也发现了这种不具备实战作用的仪仗甲——“绢甲”。其外观与战时铠甲极为相似,实则以图案华美的绢或织锦为面料,外饰皮革或金属材质的甲片,内衬数层厚帛。在《宋史·仪卫志六》中亦有关于宋代仪仗用甲——“五色介胄”的记载:“甲以布为里,黄絁表之,青绿画为甲文”[11](P627),甲衣的外表装饰堪称华美。这种仪仗用绢甲的服色穿戴规制,要严格遵守社会等级制度对生活常服的规范要求。

元代军服中的布面甲是我国甲胄史上继藤木甲、皮甲、青铜甲、铁甲和纸甲之后的最后一代战争用铠甲。它用布帛做表里,表面加钉甲泡,在对应身体要害部位的甲衣内夹衬铁甲片,以增强保护性。随着火器制造的进一步发展和棉花种植的引进,明代中后期的布面甲逐步取代了铁甲戎服等冷兵器时代盛行的传统甲胄形式。除了记载元代布面甲制造方法外,《涌幢小品》还记载了明代的另外一种以缎布为面的多彩“绵甲”。《清会典》中有关于清代绵甲的记载:绵甲在元代布面甲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有甲片的高级将帅用甲和无甲片的普通士兵用甲两大类。其中,在表面或内里加钉铁片的铠甲称为明甲或暗甲[12](P192);而这种无甲片、只在布面加钉铁泡的绵甲与戎服已经大相径庭了。

三、古代铠甲戎服与京剧服装“铠”“靠”

作为中国古代铠甲最后形制的绵甲,其结构造型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外套铠甲内衬戎服的战时穿搭惯例。通常认为,京剧服装中的“铠”“靠”造型,是在清代绵甲的基础上吸收整合了历代铠甲的结构特征,最终形成了由几十片形似传统铠甲部件的绣片拼合而成的服装样式。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靠”的原型是明代将官的戎服——罩甲,同时吸收古代铠甲战服的特点后装饰美化而成。[13](P47)其在民间舞台上的广泛应用,也追溯到了明末清初。总而言之,“铠”“靠”的结构造型与中国历史上的战时军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为服饰的战时军服主要包括外罩的铠甲和内衬的戎服两大部分。古代铠甲在材质不断丰富的同时,形制也在不断完善,由中缀于当胸的身甲搭配上护脖颈的盆领、侧披于肩的披膊、下垂两旁的腿裙等部分拼结而成,坚硬又灵活,是冷兵器战争中抵御敌人伤害、防护身体要害的重要防护服装。而戎服则包括袍服、冠饰、靴履和腰带等部分,除了战时作为铠甲的内衬防止坚硬的铠甲磨伤身体之外,平时则是各级军人的身份标志。

作为戏曲服装的“铠”“靠”,其服装制式可以从中国古代的铠甲戎服中找寻创作原型。以传统京剧服装中的硬靠为例(如图1),一套硬靠通常由数十个象征着铠甲戎服的绣片拼合而成,结构复杂,造型别致,包括靠领(三尖、苫肩)、靠身、靠腿(下甲)、护腋(燕窝)、背壶(插靠旗用)、靠旗、靠绸(扎靠用)等部分。其中,靠身的形制为方肩圆领,衣分前后两片,左右有蝶翅形护肩(靠肩),束口窄袖;前身自上而下分别是胸甲、靠肚、吊鱼、裳甲(前马面),后身有后背、软腰(后兜)、后臀帘和衬甲(后马面);前后两片靠身经由正中前开扣的方肩相连,腋下有元宝状的“护腋”扣连靠身前后;另有可移作它用的上搭的“靠领”和内束的“靠腿”,以及象征全副武装的硬靠装扮所搭配的“背壶”和四面带飘带的三角形“靠旗”。京剧服装的硬靠在穿戴时,要先束腰扎“靠腿”于身体两侧;再披“靠身”、结“方肩”扣、束袖口后,将“软腰”两侧的“搂带”穿结于“靠肚”间,以连结前后两片不完全分离;后将插好“靠旗”的“背壶”绳带经肩上、腋下结于胸前,使靠旗牢固的背负于演员身后;最后扎彩色“靠绸”于背壶的外两旗杆上,经腋下系于胸前,遮覆于背壶的绳结之上,起美化装扮的作用。

图1 传统京剧服装中的硬靠(文中图片均为作者参考相关资料手绘而成)

下面,按照硬靠的服装形制特点,依据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自上而下,由内而外,依次对照传统铠甲进行分析。

传统京剧服装中的靠,根据绣片上主要装饰纹样的不同,分为绣有鱼鳞纹的鱼鳞甲和丁字纹(因杏黄色丁字纹硬靠为神话剧中韦陀所穿,故又称韦陀纹)的韦陀甲。这种独特的装饰纹样,正是模仿传统军戎铠甲的甲片形状演变而来。据考古研究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铠甲多是由长条形的皮革甲片,用丝带编缀而成。在秦始皇陵区出土的石制甲胄中发现了早期铁制鱼鳞甲的实物仿制品,这些甲衣的甲裙正面尖角突出,有很多甲片的下面两角被打磨成圆形后,通过前片压后片、上排压下排的方法编缀成鱼鳞状的甲衣。这种传统的鱼鳞甲正是京剧服装“靠”上常用的鱼鳞甲纹的生活原型,与之不同的是,“靠”上的鱼鳞纹通常采用以捻金线为主要材质的盘金绣或金彩混绣,保留了传统铠甲特有的金属质感。同时,京剧衣箱中的“十色靠”突破了传统军服铠甲黑漆色调的束缚,助推了京剧艺术舞台装扮程式制度的完善,也进一步丰富了舞台表演的观赏性。

传统的戎服铠甲伴随着历史状况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在不断完善。早期的汉服多是宽袍大袖的样式,至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为了有效抗击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侵,变传统车战为骑战,并以国君的身份带头穿起了紧身窄袖、长裤皮靴的胡服。自此,古代戎服开始出现窄袖样式并流传沿用下来。京剧靠袖亦是腋下敞口至臂部缝合,扣结袖口的盘扣后,形成束口窄袖的样式,这与古代铠甲中常见的臂甲样式极其相近。当然也有研究认为,敞开式的蝶翅状靠肩下,连接着紧贴手臂的靠袖,这种独特的设计是整合了外罩铠甲与内衬戎服的传统军服样式而来。

秦汉时期的铠甲已经出现了用于保护肩膊的部分——“披膊”甲。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新疆尼雅遗址汉墓出土的用蜀地织锦制作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甲。唐中期永徽年间迎来“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战事减少促使传统的铠甲戎服逐步从防护身体的实用功能中脱离出来,开始关注铠甲的装饰性美感,出现了有虎头、龙首造型的“兽头吞肩”式护肩。京剧服装铠靠的蝶翅形“靠肩”神似传统铠甲中的披膊甲,而装饰着立体虎头纹样的“虎头肩”形制大约就是吸取了盛唐铠甲的装饰经验。

传统铠甲的早期护颈圆甲又称“盆领”,至南北朝后发展为独立的“护项”和“护领”。唐末铠甲中出现了系于颈间的肩巾样式,又称“结巾”。五代后的肩巾材质多为锦帛,保暖防尘又兼顾装饰之用。京剧服装中男靠的靠领又称“三尖”(如图2),大约就是古代铠甲中的肩巾在戏曲服装中的缩影,是经过艺术处理后、符合舞台表演需要的“护项甲”替代品。“三尖”作为武将的标志性符号,不仅可以作靠领,也可以搭配蟒袍、箭衣、马甲,标识人物的武将身份。

图2 传统京剧服装中的靠领

“靠肚”的前身是铠甲中起到护腹作用的“腹甲”。目前发现最早的腹甲当数云南李家山51号(汉)墓出土的一条铜扣金腰带。其带扣是一面直径25厘米左右的圆形镜,镜面镶嵌了大小两个玉环,中间是一个穿越的尖角。至唐代,腹甲逐渐发展成身甲上的圆形护甲。在唐后期的军服中出现了一种围在腰间,以皮革腰带束于铠甲外的半圆形戎装附件——“抱肚”,后发展成专门保护腹部的圆肚甲部分,或直接钉缀于外件甲衣上,或用皮带束之于铠甲外。至宋时出现了不仅在铠甲外用,在袍服外也常见的“袍肚”,制作材料多是图案绚丽的织锦 。经过女真族的进一步改良,到元代时“袍肚”发展成“捍腰”。明代的袍肚护腹甲作为吊系于甲身外的独立甲片,造型更加夸张、宽厚。京剧服装的靠肚造型也很夸张,内有厚厚的棉衬以保持靠肚造型的挺拓,且整体宽度比上下甲衣更宽出一指,以显示其威武。靠肚的主体装饰纹样有夸张的“虎头”纹、“双龙戏珠”“大龙吐水”纹等,在京剧舞台表演中依据人物角色的身份特征选择穿扮。

上古时期即有将两片毛皮分别围系于下体前后,以遮羞蔽体的作法,时谓之“蔽前”“蔽后”(《诗经·采菽》)。西周的武士亦有在下裳之前围挂皮革蔽膝(古时又称韨)的装扮,且在蔽膝上绘有火、山等纹饰。唐代披甲中有下穿白练裙或皮质白襤裆的样式,而襤裆即是腹下的前盖后裆。在部分唐铠的腿裙前面开衩处出现了起保护下腹作用的短小鹘尾。在明代腹甲下有倒尖形护甲,而且越发展越大。清代官制绵甲也有“在两幅行裳的正中接缝处,扣覆着一块蔽膝”[14](P321)的军服制式。京剧服装“靠”在前靠肚和后软腰下分别垂着一扇长及足的下襟,为前马面和后马面。其中,在前马面前还饰有一片倒三角形的“吊鱼”护甲,下端通常绣有半立体的“鳄鱼”。吊鱼的生活原型就是军服铠甲中越来越大的蔽膝。

京剧服装中的“靠腿”(如图3)源于古代一种全套铠甲战服中的“膝铠”部分。在秦汉将帅的战服中已经出现战裙内着膝甲的样式,至唐代《唐书·车服制》中关于全身披甲的衬甲制更有下穿大口裤外披膝甲的记载。前后开衩成左右两片的腿裙样式出现于唐初,至五代十国时已加长至膝下,后又发展为战裤外披的膝甲,且一直沿用到铠甲被废除。京剧服装的“靠腿”又称下甲,是与靠身刺绣装饰一致的两片长方形甲片,通常在每片下甲前垂挂有两片纯色简单刺绣装饰的面风,穿扮时环腰围系,悬挂于大腿两侧,可以跟随演员的舞蹈动作而翻飞、旋转,更显舞姿的壮美。也正是这种舞动美的表演需要,靠腿和吊鱼、前马面、后马面等裳甲部分,不仅在外表装饰有金银彩绣,而且衬里的用料颜色和刺绣纹样与之形成内外呼应,做工考究。

图3 传统京剧服装中的靠腿

从穿戴形制看,唐代绵甲首开将整件甲衣上下连成一体的新形制,穿戴时将甲衣披挂上身后,通过胸部和腰部的上下两重束甲,从后向前将甲衣紧紧围裹在身上。明清铠甲在穿戴时是用一根丝绳在胸部横向束甲,以使甲衣更加贴身。这与京剧衣箱制中“靠”的形制和穿扎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京剧服装中的“扎靠”即是通过后身“软腰”两侧的带子与前身护肚内的带扣穿连,再通过腋下勒扎的靠绸条固定靠身,从而形成上衣紧贴而下摆。

靠旗(如图4)通常被视作是古代将官的军中传令旗,经过美化夸张后成为临战武将的标志物,是京剧表演艺术对骑马行进时插在后腰革带上的令旗的艺术再创造。但绑负于将帅后背,随将帅动作而亦步亦趋、旗带飘扬的靠旗,更像是将帅麾下那忠心耿耿、听凭调遣的千军万马的象征。中国古代就有使用旗帜传达将官命令、调配战备物资的传统,有五色旗,亦有图腾旗。至南宋,赵构为笼络将帅直辖部队,首创了带有将帅姓氏的军旗,但始终没有国旗。直到清朝同治元年,为方便与外国交流,定三角形的黄地青龙旗为国旗。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后,改三角旗形为长方形。京剧舞台表演艺术中用来显示武将威武、渲染临战场面宏大气势的四面放射状三角形靠旗,通常以随形的单龙戏珠纹样为主,这或许是古代图腾旗的演变,亦或是对满清“黄地青龙旗”的借鉴。

图4 传统京剧服装中的靠旗

四、京剧“铠”“靠”的改良发展

清末民国初是京剧的大盛期,也是“私房行头”盛行、京剧服装改良发展的重要时期,突破传统靠身前后两片制式的“改良靠”便形成于此时。改良靠早先是由“麒麟童”周信芳在饰演《献地图》中的刘备时而专戏专创的一种服装样式,是在传统软靠的基础上减少附件、简化纹样后的上衣下裳式束腰合体的轻便甲衣。其设计初衷是为了减轻武将的装扮负担、突显演员精彩的舞台表演动作,后被纳入戏曲衣箱体系中。改良靠在软带式腰箍及肩部有浮雕的半立体虎头装饰。因为周身甲片包括靠领的边缘都满缀排须,改良靠又称为“排须甲”,具体包括男改良靠和女改良靠两大类,二者在服装色彩和主体纹样装饰上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改良靠方便武打表演的简约扮相远不及传统京剧靠威武,所以现在一般用于普通将官,也会通过加挂“狐尾”等象征性装扮,表明人物“番邦”偏将的特殊身份,并由此派生出缀炮钉、出凤毛等异邦偏将的装扮样式。

作为硬靠标志的靠旗也经历过各种变数。前辈戏曲表演艺术家在靠旗的大小、形状、数量等方面都曾经有过大胆尝试,但最终还是回归到了四面三角靠旗的稳定程式上。靠旗四面的定制并非一蹴而就,在早年的梆子班里有用八面靠旗的,也有人试以六面代之。但是,绑扎多面靠旗增加了演员的身体负担不说,在舞动、开打时问题更明显:旗子过于密集,舞动时密不透风,舞动稍停,则旗子因距离太近相互裹缠,难解难分,飘带更是缠得乱七八糟,不成体统。四大须生之一的马连良在演出《临潼关》中时,按照徽班原本方形靠旗的样式,设计了背插四面方形靠旗、龙虎靠肚的绿色簇金大靠。静观其外部造型确实华美,但在舞动开打时却总有些别扭。原来,方形靠旗原本是平行伸展状,将其呈放射状斜插进背靠后就显现出呆滞感,远不如三角旗飘逸洒脱;而且受形状限制,旗面尺寸偏小,缺少了三角形靠旗的可舞性。这身四面方形靠旗的华美大靠,在首次舞台亮相之后,便再也没有在舞台上出现过。由此可见,四面三角的定制是靠旗历经舞台实践后,符合科学和审美需求的历史性选择。也正是有了前辈戏曲人在靠旗发展过程中的探索精神与创新实践,才使后来人免走许多弯路。

结语

京剧传统曲目的表演中用来装扮武职官员、彰显威仪的“铠”“靠”,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实再现,是民族传统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通过对传统京剧服装“铠”“靠”的多维度、多角度历史溯源,使我们感受作为四大国粹之一的京剧艺术所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同时,希望本研究对新时期戏曲服装的创新设计与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猜你喜欢
铠甲样式京剧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国王排名》:用极致的纯粹,击穿成年人的“铠甲”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京剧表演开始了
对峙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鲜花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