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埃尔诺与中国

2023-01-06 09:03田嘉伟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自传安妮法国

文|田嘉伟

安妮·埃尔诺在巴黎郊外

自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以来,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的作品在中国掀起阅读热潮,赢得了越来越多热爱文学的读者的心。

自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以来,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的作品在中国掀起阅读热潮,各路媒体也在从不同方面向中国读者介绍这位“相对不熟悉”的作家。

作品早已进入中国

事实上,早在2003年,天津外国语大学的郭玉梅就已经翻译了埃尔诺的三部代表性作品,分别是《位置》《一个女人》和《耻辱》,并以《一个女人》的总标题集合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郭玉梅还在译后记中提到了她对埃尔诺作品的阅读体会,可以看作对埃尔诺在中国的初步介绍。郭玉梅写到:“她的作品就像一种建立在个人自传基础上的社会调查。她认为表现那些从未有发言权的底层社会人群的生活情境是她应尽的义务。”

2006年,时任《世界文学》杂志(双月刊)主编余中先教授在当年的第6期刊登了孙婷婷翻译的《外部日记》选段。

2008年,《悠悠岁月》在法国的出版取得巨大反响,人民文学出版社在翌年邀请吴岳添先生翻译了这部作品,并荣获了出版社当年评选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之一。评选委员会的中法双语颁奖词如下:

“安妮·埃尔诺的《悠悠岁月》,通过对从四十年代直到今天的一些照片的记述,采用她创造的‘无人称自传’这种前所未有的体裁,回忆了她在这一历史时期经历的特定岁月。作者把个人的私事与时代的大事融合在一起,在自己回忆的同时促使别人回忆,从而使这部自传成为整整一代法国人,特别是法国妇女的集体记忆。

崭新的风格和出色的语言使《悠悠岁月》成为一部杰作,安妮·埃尔诺也因此当之无愧地跻身于法国当代第一流作家之列。”

从这份颁奖词里的几个关键词,我们就知道评委会准确地把握了安妮·埃尔诺这本书的特色,也表明中国文学界对安妮·埃尔诺的了解进入了一个更深化的阶段。

2 0 2 0 年,法国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的《回归故里》被翻译到中国并获得强烈回应,获得同年的“傅雷(法语)翻译出版奖”的“新人奖”,在书评网站“豆瓣”上高居2020年度外国文学(非小说)第一名。其中关于“阶层流动”的话题引发了中国读者广泛共鸣,而埃里蓬文中对埃尔诺的多处致敬,也让读者间接地对埃尔诺有了更多的认识。

就在今年10月底,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三本安妮·埃尔诺的作品,分别是《一个男人的位置》《一个女人的故事》和《一个女孩的记忆》。其中《一个男人的位置》《一个女人的故事》是对《位置》《一个女人》的修订再版,而《一个女孩的记忆》是首次翻译。相信随着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将有更多与中国读者见面的机会。

埃尔诺给本文作者的签名

截至埃尔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过去20年在中国大小期刊上关于埃尔诺的论文达20篇。埃尔诺的作品得到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群体的阅读和欣赏。

从译介到研究

除了译介,中国学界对埃尔诺及其作品的研究这几年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北京大学和巴黎第四大学联合培养的陆一琛博士2015年在《外国文学》发表期刊论文《论安妮·埃尔诺自传<悠悠岁月>的社会性维度》,并于2019年以《以摄影印证的自我书写:安妮·埃尔诺和艾尔维·吉贝尔》为题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着重处理了埃·诺的自我书写与摄影的密切关系。

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彭莹莹2016年在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她的法语博士论文《自传契约,社会记忆—解读安妮·埃尔诺的社会自传》,她采用勒热纳教授的“自传契约理论”来分析埃尔诺的作品,并敏锐捕捉到“社会自传”这一法国学界研究埃尔诺时的重要概念。

截至埃尔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过去20年在中国大小期刊上关于埃尔诺的论文达20篇。笔者了解到,埃尔诺的作品得到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群体的阅读和欣赏,特别在女性读者当中反馈强烈,陆续有一些尝试学习埃尔诺写作风格的文章。不少硕博士留学生在法国高校注册和埃尔诺有关的论文,比如把她与中国作家萧红和中国香港作家李碧华进行比较。这一重视除了与埃尔诺自身在法国学院和民众中获得的双重认可有关,也和2017年以来全球新一轮高涨的女性主义浪潮密不可分。

这一场新的女性主义运动,起始于美国,蔓延到法国,在中国也获得了积极回响。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关注女性在恋爱、婚姻、家庭、社会等亲密或外部关系中的平等和解放,女性独立自主的意识和权利,而这些也正是埃尔诺的作品重点涉及的题材。虽然在法国社会包括法国女性主义的内部,她也有一些争议,但总体上她已经成为波伏瓦和杜拉斯之后法国女性主义一个新的文化偶像。与此同时,根据埃尔诺作品改编的电影《纯粹的激情》《正发生》等陆续上映,借助电影这一影响更为广泛的大众文化媒介,特别是关注女性堕胎权的《正发生》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中国的读者和观众更为切实地体验到埃尔诺作品的力量、她介入社会议题的勇气和情感刻画的细腻。我们有理由乐观估计,埃尔诺的作品将在中国文学界和中国社会获得更多的讨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安妮·埃尔诺《悠悠岁月》

根据埃尔诺作品改编的电影《正发生》的剧照

埃尔诺的作品从早期绕道父母亲人迂回表达自我的“亲子叙述”中,逐渐走向新世纪以来加入更多对法国当代社会历史的反省,体现了极大的写作抱负和能力。

珍贵的交流

安妮·埃尔诺来过中国,她在《悠悠岁月》中译本的《致中国读者》中写道:“2000年春天,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先到北京,后到上海。我应邀在一些大学里谈了自己的写作。你们的国家—中国,我在童年时就多少次梦想过的地方,我在想象中在那里漫步……我在街道和建筑工地的喧闹中、在偏僻的胡同和公园的宁静中漫步。我在最新式的高楼旁边呼吸着平房的气息。我注视着一群群小学生,被货物遮住的骑车人,穿着西式婚纱拍照的新娘……其实我们完全是在同一个世界上……”这段文字不仅表达了她对中国的向往和好感,也一以贯之以她的方式观察日常生活,表达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思考。这种书写既是个人经历,也有着能被他人分享的感性。

笔者曾于2014年至2021年留学法国,跟随当代文学专家多米尼克·维亚尔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16年2月5日,埃尔诺出席《看灯光,我的爱人》改编的电影映后会,笔者有幸和她交谈并合影留念。这是一部记录她逛超市经验的非虚构作品,她说,她曾经在上海的外滩漫步,进而在给笔者签名的书页写道:“一次超市里的漫步。”

在对埃尔诺作品的追踪阅读中,笔者感到她从早期绕道父母亲人迂回表达自我的“亲子叙述”中,逐渐走向新世纪以来加入更多对法国当代社会历史的反省,体现了极大的写作抱负和能力。相信,她能赢得越来越多热爱文学的中国读者的心。

猜你喜欢
自传安妮法国
好久不见的自己
法国(三)
法国(一)
Who Has Seen the Wind?
每次只做一件事
这样单纯的我,才是最好的自己
《李敖自传》
入学考试——比尔吉特·尼尔森自传(四)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我是鲨鱼 沙奎尔·奥尼尔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