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建筑绿化工程质量控制

2023-01-06 16:30:49
石油化工建设 2022年3期
关键词:土球苗木绿化

刘 凯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保山 678000

据统计,2020 年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m2。因此,如何做好与建筑配套的绿化工程,保障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长久性发展课题。结合云南省保山市国家级区域性跨国境救援基地暨省级综合应急救援示范基地(一期)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实践来分析影响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以及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1 工程简介

项目位于云南省保山市保山工贸园区永胜路以南、青堡路以西、王家山公园以东,总占地50 亩,主体工程建筑面积15325.57m2,属I 类公共建筑,主要建设内容为保山市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大楼及周边绿化附属工程,苗木结合当地植物生长特点和建筑风格选择多种乔木、灌木进行移栽,体现高低搭配、错落有致、四季分明的特点。建设工程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亚热带高原区,属中亚热带高山区气候类型区,气候既受北上海洋性季风控制,也受内陆青藏高原南下气流影响,使全区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不明显,年、月温度差变幅不大,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偶有冰霜降雪袭击。

据保山市隆阳区气象局多年平均实测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年平均气温15.9℃,极端最高气温32.3℃,最低气温零下3.5℃,地面温度≥10℃的活动积温4929.4℃。由于境内地形、地貌复杂,立体气候明显,降水在地区上的分布差异也较大。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66.5mm,多年平均降雨日数187d,降雨变差系数Cv 值为0.16,多年平均蒸发量1611.1mm,平均相对湿度70%,日照时数量多月248.8h,最少月111.7h,多年平均太阳幅射总量为139279.9kcal/ cm2, 多年平均霜期138~150d,无霜期215~227d。总体气候适宜各类绿化苗木种植。

2 影响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施工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并形成了独特的现代东方园林绿化风格,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本文主要结合保山市综合应急救援示范基地项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绿化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绿化苗木存活率不理想、生长良莠不齐等现象。栽植苗木的一般流程为:定点、放线→刨坑(挖穴)→掘苗→运苗与假植→苗木支撑加固→浇灌(后期养护修剪施肥等工作)。根据栽植流程现将影响建筑附属绿化工程质量的常见因素分析如下:

2.1 人员因素

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大部分种植工人年龄偏大,不熟悉相关施工程序,操作不规范,不能充分理解图纸设计意图,大多凭经验施工;另外,各种施工队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成品保护意识淡薄,组织不协调、考虑问题不周全等问题较为普遍;绿化施工管理人员对工序控制和质量验收的标准理解深度不一,验收控制不严、未做到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人是工程实施的最终执行者,如果施工人员自身没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再加之现场管理缺失,履责不到位,绿化工程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各类质量问题。

2.2 材料因素

作为绿化工程的基本材料,适宜的土壤和健硕的苗木是保障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和整体景观效果的必备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因为赶工期、节约成本、进场验收不严格等综合因素,造成所选苗木、土壤、肥料不合格,以次充好、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导致后期绿化苗木出现不能正常生长,胸径、冠幅、高度、色泽等外形条件不符合要求、整体景观效果不理想、甚至苗木成活率低等现象。

2.3 机械因素

主要表现在大型植株运输与栽植过程中,由于运输、吊装机械不满足要求,运送和栽植过程简单粗暴,生拉硬拽或施工安排不合理,导致植株被剐蹭、碰撞、挤压甚至折断,对植株的外观质量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影响苗木栽植后的景观效果,降低苗木存活率。

2.4 气候因素

植株生长对环境依赖程度较高,掌握植株的适宜栽植时间、气候,遵循植株生长规律,必能事半功倍。不同的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或喜阴或喜阳,或亲水或憎水,有生长在高纬度的针叶植物,有生长在低纬度的阔叶常绿植物,从而造就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物景观特色。在施工以及苗木生长过程中都难免遇到大风大雨、干旱、严寒酷暑等恶劣天气影响,能否提前制定应对恶劣气候环境的措施,将会影响绿化苗木施工质量以及植株的成活率。

2.5 后期养护因素

管理和后期养护从浇灌、防寒暑、病虫治理、施肥及修剪等方面着手,新栽植的苗木生命力相对脆弱,需要精心养护才能茁壮成长。有些植物在缺乏营养、病虫害时表现不明显,导致管理人员容易忽视对其的养护,没有及时进行施肥浇水,除病虫害等,最终造成苗木生长良莠不齐、病害频发,景观效果差,存活率不达标等现象。

3 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选择高素质作业人员,强化质量管理流程

要做出高质量、高品质的绿化工程,首先应该从人员管理抓起,只有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能按照设计施工、重视施工质量,才可做出高品质、高标准的绿化工程。我们在施工队伍选择上就应该开始严格把关,选择具有专业资质、专业人才、行业口碑好、熟悉当地苗木习性的高素质专业队伍,为后期施工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施工过程中强化管理流程,专业技术负责人或技术主管首先要对附属绿化工程的工序和质量标准熟记于心,再对施工队伍的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进行详细技术、质量交底,要求人人清楚施工流程和质量要求。同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奖罚制度等,并以此为依据,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严格落实整改。在绿化工程施工前需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各个实施阶段需严格落实方案中的措施,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指导。同时管理人员应考虑建筑绿化工程与管网、机电等工程交叉施工的情况,需要提前制定好施工进度计划,合理进行机械和人员的安排,避免出现绿化工程盲目抢工期,省略正常工序的现象发生。

3.2 把好材料关,抓好源头保障

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要从源头把好质量关,应选择正规的具有专业资质的供货单位进行绿植苗木的采购,还包括绿化工程涉及的各种种植土、养护液等。材料进场后严格执行材料验收程序,一般为“三检制”验收程序。

苗木进场前需要对苗木的检疫证书、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复核,进场苗木为假植苗时应满足生长健壮、枝叶繁茂、冠形完整、色泽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冻害等基本外形要求;进场苗木为地苗时应保留骨架,避免形成独干,应满足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等外形要求。绿化种植土必须排水透气,并且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层须与地下土层连接,土层下应无水泥板、沥青、石层、大面积淤泥等不透水层。要求不含砂石、垃圾、生活垃圾、以及强酸性土、强碱土、盐土、盐碱土、重黏土、沙土、受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及含有其他有害成分的土壤等。污泥、河涌淤泥等不宜直接做种植土。种植或播种前应对该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采取相应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不符合种植土质量要求的土壤应根据要求进行改良方可种植。土壤改良剂不宜有异味,不能含有毒污染物、病源等,改良后的土壤理化指标必须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种植区土壤质量如不符合要求,必须更换种植土。换土后应压实,使密实度达到70%以上。最终,顺利通过各单位验收的苗木及种植土等材料方可允许进场使用,从源头上抓好质量保障。

3.3 吊装运输阶段

吊装苗木的机具和车辆的工作吨位,必须满足不同苗木吊装的要求,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患于未然。在苗木出厂运输过程中,轻拿轻放、排列合理,堆放整齐,避免苗木之间发生碰撞,若出现树干、树枝破损,需要及时对破损位置涂刷保护剂,以防止病菌侵入,影响后续生长。

苗木在长途运输中应专人养护,保持苗木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苗木暴晒、风干、雨淋和机械损伤。

苗木在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保持苗木、土球及包装完好无损;苗木的体量过大或土球直径超过70cm 以上,应使用吊车等机械装卸,并用蒲包或者稻草垫在绳索与树干之间,避免勒伤树皮,托稳土球,轻吊轻放,保证土球的完整性。

苗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篷布遮盖措施:防晒、防风吹;对于不采取遮盖措施的苗木可以拒收。

在栽植阶段要遵从“随挖、随运、随种”的原则,若种植的条件不成熟时,则应对裸根苗木进行假植或培土,对带土球的苗木应保护好土球,并在土球上覆盖湿润的草包。

3.4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的苗木

目前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普遍有盲目追求视觉效果,要求设计和施工单位种植不适宜当地气候的植被,最终导致苗木不能正常生长,存活率低下,严重损害了建筑绿化工程的美观协调。设计及施工单位应扩大市场调查范围,征询园林绿化方面的专家学者,采用代替性的植物进行绿化工程施工,尽量做到本地植物的充分利用,减少不适宜当地气候的外来物种,在保证工程造价不超预算的同时保护当地原有的生态自然环境。

3.5 后期养护

单株苗木定植埋土后在苗木外缘用细土培起10~20cm 左右的土埂,联片栽植的树或灌木可联合起来集体围堰,方便后期浇水。

高大的树木或者带土球栽植的树木应当立支撑,避免浇水后被大风或者人为损坏。支撑不得使用老旧腐烂、歪七八扭的材料,既影响美观又起不到支撑作用。支撑形式根据植物大小及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一般采用三角支撑或者四角支撑。

日常养护工作应根据苗木的习性及时浇水、施肥,观察苗木的长势,清除残花败叶,使苗木生长健壮。病虫害的防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依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原则控制各类病虫害的发生,严禁使用对环境有较强污染的各类化学杀虫和杀菌药物,通过加强养护,增强树势;保护鸟类,利用天敌;把握时机,物理消灭等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人与动物、植物和谐共存的关系。除了定期除杂草、除病虫害外,还需要提前做好恶劣天气的保护措施,如及时增加支撑、防寒保温草垫等,并做好养护记录。

绿化技术管理人员应制定养护专项方案,根据不同情况,对苗木应进行定期修剪,夏季搭栅遮荫、树冠喷雾、树干及时剪除,冬季应绑扎稻草防风防寒等。

4 结语

绿化工作从苗木和土壤选择、运输吊装、种花栽树、剪枝除草、浇水施肥以及后期养护等都需要精细化、标准化的操作和管理。只有抓好每道程序的施工,从心底重视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稳步推进建筑绿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逐步达成共创“绿色家园”“公园城市”的美好愿望。

猜你喜欢
土球苗木绿化
浅谈带土球苗木栽植技术
园艺与种苗(2024年2期)2024-05-18 22:43:08
苗木供求信息
林业与生态(2020年1期)2020-04-16 12:48:22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25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8
最新苗木行情
大树移植的土球挖掘及包扎技术
最新苗木行情
农村百事通(2017年5期)2017-03-27 19:24:06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沙湖立交绿化
锋绘(2016年1期)2016-05-13 09:18:14
最新苗木价格行情
农村百事通(2015年7期)2015-05-19 11: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