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强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2020年以来,“体教融合”作为一个热点词汇,频频出现在民众生活中。从部委到地方各级重点文件的出台,其目的是建立更为完善的新的体育教育体系,各省在落实文件精神的同时都进行了不少积极的尝试,为推动区域体育教育全面发展、全面融合提供了契机。陕西省作为有效落实“体教融合”的发展阵地,对促进与沿海省份体育发展接轨、提高体育和教育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政策角度来讲,本研究既可体现出政策的实施效果,又可发现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并为政策的实施提供可行思路;从理论角度来看,完善和丰富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是本研究的一项重点;从实践角度探究,本研究能为陕西省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建议。在阅读大量政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在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国知网、体育局官网、陕西省政府网等平台查阅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方法支撑,同时编制了“陕西省大学生体教融合发展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基本信息和调查内容两个部分: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是否为体育专业;调查内容主要由几项指标构成,包括政策了解、人才培养及理念、育人优势、思想认知等。
为了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本研究调查问卷的发放范围覆盖陕西省西安、宝鸡、渭南三市,涉及西安体育学院、宝鸡文理学院、渭南师范学院、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5所高校,共计428名学生。其中,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各占50%;男生占49.77%,女生占50.23%;大一学生占39.72%,大二学生占13.79%,大三学生占20.79%,大四学生占18.69%,已毕业学生占7.01%。本调查以发放电子版问卷为主,通过问卷星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1 部分学生对“体教融合”政策内容认识不足
对政策的熟悉程度方面,在关于“体教融合”政策内容了解的回答中,8.41%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46.03%的学生表示了解程度一般,29.67%的学生表示只是听说过,15.89%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调查发现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了解程度存在差异,对政策非常了解的学生也只占了一小部分。“体教融合”政策出台对于青年体育教育发展理念在价值、功能上是否可以完善的调查中,91.82%的学生表示不清楚,8.18%的学生表示似乎知道,可见学生对“体教融合”政策内涵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不了解。此外,也可以看出陕西省各学校对“体教融合”内容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1.2.2 陕西省“体教融合”政策下培养方式有待改进
培养方式上,关于“推动‘体教融合’下体育与其他学科是否存在促进的优势”这一问题,69.39%的学生表示是,30.61%的学生表示否。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对于体育与其他学科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认知有待进一步增强。在对“体育的教育理念是什么”的回答中,95.09%的学生认为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89.95%的学生认为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83.18%的学生认为是健康第一、以人为本,82.94%的学生认为是强身健体、完善人格。在对“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是否冲突”的回答中,12.85%的学生表示会有冲突,87.15%的学生表示没有冲突,可见仍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体育对于文化教育的影响是存在的。在对“认为所在高校是否应当遵照‘体教融合’理念教育发展时”的回答中,87.15%的学生表示认同,12.85%的学生表示不认同,体现了“体教融合”理念下培养是否依照政策进行时学生意见的差异性。从人才培养效果来看,在对“自身身体素质与初高中阶段相比是否有所增强”的回答中,77.34%的学生表示肯定,11.68%的学生表示否定,还有10.98%的学生表示不确定,可见培养效果对于青年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存在些许不足。
1.2.3 “体教融合”政策下增强育人优势促进学生发展
育人方面,在关于体育专业育人优势的回答中,88.79%的学生认为可以促进“健康第一”的理念,84.35%的学生认为可以树立正确的胜负价值观和进取精神,85.28%的学生认为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78.78%的学生认为可以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意识,78.5%的学生认为可以培养自强自立精神,69.16%的学生认为可以树立诚信意识,72.9%的学生认为可以培养人际交往能力,22.2%的学生认为能够培养其他方面的优势,可见体育对于青年学生的育人作用不可忽视。在关于对个人发展的作用的回答中,88.79%的学生认为能够培养自律性和他律性,83.88%的学生认为可以增强尊重意识和纪律意识,89.25%的学生认为能够增强集体意识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70.79%的学生认为能够增强爱国意识,81.07%的学生认为能够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25.93%的学生认为能够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
1.2.4 “体教融合”落实下高校教学内容应全面提升
教学内容方面,在对“新时代下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哪些素质”的回答中,89.25%的学生认为应该具有一专多能的专项能力,69.63%的学生认为要培养终身学习理念,78.97%的学生认为应当具有教师教育基本技能,74.3%的学生认为要具有创新能力,23.13%的学生认为应具备其他方面的素质。由此可见,基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现状,陕西省体育专业特色多以师范型为主,与专业型存在一定差异。在对学校体育教师教学应包含的内容的回答中,94.39%的学生认为身体素质锻炼是主要目的,91.12%的学生认为是关于运动技能的学习,86.92%的学生认为是运动项目知识的学习,84.11%的学生认为是基本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76.4%的学生认为是精神和人格的培养,59.81%的学生认为是应试项目的学习。可见大部分学生依然停留在体育与身体素质才是教学内容最重要组成部分的认知阶段,说明“体教融合”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依然存在不足。
新时代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生了变化,高校需要顺应新时代的更高要求,进而推动体育教育的全面改革及深层次发展,目前具体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目标主义影响立德树人宗旨落实。当前,既要注重竞技水平与结果,又要树立组织性、纪律性及不骄不躁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能只注重竞技结果,唯成绩论。二是赛事规划部门与教育系统和传统体校未能建立多方协调的有机统一,未打破部门间壁垒。脱离教育的体育或者脱离体育的教育都是不完整的。要避免出现传统体校的学生没有资格参加教育系统的赛事,普通高校的学生也没资格参与体育系统的U系列赛事。三是未确立规范制度。为促进体育赛事公平公正,应建立规范有效的部门协调制度,从制度角度出发解决体育与教育相互干扰的问题,以制度融合促进“体教融合”,两个系统协同发力,在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和学校体育发展、体育科技研究和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度融合,协同促进。
课程体系配置关系到人才培养是否符合时代需要,学校体育育人课程体系不能只从强体魄、增技能上制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得到相应匹配和发展.我国长期受到“强专业”培养模式的影响,课程体系设置中体育德育有所分离,新时代下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概念,说明旧的培养模式已经不符合现阶段我国对于体育人才培养的要求。首先,主要问题在于许多高校愈加重视体育对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但在促进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的同时,淡化了德育教育的融入。其次,实践教学活动中过于依照体育教材,忽视了对于人思想意识的主导性,对于德育目标增强个人品质方面难以有效植入。最后,没有将学生道德品质作为体育教育评价标准融入,没有充分考虑德育在体育教学课程目标、功能调节的价值。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效果体现的重要途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学生建构全面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结构,它体现了一个地方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法。新时代下高校的教育已具有更大的自主权,也就需制定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从而促进新时代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
第一,陕西省高校应加强对“体教融合”政策的普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四位一体”目标就是将体育价值和作用进行了高度概括,即通过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让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样的概括是对学校教育发展最为全面且最深刻的概括,跟过去长期存在的对于体育的刻板认识形成鲜明对比[1]。不同于人们以往树立的休闲体育的观念,将学校体育上升到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高度。作为新时代的新要求,要从根本上改变学校体育面貌与学校体育内涵,不断深化改革以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适应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2]。因此,各高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良好地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学习氛围,对其内容要从“知道”转变为“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进而促进理解和加深认识。
第二,重视对“体教融合”的宣传与倡议的学习。加强师生对国家和陕西省提出的深化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政策的了解,引导教师、学生转变传统观念,认清体育教育未来发展趋势,避免在发展中走弯路[3]。新时代下大数据、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及其广泛性、及时性的优势可以让政策、新闻传播的效率更高,也为《意见》等相关政策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只有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才能使体育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体教融合”建设需要体育行政单位、教育行政单位、相关政府部门及社会企业力量的协作与支持,多方相互融合、相互推动,才能促进“体教融合”有效落实,进而促进后备人才培养。体育行政单位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关联相关企业,对学校体育发展提供必要赞助,增加运动器材和训练设施的有效保障,加大校企联合力度,将学校现有场地对外开放,为企业人员提供体育锻炼场所,同时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社会企业团体提供专业运动指导,培养其能力的同时服务社会。教育行政单位要摒弃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到“体教融合”模式的推行对陕西省竞技体育人才选拔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尽可能地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其在大学阶段都可以接受到完整的文化教育,与体育部门之间应相互监督,共同进步,深入推广“体教融合”模式。只有各部门加强优势互补,才能统筹推进“体教融合”建设[4]。
为实现对技术、资金、人才的有效利用,各部门要积极打造共融互通的建设理念。首先,政府负责宏观制度细则的建设,这对于竞技体育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次,体教融合发展要求体育、教育两部门团结协作,正确认识“体教融合”建设对于推动陕西省大学生竞技体育与文化学习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再次,体育和教育部门应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省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陕西省青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通过打破部门行业间的壁垒建立协商制度,相互沟通、及时交流,在具体实施当中联合制定、共同执行。
深化学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选拔,培养青年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加强和改进青年体育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围绕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构建新时代“体教融合”教育模式创新理念、内容、方法,努力推进教育新局面,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和体育人才培养提供保障[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这个新鲜而又生动的比喻含义深刻、蕴意丰富,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育工作有着深远的启发意义,“体教融合”的发展就需要注重“放盐”时的科学性、规律性、溶解性,进而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青年体育精神之中[6]。
第一,为体育专业设置思政、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形式多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体育人才更加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竞技比赛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因此思想教育工作成为教育融合体育必不可少的环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且全面发展的思想,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及“体教融合”思想内容指明了前进方向,深化“体教融合”制度就是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把增进体育生的文化教育与文化生的体育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教育实践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原则,也是促进陕西省体育教育不断深化的指导准则之一。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在于体育专业教育体系中的思政教育,认清陕西省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特点,解决好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优化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重点,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陕西省体育发展。
第二,坚持体育、德育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长期坚持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大力弘扬与培育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强调体育竞技水平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德育问题。在充分开发个体潜能的同时,完善健全人格无论何时都是最为重要的,学校可根据学生具体素质水平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而不是统一用一种标准对待,对于文化生要加强体育教育与体育锻炼,而对于体育生则要加强文化课程学习,这就需要转变学生固有的思想认识,以确保“体教融合”制度实际效果。“体教融合”制度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调节人与健康、人与思想、人与竞技运动本质的融合。当然,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但其作为教育的本质原则是必须始终坚持的。
第一,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目标是行动的先导,是具体实施的指南,是顺利展开行动的基础保障。只有顺应国内国际体育人才培养趋势,明确培养目标,探索培养新模式,才能使体育人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7]。2020年3月17日,腾讯网发布的2020年中国体育类院校综合排名中,我国西部各省中西安体育学院位列十二名。长期以来,陕西省高校体育专业设置单一,许多院校虽设有体育专业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因此综合类院校与体育院校应当加强沟通交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创新专业建设,加强学科交叉建设,探究具有特色的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新理念。
第二,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与层次,重视人才引进,为学校师资不断注入新活力;多措并举,进而落实“体教融合”政策,为中青年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只有加强教师间的切磋交流,才利于思维创新,进而构建教育新格局;与沿海地区院校和高水平院校多沟通、多交流,制定完备的培训计划,杜绝盲目的、无效的培训,重视培训过程,完善评价体系,进而提升师资素质和能力。
第三,制定国际化、高标准、综合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陕西省体育院校多为培养体育教师开设,对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较少,“体教融合”政策落实力度不够,不能适应新时代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变化。新时代倡导综合化的培养理念,学科之间联系增强,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员相互协作,为此要进行融合化的教育理念设计,从体育、国家、社会和个人需要的价值出发,鼓励体育专业学生跨专业选修提升综合能力,鼓励非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体育专业实践活动,交叉融合,以高素质、基础强的目标改变旧模式,使得专业教育和通才教育同向同行,进而促进体育事业和人才全面发展。
第一,陕西省高校应以“体教融合”为契机,以加强专业体育与高校体育合作办学指导为重点,有效落实《意见》,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合作办学。同时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吸引专业人员来陕指导,加强合作办学的同时,形成体育教育合作新模式。
第二,为推动广大青年学生健康发展和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指明前进方向。主要围绕三方面:一是要促进青年健康发展,通过体育课、体育锻炼和竞技体育的途径实现让学生享受乐趣、锤炼意志的目标,具体实践过程是要瞄准会、练、赛三方面推进;二是转变观念,清楚认知资源整合的重要性,以政策落实作为细化学校体育改革的目标和路线;三是运用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优秀竞技运动员,只有在为所有参与专项体育竞赛时涌现出的具有潜质且愿意在体育方面进步发展的青年给予更多的训练和比赛机会的基础上,选拔优秀的后备人才,才能为我国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提供最全面的基础保障。
新时代我国正在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保障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通过行业改革推进结构调整以促进健康发展达到最优配置,同时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打破陈旧思想、摸索科学培养方式,从而为中国体育和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全新思路,深化“体教融合”能为陕西省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后备人才,促进教育与体育全面提升,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