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新华,杨海林
(潍坊市青州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山东 潍坊 26250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多种污染物的统称,一般为人工合成产物,难以被自然分解,若产生后未对其进行及时合格处理,会严重损害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目前,从我国环境监测现状来看,需对这类污染物的含量、实际分布情况等多项因素展开研究。在此依据下,才能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与完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方案奠定一定基础。虽然我国一直以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战略,但也并未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由此,我国不断加大在环境监测、治理方面的投入,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长远发展。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是指能够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半衰期较长,且能通过食物网积聚,不利于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有机化学物质[1]。
1.2.1 工业化学品
工业化学品是被用作各种电器中热交流的一种物质,在塑料与油漆中也可以见到。该物质包括多氯联苯(PCBs),主要用作电器设备如变压器、电容器、充液高压电缆和荧光照明整流,以及油漆和塑料中,是一种热交流介质,还包括化工生产的中间体六氯苯(HCB)等。
1.2.2 有机氯杀虫剂
该物质是一种用来杀灭生活中、农作物中害虫的化学物质,例如:艾氏剂(aldrin):将其施于土壤中,可用于清除白蚁、蚱蜢和其他昆虫;滴滴涕(DDT):也是农药杀虫剂,可用于防治蚊蝇传播的疾病;毒杀芬(toxaphene):是用于棉花、谷类、水果、坚果和蔬菜杀虫剂。由于其危害性较大,现已被多个国家禁止使用。
1.2.3 非故意生产的副产物
非故意生产的副产物主要是指二噁英和呋喃,其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不完全燃烧与热解的物质,包括城市垃圾、医院废弃物、木材及废家具的焚烧,汽车尾气,有色金属生产、铸造和炼焦、发电、玻璃等工业及释放氯联苯(PCBs)的事故;(2)含氯化合物的使用,如氯酚、氯联苯(PCBs)、氯代苯醚类农药和菌螨酚等;(3)氯碱工业;(4)纸浆漂;(5)食品污染,食物链的生物富集、纸包装材料的迁移和意外事故引起的食品污染。
由于POPs的特殊性,国际上已经明令禁止和限制生产、使用、进出口、人为源排放,因此,要管理好含有POPs的废弃物和存货,且集中处理以防止泄露。
1.3.1 累积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之一是能够在食物链中慢慢积聚,换言之这种污染物虽然在环境中有时无法监测到,但并不代表不存在,只是当时的浓度不高,而现有的污染物监测技术无法对低含量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进行准确监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污染物会经过水、大气、土壤等慢慢扩散增加[2],当被发现时,已达到一种无法处理的等级,从而增加了危险性。
1.3.2 稳定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在其所处的环境中长期存在,且去除耗时较长,从化学角度而言,这种污染物中的氯含量较大。通常,将氯原子加入到有机碳化合物结构中,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有机碳化学分子的稳定性[3]。因此,自然界中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会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健康安全造成长期威胁。
1.3.3 半挥发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运转距离较长,且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简而言之,即便某一地区从未出现过导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产生的物质,但由于其具有半挥发的特性,会从其他地区转移过来,只是需要较长时间。
1.3.4 具有雌激素活性
在实际监测中发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雌激素活性这一特性,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1.3.5 高毒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质在低浓度时也会对生物体造成伤害,例如,二噁英类物质中最毒者的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 000倍以上,号称是世界上最毒的化合物之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质还具有生物放大效应,会通过生物链逐渐积聚成高浓度的污染物,从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会严重危害生物健康与环境稳定,这类污染物不仅传播能力强,而且降解难度大。现阶段,我国发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达几十种。一般而言,只要污染物中包含氯离子,便会提高污染物的稳定性。同时,由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会在食物链转移、传递的作用下不断积聚,因此,这类污染物的监测难度极大,且在自然环境中,不论土壤、水环境、大气中的污染物含量都会影响监测准确性,即含量越低对检测技术的要求越高,因此,实际落实持久性有机物监测的工作具有一定困难。当前,虽然我国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工作极为重视,但几乎找不到被这类污染物影响的地区。曾在北京开展一次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项调查,抽样对象为300位母乳喂养产妇,这些女性的乳汁中含有氯联苯物质者占比高达90%以上[4]。因此,加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管控与监测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通常,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由多种不同的成分组合而成,其来源可细分为以下三类。
在大多数的农药成分中都会含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逐渐增加了对农药的需求量以及使用量,导致土壤中的该类污染物长期存在[5],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生长状况,同时还损害了土地资源。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也会涉及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常见的多氯联苯,其化学性质稳定性较强,且介电性较强,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由此可以看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会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增加泄露风险,进而污染生态环境。
通常,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排放时很难引起注意,但实际上不管是钢铁冶炼,还是秸秆焚烧,都会有二噁英产生,其会在空气中传播,从而损害人体健康[6]。
近年来,我国通过落实环境监测工作,在土壤、水、大气中均发现了持久性污染物的存在。
(1)土壤营养供给是植物生长的必然条件,如果有大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残留于土壤中,其危害不仅会转移到植物中,还会在食物链传递和迁移作用下,使污染范围扩大,加深污染程度。但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与落实,不断加大了对有机氯类农药的管控力度,经过多年治理,我国的土壤环境状况已得到有效改善。(2)在水环境中也有部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残留,在环境监测中发现,我国东海岸海湾、海口等区域都有这类污染物存在,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水环境。(3)在大气中也有气体形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存在,其会吸附在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中进行传播。但由于大气环境的监测难度较大,且对农村地区影响极大,即在农田中如果有大量污染物附着,就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从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威胁。
在环境保护中,法律是最好的武器,而作为典型的法制国家,我国任何社会活动的顺利开展都需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要求。因此,国家立法部门也要依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征,从宏观层次上科学、合理制定该类污染物的监测与管控的法律制度,同时,还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建设。而在实际监测工作中,有关工作人员可以在遵循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所处环境的区域特性,科学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管控与监测工作。一旦发现有个人或单位非法排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则需加大查处力度。此外,还可以通过适当奖励与补贴的方式,发挥榜样作用,确保污染物管控与监测工作顺利落实,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项新技术不断出现,而污染监测技术也在持续创新,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要想对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存在情况进行及时把控,就需要不断创新监测手段。同时,还要积极学习与探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强人才培养,合理扩充工作人员数量。此外,还要在各地区加大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并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工作;要强化大数据信息技术与GPS技术的应用,以便于准确、及时了解各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及控制情况,并预测环境中污染物的发展变化情况,做好预处理。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能切实提高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水平,从而可为污染物的治理工作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7]。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为了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政府部门需加强宣传力度,尤其要重点普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同时,在政府部门的带领下,社会各领域,如学校、企业、社区等都应积极开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宣传活动,还可以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百度、微博、微信、网页、报纸、电视等平台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以此有效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减轻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为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污染源,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的伤害极大。因此,针对该类污染物开展监测工作,对于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优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实际监测工作中,为了强化环境治理效果,提升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实时监测水平与质量成为必要环节,这也是为了便于及时发现污染问题。而不断创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技术,从根源上杜绝污染物的蔓延,可有效推动环境监测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