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红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宣教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21)
枣疯病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枣疯病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发病,主要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枣产区。北京市著名的“密云小枣”已经完全毁于此病,该病是枣区生产上的一大威胁。该病害表现为局部枝叶簇生,枝条细弱,节间缩短,叶色发黄、变小,秋季干枯而不易脱落。初发病枝可以开花结果,但有的花转变成小枝叶。病果表面粗糙,着色不匀,肉质疏松,干而不甜。患有枣疯病的枣树轻症表现是长势极快却不产枣,若是病情严重则会导致枣树枯死或枣园毁灭。因此,在枣树种植过程中,要了解枣疯病所产生的危害,并采取可行性预防与控制对策,尽可能将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作为山西省的枣树种植大县,永和县以出产优质红枣而闻名,目前,该县是我国位居前列的名优特产红枣生产示范县。永和红枣曾被誉于山西省十大名枣之一,被评为山西省名牌产品,并在历次全国性枣产品展览中斩获多个奖项。永和县枣树种植面积最高时曾超过2.0万hm2,年产量超过2000万kg。但是近年来,由于枣疯病大面积发生,全县枣树种植面积大大减少,并且产量也削减了一半以上,枣产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枣疯病发生后,枣树会出现枝叶萎缩的现象,并会产出畸形果,严重发病时整棵枣树枝叶丛生,甚至会绝产或死亡。自2014年永和县首次出现枣疯病之后,每年均会发生,开始时为零星发病,而后逐渐呈连片趋势,目前在该县的发病面积、产生危害均居于首位。永和县部分乡村的枣疯病发生率达到了80%,严重抑制了全县的枣产业发展。
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发现,枣园管理能力的高低是枣疯病发生程度的决定性因素。能够做到合理施肥、合理剪枝及科学防治病虫害的枣园,较其他枣园的发病率要低。缺乏精细管理理念是一些枣园管理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没有在管理方面投入较多精力,并且枣园建设位置处于立地条件差、土壤肥力不足的山地区域,长期在此环境生长的枣树不具备较强的抗病能力,植株长势偏弱,病虫害发生率较高。
最近几年,永和县连续发生极端气候,出现了多种新型病虫害,以往不曾出现过的严重病虫害也开始出现。叶蝉类昆虫量显著增加,此昆虫易传播枣疯病,加剧了全县枣疯病的扩散速度。同时,枣树果实膨大期内出现降水,会导致枣果大量裂果,这对枣园产量产生了一定影响,削弱了枣农继续种植枣树的热情。部分枣农在发现枣疯病后未能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致使原本零星发病的枣疯病,呈现出了由点至面的快速扩张趋势。
永和县红枣产业从总体上看,发展数量大有成效,但发展质量急需提高,加工技术和加工品种不全,市场开拓严重滞后。由于枣类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整体上导致红枣产量过剩,致使价格逐步走低,枣农种植枣树所获收益呈逐年递减趋势。因此,部分乡村甚至出现了产出低于投入的现象,部分枣农放弃枣树种植而使枣园荒废,枣树因无人管理而长势逐渐转弱,抗病害能力逐步下降,促进了枣疯病的加剧与扩大,出现了枣疯病为害逐年增长的严重态势。
枣疯病的预防与控制属于系统性与社会性的工程项目,既要注重于脱贫攻坚成果的巩重,还要对枣产业发展的价值展开分析,将防治枣疯病提升至政治高度,意识到枣疯病对枣产业发展所产生的毁灭性危害。要在常规抢救性防治措施基础上,应用多种科学有效举措,在政府、林业、乡村以及枣农的协同配合下,通过认识统一、决心坚定,通力合作完成枣疯病防治。在此过程中,要将枣疯病为害宣传作为重点,增强各方抵抗枣疯病的信心,以稳固的思想根基保障枣疯病防治工作的高效开展。
在现阶段,永和县的枣树种植采取的是分散经营管理模式,由于枣农的科学水平不高、经营能力不足,并不具备把控市场的能力,因而此种生产经营方式不再适合当今时代发展趋势,需要通过生产经营机制的调整,实现枣产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从而实现对枣疯病的科学防控。应结合全县当前的枣产业发展情况,选用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加速枣园转让、加快建园土地流转,建立专业性、规模化的红枣生产、加工企业。要加强对市场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科学实施红枣生产。要依托生产规模化发展,促进枣园升级与优化,实现红枣深加工,为产业增值提供助力,打造红枣品牌,通过红枣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4.3.1 分区治理、分类整治
为解决枣疯病传染性高、防控困难、需消耗过高防治成本的问题,需要以病树伐除、更新树种作为枣疯病的主要防治措施。并采取分区治理、分类整治的策略防控枣疯病。
4.3.1.1 零星发病树的控制
若是枣疯树发病分散,应完全伐除红枣树或酸枣树,采取砍伐更新的方式避免枣疯病扩散蔓延。要将吸性除草剂喷洒在伐桩之内,以抑制病情扩散,且要及时进行新品种苗木栽植。
4.3.1.2 成片发病枣树的控制
发病率如果在30%以上的区域,要对低发病枣树进行灌根或输液处理,所用药物主要是四环素,也可以应用祛疯灵,应于早春或秋季时节给药。夏季6月-7月对疯枝进行伐除,或于秋季叶落之前伐枝,应将疯枝多达60%的枣树进行整株伐除。
4.3.1.3 重点保留枣树的控制
枣树属于初次发病或为古枣树的,应采用剪枝及药物治疗同步应用的方式对其采取保护性治疗。首先应对疯枝进行去除,其次选用四环素或土霉素等药物,通过灌根、打孔注药等方式对发病枣树进行防治。
4.3.1.4 科学防治病虫害,实施联防联治
要及时清除枣园内的杂草,强化枣园卫生清洁管理,定期对枣树喷洒防治刺吸性害虫的药剂。以10%吡虫啉吸性药剂为宜,还可将黄(绿)板设置于枣园边缘处,对叶蝉等害虫进行引诱杀灭,从而减少枣疯病传播的载体。同时,不准在发病枣园采摘接穗或者分根蘖,要加强与毗邻县的联合防治,避免枣疯病跨县域传播。
4.3.2 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示范枣园
应将部分管理精细、产出红枣品质优异的枣园树立为标杆,引导枣农了解精细化管理在枣疯病防治方面的作用,帮助其建立起对抗枣疯病的信心。同时,政府部门要对枣农给予科学的技术培训,派遣技术人员到枣园对枣农开展知识讲解、防治操作指导,在多元化培训方式应用下提升枣农的枣树管理技能,从而降低枣疯病的发生几率。此外,还要给予枣疯病防治提供充足的资金,确保示范园顺畅建立、枣树管理及病虫害防控资金充足。要将枣疯病防治资金纳入到财政预算之中,建立专项基金,并应该在经济林投保金中划拨一部分资金,为枣疯病防控资金的充足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