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思考
——以山西省直国有林区为例

2023-01-06 07:14:08王志萍
山西林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林区计量林业

王志萍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资源调查监测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生态文明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长远利益,建设和保护好森林资源,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森林对环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是全球变暖的预警区。建立区域性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很大帮助。本文以山西省直国有林区为例进行论述。

1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做好森林资源建设与保护,推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减少极端气候出现。构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能够更好地进行森林保护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对山西国有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就森林生物量对居民生活水平影响的评估,可以为生态建设决策提供支持,防止毁坏森林和森林退化,促进林区生态建设。

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充分发挥森林碳汇的作用,首先应该建立科学的林业碳汇评价体系。森林碳汇有经济高效的特点,构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能够在不同地区同时开展森林碳汇计量监测,更好地满足林业碳汇计量的需求。由于林业碳汇估算模型需要气候、土壤湿度、地理位置等因子,因此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的建立能更准确地计算各区域的林业碳汇量。

2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缺乏资金支持。我国承诺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目前正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构建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能准确反映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但仍然有些地区受传统观念影响,在发展过程中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森林建设专项资金不足,对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支持有限,因此影响了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进度。二是人才因素。建立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的重要支撑是专业人员。由于国内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的构建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许多技术人员对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了解不深,加之林区工作人员普遍存在重操作轻理论,因此,监测方法与监测模型的建立都不理想,使林业碳汇计量和监测受到影响。三是宣传工作不力。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们对地球变暖的危害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但对于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却了解不多,这说明对林业碳汇管理宣传不足,只有少数群体了解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目前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宣传、教育活动很少,也限制了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的建设进程。四是法律制度亟待完善。现阶段,对于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方面的法律制度还需要进行完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是新的环境保护项目,相关的法律非常少,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五是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的复杂性。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林业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对二氧化碳固定吸收的增量部分,即通常所说的净吸收量,森林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减去施肥、运输等造林活动中的碳排放量。净吸收二氧化碳的计量过程繁琐,需要对其计量监测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同一地区不同树种、不同林龄碳汇量也不尽相同,不同地区的林业碳汇计量模型、参数差异比较大,这些都是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构建和发展的不利因素。

3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和发展思路

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的构建,是在国家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框架内进行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监测质量,得出相对准确的监测数据,要对各林区碳汇量进行有效的计量和监测。要遵循可操作性原则,综合林区管理,科学设计,通过专项调查或者结合日常林业生产活动,将实践中采集的数据归纳整理,获得区域模型和参数,用于精确、有效计量监测本林区碳储量。建立合理的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可以更好地监测本林区各个林业碳汇项目的实施。例如,在监测林区林业碳汇项目碳储量时,需要对其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枯死木、土壤有机碳等碳库进行计量,在国家体系中没有合适的生物量参数可用,因此在林业生产中就要逐步研究出适合本林区的碳汇计量参数,特别是本地区特有树种的生物量参数是非常必要的。

建设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是为了满足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的需要,其过程须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符合林业碳汇现状及地方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标准。为保证林区森林碳汇计量的准确性,就要运用本区域研究中得到的碳汇模型及参数进行计算。在获得本林区森林实际碳储量后,要建立本林区碳储量模型,这有助于在以后的林业生产活动中快速高效获得碳储量。

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的范围包括:林区所有土地利用类型碳储量及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储量的变化、温室气体排放量、碳密度以及空间分布等。通过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可以确定林区林业资源的动态,并对未来的林业碳汇变化进行预测,及时调整产业布局。

4 提升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水平的有效策略

4.1 完善制度,加强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完善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森林碳汇计量监测责任评估机制,同时落实好管理制度,推动目标落实。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工程,要制定总体规划,保证人力、财力、物力的需要,才能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开展。

4.2 整合力量,完善市场机制

为了增加林区森林碳汇功能,需要综合运用市场、法律和行政的手段,鼓励全社会都来参与造林增汇。要通过宣传和教育,促进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充分重视宣传的作用,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要积极推动商品林和经济林的建设,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等产业,有效提升林区的生态价值,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4.3 加强管理,构建和完善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

通过管理森林资源,加强森林培育、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增加森林碳汇储量,不断完善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4.4 加强林业产业科技支撑

一要增加林业科技投入,提高林业技术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能力,引进先进林业建设和管理技术;二要加强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森林固碳能力。

4.5 低碳经济试点

目前,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和讨论主要集中在能源等行业,而最有可能通过增汇抵减排放的林业产业却被忽视。充分重视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是我国现价段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最简单、最重要的途径。通过恢复森林、加强森林培育增加碳汇,控制毁林和森林退化减少碳排放,更好地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确保人类福祉。因此,需要高度重视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运用林业试点的方式,实现绿色生产和低碳生活,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的构建,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实际行动。做好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有效落实体系建设的相关措施,确保林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区域林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林区计量林业
记游哈林区(节选)
英语世界(2023年12期)2023-12-28 03:36:00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计测技术(2020年6期)2020-06-09 03:27:32
land produces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16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6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01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3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甘肃林业(2016年6期)2016-02-27 11:29:10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