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华 张欣娅
在百年光辉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阔步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百年建基立业,传世不朽功勋。本文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窗口,追寻红色金融历史印迹,分析红色金融发展脉络,探讨对当今金融改革的时代价值。
鸦片战争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近代中国历经磨难,饱受屈辱,也凝聚着不屈抗争。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专制帝制,但旧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没有改变,官僚买办资本压迫工农阶层,破坏社会稳定,极大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金融体系服务政治资本,货币市场混乱,工农群众饱经买办资本、封建土地所有制剥削,不得不承受高利贷资本盘剥带来的疾苦。(1)杨其广:《党的光辉照进“金融史话”——重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发展简史〉》,《中国金融家》2021年第3期。在黑暗中前行的中国,需要成立代表工农利益的金融机构。
红色金融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休戚相关。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中共“二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阐明中国共产党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1922年7月),《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页。,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
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下,工农运动蓬勃开展,创办金融机构,探索金融兴业,成为工农革命的重要工作。1922年7月,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创立的金融机构,也是红色金融实践的初步尝试。消费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有:银票兑换服务,将矿票按1:1比价兑换银元;低价销售生活用品,维护工友切身利益;发放木质购物证,打击不法商人恶意套购。随着规模的扩大,消费合作社扩充资本金,发行股票来筹措资金。消费合作社前后开办三年,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工人运动前行之路,为红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工人运动中开展金融实践,也十分重视创设农民协会的金融机构。1922年12月,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共产党对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提出组建农民借贷机关,实行低息借贷,为农民协会金融发展制定指导性行动纲领,由此播撒红色金融的革命火种。1923年,在广东成立第一个县级农会海丰县总农会,提出开办便利金融,运用金融机构以利农民,抵制高利贷和高利押压榨。1926年12月,针对币值混乱与农民受害情况,毛泽东在《金融问题决议案》中指出:“禁止城乡商店或个人发行市票”“取消元丝银”“铜圆成色须确定不变,制造数量须适合社会需要”“禁止轻质的广东毫子及四川轻质铜圆入境”(3)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发展简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年版,第187页。。此议案对农民运动活跃地区货币成色、发行和准入做了规定,是对赤色区域货币流通问题最早的探索。
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建立农民协会金融机构,如湖南柴山州特别区第一、第二农民银行,浏阳县浏东平民银行,醴陵工农银行,浏南文市生产合作社,湖北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浙江萧山衙前信用合作社等。1927年3月,邓演达、毛泽东等发表《对农民宣言》,强调把农民银行问题列为专条,“努力设立农民银行等条件极低之贷款机构,以解决农民资本缺乏问题”(4)邓演达等:《对农民宣言》,《湖北省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日刊》1927年3月16日。。高度关注农村金融问题,提出创建农民银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重视红色金融的远见卓识。
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后,红色金融遭遇重大挫折,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会师井冈山,在茅坪成立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岁月,国民党对根据地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新兴红色政权面临被摧残和被扼杀的险境。
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和根据地斗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28年5月成立井冈山造币厂,通过铸造根据地自己的货币解决红军军需给养。在何长工、余贲民的带领下,造币厂利用简陋铸币设备和银元模具,铸造“工”字银元,“工”字蕴指“工农兵政府”之意。井冈山“工”字银元外观未并精美,使用范围相当有限,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大无畏革命精神,运用货币作为对敌斗争的强大武器。
此后,井冈山造币厂几经搬迁,先由上井转到小井,后又移至下井。1929年1月,毛泽东率领红军向赣南闽西挺进,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红军撤离后,井冈山造币厂遭国民党军队焚毁,“工”字银元也停止生产。(5)石磊、王丽英:《中国红色金融简史》,中国旅游出版社2020年版,第15页。井冈山造币厂为巩固根据地政权、发展根据地经济、鼓舞根据地斗志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井冈山转移后,工农红军转战赣南闽西,攻克雩都、兴国、博生三县,成立兴国革命委员会,在雩都、博生建立革命政权和赤卫队,赣南苏区初步形成;夺取龙岩、永定两县,建立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这一时期红色金融集聚赣南、闽西和粤北,延至闽浙赣、湘鄂赣、湘赣等地,围绕根据地建设开展工作。
东固平民银行创办于1928年10月,前身为东固平民消费合作社,经营布匹、油盐、食糖、火柴等杂货,印发用于找零的铜圆票。1929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与红二团、红四团会师东固。巩固工农革命政权,开展根据地经济建设,是对敌斗争的第一要务。1930年2月,“二七会议”确定扩大苏维埃区域、开展土地革命、扩大工农武装的任务。中共东固区委和东固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在东固平民消费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东固平民银行,筹措资金7000银元。
东固平民银行印制工农政权纸币,淘汰地方劣钞杂币,提升铜圆票信用。银行印发了拾枚、贰拾枚、伍拾枚、壹佰枚四种券别,并盖“平民银行之章”,由于备有资本金,又确保足量兑付,铜圆票深受群众和商贩信赖,很快流通到兴国、永丰、泰和及吉安等地。创办之初,条件非常艰苦,印制设备粗糙,油印技术欠佳,凭藉良好信誉使铜圆票在苏区流转,成为普遍接受认可的通货,点燃红色金融星星之火,闪现出战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革命精神。
土地革命的深入推动了赣南苏区不断扩大,赣西南特委指出:“开办银行在现在是迫切需要,使贫苦工农得有低利的经济活动,不至于使金融窘迫”(6)赣西南特委:《赣西南特委的工作综合报告》1930年9月28日。,提出苏区红色金融工作设想。1930年10月,红一方面军攻占吉安城,建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11月,蒋介石集结大军对工农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11月27日,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发布秘字第四号通令,要求立即筹建江西工农银行,发行“在赤区一律通用”的钞票,在东固平民银行基础上建立江西工农银行。
江西工农银行将筹集军费、支援战争作为其履责使命。为了补充战时给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在吉安商会辅币上加盖“江西工农银行暂借发行券”印章,由于信誉良好,“暂借发行券”得到广泛认可,为筹集军用物资提供了便利。此后,江西工农银行几经迁移,先后建址永丰、兴国、万安,最后落户瑞金,辗转途中坚持营业。1931年,江西工农银行发行伍佰文、壹千文券别铜圆票,回收“暂借发行券”和东固平民银行铜圆票,实现赣西南苏区货币统一,支援了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战争。
大革命时期,闽西有较好的农民运动基础。1927年10月,傅柏翠在上杭蛟洋乡成立中共蛟洋支部,带领农民展开斗争,夺取乡村基层政权。在对敌斗争中,傅柏翠意识到,要发展农村经济,解放生产力,唯有打破封建统治,建立自己的体制。蛟洋党支部发动群众砍伐杉木,运往广东海陆丰销售,从售款中抽取二千元,成立蛟洋农民银行。从成立过程看,蛟洋党支部发挥了重要作用,唤起农民由自发到自觉,带领农民开展土地革命运动。
蛟洋农民银行时时为农民着想,处处为农民分忧,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蛟洋农民银行共发行4000元流通券,有一元、一角两种券别,流通券可随时兑换光洋、铜板,又能购买生活用品,有着极高的信誉。(7)黄宁:《福建省最早的红色金融机构—蛟洋农民银行》,《党史研究与教学》1990年第3期。蛟洋农民银行还为生活困难群众提供5元以下借贷,不收取利息。蛟洋地区革命势力壮大,令反动军阀郭凤明感到不安。1928年6月,郭凤明对蛟洋地区发起进攻,农民自卫军寡不敌众被迫撤离。蛟洋农民银行对瓦解旧金融体制、建立新金融体制提供了范例。
闽西工农银行成立于1930年11月,是革命根据地开办时间较长的银行。红四军进入闽西后,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建立之初,金融市场极为混乱,既有国民政府纸币,又有军阀资本家的各类土杂钞,根据地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1930年9月,闽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决定建立闽西工农银行,11月,闽西工农银行在龙岩下井巷成立,开办资本为20万元,分20万股,股金以大洋为单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兴办的第一家股份制银行。
闽西工农银行提出调整金融,保存现金,发展社会经济,实行低利借贷,发行壹元银元券和壹角、贰角银元辅币券,通令取缔非法流通劣币,银元可按一定比例兑成银元券;土豪罚没收入与城市商人捐款均入财政库,为入不敷出之财政提供货币支持;对粮食调剂提供低利贷款,对生产合作社进行投资。(8)陈锋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流金岁月》,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6—17页。闽西工农银行发行货币,代理财政,发放借贷,促进贸易,增强军事力量,保障农民收入,支持苏区经济,为红色金融发展做了先期准备。红色金融星星之火已熊熊点燃,在革命根据地呈燎原之势。
在党的领导下,工农红军转战赣南、闽西,取得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中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巩固红色政权,发展苏区生产,决定组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简称国家银行),由财政委员会委员毛泽民负责筹建。
国家银行创建之初,资源条件匮乏,又无经验借鉴,筹办难度非常大。毛泽民依托中央苏区土壤,完成筹建准备工作。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叶坪成立,毛泽民任行长,初设行长、会计、记账、出纳、兑换兼杂物各1人。1932年8月,中央政府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暂行章程》,对组织架构和机构设置作了详细规划,在博生县、长汀县设立江西分行、福建分行;湘赣、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分设湘赣省分行、湘鄂赣省分行,两者均独立营业,自主发行货币。在支行层级,设立与中央苏区有业务往来的支行,1933至1934年,先后设兴国支行、石城支行、雩都支行、胜利支行和瑞金直属支行,国家银行从机构层面建立起完整的金融体系。
苏币是对国家银行发行纸币和铸币的统称。苏币发行前,多种货币并行流通,商品交换缺乏统一尺度。1932年7月,中央政府发布训令:“为使苏区境内金融流通,便于商业汇兑与国家税收,特于本月起发行相当数量而有充分基金的国家货币。”(9)江西省档案馆等:《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25页。国家银行印制伍分、壹角、贰角、伍角、壹圆五种券别纸币,发行一分、五分铜币和贰角银币。纸币印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政权归苏维埃,土地归农民”“增加工农生产,发展社会经济”等文字。苏币印制略显粗糙,但设计简约明了,宣传标语将土地革命思想传播,成为鼓舞斗志的大众传媒工具。
1934年12月,中央政府办事处第三号布告明令:“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票、银角铜圆等国币在苏区境内,应一律照常通用。”(10)江西省档案馆等:《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65页。此告确立了苏币合法货币地位,号令军民必须使用纸票国毫,拒用者以破坏国币信用属反革命进行查处。正面引导与反面查惩相结合,迅速提升苏币信用;折价收兑国民党区域银行货币,私人钱庄、商铺土杂钞一律取缔;江西工农银行铜圆票兑成苏币;闽西工农银行银元券,允许流通一段时间后再收回。(11)陈锋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流金岁月》,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1页。中央苏区扭转了货币混杂局面,实现苏币统一流通。
信贷投放旨在支持财政,筹集军费,发展经济。革命战争取胜须有充足保障,军费则是重要支出,财政存款不足需国家银行提供透支贷款。1932年,国家银行当年往来透支累计217万元,当年收回160万元,余额571万元,占全部贷款的78.67%。其中,财政部向国家银行透支就达56万元,反映了贷款支持财政的战时金融特征。(12)陈锋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流金岁月》,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12页。苏区经济薄弱,资金来源有限,国家银行仍向农户提供购置农具资金,支持粮食购销,保护农民利益。此外,提供低息贷款,扶植手工业生产,如纸业、刨烟、农具、石灰、药材等,给手工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农业、手工业的兴盛带动商业贸易,国家银行发放贷款鼓励出口,支持从白区购进苏区所需物资。合作社是重要生产组织,苏区曾建有油盐合作社、布匹合作社、石灰合作社等,除流动性贷款外,国家银行还以投资形式予以支持,致使苏区手工业、商业合作社得到较快发展。例如,兴国县到1933年8月建立133个消费合作社、83个粮食合作社,博生县有26个消费合作社,56个粮食合作社。(13)王信、王晓春:《江西红色金融记忆》,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2页。
中央苏区地域扩张、事业昌隆增添各类用费,经济封锁又阻断经费来源,1932年7月,国家银行发行“第一期革命战争公债”。第一期公债分伍角、壹圆、伍圆三种券别,年息一分,期限为六个月。由于宣传到位、动员有力,且准许买卖、抵押及完纳租税,公债发行顺利并很快将资金募集到位。
为了充裕红军用费,反击国民党第四次“围剿”,国家银行于1932年11月再次发行革命战争公债。第二期公债计划筹集资金120万元,有伍角、壹圆、伍圆三种券别,年息一分,期限为六个月。根据地群众积极响应,踊跃认购,第二期公债发行超额完成任务,共募集资金128万元。上述两期公债分别从1933年1月、6月起开始付息,本息全部按期完成兑付。
1933年7月,国家银行发行“经济建设公债”,计划募集资金300万元,有伍角、壹圆、贰圆、叁圆、伍圆五种券别,年息五厘,最终发行额超过300万元,兴国长冈乡、上杭才溪乡在很短期限内完成公债发行。“经济建设公债”从1934年10月起分7年付息,从1936年10月起分5年还本,后因红军主力撤离而中断,未偿清部分延至1954年由中国人民银行代为偿付。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退出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启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国家银行毛泽民、钱希钧、曹菊如等14人编入中央军委直属纵队第十五大队。这支红色金融队伍将生死置之度外,用扁担把黄金、银洋、铜元、苏币和印制设备挑上征途。即便行途极其艰苦,“扁担银行”仍供应货币、筹粮筹款,保障生活用品和军队补给。到达陕北时,国家银行仅剩8位人员,有6人为红色金融事业牺牲在长征路上。
长征途中,国家银行发行过四次苏币,尤以遵义发行最具代表性。1935年1月,红军攻占遵义城,进行长征以来的首次休整。由于军阀、奸商恶意勾结,致使食盐价格奇高,百姓因缺盐而罹患疾病。国家银行将没收食盐廉价售给当地百姓,并准以苏币购买。为便于兑换,在遵义商业中心设6处兑换点,在桐梓、绥阳、鸭溪等地设19处兑换点。离开遵义前,国家银行通宵达旦地为群众兑回苏币,群众都说“红军好,不坑人,红军票值钱”。高信誉苏币活跃了当地经济,留下“二次兑换”美谈,折射出红色金融高信用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
到达陕北后,国家银行更名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简称西北分行)。12月,瓦窑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把“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西北分行改称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
卢沟桥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爆发。生死存亡关头,共产党高举抗日旗帜,号召全民族共同抵抗日寇侵略。1937年9月,国共两党宣布停止内战,共同抵御外敌,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顺应这一形势,西北分行更名为陕甘宁边区银行(简称边区银行),曹菊如任行长。边区银行是抗战时期金融战线组织者,其金融使命随形势发展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边区银行是第一家抗日根据地银行,总部设在延安,下设定边分行、绥德分行、陇东分行、关中分行,在西安、重庆设立办事处,担负调剂财政、发展生产、支援抗战职责。边区银行先后成立光华商店、货币兑换所和光华印刷厂,光华商店负责采购边区军民生活必需品,出口土特产,稳定边区物价。货币兑换所履职边区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兑,光华印刷厂则负责边区货币的印制任务。
抗战初期,边区银行开展存贷和汇兑业务,调拨八路军军饷,经营光华商店。出于国共合作考虑,边区银行停发自己的货币,市面流通国民政府的法币,法币依靠军饷发放方式流入。由于法币面额较大,辅币投放不足,给边区商品交易带来不便。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边区银行发行光华商店代价券(简称光华券),1938年6月,发行有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五种券别,1941年增发柒角伍分券别。光华券可以兑换法币,又可购买商品,赢得较高信誉,流通范围逐渐扩大,为发展边区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边币是对边区银行发行货币的简称。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寇进行疯狂“扫荡”,陕甘宁边区财政困难,粮饷吃紧,号召军民“自己动手,生产自给”。边区银行的任务为发行货币,调剂金融,支持财政,投资生产,扶助贸易,稳定物价,代理金库,经理公债,支援战争。(14)郭炎兴:《可歌可泣的根据地银行》,《中国金融家》2015年第8期。“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经济封锁,停发八路军军饷,严重影响商品流通,敌后抗战处于极度困难的境地。
打破经济封锁,实现独立自主,必须发行自己的货币。1941年1月,边区政府发令禁止法币流通;2月,发布《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发行边币的布告》,规定:“政府为巩固边区金融,便利资金流通,保障法币不外流资敌,兹决定发行边区银行一元、五元、十元钞票三种,自本布告之日起流通行使,仰军民人等一体知照。”(15)陕西省档案馆等:《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第133页。边币发行以盐税、货物税为保证,法币不可在边区使用,同时收兑法币和光华券,为便于边币与各类通货兑换,设立10余处货币交换所。
边区银行发行有壹角、贰角、伍元、拾元、伍拾元、壹佰元、贰佰元、伍佰元、壹仟元、伍仟元十种券别。发行初期,按1∶1比价与法币兑换,由于认识不足,边币发行过快,与法币比价呈贬值趋势,三边、绥德、陇东、关中出现拒收边币,延安又现法币流通现象。1942年,边区银行整顿货币,边币与法币比价稳定于2.1∶1,但好景不长,边币又陷超发境地,到1943年12月,边币进一步贬值,延安黑市价格为9∶1,庆阳则高达18∶1,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1944年5月,西北财经办事处第五次会议决定,发行“贸易公司商业流通券”(简称流通券),代替边币流通于市。流通券与边币比价定为1∶20,待时机成熟发行新币收回流通券。流通券的推出维护了边区政府信用,对红色金融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边区银行制定货币政策,加强财政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为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抗战时期,根据地银行对法币、日伪钞及劣钞杂币开展货币斗争。陕甘宁边区颁发相关法令,规定边币为唯一合法通货,所有交易计价、支付、结算均以边币为单位(16)雷和平:《对陕甘宁边区银行历史贡献的几点认识》,《金融时报》2015年9月28日。,禁止边币以外的通货流于市面,否则予以惩戒。通过排他性约束,确立边币流通的合法性。严格法币管理,经历了从保护到禁用、再到挤走的过程,实行出境准许证和兑换证明书制度。1941年7月,晋冀鲁豫根据地规定冀南钞为本位币,要求携带法币10元以上的出境者,根据法币数量多少,到指定机关办理有关证明。(17)张燚明:《一九四〇年至一九四二年的国共货币斗争》,《中共党史研究》2021年第2期。打击肃清伪券杂钞,日伪政府伪券和各地土杂钞,边区政府将伪券杂钞定为非法货币,采取强制手段,公告禁用,如有违反,以破坏金融罪论处,科以徒刑甚至枪毙。
边币替代法币后,根据地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投身抗战,边区银行积极开展信贷,带动生产和贸易,加大投放力度,优化投放结构,拓宽放款范围,丰富贷款类型。
一是财政借款。边区银行为边区政府提供财政支持,表现为透支、借款等。国民党中断军饷提供,边区财政陷于困境,边区银行发挥银行信贷功能,1941年6月,边区政府向银行借款823万元,到12月达1243万元,1942年财政借款有增无减,到年底总计达4280万元。(18)党政军:《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银行》,《陕西档案》2014年第4期。二是农业贷款。边区银行在各县设立农贷办事处,提供各种低利贷款,为农业提供资金支持,改善边区农民生活,加快边币流通于市。三是工商贷款。边区银行向工商企业投放贷款,扶持公营的难民纺织厂、振华造纸厂等,兼顾少量私营工业和手工业。工商贷款促进了对外贸易,保障了物资供给,有利于物价稳定。四是机关借款。机关借款是保障性借款,边区银行向机关、部队、学校提供资金,开展自给自足运动,维持相关机构的正常运行。
边区银行向农工商业发放信贷,促进了边区经济的发展。伴随农工商业的兴盛,陕甘宁边区由进口导向转为出口导向,对边币稳定起了积极作用。
边区银行将信用社组建作为红色金融的重要补充。毛泽东指出:“合作社,特别是消费、贩卖、信用三种合作社,确是农民所需要的。”(19)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页。早期工农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合作社的重要性,积累了丰富经验,抗日根据地延续并创新运用这一金融生态。1943年3月,陕甘宁边区建立延安南区信用社,在边区银行指导下经营存贷款业务,为财政提供临时性周转和垫付。这一模式很快推广到边区各县,1944年9月,延属分区召开联席会时,信用社共有23处,存款12031万元,股金4416万元,放款18235万元。(20)党政军:《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银行》,《陕西档案》2014年第4期。信用社犹如金融蓄水池,调剂边区资金余缺;当吸纳资金充裕时,可充盈至边区银行;当使用资金不足时,边区银行为其提供贷款。信用社布点宽泛,吸纳资金,发放贷款,活跃金融,对经济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经过不懈奋战,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年10月,国共两党签署“双十协定”。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悍然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中国共产党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战争。军事上的胜利促使解放区不断调整变化,形成陕甘宁、东北、华北、华东、中原等规模较大的解放区。这一时期,红色金融主要围绕货币统一来展开,为新中国货币制度的构建立下卓著功勋。
金融市场整顿之前,解放区的通货芜杂,不同货币比价起伏甚大,抑制了解放区商品交易,也影响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给野战军的机动作战带来不便。建立统一经济制度,制定适宜货币政策,对于支援战略决战很有必要。根据地银行确立“货币先行”工作思路,统一解放区货币,清除各类杂乱通货,既保障军需,促进生产,又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红色金融变革发挥引擎作用,为全国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创造了有利金融条件保障。
货币统一始于解放区通货的区域性统一。1947年1月,山东解放区和华中解放区联合建立华东解放区,1948年11月,开始停用原华中解放区“华中币”,统一流通山东解放区北海银行“北海币”。1948年1月,晋绥边区与陕甘宁边区共同成立西北解放区,西北农民银行与陕甘宁边区银行合并,仍用“西北农民银行”一称,以其印发“西北币”作为区域通货,陕甘宁边区银行宣告结束。1948年4月,晋察冀边区与晋冀鲁豫边区统一为华北解放区,冀南银行和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组建华北银行,“冀南钞”成为区域指定货币。(21)王同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建设》,《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3期。伴随战争形势发展,夺取全国胜利在即,华东、西北和华北三区协定,北海币、西北币与冀南钞之间按固定比价并行流通。
1948年6月,中原解放区集聚成片后,建立中州农民银行,将“中州币”作为流通货币。同期,内蒙古解放区将内蒙古银行更名为内蒙古人民银行,发行新“内蒙币”,兑回市面旧币。东北解放区先把区域银行整合为东北银行内属机构,再收兑各银行入市流通券,并发行“东北币”取而代之。华南解放区于1949年7月成立南方人民银行,将裕民银行、新陆银行入列分行,“南方币”作为区域统一货币。至此,各解放区货币区域性统一基本完成,为全国性货币统一做好了前期准备。
辽沈、淮海战役胜利后,解放战争形势进一步明朗,1948年12月,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伟大号召。全国即将迎来解放,统一全国货币,构建金融体系,是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货币发行的统一机构。早在1947年12月,华北财经办事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酝酿组建全国性中央银行。1948年12月,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南汉宸任总经理,总行设在原华北银行,其他解放区银行列为支行。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意味着有了司职货币发行流通的机构,有了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标志着红色金融从此迈向规范管理的新阶段。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当日,即发行了第一套货币——人民币,最初发行有拾元、贰拾元、伍拾元三种券别,作为华北、西北、华东三区的通货,后又增发壹元、伍元和壹佰元等券别,人民币逐步推广到全国流通使用。第一套人民币发行表明人民币成为法偿货币,货币主权统一于中国人民银行。从演进步骤看,人民币统一经历了区域性、整体统一的分步进行、联动完成的过程。
人民币统一发行后,各解放区区域货币不再增发,已进入流通的需要收兑。为了平稳金融市场,维护流通秩序,人民币与解放区旧币按固定比价收兑,冀南钞、北海币按1∶100、西北币按1∶2000、中州币按1∶3的比价收兑,广东省迎来解放后,又完成对南方币的收兑。旧币收回之前仍可流通,不得拒收。虑及东北地区对全国解放和经济重建作用,中央决定推迟对东北币的收兑,这一工作延至1951年才宣告完成。人民币发行对于推进解放战争、加快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旧中国分散混乱经济制度结束,新中国统一完善经济制度就此开启。
解放战争时期,法币滥发导致恶性通胀,为了消除通胀危害,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经济体系,中共中央决定对土地、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实行相应的经济政策。
为了满足农民土地需求,团结群众支持革命战争,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对解放区进行土地制度改革。1947年9月,全国土地工作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地主土地所有权,将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这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减租减税政策向清算减租的转变,标志着在土地问题上由削弱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关系的过渡。(22)李文忠:《论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全面胜利》,《世纪桥》2008年第12期。
取缔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接管依托政治特权发展的企业,打破官僚资本在农工商、金融领域的垄断。接管国民党政府“四行二局一库”(23)“四行二局一库”即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以及中央合作金库。,将其改组成公私合营银行。对旧式钱庄金融机构整顿改造,将其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的金融体系。对于外商银行,取消其在华一切特权,并禁止外币在中国市场流通。没收官僚资本,接管旧式金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工作,为向红色金融体系过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经历严酷战争,面临百废待兴,需要允许、保留甚至支持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民族工商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要警惕它的不良影响,条件成熟时将其转为国家经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解放区出台相关措施,支持本区工商业发展;维护小资产阶级利益,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局面的形成,也能提升经济活力,强力支援革命战争。时至今日,非公有制经济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2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党建》2021年第7期。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书写了一段筚路蓝缕的峥嵘岁月,镌刻了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回顾新民主主义时期红色金融史,把握中国共产党在红色金融中的领导作用,总结红色金融在不同阶段成功经验,提炼红色金融发展时代价值,指引红色金融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起点上再出发。
红色金融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红”字凸显中国金融特征,红色金融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才有了坚强领导核心,中国金融才走上正确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金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结束货币混沌,实现金融稳定,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殊勋。新中国成立后,红色金融不断改革进取,坚持创新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坚持党的领导,已内化为中国金融的红色基因,它将引领红色金融守正创新,推动红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腾飞创造新的奇迹。
红色金融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从事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红色金融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初心和使命,红色金融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征。不论遇到艰难险阻,还是面临生死考验,红色金融始终奉行以人民为中心,建立服务于党、服务于人民的金融体系。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创办农协金融机构、实现苏币“二次兑换”,胸中装着百姓,心里想着人民,这是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在和平年代,红色金融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红色金融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革命战争年代,红色金融提供财政用费和战争给养,将货币开展为对敌斗争的重要武器,纸币上的宣传画、宣传口号将民权主义、全民族抗日思想传播至人民群众,为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奠定经济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金融有其独特运行规律,回顾红色金融史,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挖掘时代价值。在新时代金融工作中,要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永葆清廉金融本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