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巍,郭 影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
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需要加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课程思政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更好地促进人才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
课程思政是结合“三全育人”理念而提出的,主要的开展形式是将思想元素融入到具体的学科课程之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与各类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本质是将德育放在高校教学的重要位置,形成一个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形式,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向上,有所作为,成为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以往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进行的思政教育有些依赖于专门的、统一实施的思政课程,没有能够很好地发挥出相关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必须要重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主要研究各国之间的经济与贸易往来,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将爱国主义情怀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学效果。在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产生与发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梳理我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习有关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一体化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时事热点与国家政策来深入讲解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作用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所展现出的大国风范与担当,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借助于专业课中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道德素养,如诚信意识、时间观念、合作共赢意识、沟通协调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专业的学生就业后会接触到不同国家的企业,会与国际友人进行接触交流,必须使学生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与素养,通过良好的个人形象来展现出个人魅力,这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机遇,还会关系到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形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如强化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与沟通能力;通过分组学习、举办辩论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与表达能力;向学生分享真实案例,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诚信品质,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时代意义。
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让学生学会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树立文化自信,明确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时代责任。与其他专业相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多元化国际化知识,教师要更加注重在课程中多多展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引导人,帮助学生用客观、理智的态度来看待不同国家的文化与思想,在正确地比较中更加深刻地感悟到我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郑和下西洋、张謇出使西域等典型历史事实,向学生介绍我国丝绸与瓷器贸易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因孔子学院的逐步发展壮大而引发的中国留学热潮,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自豪,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课程思政教学中,除了爱国主义、职业素养、文化自信这些内容之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相关实例,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与品格教育,如比较优势理论等核心理论,其中蕴涵着一些道理,值得学生们进行深入理解,引导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人生观念。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与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的影视作品,如《华尔街》《拜金一族》《硅谷传奇》等电影,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学习其中拼搏进取的精神。
教师是课程思政工作实施的重要主体,要想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领域取得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就必须要重视教师课程思政水平的提高。(1)要全面提升各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意识,不断深化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与认识,让教师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思政工作中来,在重视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将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2)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培训与师德师风教育,通过定期组织学习、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互联网平台自学、举办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教研活动等方式来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具体落实。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落实课程思政工作的前提是要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方向,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从教学大纲的编排到详细课程教案的设计再到教学进度的安排等方面,都需要有明确清晰的阐述。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要以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人才作为课程思政的根本实施宗旨。在教学大纲的编排过程中,必须要明确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内容、具体的学时及考核方式。在教案设计的过程中,要围绕课程思政的主体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寻找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进行系统化设计与安排。此外,要根据教学任务制订出相应的教学安排表,明确具体的教学进度。总体而言,完善的教学体系构建是课程思政实施工作的关键,能够让课程思政的实施更具针对性、目的性与系统性。
学校必须要重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这有助于紧跟时代发展需求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学习动力。手机、电脑是当代大学生休闲娱乐的主要渠道,也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开展课程思政也可以充分借助这些电子设备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超星学习通、雨课堂、慕课等平台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弥补线下课堂教学的不足。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辩论、演讲等方式来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组织学生针对热点话题进行积极讨论,将思政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在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发布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调研,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和实地走访等方式来了解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形势,提高学生对捕捉热点话题的敏感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新时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较为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清楚当前国际经贸的发展动态,能够紧盯热点,把握时代潮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站在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财经新闻中的思政素材,针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并将其运用到考试中,以时事热点为主题设计考卷,以此来检验学生对我国经贸发展的思考,使学生明白我国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领域,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很多经济理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我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既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思想,又能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深入剖析与研究。在专业课教学中,发现少数学生对我国经济学家与经济理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教师需要在教学时多引入中国经济学家的思想和观点,大大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以后可能会从事涉外工作,教师需要经常向学生宣传国家安全相关知识,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性,提高学生的安全保密意识,随时关注对本土技术的保护,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是我国对外贸易领域中的排头兵,需要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具有爱国热情、职业道德与素养、文化自信、责任感与使命感,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