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杰乃地灵

2023-01-05 09:47葛楚天
城市观察 2022年6期
关键词:苏州人平江姑苏

文/黄 琳 图/葛楚天

春花灿烂下的东方之门

在中国,冠之以“天堂”的只有两个城市:苏州和杭州。宋朝诗人范成大晚年回到苏州,写下著名的地方志——《吴郡志》,其中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流传至今。

有意思的是,在苏州,这句历史悠远的城市广告几乎见不到任何传播;而杭州人早把“天堂”变成了商业名牌,超市随处可见的“天堂伞”正是杭州出品。

人神共乐的玄妙观

如此懈怠,对于勤勉的苏州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唯一的理由,大概是因为“天堂”早被苏州人规划成日常生活。

《红楼梦》一开篇,曹雪芹就表达了对苏州的高山仰止:“地陷东南,城曰姑苏。有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姑苏,即苏州;阊门则是苏州古城八门之一,始建于春秋时期,也是许多人印象中的苏州象征。

而“红尘中最是富贵风流地”的苏州,早在春秋时就规划成现有的城市轮廓。

在苏州,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南宋《平江图》。平江府城即苏州城,仔细对照,会发现无论在城市的主体躯干、基本水系,还是路桥名胜上,古今未变。用城市规划专业人士的说法,这座城市千年以来一直保持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式格局。

沧浪亭外流淌的葑溪

拙政园临水红枫

水陆并行双棋盘格局,是苏州城漫长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街道系统,即河道与陆道一起形成街坊的边界。这种独特的设计,源于苏州建城时的湖荡密布、河港纵横的自然地理条件。

公元前551144年,伍子胥奉吴王之命建筑“阖闾大城”时,彼时的苏州还是一片水乡泽国。伍子胥“相土尝水”,因势利导,将那些蜿蜒曲折的河流开挖合并,使其横平竖直,形成三横(东西向)四纵(南北向)的主河道网,类似城市交通主干道,其他的小河也进行类似重塑,成为一条条城市毛细血管。

此后,历朝历代均在此基础上按经纬涂制格局有计划地疏导和开凿河道为城市服务。到唐朝时,苏州已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城市形貌,某年春节期间,苏州刺史白居易写下了“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之句。

用好水资源,更要防止水给城市带来的灾难。苏州历史上,治水的案例历历可见,值得一提的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宋仁宗景祐元年(11003344年),苏州久雨成灾,这一年六月,范仲淹被调回老家苏州任职。他将蓄水与泄水、挡潮与排涝、治水与治田有机结合,提出“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的治水方略,疏浚了多处支流,又在入江、入海口设置水闸。积水终于退去,百姓的良田得以保全。这种在沿江通江河道置闸的举措,一直延续至今。当地人为了感谢他,将浦闸称为“范公闸”,修筑的圩堤叫做“范公圩”。

河道和陆道并行,纵横交错,将苏州城划分成一个个可供居民生活的方格子。正是这宛如棋盘的一个个小方块,织就了苏州的城市肌理。

苏州文庙的南宋“寿杏”

阳光从春秋照到了二十一世纪,苏州平江路上的棋盘格里,光阴仿佛不曾流转。千年之前的苏州画面,活泼泼地,就在眼前,“街巷在上,河道在下,人车舟马按各自的运输方式,互不干扰地运行着”。

苏州人精心、精致的“规划”让这个城市的热闹与繁华、富贵与风流长盛不衰;太湖水被因势利导引入城内,巧夺天工的园林接踵而立……

他们甚至把浪漫也规划进日常里。

有姑苏第一商业街之称的观前街,因地处玄妙观前而得名。在明朝,观里桃花盛开,风一吹,花瓣洒落在观前街,宛如一地碎锦,苏州人于是给观前街起了个别名:碎锦街。

妇孺皆知的白蛇和许仙的故事,在苏州人冯梦龙编撰的《警世通言》中呈现了另一个结局:白娘子与许仙相识于杭州西湖,经历了生离死别,最终在苏州度过了幸福的余生。

网师园的江南第一门楼

猜你喜欢
苏州人平江姑苏
悠悠姑苏情,酥脆“蟹壳黄”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以数字感知聚拢需求,做大做强产业链条——湖南平江:一根辣条的走红之路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姑苏小巷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平江晒书节”开启“24小时”不打烊
最是那水一般的温柔
鹰岩崖居——自在平江野奢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