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羽涵,王超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 071028)
建筑不仅具有社会性、人文性,还有充足空间创造性。不同的时期社会属性、阶级信仰以及物质基础都会制约着建筑发展。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中也会表现出当时人类的价值取向与精神目的。而精神方面的发展,虽然通过物质层面的发展途径能够产生同为精神实质的内容与功能,但精神产品又均是被物化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精神产品的更好推广和传播。所以,我们研究建筑以及建筑中的斗拱,就必须将物质与精神相整合,站在全面的角度去看待。建筑就是众多艺术中关于文化整合的典型研究案例。其一,不同时期的建筑可以彰显当时社会参差不齐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其二,建筑的结构、彩画等,也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思想、伦理观念以及审美水准。由此可见,我们对中国古建筑的灵魂构件——斗拱的分析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欂栌、铺作等。随着历史朝代的更迭,斗拱的结构与彩画风格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单一的,而是随着不同朝代文化的发展,历史的移易迁变而逐渐演变过来的。斗拱作为中国木构架建筑上的一种特有结构,主要起到建筑承重的作用,同时它还有增大挑出距离、抗震和装饰作用。它的位置位于建筑的柱体与屋顶之间,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承担起探出屋檐部分的重量,或将屋檐的重量直接转嫁到柱体上,又或间接通过额枋来转嫁屋檐重量至柱体。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承重托架,支撑起宽大厚重的屋顶,以达到传递荷载的作用。斗拱的组合方式变幻莫测,结合不同的艺术手法进行修饰,将建筑与美学进行了完美融合。在中国古建筑的历史长卷中,我们能体会到古代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能感受到古代匠人的智慧,也能看到不同朝代背景渲染下的文化成果,领悟朝代的兴衰与变迁。斗拱的发展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对当时意识形态的一种“符号化”呈现。笔者以斗拱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利用斗拱中的艺术、结构与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同源的特性加以理解,从而以全新的系统化的方式进行研究,突破以往单纯建筑领域的研究方式。文化是需要传承的,斗拱的发展和创新就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这样的研究视角让整个研究过程更具现实意义。
斗拱的发展历史漫长,最初仅能满足建筑的承托需求,后来慢慢发展成为一种装饰性构件。不同阶段斗拱的样式与形制都会有属于所在时代专属的印记,于是通过斗拱形制的变化便可以鉴别出相应的年代。斗拱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西周时期青铜器“失令簋”的底座上就出现了近似斗拱造型的装饰。由此可推测,此时类似斗拱的建筑构件已然出现在当时的房屋建筑当中。汉朝时,社会生产力提升,对于建筑功能属性的要求也逐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随着对空间需求的改变,建筑结构也开始有了新的探索。斗拱的结构和样式均有新发展,实拍拱、鸳鸯交首拱、一拱二升加蜀柱等多种样式层出不穷。木构架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汉朝的楼阁建筑形式推向了新的高度。隋唐时期,斗拱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它已然不再是存在于屋体和房檐之间起单一性过渡功能的承托框架,而是成为古代宫殿建筑中十分重要的结构要件。宋元时期是斗拱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斗拱的规制与技法趋于成熟。宋代首次以官方的名义颁布了建筑用书《营造法式》。书内对设计及施工工艺均进行了制度性的要求,让斗拱朝着更加规范化、有书可查、有章可依的方向前进。建筑在整体规划上,不再设单独的装饰性构件,而是将装饰性的部分融入整体结构框架之中,这样的设计更具合理性。明清时期,斗拱继续发展,明朝属于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这时的斗拱样式既保留了先前的一些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很多新的花样。但总体上,明代的斗拱已和唐宋时期的有所不同,从密度到尺寸都有所削减。清朝时期,斗拱不仅在尺寸上更加精简,装饰性功能也逐渐超越了固有的结构性功能。
不同时期斗拱具有不同特征。那么是什么在时代的更迭中慢慢推动斗拱的不断变化呢?一方面,匠人在技艺上不断钻研、突破,势必对斗拱技法的改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斗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符号化”体现,它不仅通过不同规制反映出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当时人们的思想和文化特征。接下来,笔者以唐、元、明、清这几个朝代为例,从斗拱结构和彩画技法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斗拱的出现需彩画的配合来增其艺术表现力。那么什么是彩画?彩画是我国建筑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在木构架建筑上施加涂料的记载。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建筑的艺术美感,起到装饰作用;另一方面,涂料的应用也可以起到保护木材的作用。彩画发展到明清时期趋于完备,封建等级制在彩画中也有一定的反映。
唐朝时期,斗拱向外出挑尺寸很大,使建筑物外檐延伸出更多。具考证,唐宋时期斗拱尺寸能够达到柱体尺寸的1/4至1/2(见图1),而明清时期,由于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的转变,斗拱的尺寸缩小至1/9至1/5之间。唐朝斗拱技术已较为成熟,此时封建贵族便将这样的木质结构规定成自己的专属规制,民间不能随意使用。其原因可能是,斗拱一般是伴随着高规格的建筑而出现,而这样的规制在古代似乎更加符合皇权贵族的身份,于是渐渐地成了等级与身份的象征。斗拱的样式、结构也会随着封建等级身份的高低有所调整。
图1 唐代斗拱窟檐孤例
唐朝建筑色调以红白相间为主,《营造法式》中将之称为“七朱八白”。在建筑装饰上,色彩层次愈加丰富,形成一种以赤白为主、青绿为辅的彩画形式。唐朝彩画有繁简多种式样,风格变化多端,极具特色。但整体设计却把控在一个大致的框架中,大建筑构件以暖色调红色为主,小建筑构件则以冷色调青绿进行修饰,而在构件的末尾端一般选用浅色颜料进行装饰。“五彩遍装”为唐朝最高等级彩画形式,它不仅在建筑每个构件上都绘以五色花纹,在技法上也采用叠晕画法来完成,而不是将颜色平涂。这样画出的各处华文效果生动、活泼,建筑整体灿烂夺目。建筑特色与唐朝不拘传统、热烈放姿的个性和国力盛强、文明开达的社会是分不开的。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文化发展,经济繁荣,此时的社会环境为当下的艺术、建筑、文化等方面给予了良性的发展空间。首先,隋唐以来,科举制度确立并逐渐规范,民间开始尚学,私学不断。人们在提升精神文化素养的同时,审美趣味、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对于物质的要求日益增高。那些所谓精致、高级的文化也逐渐下移,被下层群众所接受,融合新的思想创造出带有浓重民间色彩新的文化形式。此时建筑技法不断提升,艺术水准也随着人们的需求和审美水平的不断升高而达到新的高度。其次,经济的繁荣也为宏伟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便利的交通和开明的政策促成了中外文化和南北文化交融,文化的交流使唐朝与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在这种文化繁荣、经济富足的条件下建筑风格日益多样化,众多艺术流派逐渐兴起。最后,世人对物质和品质的热烈追求,也推动了当时工艺与艺术的探索。当然,这样的大环境下,人的个性相对解放,也是当时建筑和彩画风格得以发展的关键。
元朝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碰撞的特殊时期。王其亨老师写过:“元代建筑,尤其是元代宫苑建筑,承两宋、辽金建筑之丰富绮丽,又融注了漠北草原文化、西域色目人文化、西藏喇嘛教文化中的一些特色因素,使其在个体造型上,呈现出极为丰富灿烂的多样化形式,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造型风格最为多样化的一个时代。”外域文化被引入中原,建筑艺术在承袭唐、宋风格的基础上,又增添出许多新的风采,形成了独具时代风貌的元代建筑风格,如图2所示。这种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规范严谨,整体形态也更加端庄宏伟,这对后世明代建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蒙古贵族自身的建筑施工水平不高,于是只能依赖汉人工匠进行设计营造。纵观元代建筑,它所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是粗放不羁。一方面,是受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草原民族简单奔放、喜好无拘无束自由生活的个性需求和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也使他们拥有了独特的审美趣味。
图2 阆中五龙庙,元代斗拱建筑的活标本
正是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元朝的殿宇、庙堂以及和宗教礼仪相关的礼制建筑没有达到宋朝时建筑的艺术高度。但在多民族璀璨文化的助力下,元代匠人们的建筑工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突破,如斗拱形制的变化。这里主要体现为以下3点。
其一,斗拱承重功能降低,梁栿作用加强。元朝推崇“去华从简”的风尚。斗拱的样式逐步简化、跳数减少,结构中梁的跨度及断面不断增大。斗拱尺寸也进一步缩减,但较后世明清时期略显简洁与宏大。斗拱的承重地位逐渐降低,而梁栿在建筑中的地位日渐提升。由于对斗拱结构和功能的调整,使其固有作用日益弱化,装饰作用达到新高度。当然,真昂与假昂的相互配合,也是元朝斗拱的独特之处。
其二,建筑中的翼角发生了明显变化。斗拱和梁栿的调整势必会导致整体框架结构的变化,以往的承重结构无法达到要求,需要进行调整来改变现状。元朝南方和北方选择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北方将常被忽视的隐角梁改进后逐步推广开来。南方则继续沿用宋朝遗留下来的技法,将大角梁至于平榑之上或微微下落,通过将出檐尺寸变小以防止倾倒。
其三,混合式结构的发展和层叠式结构的没落。混合式结构的形式复杂程度介于层叠式和柱梁作二者之间,主要应用在等级较低的殿阁当中,为厅堂建造所用,所以又称为厅堂式。元朝后期在很多的庙宇殿阁的营造中逐步开始并广泛运用混合式做法,而非一味地沿用殿阁式。
事实上,从元代开始,中国建筑变得越来越没有创新性。宋代建筑中对四眼天井、旋转藻井和极具动感的斗拱形式的改进尝试已一去不复返。
元代建筑中保存下来的彩画很少,但是仍有一定的创新与发展。彩画在作法上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烟琢墨作五彩装龙草、包袱海墁彩画;第二种是烟琢墨作碾玉装锦枋心旋子彩画;第三种是青绿相间装彩画。其中,第一、第二种为上等彩画,第三种为一般的简单彩画形式。在彩画的着色上,梁枋藻头多用朱色底,表层图案青花绿叶。并且在此时发展出了旋子彩画的萌芽,为后世的绘画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清两代是中国最后的两个封建王朝。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扩张,商业城镇遍布各地,这为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明代在思想上主要讨论“知”与“行”,“心”与“理”之间的关系。思想大家王阳明就提出了“通则化”的思想观点。这样的思想势必会影响当时的文人和匠人,他们的作品愈发倾向于直觉与概念化的发展。彩画的思想性也随着这种倾向的加深而越来越受到关注。清朝中后期,随着外强入侵,国势逐渐衰微,封建王朝摇摇欲坠,清代官式建筑也逐渐有了衰颓的趋势。
明清时期的彩画风格逐渐形式化、抽象化。以简单的线条进行高度概括来进行实物表现。斗拱彩画亦分为不同等级,有金琢墨斗拱、金线斗拱、墨线斗拱(黄线斗拱)等。清朝时,崇尚佛教,在整个清朝统治时期十分重视各民族之间的兼容并举。清朝的彩画风格包罗万象,多种图形元素汇集于此,色彩和图案都呈现出丰富的层次与变化(见图3)。
图3 清代斗拱
和玺彩画是清朝等级最高的彩画样式,主要应用在宫殿、庙堂以及陵墓的主体建筑上。它是在明代晚期官式旋子彩画的基础上日趋完善,为适应皇权的需要而产生的全新的彩画类型。画面中象征皇权的龙凤纹样占据主导地位,构图严谨,图案复杂,大面积使用沥粉贴金,花纹绚丽。彩画布局是将梁枋均分为3段:中断为枋心;左右两段的断头作箍头;箍头由“合子”和两侧的箍头线组成。箍头与枋心之间的部位称藻头(俗称“找头”)。藻头用“圭线”“圭线光”与箍头相隔。“龙”是和玺彩画的中最具特点的元素,它贯穿彩画的装饰整体。在色彩的应用上,和玺彩画主要选取蓝绿色为主色调,并在一些纹路上贴加金箔作为装饰,以达到金碧辉煌的效果。虽然和玺彩画整体效果色彩绚丽,光彩夺目,但它却有很强的程序化的特点。在画面的艺术表现技法上排斥立体感和具有透视感的图案,而坚持选用平面化的表现手法。在这样严格程序的规范下,整体画面所展示出来的效果是规整的、端庄的而又凝重的。通过和玺彩画的艺术表现,我们能够感受到清朝森严的等级制度和皇家威严恢宏的气势。
明清斗拱直接承托檐桁。固有的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功能被摒弃。斗拱的整体尺寸进一步缩小,装饰性的功能发展到最大。从整体观之,那些细小堆叠的密密丛丛的斗拱,就好像屋顶与梁柱间的过渡性装饰。根据阶级等级的不同,斗拱在结构和绘画技法上都有一定的区分。此时它已然成为彰显建筑物等级的一种标志。
通过上述分析,斗拱的文化属性乃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建筑作为人类文化的结晶,斗拱作为建筑中的重要结构要件,它作为文化形态的特殊性就是与科学技术、艺术、社会科学或者说是人文科学的密切联系。与其说建筑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如说它是文化的一个具体形态。而建筑与各元素之间的联系所构建出来的整体观,才是我们研究的关键。建筑的发展不仅展示出古代匠人的智慧,也将古人的智慧和璀璨文化保留至今。从古建筑形式多变的艺术形象中感受到的既有中国独特的艺术美感,又有通过这些或素雅,或繁华的“文化符号”领悟出的历史兴衰与文化内涵,而这些才是我们真正应该珍惜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