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玲,毛 伟,李浩波,关 红
(1.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2.农业部动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国内养殖业的基本情况是养殖环境复杂、环境污染严重、养殖方法不同、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因此,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兽药研发与使用。随着我国畜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化学兽药药品生产企业(含添加剂)和兽用生物制品企业已达6 000余家。2020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一部)共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和药用辅料共计 752种[1],2010~2021年期间,农业部批准了沙咪珠利和沙咪珠利溶液[2],紫锥菊、紫锥菊口服液、紫锥菊末[3]为一类新兽药,说明我国新兽药研发的路还很漫长,因此必须大力培养兽药研发科技人员。
目前,我国兽药研发科技人员主要来源于综合性大学及药科大学的药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具备良好的化学、药学及药物制剂等基础,为我国兽药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人用药与动物用药的对象截然不同,药物种类、给药方式和给药剂量等也有很大差异,由于这些毕业生也缺乏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和兽医临床经验,因此,也难以找准研发项目和产品定位。所以,以农业院校的动物医学院或动物科技学院等为依托开设的动物药学专业就应时而生,培养既具备良好药学专业知识,又熟悉畜牧业生产和兽医临床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是解决我国兽药企业研发人员严重匮乏,提高我国兽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国内动物药学专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4],而本院于2013年动物药学专业开始招生,其专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制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问题,如师资力量还较薄弱、实践教学方面的教材建设滞后、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尤其对兽药生产环节的认知度、参与度较差等,同时也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为适应新农科的发展形势,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体现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体系的互补与结合模式;围绕目前动物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即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动物药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在于实践,实践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实践教学体系,但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务之急是高校要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理论联系实际、重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互联网技术在校园的普及,基于微课、长江雨课堂和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已经进入本科教育,因此,各种教学方法也应用于本科教学,如混合式教学、问题教学法(PBL)、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法(CBL)等。对教师来说,重点是考虑各种教学方法将如何影响学生,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7]。以兽医药剂学中的“乳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实验”为例,使用微课和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以小组为单位(5~6人/组)。实验前指导学生网上查阅资料和线上学习,熟悉乳剂的制作方法及质量评价。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进行实验;学生根据线上学习情况进行乳剂的制备,在实验进行中,出现问题时,小组学生先讨论并试着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问题不能解决,任课教师再与学生一起探讨,直至问题解决,此方法即尊重了学生,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在乳剂质量评价时,通过化妆品(学生自带)-乳液类型的确定,使学生直观的掌握乳剂类型确定的方法,然后将自制的乳剂与其对比,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性学习的热情。由于直观的、互动的、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主动学习的热情、协作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也掌握了实验仪器的使用,从而真正达到课堂教学和基础实验的目的,使学生不仅知道一些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综合课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授,学生按部就班操作的模式[9]。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教学形式,改变以往的只有教师准备实验,也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过程中。以综合药学实验为例,本课程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了从事独立研究的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给出实验的关键词“艾草,提取,总生物碱,小鼠,冷应激,抗炎作用,抗氧化作用”;以小组为单位(3~4人/组),从开始到结束,通过以下几个阶段:(1)根据关键词,每位学生均设计实验方案;(2)通过讨论确定小组实验方案;(3)然后再与教师讨论实验方案细节及可行性;(4)再修订实验方案;(5)实验方案通过后,学生自行安排实验进程;(6)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7)以答辩的形式进行交流。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必须展示其操作设备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和技能,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10],FTIR是一种吸收光谱技术,在化学、制药的质量控制中鉴别化合物真伪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掌握 FTIR固体样品制备,即溴化钾压片法(3 mm 模具),并熟悉软件的操作。同时也促进学生聚在一起,相互沟通,增加学习的兴趣,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鼓励终身学习,促进更完整的经验分享,并增加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在实验期间出现问题时,学生与任课程教师讨论他们的建议,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而任课教师是辅助学生,直到问题解决为止,这种方法即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也鼓励了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增加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同时也避免了因错误而导致实验失败的危险发生。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答辩,同时小组之间也有了竞争意识,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因此带动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以“兽医药理学”实验为例,本门课程的实验进行操作考试,本教研室为此次考试命题,其中“兽医药理学”实验操作考试题30道题(包括药物剂量换算,不同给药方法,说出给药后动物应出现的反应,两种未知药物A和B,动物给药后确定A和B是何种药物等题型),并根据学生抽到的试题对其进行提问。实验操作考试于本门实验课的最后一周进行,每班学生逐人抽签,一人一题,每人考试用时 5~6 min。所有实验课任课教师参加实验操作考试。在实验操作考试过程中,每次进 4位学生,每一位学生抽到题后,都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考试,考场内无人喧哗,同学们都认认真真的对待此次考试。在考试过程中,即可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发现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如在实验课上平时动手少的同学,在考试时比较紧张、手抖、在抓鼠时被咬等现象。在出现以上问题的情况下,监考教师耐心地再次教给学生,最终同学们还是坚持实验考试,这也说明了学生对实验考试的态度。
互动教学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学生有问题时应主动向教师请教。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如教师亲自指导小组完成实验方案设计,且清楚了解实验进展。同时教师应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方案的细节,帮助学生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另一方面,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主动向教师提问并解决问题。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意识,竞争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端正学生的态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希望通过对本科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提出了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和团结协作精神,也提高了学生在专业活动中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基本能力、综合能力、科研能力也得以提升,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