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冰莹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长沙校区,湖南 长沙 410116)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提升干部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税务系统通过整合四校资源成立了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在职干部培训院校的目标。为了打造一流税务干部学院,加强学院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作用十分关键。
1.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学员学识水平。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现实对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干部教育培训仅靠培训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事实上,囿于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和有限性,难以满足培训学员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改造思维方式的迫切要求。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藏书,便利的学习环境,学员可以在课堂教学之余,自主选择图书资源,个性化学习,独立思考,解决课堂内外的问题,这无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是干部教育培训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图书馆不仅可以使读者通过阅读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对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更新,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学识水平,而且可以使读者对知识与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学习、分析与判断,产生新感悟、新灵感,激发新的思想火花。就干部培训工作而言,面对经历丰富、知识面广的成人学员,教师需要通过阅读不断充实自己,不可避免地通过图书馆获取大量的科研资料,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获得科研成果,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更加生动,更满足学员需要。在教师的影响和诱导下,学员阅读热情得以激化。学员博览群书,不但可以对课堂内容进行深化,还能接触和关注到更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通过阅读,学员能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对自身发展与知识水平进行准确定位,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社会。
2.培养和唤醒读书习惯。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学员都是脱离了学校生活的成年人,由于工作压力,很少有时间潜下心来读书,早年养成的读书习惯渐行渐远。培训期间,学员暂离工作岗位来到学校,图书馆敞开大门以丰富的藏书和热情的服务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学习场所,学员可以重温一种久违的读书体验。对于没弄通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知识点的部分学员,可以到图书馆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帮助理解;部分学员可以到图书馆学习感兴趣的知识。学员进入图书馆,就可能被其中浓郁的书香气息所感染,被热情服务所打动,有助于养成和唤醒阅读的好习惯。
1.馆藏资源陈旧,结构不尽合理。部分干部院校是从普通高校转型而来的,馆藏资源大多以纸质印刷文献为主,存在大量陈旧的教材及教辅资料。一些图书馆藏书“重藏轻用”,侧重馆藏资源的实体数量,追求图书的未来潜在价值,从而忽视了当下的实用性。一些图书馆为了保障图书的多样性,在一些很少涉及的研究方向上采购了大量的图书,比如党校必须研究的重点领域,书刊数量显得相对不足。此外,图书馆还普遍存在着声像制品、缩微型文献、电子出版物等多媒体资源较少,自建网页资源和自建数据库资源普遍缺失的问题。然而,现代图书馆早已步入信息技术的智慧时代,读者也更习惯于使用各类现代化设备获取最新最前沿的信息资源。传统的建设观念和建设方式下的图书馆馆藏资源更新慢,常常滞后于日新月异的学术发展,读者只能依靠单一的手段获取有限的文献资源,严重影响了文献获取的效果与效率。
2.服务意识欠缺。图书管理方法缺少相应的创新实践,管理方式落后,服务意识欠缺。大多数图书管理人员认为自己的职责只是图书编排、借阅等工作,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忽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如何服务读者、尊重读者、理解读者,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3.学员入馆意识不强。一般来说,在职干部培训学习都是短期的,大家暂离工作岗位来到另外一个城市,大都抱着开开眼界、调整身心的心态,课堂上听听课,相互之间交流交流。课程学习之余,考察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上图书馆的意愿并不强烈。
1.强化馆藏资源建设。首先,在资源结构上,不同于普通高校在馆藏资源建设时追求系统、完整、多样、全面,干部院校的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积极收集干部本职工作的专业书籍外,要重点丰富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时事政治、政策法规等方面的资源。这就要求图书馆在资源采购时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主动性,跟踪了解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发展动态,及时、主动地采购党建类资源,满足培训所需;二是要因地制宜,立足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设置地方红色文献专栏与专题数据库,让读者在感受当地风土人情的同时,加深对地方党史的理解,提高党性修养;三是要以读者偏好为导向。经调研,培训学员倾向于借阅历史、国学、文学方面的书籍,偏好明显。因此,图书馆在采购时应该重点采购这些方面的书籍。其次,在资源载体形式上,要丰富音像制品等电子资源,丰富学术数据库等数字文献资源,例如开通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税刊阅读系统、税务数字图书馆等数据资源库。同时,为了保证数字资源及时升级与有效维护,必须配备对应的多媒体设施与专业的数据库维护人员。最后,在积极扩充图书馆资源增量的同时,应加强现代化手段的应用以更好发挥资源存量的作用。例如,梳理馆藏资源,制作本馆资源目录并通过学院官网或图书馆资源一体化显示屏将资源目录展示给读者。例如,搭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数据库。通过整合各级干部院校间、干部院校与省、市以及高校图书馆间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畅通馆际间的文献资源传递。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馆藏利用率,满足校内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还可以有效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图书馆囿于简单的图书资料管理与保护工作,不重视队伍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无法适应当今大数据和数字化管理的智慧图书馆时代,很容易沦落为可有可无的边缘部门,甚至成为装点门面的摆设。因此,学院必须高度重视图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在提升人员素质方面扎扎实实地下一番功夫。首先,要注意培养图书管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诚然,图书管理大都是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内容具体繁杂,具有一定的重复性,让人感到枯燥乏味,缺乏成就感。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抱着对工作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只有全面落实自身职责,加强对图书资料管理与保护工作,热忱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让读者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满足读者,服务社会,工作才会变得崇高和富有意义。其次,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对馆员的信息资源管理能力提出极高的要求,各类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传递、存储等,每一项工作都需要馆员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图书馆应该定期组织各种业务能力培训。例如,参加图书馆协会举办的学术交流会议,举办馆际间的交流活动,参与数据库开发商开展的技能培训课程。通过这些培训提高馆员业务水平,让馆员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第三,要注重培养图书管理人员的创新素养。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实际工作中,图书管理人员应该树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不断创新与完善管理模式,摸索和探索满足读者需求的信息服务方式,提高图书馆的利用效率,让图书馆在干部教育培训事业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第四,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分配和职业晋升制度。绩效分配和职业晋升对于调动馆员积极性,加强馆员职业认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现实情况中,却很少有院校愿意为不创收、非主营的图书馆部门付出相应的绩效成本,图书馆的专技人员较之其他同级别的专技人员也更缺乏晋升空间。这样的管理模式导致图书馆馆员职业认同感淡薄,队伍消极涣散,人员流失严重。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学院领导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图书馆工作,加强图书馆与学院主业的联系,提升图书馆在学院内部的地位,以图书馆的教学科研服务能力为抓手,建立一套适用于图书馆的绩效激励办法,并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上给予图书馆馆员充分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3.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学院图书馆应尽可能创新服务手段,通过举办各类读书活动、学术讲座、读书分享、建设24小时自助借阅系统等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另外,学院图书馆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第二课堂,在教育培训、科研支撑方面应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例如向教职工和学员提供文献传递、文献代查代检服务,积极与教学教研部门合作组织各类数据库的检索培训,以提高教职工和学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检索能力。作为税务系统的干部培训院校,图书馆还可以尝试开展税收专业领域的主题推送服务。一是可以通过学院搭建的智慧校园网络平台,在学院官网和官方公众号上开辟税收学术专栏,将与当下热点紧密结合的学术研究成果汇编后定期推送到平台上。智慧校园网络平台与校内各类终端设备相连,教职工与学员在办公室内、宿舍内就能轻松了解到最新学术发展动态。二是可以针对不同培训班次和不同的培训内容,定制个性化的学术资源目录进行推送,学员可以通过资源目录了解到与培训内容相关的所有馆藏,从而高效便捷地检索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源。
4.优化阅览环境,增强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为吸引读者,提高学员的入馆积极性,必须优化阅览环境。阅览环境包括人员服务和物质条件两个方面。首先,图书馆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己,尽善尽美地做好本职工作。要以读者为中心,利用大数据,了解读者之所需,把真正有价值的图书采购回来。当读者索取资料文献时,工作人员要微笑服务,尽可能帮助解决问题。此外,图书管理人员还要注意形象,重视自己的言行,做到行为得体、语言细致、周到耐心。其次,图书馆要充分为读者着想,不断改善物质条件,确保阅览室光线充足,空间舒适。图书馆要通过制定一系列图书阅览规章制度和文明守则,引导读者自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保持文明阅读;通过工作人员和读者的共同努力,营造出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