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精神的历史学考察—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

2023-01-05 20:21周建强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王朝长城中华民族

周建强

河西学院 a. 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智库, b. 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甘肃 张掖 734000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嘉峪关等地视察时强调指出, “当今世界, 人们提起中国, 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 也会想起万里长城。 长城、 长江、 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 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长城凝聚着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力量, 是古代华夏各族先民共同创造的建筑奇观, 西方建筑史学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认为, 时代精神渗透进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 宗教、 学术及其艺术当中, 其中建筑是“变化着的时代的变化着的精神” 之产物。[1]季羡林指出, 文化传承载体有两种: 一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典籍; 另一则是人工兴建的建筑物, 如万里长城、 嵩山少林寺等。[2]二千多年来, 长城以自身特有的方式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变迁, 成为中华民族特殊的文化符号, 也被视为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象征。[3]长城是中国最亮丽的名片, 是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增强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城精神是以“长城” 建筑这种物质形态文化为中心形成的可以反映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 不懈奋斗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高贵的精神品格, 是华夏各民族文化基因的历史沉淀。 长城精神对鼓舞士气、 凝聚智慧、 振奋人心、汇聚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 学界对长城精神的研究主要有孙继峰对长城精神的内涵如爱国精神[4]、和平精神[5]、 抗争精神的讨论[6], 张量对长城抗战与长城精神的讨论[7], 杨德春对长城文化和长城精神的讨论[8], 等等。 这些成果对促进长城精神内涵的探讨起到了积极作用。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至明代, 甚至到清朝[9]仍有修缮, 历史上曾经有力的保卫了和平, 维护了社会安定, 促进了民族融合, 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城精神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步形成的。 纵观已有成果却很少从历史发展线索的角度对长城精神进行讨论。文章以长城建造的历史线索为序, 通过对长城建造初衷与历代营建目的、 长城修筑的建造者及修筑方法等方面的梳理来探讨长城精神, 以期有助于推动长城精神内涵的研究。

1 长城建造初衷与历代营建目的

城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据研究, 早在夏王朝时期城就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军事防御、 经济交换、 政治统治功能。[10]长城这种由城堡和城墙相连接构成的军事防御工事至迟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 为防止游牧民族南下袭扰,靠近北方游牧民族的秦、 赵、 燕三个诸侯国纷纷修筑长城。 同时, 中原王朝各诸侯国之间为加强防御也修筑了长城。 秦王兼并六国, 南征百越,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第一个多民族封建王朝政权。 但在北方, 秦王朝仍然面临着匈奴人的威胁。 秦王朝一方面拆毁各诸侯国修筑的长城, 加强内地的连通; 另一方面把原来战国时期秦、 赵、 燕三国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 并修筑新的长城, 以防御游牧民族南下侵扰。

秦以后, 历代中原王朝和各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大都不同程度参与修缮或修筑了长城, 使这一古代军事防御体系规模更加宏大。 秦末之际, 乘楚汉相争之乱, 北方匈奴“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 与汉关故河南塞, 至朝那、 肤施, 遂侵燕、 代”。[11]西汉初, 匈奴征服了北方草原其他部族, 逐渐强盛起来, 不断南下侵拢汉王朝北部地区。 直到汉武帝刘彻时期, 这一状况发生了彻底性改变。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 年), 汉武帝派卫青收复黄河河套南岸一带地区后, “筑朔方, 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 因河为固”。[11]元狩二年(公元前121 年), 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河西走廊, 取得了重大胜利, 汉朝“始筑令居以西, 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11]后设置张掖、 敦煌等郡。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 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 年), 修筑酒泉至玉门关的长城。 汉长城的主体西起敦煌, 东至辽东, 全长约七千余里。[12]太初三年(公元前102 年), 为加强北方防御, 汉朝同时还修筑了亭、 障、 烽燧等长城外围防线, 作为长城主体防御工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条线从敦煌起, 西经玉门关、 阳关, 一直到盐泽(今新疆罗布泊)。 东汉时期, 为防御匈奴的侵扰掠夺, 从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公元36 年) 开始, 中原王朝先后调遣士卒在山西中北部、 陕北等地修缮、 修筑城障列亭烽燧等, 巩固了东汉的北方防备。

东汉以后, 中原地区除西晋王朝有过短暂的统一外, 大多时间处于民族大融合的分裂时期, 而此时的匈奴也已经衰落, 且大部分移居塞内, 自然基本上没有修筑长城的记载。 南北朝时期, 内迁中原的鲜卑族元魏政权和后来的北齐高氏政权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突厥、 柔然, 也曾修筑过长城。 据《魏书·太宗纪》载: “(泰常八年) 蠕蠕犯塞。 二月戊辰, 筑长城于长川之南, 起自赤城, 西至五原, 延袤二千余里, 备置戍卫。”[13]此外, 北魏在太武帝拓跋焘时期修筑了约千余里的畿上塞围长城, 孝文皇帝拓跋宏时期修筑了六镇长城。 公元534 年, 北魏分裂为东西魏, 北齐代东魏自立后, 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 北魏在28 年时间里, 借助前朝已有的防御设施, 先后7 次修筑了5道长城, 用来防御北面的柔然, 西面的北周。 有研究指出, 北齐是秦汉以后, 明以前次数最多、 长度最长的北朝王朝, 修缮和修筑的长城纵横数千里。[14]

经历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长期分裂局面, 隋唐时期中原地区再次实现大一统。 隋王朝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如吐谷浑、 突厥、 契丹的袭扰劫掠, 在享国38年的时间里7 次修筑长城。 文帝从开皇元年(581 年)至开皇七年(587 年) 灭陈之前, 曾5 次修筑长城。第一次修筑的是山西北段; 第二次是河北东段原魏齐长城; 第三次是西起宁夏灵武, 东至黄河边, 横跨黄土高原的长城, 绵延七百里; 第四次、 第五次是沿隋朝东部边境构筑的城障防御体系。 总体工程量都不大。[15]炀帝在北部形势缓和后, 两次修筑长城。 如大业三年(607 年), “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 西距榆林, 东至紫河, 一旬而罢, 死者十五六”。[16]炀帝发动百万之众在十天时间里修筑400 多里长城, 结果大半民众死去。 大业四年(608 年), “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 自榆谷而东”。[16]唐初, 并未修筑长城。[17]唐中后期, 始修筑极少长城。

辽宋金元时期, 由于大部分长城在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境内, 所以北宋王朝只在与辽和西夏交界的地方修筑了烽燧、 城堡等防御工事; 辽王朝也只修筑过从鸭子河到混同江之间的一小段长城。[18]灭辽后, 为防御契丹、 蒙古部落等游牧民族的扰略, 女真人建立的金王朝政权修筑了绵亘万里的长城。 金代修筑长城之议, 始于金熙宗(1138—1150 年) 初年, 后经世宗大定(1161—1190 年)、 章宗明昌 (1190—1196 年)至承安(1196—1201 年) 近70 年间, 完成了自东北至西南沿线的全部工程。[19]金代长城在前代长城修筑的基础上, 根据地形地貌特点, 结合防御游牧民族骑兵的实际需要, 修筑了由堑壕、 边墙(重要地段有双壕双墙)、 马面、 女墙(不全有)、 戍堡、 关隘、 关城、 瓮城、 烽堠等一些列设施构成的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增强了防御效果, 这一修筑特点也为后来的明长城所因袭。

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规模最大、 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封建王朝政权。 明代修筑长城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1368—1447 年), 处于主动攻势的明王朝为防御退守漠北的蒙古部族, 修缮战国时期的魏长城和齐长城, 并在沿线增建烽火台、敌台、 关堡、 壕堑等; 中期(1448—1566 年), 特别是经历“土木” 之变后, 逐渐衰弱的明王朝为防御北方蒙古瓦剌部、 鞑靼部经常犯边, 构建了立体、 纵深的长城防御体系; 后期(1567—1620 年), 为应对来自北方游牧民族蒙、 后金政权的威胁, 对长城进行了续建和改线。[20]至清代, 虽然长城作为边地属性的地位下降, 内地属性上升, 但鉴于原明九边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在一些时段长城依然发挥着军事防御作用, 清朝并未听任其坍塌, 甚至也曾经采取过一些维修举措。[9]

综上所述, 长城的修筑自春秋战国时起, 历经秦汉北朝、 辽宋金历代王朝和各民族政权的不断营建,再到明王朝的进一步完善, 甚至清初也曾多有修缮,使长城这一古代军事防御体系更加完备, 渐成规模。长城在当时群雄逐鹿, 战乱频仍的年代, 确在很大程度上阻挡了大规模军团的争战, 对保护农耕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积极意义。 长城修筑过程中倾注了中华民族各族儿女的心血, 凝结了各族儿女的智慧, 也见证了祖国辽阔的疆域是由各民族共同开拓的历史事实。 当然, 无论是从长城最初的建造初衷, 还是历代王朝营建的主要目的来说, 都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袭扰, 体现了各族儿女珍爱和平, 守护家园的精神。 同时, 长城修筑的历史过程与长城精神的形成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 长城修筑与长城精神之形成

长城曾经作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 有效避免了中原王朝和北方各民族政权之间大规模的征战, 维护了各民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见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 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长城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历史沉淀, 是华夏各族儿女在修筑长城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精神品格, 也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修筑者的角度来看, 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 众志成城的精神。 从修筑的功能和历史作用来看, 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 开拓进取的精神。 从修筑的具体方式来看, 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因地制宜、 精益求精的精神。 从修筑的时间跨度和历史时期来看, 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绵延不绝的精神。

长城穿群山, 经绝壁, 起伏于崇山峻岭, 横跨于茫茫戈壁、 草原, 纵贯东西上万千米, 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 秦汉及早期修筑的长城超过1 万千米, 总长超过2.1 万千米。 现存明长城西起嘉峪关, 东至鸭绿江畔辽东虎山, 全长8 851.8 千米。 当时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设备, 完全依赖人力的情况下, 在陡峭险峻的山林间完成如此艰巨、 浩大的工程是难以想象的。 秦时, 蒙恬北逐匈奴后, 率三十万戍边士卒修筑长城。 此外, 还有大量判处四年有期徒刑的犯人直接参与了长城的修筑, 总数有数百万之众。 汉时, 除戍边士卒作为主体修筑长城外, 按照分段负责的原则,郡县边民、 户民也参与了修筑长城。 其他历史时期,各中原王朝政权和民族政权也都发动了大规模的民众参与了长城防御体系的修筑。 如炀帝曾一次性征调一百多万丁男修筑长城。 虽然由于资料所限, 我们很难考证修筑长城的确切人数, 但从零星的资料可以看出, 为修筑长城征调的人数占当时人口的比重不小,甚至达到二十分之一。 面对峭壁深壑的修筑环境, 如果没有修筑者的团结一心、 齐心协力, 长城是不可能修筑成功的, 更不要说遗存上千年之久。 从长城修筑者的角度来看, 长城体现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团结一心、 众志成城的精神。

长城作为农耕与游牧生产方式的分界线, 不仅保护了农业文明生产力, 还畅通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渠道, 维护了通道地带的和平与安宁。 长城沿线构筑的边塞、 城堡、 村落等设施为往来的使者、 僧侣、 商队提供了粮食和饮水等生活物资补给, 保证了他们的安全,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造就了世界四大文化体系在敦煌的汇流,[21]形成了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典范, 生动地向世界阐释了中国文化具有兼容并蓄、 相互尊重、 博采众长、 开拓进取和不断创新的包容形态。[22]同时, 虽然长城是农耕和游牧文化的分界线, 但它却从未隔绝多民族文化之间的融通, 反而见证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 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文化形成的触媒和纽带。[23]自秦汉王朝政权以后, 随着长城的修筑, 逐渐形成了早期的边塞城镇。 长城两边居住的各民族依托边塞城镇进行产品交换互通, 经济上贸易往来不断,深刻影响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发展, 中原农耕文化不断吸收游牧民族文化, 游牧民族文化同时也影响中原农耕文化, 共同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极强的包容性和融通性特征, 也证明了中国灿烂的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事实。 长城修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游牧民族南下侵扰, 但也并不意味着长城的一贯的保守取向, 它还具有积极进取的一面。 历史上长城的修筑总是伴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和防御, 通过修筑工事加强防御, 维护王朝或各民族建立政权的和平安宁。 通过在长城沿线加强边塞城镇建设为稳定长城地带提供坚强保障和后盾。 从长城修筑的功能和历史作用来看, 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 开拓进取的精神。

历代长城修筑过程中根据防御的实际需求, 基本上都按照“因地制宜, 据险制塞” 的原则, 针对特定的防御对象, 巧妙地结合当地的自然天险和地形条件构筑工事, 如秦时在平地和多土的山地采用夯土墙,在沙砾地带多垒石墙, 在土质松散的地方采用石土混筑墙, 在大小河川的岸坡上采用堑溪谷形式, 或利用陡峭的自然山崖而形成山险墙。[24]汉王朝在河西走廊修筑长城时, 其主体工程并不是城墙, 而是挖掘堑壕壕堆筑的土垄, 史书称之为“汉塞”。 汉塞的构成除堑壕、 土垄、 天田、 赛墙、 山川险阻外, 还筑障、坞、 燧、 关等。 从建筑材料的选择来看, 敦煌玉门关附近的西汉长城选用了当地流沙、 散石, 再掺和附近沼泽地中生长的芦苇和红柳修筑墙体。 金代统治者在前朝修筑经验基础上, 根据自身防御需求, 构筑了由壕沟、 边墙、 女墙、 马面、 关隘、 戍堡、 边堡、 关城、 瓮城、 烽堠等组成的军事要塞防御体系。 明代修筑长城时则广泛运用石砌、 砖砌和砖石混砌, 内部大多用夯土填充; 而河西走廊的长城基本仍采用夯土形式修筑, 再加以自然天堑为主而成。 出于军事防御目的的长城工程特别坚固, 即便经历上千年风雨的冲刷, 依然矗立至今。 如现存位于安西县小西湖以西沙漠腹地汉时修筑的红柳夹沙长城保存有6 里多, 残高3 米, 宽近3 米。 而明代修筑的长城大多基本保存完好。 如果没有当时修筑者的倾心付出, 很难想象现今我们仍然能够领略这一浩大艰巨的世界性工程。 从长城修筑的具体方式来看, 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因地制宜、 精益求精的精神。

长城的修筑自春秋战国时起, 中经中原和各地方游牧民族政权的不断修筑或修缮, 直至清代才完全停止。 整个修筑过程历经2 000 余年, 先后有24 个政治实体参与, 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1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404 个县域[25], 是修筑时间最长、 历史时期跨度最大、 涉及王朝政权最多、 参与民众最广, 具有深远影响的世纪性标志工程。 长城修筑的历史是一代接着一代修的历史, 展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 秦时, 在各诸侯国特别是北方赵、燕所修筑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 修筑, 形成绵延万里的秦长城。 汉代, 既维修利用秦时所修的旧长城, 又营建了新的防御体系。 此外, 一些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北魏、 北齐也都在原有长城的基础上不断修缮、 修筑。 如北魏时期新平堡双山段长城城墙夯土中仅发现了汉代陶片, 并没有北魏相关遗存, 有研究推测该段长城很可能是利用了汉代已有的长城。[26]北齐“西河总秦戍” 这条内线长城就包含有北魏“畿上塞围” 的旧基。[14]隋文帝时共5 次修筑长城, 时间一般都不长, 很有可能只是对已有长城的修缮。 其中第二次所修长城实际上是河北东段原魏齐长城。[15]女真人修筑的具有完善军事防御功能的金长城对明长城的修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朝前期, 也曾对明朝九边地区的长城进行了修缮。 这说明, 中原王朝修筑过长城, 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参与了长城的修筑。 从长城修筑的时间跨度和历史时期来看, 长城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绵延不绝的精神。

3 结语

虽然长城作为一种地理文化标志, 是中华民族农耕地带和游牧地带的分水岭, 但从起源和具体防御性质的实际用途来说, 长城与“封” 或封土为疆有着本质的区别, 长城并非疆域界标。[8]长城也并非各民族的分水岭, 而是整个中华民族融合剂。 历史发展长河中, 各民族从未因长城而分隔分离。 历史上长城沿线固然有争战有杀伐, 但也只是奴隶主统治集团和封建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及其内部之间的征伐。 民间的经济联系、 贸易往来从未因此而中断。 历史上, 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历史上修筑长城的并非全为中原王朝政权, 一些少数民族入住中原之后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也修筑了长城。 长城修筑的过程和长城沿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有力地证明了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疆域、 共同书写祖国悠久历史、 共同创造祖国灿烂文化、 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历史事实。 今天, 讲好长城故事就是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讲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 传承弘扬长城精神就是要立足“四个共同”, 传承弘扬中华民族在修筑长城过程中形成的珍爱和平、 守护家园的精神, 团结一心、 众志成城的精神, 开放包容、 开拓进取的精神,因地制宜、 精益求精的精神, 自强不息、 绵延不绝的精神。 这一精神必将为中华民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心聚力, 必将指引经历磨难的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时, 始终能够矢志不渝、 努力拼搏, 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

猜你喜欢
王朝长城中华民族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THE EXTENSION OPERATORS ON Bn+1 AND BOUNDED COMPLETE REINHARDT DOMAINS*
守护长城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养心殿,带你走进大清王朝的兴衰沉浮
杨贵妃 王朝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