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真
(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102206)
兽医学是人类饲养畜禽,与疾病进行长期斗争而逐渐发展成的一门学科,主要是对畜禽疾病发展规律等进行深入化研究与分析,同时还可以对疾病进行预防以及诊治。在社会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时代环境之下,生命科学在兽医学学科之中的作用愈发突显,在此种时代环境之下,现代兽医学的内容、任务等多方面也产生了重大变化,除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之外,还包含其他多学科内容,例如环境健康、公共卫生等,形成了多学科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完整体系。兽医的工作任务并非仅仅局限于动物疾病防控方面,还与人类生命健康、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存在直接关联[1]。这就要求培养的兽医学人才不仅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有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还要承担加快推动兽医学快速发展的责任,把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实践发展方面,做实践以及研究的传承者。
我国兽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归纳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其一是课堂理论以及实践教学;其二是专业技能大赛;其三是校内体验式实践;其四是校企联合生产实践。对于实践教学环节来讲,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推动学生实现快速发展,获得优良的道德素养。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工作,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在人才质量方面的新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客观规律。自20世纪以来,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兽医学校和兽医机构,但在兽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和教育教学模式上,我国与国外国家存在诸多差异。下面从兽医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论述,并从中得到启示,助力我国兽医教育事业的完善和发展。
我国的兽医学教育体系设置有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对于传统兽医学教育模式来讲,本科学制通常为4年或者5年,其中在公共课程学习方面,学生需要耗费1年时间,学习专业课的时间为2年,参加专业实习的时间为半年,最后半年时间完成毕业论文;研究生的学制为2~3年,1~2年的公共课学习时间,其余时间为实习和完成论文。美国兽医教育分为兽医预科教育和兽医教育,兽医学院的入学竞争相当激烈,在美国国内,其培养模式相对比较特殊,即3年预科+4年兽医学或4年本科+4年兽医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在正式踏入兽医学院前,在动物医院均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在美国国内,获取职业学位教育的兽医师学位(DVM)的学生很多已经有了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DVM 实质上是一种新型淘汰模式,若课程总分在70分之下,那么其将会被直接淘汰,需要重读一年或者直接退学。兽医学院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训练,并顺利获得职业兽医考核才可以最终取得DVM学位[2]。在德国国内,汉诺威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正式入学之前,已经顺利完成了有关课程的学习,并且需要获取优异成绩才有资格学习动物医学专业,该点与中国国内存在显著差异。
在中国国内,传统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出一些可以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医院等机构进行工作的技术性人才,主要工作内容便是动物疾病的预防以及诊治。但是在现代环境之下,兽医学的范畴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已经逐步扩大至兽医行政执法、公共卫生管理、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特别是动物保护以及动物福利等诸多理念已经深深融入到人们的生活观念之中,宠物饲养数量快速增加,在小动物兽医师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该点也对高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兽医人员不但要保证动物的健康性,同时还要确保食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安全。现阶段,兽医学已经与医学、食品工业及环保卫生等领域交织在一起,我国培养的传统兽医人才已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美国国内,高等兽医教育是以预科兽医、前学位教育的基础之上而开展,然后顺利通过相应的考核才可以获得DVM,但是在中国国内,并不存在预科教育、前学位教育,对于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来讲,其仅可以获得农学学士或者农学硕士,学生临床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2008年以来,随着我国《执业兽医管理办法》的颁布与实施,要求加强兽医学的实习环节,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是打通兽医学专业学生从课堂走向生产“最后一公里”的关键[3]。
在中国国内,对于大部分高等农业院校的兽医专业课程来讲,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英语、政治、体育等;二是专业基础课程,如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解剖学、兽医免疫学等;三是专业核心课程,即动物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病学等;四是限选课程、选修课程,尽管一些高校具备诸多选修课程,但是占比相对较低,无法切实满足现代兽医在发展过程之中的实际需求[4]。在美国国内,除了化学之外,并未开设一些基础性课程。当学生选修兽医专业之后,直接学习基础性课程、专业课程,从微观分析得到宏观生态,充分反映生物科学的最新知识以及理论。对于专业课程体系来讲,其主要是按照系统以及器官疾病进行分类,充分展现了小动物、大动物的基本特征以及专科教育的特点,比如皮肤科、眼科等,根据学生职业规划,选取诸多可供选择的平台。当学生从兽医学院顺利毕业之后,还必须要顺利通过兽医资格考试,只有成绩合格才可以顺利获得相应的行医执照,由此开展相应的兽医临床工作。
专业教材方面,我国多数院校兽医学课程都有指定购买,中国国土面积十分辽阔,不同地区所饲养的动物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所饲养的动物种类存在一定的差异,教材涉及的内容就很难形成各高校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在美国国内,各个兽医学院的兽医教育课程并未制定统一化的大纲以及教材,但是学生可以参考学习的资料较多,图书馆内关于医学方面的杂质、资料也比较多,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体系,进一步扩大视野。
虽然我国教育部及各高等院校都倡导创新教学方式,如本科生导师制[5]、案例式教学[6]、和OBE教育模式教学[7]等,但由于受到教学学时的限制,多以孤立式教学为主。教学的基础知识未与临床实践进行关联,免疫学、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均形成了相应的体系,根据自身逻辑开展教学,专业课程方面所涉及的原理知识比价少。在国外诸多国家之中,均以融通式教学模式为主,例如以某个疾病的发生、发展等作为重要线索,把所涉及的基础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但是当具体到某一个疾病时,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便远远超过教材内容,均是一些前沿科学,该点也是美国兽医学教育尚未制定统一教材的主因。
我国兽医教育是被动式教学,例如当对动物的某个疾病进行介绍以及分析的过程之中,通常根据疾病的病原学、概念、症状等进行阐述以及分析,缺少实际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而美国兽医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十分重视案例分析,学生结合实际案例提出问题,并找出问题解决方法,强化学生的鉴别诊断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目前我国的兽医学已处于发展较快的进程中,要积极借鉴国外优秀的兽医学教育模式和经验,调整我国兽医教育的课程结构。进一步加强教材内容和质量控制,改革兽医教学方法,加强兽医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树立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新型观念,在进一步完善中国兽医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等诸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