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佳蕾 高修安 苏文武 梁丹(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广东 佛山 528000)
现代社会,由于抗生素、空调、清热解毒药的不合理使用,损害人体阳气,阳虚患者不在少数,这些患者出现发热常可分为两类:一为外感发热,二为内伤发热,两者的病机及治则有所不同。扶阳药是指附子、生姜(干姜)、桂枝一类的温性药。临床上桂枝、生姜一类的解表散寒药用在外感风寒发热中司空见惯,但附子、干姜之类的温里药用在阳虚发热的病症,相对较少,对此,《伤寒论》有散在的论述,清代医家郑钦安多有阐释发挥。通过重温经典并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厘清阳虚发热的辨证思路及治疗方法,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当之处,望同道斧正。
肾乃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这里的阳虚主要是指脾肾阳虚,临床上此类患者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饮食失调、妄加作劳,或因久病失治,导致脾肾阳气受损,形成阳虚体质。阳虚则生内寒,如遇外感六淫,更易感招风、寒、湿等阴邪,阳气为阴邪所束,奋而抗争,正邪交争,阳气郁滞而发热。临床上常见有以下三类。
《伤寒论》云:“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外感风寒,患者必有恶风寒、颈项强痛之表症,阳虚者,更见脉沉。《伤寒论》301条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少阴与太阳相为表里,患者少阴不足(即肾阳虚)兼外感于寒,治以此方。方中麻黄、细辛辛散祛寒,附子温阳,共奏温阳解表之功,使表解而不伤阳。郑钦安先生又以此方治疗寒滞腰痛,他认为附子辛热,助太阳之阳内交于少阴,麻黄苦温,细辛辛温,启少阴之精而外交于太阳,此方使阴阳相交,邪自立解[1]54。临床上余以此方治疗风寒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疗效颇佳。
脾主运化,肾主水液,脾肾阳虚患者,水湿不能温化,湿邪内蕴三焦,若同时外感风寒,患者在表之阳为风寒所束,表现为恶风寒,颈项强痛;在里之阳为湿邪所郁表现为发热缠绵,发热而不烦躁,口中和,不喜饮水,或即使饮也是少量饮,饮多则觉不适,大便气味不重而黏腻,舌苔白厚腻,或白厚苔上罩有淡黄苔,舌上水分较多,在治疗方面可予藿香正气汤加桂枝、附子以温阳解表化湿。临床上此型较为多见,若医者只注意到湿邪内蕴的一面,仅采用藿香正气汤加桂枝祛除寒湿,忽视了阳虚的一面,常会导致发热缠绵难愈。
阳虚患者,但肺胃蕴有积热,肺失宣发,胃失通降,当外感风寒,寒邪外束,肺胃之热进一步加剧。具体可分两类,第一类是阳虚外感风寒、肺有蕴热型,患者有恶寒、项强、身热之表症,又见咳嗽痰黄,口干喜饮之里症,治疗可予小青龙汤加石膏、附子,以麻黄、桂枝解表寒,石膏清肺热,附子温肾阳,三管齐下,寒温并用。第二类是阳虚外感风寒、胃肠积热型,阳虚患者既有外感风寒表症,又见大便秘结或者大便烂而臭秽,腹胀不减、口臭、舌苔黄厚等胃肠积热之表现,可在《金匮》的厚朴七物汤基础上化裁,以附子温肾阳,防风、藿香、桂枝、麻黄、生姜之属解表,大黄、厚朴通导积滞,共奏温阳解表、清热导滞之功,及早治疗以免邪气入里,胶结难化,酿成难解难分之势。
素体阳虚患者,若过服宣散(如清热、发表、活血、攻坚、行气)之品或不善摄生,妄加作劳导致脾肾阳气虚极,阳虚生内寒,阴盛格阳,虚阳外越而出现发热,发病具有发病迅速,午后或夜间加重的特点,治疗当回阳收纳,切忌宣散,否则会酿成阳气外脱,命在旦夕之危象。值得一提的是阴盛格阳证在教材中被提及常见于患者生死存亡时,为中医危重之证,但据临床所见,也不尽然,此证常见于禀赋素体阳虚或病情复杂的患者,临床表现可轻可重,具体又可分为以下两类。
《伤寒论》中指出脾阳虚的表现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此类患者常有腹满纳差、大便不实、稍食生冷或过劳即易腹泻、欲呕,面色黄而晦滞。关于脾阳外越的症状,《伤寒论》中未有提及,而郑氏书中多有列举,如提到“大吐身热”“大泄身热”“吐血身热”之候,发病机理为脾胃阳气外脱[2]207。如在“吐血身热”中,他认为:“凡吐血之人,多属气衰,不能摄血,吐则气机向外,元气亦与之向外,故身热。”在“大泄身热”中,他认为:“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忽然大泄,渐而身大热者,此属阳脱之候,大热者,阳竭于上;大泄者,阴脱于下。”治当“急宜温中收纳为主”,处方为“甘草干姜汤加砂仁,十治十效”。其中干姜温固中焦阳气,砂仁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化阳,甘草味甘补后天脾土,以土覆火。郑氏强调此证切忌发散,如在“大吐身热”中,他认为:“若既吐已,而见周身大热,并无三阳表证足征,此属脾胃元气发外,急宜收纳中宫元气为主,切不可仍照藿香正气散之法治之。”也即是说在临床上对于大吐、大泻伴见身热的素禀脾胃阳气亏虚的患者,若无伴见太阳之恶寒,阳明之身热汗出,少阳之口苦咽干、目眩、胁不适,需考虑可能为脾阳外越,切忌以藿香正气汤再度发散,当治以回阳收纳。
《伤寒论》指出肾阳虚的表现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此类患者多有精神疲惫(少神)、脉沉细、小便多而清白、畏寒、易感冒等肾阳素亏之表现,在上文所提到的诱因下出现肾阳外越。《伤寒论》中关于肾阳外越的典型论述是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患者上热下寒,在上表现为咽痛,面赤,在下表现为大便烂,完谷不化,患者所苦的常为上部的症状,而这个症状仅仅为标象,本却在于下(肾阳不足),在于阴寒内盛。郑氏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列举有“午后身热”、“两手肿热”、“两脚大烧”、“身冷内热”、“身热内冷”,其他或可伴见“身热无痛”“身热无神”等症[2]207-210,病机为阴盛格阳,如郑氏在“午后面赤”中说到:“午后正阴甚时,阳气欲下潜藏于阴中,而阴盛不纳,逼阳于外,元气升多降少,故或见面赤,或现夜烧。”[2]206对于此类发热,关键是医者认清患者病机的根本,除上文郑氏所提到的或见症外,还从“欲”与“不欲”来鉴别,《伤寒论》第11条载:“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也就是说病人虽然有发热,但同时也出现欲得衣,不欲饮水这些反常的症状,或即使饮也是少量饮,或喜饮滚水,就提示患者发热已经不是普通的外感发热。在治疗上,当回阳收纳,处方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郑氏认为四逆汤中附子力补先天欲绝之火种,干姜辛温而散,荡尽群阴之阻塞,为附子直入根蒂创造条件,炙甘草补土伏火,使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又得重生[1]38。
首先当辨别患者是否为阳虚证,阳虚生内寒,表现如畏寒喜温、大便不实、口淡不渴、精神疲惫、舌淡苔白、脉沉等症状,但临床上阳虚症状表现多端,有显有隐,常会独处藏奸,这就需要医者从口气,二便,头面的色泽,神气等方面细心鉴别,其次辨发热是属内伤还是外感,若为外感风寒当有恶风寒、颈项强痛等表现,内伤发热当有素体禀赋较差或失治、误治的经过。
阳虚患者外感风寒,当祛除外感与扶阳并进,如前面所提到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另外又需辨别患者是否兼有里实(如寒湿、痰热等)的情况存在,有则当兼治里实。如患者里实为寒湿内蕴,阳为湿郁所致发热,用温阳化湿法后,热虽退患者舌苔仍较厚,还需继续用药至舌苔退净方可,以免邪气卷土重来。值得一提的是用温阳药后,正方力量增强,正邪相争,热势可能会更高,这时医者若确定患者仍为阳虚证,需继续使用温药,当正气明显胜过邪气时,热才会消退,这将考验医者的辨证水平和胆识。
内伤阳虚发热,当辨清是脾阳外越还是肾阳外越,采取相应的治法。其中关键还是要辨别是否为阳虚证,阳虚则生内寒,但值得一提的是阳虚极则会有阴证似阳的表现,郑氏书中提到:“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1]115如确为阳虚证,治疗上应不为发热之外象所迷惑,不可杂夹阴药;其次用药当力求精简,效专力宏,若用药庞杂,必相互掣肘,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再者若患者兼有外感,在阳不虚甚的情况下,可回阳为主加少许发散之品(如桂枝、麻黄),若阳虚甚,即使有外感,也勿需理会,直须回阳纳下,切忌发散,伤寒论92条有云:“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患者陈某,女,4岁,2019年3月17日初诊。患儿平素体虚易感,复因外感风邪,发热周余,口服及静脉滴注西药退热不效,热势仍反复缠绵,最高达39.2 ℃。刻症:体温38.6 ℃,汗多身冷,无口渴思饮,纳差,心烦不得眠,大便不实,咳嗽多痰,无鼻塞,舌质淡红,苔白厚腻上罩淡黄苔,脉细数。查体:咽略红,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略减弱。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5.54×109/L,淋巴细胞占27.2%,中性粒细胞占59.7%,胸片:肺纹理增粗。触患儿手冰冷,望其唇虽红而唇口带有青色,白睛色青,结合其他症状,诊断患儿为发热(阳虚外感风寒,寒湿内蕴证),治以温阳化湿,祛风散寒。具体药物如下:桂枝8 g,紫菀8 g,浙贝8 g,白芥子4 g,陈皮6 g,法夏8 g,南山楂8 g,茯苓8 g,苍术8 g,石菖蒲8 g,藿香8 g,连翘6 g,制附子6 g先煎30min,生牡蛎10 g,炙甘草3 g,生姜15 g。3剂,一剂药煎2次,嘱患者在发热期间3 h服用1次,若热未退,可1天服用2剂药,若热退后则改为1天服用2次。2019年3月20日复诊,患儿母亲诉其第一天服药后热势更高,达39 ℃,仍坚持服药,第二天热渐退,来诊时体温为37.6 ℃,查其舌苔厚腻稍退,余症同前,仍守前方2剂。2019年3月22日再诊,患儿母亲述昨日已经完全退热,胃纳欠佳,精神衰惫,无咳嗽,查其舌苔白稍厚腻。在上方基础上去制附子、生牡蛎、连翘、石菖蒲、紫菀、白芥子、浙贝,加砂仁8 g、白豆蔻8 g、炒麦芽15 g,4剂,并交代其母,患儿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少吃肉,禁甜食及奶制品,以免复发。
按:初诊时,该患儿已在外院静脉注射头孢等西药,仍热势缠绵反复,患儿平素体虚易感,又因风寒外袭,加之频投发汗之药退热,阳气更见受损,故来诊时见有肢凉、纳差、神困,更见白睛、唇口色青之症,忆钦安先生书中曾提到:“气不足,所现色滞暗,青白无神,唇口黑青。”[1]114还提到:“久病虚损之人,忽见白睛青而人无神,此真阳衰极”,判为阳虚为本,外感风寒,内伤寒湿为标,果断处以温阳化湿之剂,佐少许连翘清郁热,药后正邪相争热势更高,继续服药后正能胜邪,发热见退,见舌苔仍较厚,又恐热势反复,三诊再进温化寒湿之品以善后,更交代患儿家属饮食禁忌以免再酿湿邪,故取得满意疗效[2]202。
发热病症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无效,常与患者机体阳气不振,不能外出抗邪有关。治疗此类患者,首先要详于辨证,通过四诊合参,明确患者是否为阳虚证,若为阳虚型发热,又要分清是外感还是内伤,外感发热当扶阳祛散邪气,切忌收纳,避免关门留寇;内伤发热切忌发散,当回阳收纳,郑氏有云:“凡内伤之人,多有身热而却不疼,虽然内热却不渴,如此等病情,近似外感,近似火症,只宜回阳收纳。收纳则阳不外越,而身热自已……昧者不识,一见发热,称为外感,便以发散投之,必危。”[2]219正邪相争,热势更高,若明确患者仍为阳虚证,则继续扶阳,疾病向愈。辨证准确,即可放胆使用扶阳药,做到有是证用是药,则可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