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斌 王 杰 李佳琦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辽宁营口 115009)
蓝莓又名蓝浆果,蕴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其果肉细腻、口感上佳。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食用需求,蓝莓常被加工为果酱、蜜饯、冰淇淋、饮品等多种产品。 然而,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是保证蓝莓优质的重要前提, 是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果品需求的必要保障。 近年来,在省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有机蓝莓的丰产栽培取得了良好发展,以改善有机蓝莓生长的生态环境为重要前提, 提升有机蓝莓的种植规模, 满足市场对有机蓝莓在产量和品质方面的需求。
蓝莓在生产过程中所接受的光照时间及光照度会影响其生长繁殖, 只有保证符合有机蓝莓生长的光照条件,才能够合理控制蓝莓的成熟时间,确保蓝莓的含糖量及栽种成功率。
在蓝莓种植区域选择过程中, 需要对当地的降水量进行考量, 通过人工控制保证蓝莓在生长期间拥有充足的水分,避免因缺水导致蓝莓停止生长。 如果蓝莓在梅雨季节成熟, 则无法保证蓝莓的果实质量, 同时需要测定有机蓝莓花芽成型阶段土壤中的含水量,避免出现发育不良和根部溃烂的现象。
首先需要测量蓝莓种植土壤的pH, 将土壤pH控制在6.5 左右, 中性土壤不利于有机蓝莓的培育。在中性或碱性土壤种植蓝莓将会出现生长不良、存活率低的现象。 选择蓝莓种植土壤后,还要保证蓝莓生长期间土壤的通气性和供给充足的水分。
前人研究结果表明, 蓝莓虽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但种植区域的选择同样会对其产量及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蓝莓种植区域的选择要尽量远离工业区,避免水质污染对蓝莓生产造成影响。 蓝莓适宜在土壤疏松、地势平坦的小山坡地生长。 在山坡进行蓝莓园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对山坡的坡度进行测量,保证蓝莓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接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合适的坡度还能够保障土壤的水分供应, 如果坡度过大蓝莓接受的光照不充分, 同时水土流失导致植株缺水,降低成活率。 蓝莓园的地址选择要尽量避开低洼盆地,避免排水不畅造成植株腐烂。 同时要在园区附近挖掘排水沟与蓄水池, 保证后续蓝莓生长过程中的排水和灌溉。
蓝莓的健康生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 采用旋耕技术将绿肥翻压到土层深处, 在蓝莓种植前调节土壤中的酸碱性,蓝莓偏爱酸性土质。 因此,需要对土壤的pH 进行测量, 可采用硫磺粉和石灰进行调节,确保其在4.3~6.0 之间,。 利用腐熟牛粪、草木灰进行土壤培肥,保证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满足蓝莓生长对土质的根本需求。
环境、气候、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对蓝莓不同品种的种植影响较大。 蓝莓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在蓝莓种植前需要结合区域的水土环境及相关栽培技术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蓝莓品种,遵循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 蓝莓种类的合理选择是提高蓝莓栽培品质和产量的前提。 目前常见的蓝莓品种有耐干旱、连续结果能力强的北高丛蓝丰;土壤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北高丛北陆;土壤适应性强、产量较高,但无法长时间运输的南高丛夏普兰等。
蓝莓生长对种植环境条件有着特殊要求, 需要结合区域环境的发展特点,根据蓝莓种植基本需求,进行蓝莓园地址选择,为蓝莓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首先需要选择地面平整的种植区域,且土壤疏松、蕴含丰富的营养成分,满足蓝莓生长需要的湿度、温度和营养,保证蓝莓根茎的顺利植入。 其次要满足蓝莓生长时的水分需求,做好种植区域的灌水和排水工作,同时也避免区域积水造成蓝莓根部腐烂。 再其次要做好土壤施肥工作,在蓝莓生长期间,根据土壤情况进行适量的施肥,促进蓝莓健康生长发育。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对新鲜水果的高品质需求量不断增加,但蓝莓的种植面积有限,较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因此,需要制定出高产栽培技术,保障蓝莓的生产效率,通过科学的蓝莓授粉技术可以提高其产量。 辅助授粉能够提高蓝莓的坐果率,除人工辅助授粉之外, 为了提高蓝莓的产量需要在种植区域种植授粉树,改善授粉条件,将蓝莓授粉处理作为丰产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在蓝莓生长阶段需要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技术,加快幼树树冠的成型时间。 蓝莓栽植2 年后需扩充树冠的规模以高枝条的数量, 第3 年清除根部的幼小枝芽及受虫害的枝条,保证树冠处于直立状态。结果后果实与地面之间保持有效距离, 严格控制蓝莓的产量,前三年每株蓝莓产量保持在1 kg,第4 年进入丰产期需要清除病虫为害的枝条及内膛枝条,保持树冠展开状态, 并结合蓝莓的品种调节树冠的开张度,清除呈放射状的下部枝条,避免弱小枝条与粗壮枝条的养分竞争。
蓝莓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叶枯病、白粉病、失绿症、霜霉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螨类、蝽象、果蝇、 枝梢食心虫等, 这些病虫的为害会增加坏果率,导致蓝莓品质下降。 为了保证蓝莓的整体产量,还需要针对鸟类啄食问题制定合理的预防方案。
农业防治:蓝莓种植前需要进行土壤深翻,保证土壤肥力和有机营养物质含量; 蓝莓生长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整形修剪方式,及时清除病虫为害的枝条,定期清理园内的杂草,从源头上降低病虫基数。 物理防治:生长期间合理利用瓢虫板、糖醋罐、频振式杀虫灯等设备,果实成熟期放置稻草人、驱鸟器等,有效防治虫害和鸟害, 为蓝莓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化学防治:结合蓝莓病虫害的主要特点,合理选择农药,禁用高毒剧毒农药,并选择合理的防治时期进行防治,喷药应避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以免影响蓝莓坐果和产生农药残留超标。
矮丛和半高丛蓝莓品种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北方寒冷地区仍然会发生冻害,出现越冬抽条、花芽受冻现象,严重时整株冻死。 越冬防寒可采取堆雪防寒和埋土防寒2 种方式, 在北方一些寒冷多雪的地区,通常采用堆雪防寒方式。 埋土防寒则是需要在入冬前压倒枝条,并覆盖浅层土壤,在埋土防寒过程中容易折断蓝莓的枝条, 因此在种植阶段需要采用斜植方式, 利用烟熏和喷水等手段预防蓝莓花期受到霜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