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济改革话语的演进及其经验

2023-01-05 07:38胡荣涛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话语建构

胡荣涛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经济改革话语是中国话语建构的重要环节,构成了经济制度、体制和机制等方面改革的观念先导,为经济改革实践提供了政治合法性的支持和社会大众的认同。中国共产党经济改革话语建构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改革开放历程中依据时代的特殊性经过反复的实践、理论、再实践,最终才能在不断改革探索中形成与发展。

一、守正和创新结合:中国共产党经济改革话语的演进历程

话语是在一个时代中孕育产生,对某个重要现实问题进行回应的思想表达。经济改革话语建构对时代问题的回应推进了经济改革的历史进程。经济改革话语的守正意味着在突破传统中坚守政治原则、继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精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经济改革话语的创新意味着在坚持守正的原则下对经济制度突破性创新与接续性创新的贯通,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实践特征。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守正与创新结合的原则下不断推进经济改革话语的孕育、形成和发展。

改革初期,经济改革话语建构聚焦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否偏离社会主义制度。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及经济改革话语建构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1]5-6此次会议将党的工作路线从政治方面转移到经济方面,使得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从以革命为中心向以改革为中心的转变,使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得以初步确立。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1]17。“整体经济体制改革”话语建构表达了要求推动城市与农村相结合的经济体制系统改革。党的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形成了经济改革话语建构的历史方位。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对市场经济的肯定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证明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意味着党的经济改革话语正式形成。这意味着中国经济体制话语建构基本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引领中国的经济改革实践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改革深化时期,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社会利益多元化等方面的挑战,经济改革话语的适应性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新阶段。”[2]474这表达了该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鲜明特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3]。这意味着加强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是增强党对经济改革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是坚持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使命型政党,在领导经济工作中必然要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发挥党在经济改革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党构建了以推进制度定型完善为主题的经济改革话语建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1]178。党依据经济新常态背景对经济改革话语进行时代创新,意味着在重视经济改革的同时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这表达了经济制度定型完善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4]可见,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都作为基本经济制度来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合中昭示着制度方向和制度价值的内在规定性。2020 年5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三个更高”和“两个更加”的话语建构表达了新时代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定型目标诉求,要求为经济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制度根基。

二、理念与实践互动:中国共产党经济改革话语演进的主要内容

在具体实践领域,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改革话语建构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的创新话语、经济发展的协调话语、经济环境的开放话语、经济成果的共享话语等。经济改革话语建构蕴含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引领推动经济改革的理念与实践良性互动。

(一)经济体制的创新话语建构引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机制的不断深化

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是一个依据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念不断创新及其深入实践的过程,而该转型是以确保公有制主体地位为根本前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1979 年3 月,陈云提出:“在今后经济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中,实际上计划与市场这两种经济的比例将占很大的的比重。”[6]1979年4月,党的中央工作会议采纳了陈云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观点,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经济改革方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话语,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合理性。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7]。可见,党在不断推进经济改革的市场化,但是经济改革仍然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改革初期,计划经济观念与市场经济观念不断冲突和碰撞。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8]。至此,经济改革话语要求发挥出市场的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使得市场经济在经济改革话语中占据主导地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处理好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资源配置的关系成为经济改革的关键内容。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9]17。由“更大程度地发挥”到“在制度上更好发挥”的话语转变,体现了党要求从制度上加强市场发挥的作用并强调其与政府相配合。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10]15。这体现了党对市场规律的重视,要求同时发挥好市场与政府有效融合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0]513。“从基础性”到“决定性”作用的转变体现了党对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认同并注重政府的作用发挥,表达了党从制度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治要求。应对经济新常态,只有界定了政府与市场的各自职能边界并使双方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好各自的作用以形成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合力。

(二)经济发展的协调话语建构引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不断加强

经济协调发展是经济改革实践的重要保障。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乡镇的发展对于推动城乡结构合理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乡镇企业不依赖于国家财政的支持,是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有助于改变农村经济格局、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乡镇经济的过冷或过热并非经济发展的正常态势,都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加以调控,以推动实现正常发展。邓小平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11]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吸纳和利用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以发展农村经济,还有助于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和缓解城市发展的压力。乡镇企业在城乡联动的经济改革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指出“首先启动农村改革,以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城市,又以城市的改革和发展支持农村,这是中国改革的成功之路”[12]981。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的联动协调机制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特色和优势。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13]。这表达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工农协调、城乡互补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助力。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12]1724。“一体化新格局”的话语意味着城乡统筹发展要覆盖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各领域,有利于破除制约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性因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10]524。新型城镇化道路话语表达成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话语建构的突破口。这意味着城镇的整体现代化发展可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现实的路径选择,有助于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渐进转移。习近平指出:“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14]。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以及人口的市民化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城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发展,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渐进转移。

(三)经济环境的开放话语建构引领对外开放发展机制的持续推进

对外开放发展机制的建构是对外开放发展理念在战略实践上的现实性体现,在具体的经济改革实践上指导推动我国经济开放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为经济改革提供良好的开放环境。“经济特区”是1979 年邓小平提出的“出口特区”名词演进而来,目的在于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等,实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目标。为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发展成果,1984 年全国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决定,为对外开放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市场等各方面的动力支持。此项开放政策推动了这些沿海港口城市本身的经济对外开放水平和发展水平,并为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市场等各方面的动力支持。1988年,国务院将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范围扩大到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城市。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十一个内陆地区省会城市,推动形成了“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港口城市—经济特区”的区域发展格局话语,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机制的不断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话语,创新了对外开放战略,彰显了我国的民族伟力、大国思维和国际胸怀,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四)经济成果中的共享话语建构引领收入分配机制的渐进完善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克服平均主义思维,收入分配制度话语建构注重以生产力为标准的效率为先原则。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分配制度。效率优先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原则,而公平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诉求,要求在收入分配制度上注重社会公平、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四大提出在分配制度上“兼顾效率与公平”[2]17。这表达了党注重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结合。党的十五大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5]“按生产要素分配”话语的提出,既体现了党对生产要素配置资源作用的肯定,也表达了党对收入分配制度话语在优先效率上的深化发展。21世纪以来,党加强关注经济改革中的公平问题,重视社会发展权利、机会和成果的分配。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16]21。这表达了在“再分配”环节实现共享观念,要求综合发挥市场和政府对于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体现了党对收入分配制度话语在共享化观念上的创造性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9]1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话语都注重社会的公平公正理念,体现了收入分配制度理念在共享方向的深入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10]28。这体现了共享理念在收入分配制度话语中的融入。新时代分配制度在公平方向的建设,为人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机会和权利提供了保障,进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三、内生与开放互塑:中国共产党经济改革话语演进的基本经验

经济改革话语建构是在经济层面中国道路的思想表达。内生改革与对外开放是紧密结合、共生共荣的,因而经济改革话语的内生性与开放性是相互塑造的,以引领经济现代化与对外开放的实践互动。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经济改革话语演进的基本经验体现在坚持继承优秀传统制度文明与吸收人类制度文明成果的统一、根据时代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制度思想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保障中国道路的可持续性等方面。

(一)坚持继承优秀传统制度文明与吸收人类制度文明成果的统一

经济改革话语建构既离不开传统文明,也离不开世界文明。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多样性的重要组成。从制度文明角度,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明思想和人类制度文明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改革话语建构的思想来源。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趋势大局的背景下,以制度文明为核心的话语权竞争将是世界各国较量的焦点。中国是“由文明基因而构成的一个共同体”[17]。中国话语体系和话语权构建必然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思想孕育的基因。在制度形态上,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话语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家户制度思想[18]。在制度观念上,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市场机制为手段、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话语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义利统一”“和合共生”等思想,而“一带一路”话语继承了古代“丝绸之路”文明精神。

不同民族的制度文明可以转化为世界制度文明成果,进而可以为其他民族所借鉴吸收。中国制度文明具有开放包容的特质。“这种‘文明型国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并对世界文明做出原创性的贡献”[19]。我们党立足特有的民族文化多元、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生产力低等基本国情,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不仅形成了党关于“两个文明”论断,还吸收和借鉴了人类文明关于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推动社会主义经济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商品”“市场”“股份制”“产权”等具有世界文明元素的话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利”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因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文明”等话语意味着将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进行了紧密结合。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具有“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改革道路,这显然不能用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话语加以解读,而要基于中国实践的本土化经验并结合全球化背景诠释。

(二)根据时代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制度思想与中国实践的结合

在经济改革理论指导下,党在经济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创新的时代话语整合多元价值观念,进而凝聚人们的社会共识。中国经济改革话语建构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20]。共产主义是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21]。在马克思看来,个人所有制是公有制基础上个人对生产资料的社会性占有。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经济体制话语建构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话语,要求坚持以民众现实需求、国家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为根本起点和导向,将“商品”“市场”“资金”“管理”等要素融入其中。“尽管改革话语是在实事求是基础上不断追求发展、求变和创新的探索,但这种探索仍具有一定的限度和边界,要以中国共产党追求的意识形态观念为基准”[22]。经济改革话语构建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治方向,坚决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中国经济改革话语建构始终坚持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思想前提。

经济改革话语的形成经过真理标准问题、“包产到户”、商品经济等思想的争论,并在经济改革实践中解放人们对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观念。经济改革话语源于以经济制度为中心的改革实践,体现在所有制、分配制度、市场机制和对外开放机制等领域以制度变革为中心的话语建构。面对改革的难点和阻力,我国采取了渐进的改革策略,有利于避免“休克”式疗法的弊端。改革以关系到万千民众生活的经济制度变革为中心,以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为渐进的形成方式。无论从党的自身还是人民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都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彰显了经济改革的人民选择性。“握手市场的核心,是让人民尽情地进行才华折现”[23]。“包产到户”“大包干”等话语就是来自中国农民在实践中的大众探索。1982 年中央1 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的制定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正式肯定“包产到户”做法,之后“包产到户”作为农村基本生产方式才得以在全国推广。源于基层创新、群众支持的经济改革话语要获得党和政府的肯定才能持续发展。“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改革政策是在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互动中产生的,这表明了中国改革话语具有深刻的实践性。

(三)保障中国道路的可持续性

中国共产党经济改革话语建构以改革实践为出发点,诠释了中国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论证了中国道路的特殊性和合理性,有利于提升中国道路的国际话语权。中国并非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追求“一种和平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24]。这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生态建设方面,生态理念融入经济制度是一个渐进性的、适应性的过程,是理念认同提升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生态保护的经济制度缺乏,经济社会领域出现了很多关于破坏生态的经济犯罪行为,导致了对资源能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引起了党从社会层面思考保护生态环境问题。面对生态保护的经济法治建设不足,邓小平“打击经济犯罪”话语利于引导打击破坏生态犯罪的经济法律建设。相对法律约束而言,制度调节对生态保护机制完善更加具有广泛性、持久性。涉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关系的制度化构建势在必行。2000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提出“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制度”[25]。这体现了以生态为导向的经济发展理念逐渐融入经济制度建设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16]465。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结合的制度建设逐渐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正式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等话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10]541。生态维度的制度话语构建为经济改革实践提供了观念引领。

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为己任,推动形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符合中国实际发展需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改革话语。党的经济改革话语建构展现了中国道路自身的内生性、自主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彰显了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表达了要求构建与西方平等交流对话的中国话语权。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话语建构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试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建构游戏玩不够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