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 彬
(连云港杰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江苏·连云港)
[提要] 本文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概念出发,归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特点,并说明推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必要性。通过构建“四环”驱动模式,探索一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与知识产权战略相结合、共促进的发展道路。
(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概念来源。“专精特新”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2011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发布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从而构成“专精特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工信部进一步明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定义,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截至2021 年末,全国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 家,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 万多家。
(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特点。通过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要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符合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要求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企业应专注于工业“四基”等“卡脖子”关键领域。在工信部关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计划和申请书中(以下简称培育计划和申报书),明确提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应优先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符合《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并将“是否属于《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年)》‘四基’领域”“是否在产业链关键领域实现‘补短板’‘填空白’”作为专业化程度的考察指标。因此,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原则上应是满足工业“四基”要求或有实例证明实现了“补短板”“填空白”的企业。
2、企业应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仅可以体现为知识产权数量、研发投入等直观的量化指标,而且还需要从研发机构、省部级以上研发创新平台(如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级技术创新类项目等相对长期的联合研发模式中体现可持续性,这两个方面在培育计划和申报书中均有明确要求。
3、企业在所在行业细分领域市场排名行业前列。在培育计划和申请书中,将“主导产品在细分市场占有率位于全省前3 位,且在国内细分行业中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列入专项条件,并要求提供第三方(通常是行业协会)提供的市场占有率或排名证明。因此,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应是对行业具有相当话语权或影响力的企业。
4、企业应具备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按照工信部等19 部门印发的《“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重点关注质量管理水平、合规经营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在申报书中通过考察相关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执行情况、发达国家或地区产品认证等指标予以体现。
以上四个方面的特点说明,国家在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过程中,对于这一类型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行业影响力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因此,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佼佼者,更需要把推行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一项重要培育任务。但企业推行知识产权战略,不应只是完成培育任务,而应看到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培育的四个方面特点密切相关。
(一)对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业化程度的要求,迫切需要强化知识产权布局。在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年)的保障措施中,明确提出了“开展‘四基’领域知识产权布局,建立产业链知识产权联合保护、风险分担、开放共享与协同运用机制”的要求。因此,只有在所在的细分领域充分聚焦且有针对性地开展知识产权布局,才能为后续知识产权创造、联合保护打下基础,同时充分规避侵权风险。
(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直接反映为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需要一定数量的已有知识产权(2 项及以上的授权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5 项及以上的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这只是申报的最低要求。按照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对江苏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289 家企业的分析,截至2021 年12 月,有效发明专利量超过50件(含)的企业有18 家,有效发明专利量超过10 件(含)的企业达到201 家,占江苏全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的69.55%。因此,只有拥有足够数量的授权专利,才能从所在省份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行业影响力有赖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依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对于“企业的知识产权”的界定,通过知识产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具体发挥以下重要作用:保护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吸引力和价值;使企业和产品区别于竞争对手;方便获取技术信息和商业知识;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第三方专有内容,或在无意中损失自己的宝贵信息、创新或创造性成果。因此,企业的行业地位和话语权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密切相关。
(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管理能力可以通过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29490-2013)国家标准得以体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建立专利运用协同体系,提高创造知识产权、保护研发成果、运用专利技术、促进转化实施的能力”。因此,通过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合规经营水平,也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关于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国内外已有众多文献做过研究。王伟等对列入“中国知网”的 1,282 篇、列入 Web of Science 的 946 篇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检索,发现国外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与发展已相对成熟,国内关注该领域的时间较晚、研究范围偏小,对该领域的研究拥有蓬勃的发展空间。至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等国内主流数据库,均未发现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关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偏少,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专精特新本身仍是一个新概念。虽然距离这一概念初次提出已有10 年,但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中国知网”中关于专精特新相关的论文一共655 篇,主要涉及专精特新的概念解释,对于这一类企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只有113 篇,国内研究学者对这一类型企业关注程度依然有限。
(二)国内对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仍普遍停留在概念层面,普遍缺乏实际指导性。在王伟等的研究中提到,国内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且许多国内学者侧重从企业管理这一宏观层面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侧重于智力成果权和财产权。因此,国内暂时缺少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这一概念的深入分析和战略构建的分析,这一方向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运用均缺乏足够的指导作用。考虑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本身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且对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有明确政策要求,加之其在推行知识产权战略上具有强烈的必要性,因此迫切需要这一类型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并开展战略构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这一要求“涉及科研人员、单位、企业等各主体”,因此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构建过程中,可以依据这一要求进行深化和拓展,推动其成为具体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结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特点,连云港杰瑞自动化有限公司构筑以“创新环+保护环+运用环+管理环”为代表的“四环”驱动知识产权战略,具体分析如下: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筑“创新环”。创新环是“四环”模式的基础。重点围绕国内“卡脖子”的核心技术装备,通过与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的形式,成体系跟踪行业标杆和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立足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重点围绕前沿领域和“卡脖子”产品开展知识产权布局规划,在新产品研发前即启动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以整体布局推动技术持续迭代,以技术迭代促进“创新环”向外扩张。
(二)增强技术成果保护能力,构筑“保护环”。保护环是“四环”模式的核心。通过深入专利挖掘、合理专利布局、核心技术秘密保护等方式,不断增强对已有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通过发挥已有专利作用,积极参与行业和团体标准的制定,争取行业话语权和发展先导权,加速由知识产权向标准的转化,推动实现技术优先保护与引领行业发展的结合。
(三)推动核心技术产品化、产业化,构筑“运用环”。运用环是“四环”模式运行的关键。针对已完成知识产权布局的产品方向,重点推进核心技术产品化,按照纵横两个维度进行整体策划,纵向实现产品的系列化,横向打造应用场景的全覆盖,推动产品商品化和规模化。此外,结合海外市场可以提前开展专利布局,特别针对“一带一路”沿线等存在较强潜在需求的国家和地区率先完成了国际专利的申请,推动核心技术产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同步推广。
(四)加强自身管理体系建设,构筑“管理环”。管理环是“四环”模式的保障。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为纲领,不断健全和完善自身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以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来保障技术的持续创新,通过定期组织体系评审查漏补缺、持续改进,提升管理效能。
通过运用“四环”驱动模式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经过三年的实施已初见成效。目前,杰瑞已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国内细分行业领域排名前三;专利申请数量与三年前的基期相比年均增长200%以上,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年均增幅接近100%,经过前期布局的专利授权周期缩短50%,国外专利进入国家阶段;凭借已有知识产权牵头立项起草一项行业标准;专利技术产品获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和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在国内率先完成了首台(套)装备的示范应用,并打开了国际市场;企业获评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通过战略实施,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创新能力、行业影响力和管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性提高。
“四环”驱动模式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架构脱胎于国家对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重视。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一战略架构是把政策要求直接“拿来”作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但在实践中通过以专精特新的培育要求为指引,探索出一条专精特新培育与知识产权战略相结合、共促进的发展道路。
随着2021 年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已明确“2021-2025 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 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引导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分三批重点支持1,000 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这些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对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而言,发展的政策既是“红利”,也对企业后续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国内4,762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4 万余家省级企业而言,虽然所处行业领域有差别,但通过知识产权推动自身实现专业化升级是每一家企业的必经之路,也是企业发展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