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3-01-05 02:49:46黑龙江省北安市庆华学校
黑河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给习惯学科

黑龙江省北安市庆华学校 卢 峰

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锻炼学生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国民整体素养的奠基工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强素养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素质,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造。

一、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文道统一”决定了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每一位语文教师只有全面认识语文学科,才能把握语文教学的方向,做到语文和思想并重,并切实有效地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

(一)突出学科的工具性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就是通过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形成学习各门功课、获取新知识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通过扎实有效的训练,教会学生灵活运用语言这个工具。

1.上好每一节课,教会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会字、词、句、段、片等基础知识,实实在在地训练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

2.必须增强训练意识,改进教法,引导学生动脑、动眼、动手、动口,全身心地投入训练。针对现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读得少、讲得多、练得杂”的现象,可以采取“读得多、讲得少、练得精”的方法,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认写生字,练习词语,思考问题,学习说话,学会观察和作文。

3.语文学科的素养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训练,在读书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并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提高语文素养。

(二)加强教学的思想性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课文的字词句入手,引导学生感知课文中的形象,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让活生生的形象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达到教书育人之效。

二、优化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是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场,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努力改变课堂教学结构,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切实将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改革课堂结构

1.目标:课前教师要针对教材和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课上利用教学媒体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并有目的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

2.兴趣:在授课之前教师要以预习、导读、巧设导语等多种形式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引领学生探索新知识。

3.掌握:教学时教师要做好教学统筹,解释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进程,恰当采用提问、讲解、演示等多种形式突破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多感官协调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4.运用:引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事物的方法,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加强学生在实践中的运用和领悟能力,逐步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教会学习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能够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

低年级:教会学生利用汉语拼音读生字、生词,理解字、词意,教给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听话说话方法、认识自然段的方法等。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直观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例如,学习《日月潭》中“环绕”一词时,可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理解词意,使教学深入浅出。

师:文中的“环绕”指什么环绕着什么?

生:群山环绕日月潭。

师:怎样环绕的?

生:围了一圈。

师:那么“环绕”一词该怎样理解?

生:(答略)

师:用环绕一词说一句话。

生:(答略)

又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时,学习文中“葫芦”一词可先出示实物“葫芦”,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再用抽象的语言表达词意,最后让学生掌握字词的音、形、义。

中年级:引导学生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教给学生分析理解自然段的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和好奇心;教给学生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及预习的方法。

高年级:教给学生概括段意、归纳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等方法;引导学生自拟作文题目,编写作文提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由于高年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再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学习新知识,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能力形成的保证。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各种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贯穿于教学的过程中,如写字习惯、听话习惯、说话习惯、阅读习惯、作文习惯、识记习惯、观察习惯、思维习惯等等。有了这些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就会学有所得、受益终生。

三、改革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要摒弃一张试卷看优劣的单一性评价,要结合学科的特点,改革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让评价体现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

(一)改变评价形式

实行“三结合”,即平时成绩、单元测试和期末考核相结合,平时成绩占总分的20%,单元测试占总分的20%,期末测试占总分的60%。

(二)改革评价内容

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全面考核。考核时把班级学生分成五个层次,先分层抽样测出全班学生听说读写的总水平分,再在水平分控制下对每个学生进行测评。平时成绩、单元测试与期末考试内容也要口、笔结合,以评价学生能力为主,口试与笔试的分数比例为7:3,笔试主要考核读写能力,口试主要考核听说能力。可以采用将试题制成若干考签的形式,让学生抽签口头完成题目内容并限定时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听题记忆能力,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评价除了语文考试成绩外,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品质等。这就需要教师积极优化评价方法,根据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小学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建立切实可行的能全面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体系。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养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努力探索,苦练“内功”,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教给习惯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上课好习惯
这些年,母亲和孩子教给我的那些事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26
诸子百家教给你幸福的四个秘诀
学生天地(2019年36期)2019-08-25 08:59:38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那些李宇春教给我们的事
海峡姐妹(2018年2期)2018-04-12 07:13:11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