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星星 陈 超 周 攀
(1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作作畲族自治县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丽水 323500;2 浙江省丽水市种子管理站,丽水 323000;3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丽水 323000)
2020 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2021 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种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丽水市地处浙江西南部,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近几年,丽水市围绕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加强地方种子种苗产业建设、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圃(库)建设、强化种业基础建设等举措,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并在发展中逐步完善不足,走出了符合丽水发展实际的种业发展之路。
1.1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蓬勃发展依托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国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加强同中国水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架构,历经40 多年的发展,目前在辖区内遂昌县建有全省最大的籼型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年制种面积达800hm2,年产种子约150 万kg,可保障20 万hm2的水稻用种,并成功申报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县,同时出台县级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扶持政策,通过订单良种奖励、制种大户补助等方式,推动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2 高山种苗繁育崭露头角在高海拔地区,夏季气温凉爽,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夏秋季番茄集约化育苗生产,较大的昼夜温差更有利于幼苗干物质的积累、花芽分化,能培育出健壮的幼苗[1]。丽水市高山资源丰富,并已建有全省海拔最高的蔬菜种苗繁育基地3.33hm2,利用高山气候反季节在夏季开展蔬菜种苗繁育,能够有效地填补夏季市场的空缺。目前繁育的高山蔬菜种苗受到丽水及周边如温州等地农户的认可,年供苗500 万株,后续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发展空间 较大。
1.3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3.1 种质资源数量丰富,特色明显全市调查发现农作物种质资源420 份,处州白莲、赤峰稻、大红袍赤豆、金钟雪梨、庆元黄靛牛肝菌、蟠龙种、八棱丝瓜、仰天齐、乌皮青仁等品种入选了浙江省首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名录。处州白莲、丽水枇杷、缙云黄花菜、缙云米仁、缙云茭白、云和雪梨、遂昌菊米等地方农产品入选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1.3.2 农作物种质资源圃(库)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已建成浙江省最大的茶树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遍及5 个国家和国内18 个省份的茶树种质资源2300 余份,资源保存种类齐全,资源保存数量达到国内一流,省级领先。建设完成了浙江省食用菌种质资源库,收集保藏大型真菌种质资源870 份,大型真菌标本1000 余份,菌体组织250 余份,正谋划投资2000 万元建设规模更大、涉及面更广的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开展了云和雪梨原生境保护,通过技术措施促使223 棵百年古梨树重新挂果,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梨种质资源圃初步建成,目前已收集各地梨种质资源101 份。建有全省收集枇杷地方优株资源中树龄最长、最有历史、数量最多的枇杷种质资源圃,并通过分子检测对保存的资源进行鉴定区分。黄花菜种质资源圃已经初步成型,已收集地方黄花菜种质资源20 份,目前正在谋划建设规模更大的黄花菜种质资源圃。
1.4 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全面推进,农作物良种占有率高自2016 年开始,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各级种子技术推广部门持续开展粮油瓜菜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从全市展示品种数量不足100 个,到目前年均展示作物品种300 个以上,筛选出了嘉丰优2 号、浙甜11、浙芸9 号、浙鲜12 等一批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作物新品种[2-5],也淘汰了一批不宜在本地种植的品种。目前,水稻优势品种占有率高,超过80%,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8%。
1.5 种业基础建设逐步加强,筑牢种业发展基础投资2500 万元建成水稻分子育种智能示范基地;投资100 万元建立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并持续投入进行提升,为水稻新品种审定推广和现代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投资80 万元对省瓜菜展示分中心基地进行提升,基地基础逐步完善,年均展示瓜菜新品种150 多个。
2.1 种业经营主体弱目前辖区内仅有2 家农作物种业持证企业,一家为2021 年新成立的从事蔬菜种苗繁育的企业,一家为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遂昌分公司,主要在丽水市遂昌县从事杂交水稻制种,同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较大。根据调查统计,全省种业企业有90 多家,其中最多的杭州有27 家,较少的台州、衢州、绍兴也各有5 家。种子经营门店主体数量多,但小散户占比较大[6],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全市300 多家经营种子的主体中,只有不到10 家经营户的销售额能超过100 万元,超过一半的经营户销售额不到10 万元,部分经营户销售额甚至只有几千元。
2.2 人才支撑不足一是品种科研团队实力相比其他地区差异较大,主要以市农林科学院的相关专家为主,受限于技术人员的数量和学历、现有的研发条件、掌握的育种资源等,难以选育出优异的新品种;二是品种推广团队力量薄弱,多地从事农作物种子技术推广的人员不足,难以推动种业发展更上新台阶。三是种业参与主体偏少,技术工人少,如育苗嫁接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但是经常会出现用工短缺,存在结构性用工难题。
2.3 地方扶持力度偏弱近年来很少出台与地方种业相关的促进政策,缺乏完备的丽水市种业发展政策体系。每年市本级财政在种业方面的固定支出合计不到20 万元,且全部用于完成考核体系中的救灾种子储备任务,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2.4 农作物品种选育量、质不足据不完全统计,丽水市近10 年仅选育了农作物新品种24 个,从种类上看,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为主,而难度大、科技含量更高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则只有2 个;从推广面积上看,大部分品种仅在本市辖区内小面积推广,甚至部分品种几乎无推广面积,存在选育和推广脱钩的窘境。
2.5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低虽然丽水市种质资源数量较多,但在现存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大量作物种植面积偏少[7],其中种植规模较大的908 小麦年均种植面积也未超过266.7hm2,一定比例的资源面临着随时消失的现实困境,且资源鉴定比例极低,未能充分挖掘利用,部分种质资源圃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后续运维难度大。
目前,浙江省印发了《浙江省现代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现代种业强省和特色品种大省的目标,丽水市应充分立足资源优势,进一步在强人才、强科技、强企业、强环境上下功夫,在挖掘利用特色资源、特色产业上做文章,切实提高丽水种业竞争力。
3.1 强化人才支撑进一步梳理本地种业人才结构,强化人才力量,从种业实施主体、种业技术推广人员、种业管理人员、种业研发人员等多方面增加种业力量,建设一支爱种业、懂种业的人才队伍。
3.2 强化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强省级杂交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县,通过持续加强制种基地的宜机化改造、农事服务中心等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制种条件,巩固制种基础。加强制种机械化应用、农机农艺结合等技术研究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稻杂交制种的产量和质量,在助农增收过程中保障粮食生产用种安全。
3.3 推动种苗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充分发挥高山良种繁育优势,进一步开展高山蔬菜种苗、中药材种苗等基地建设及技术研究利用,充分发挥出资源优势。二是完善制度设计,呼吁上级部门制定出台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细则,推动茶叶、蔬菜、中药材、水果等作物种苗的全面发展。
3.4 进一步做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持续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尽可能为国家种质资源库提供更多的丽水资源。建立地方种质资源保护目录,有序开展地方资源利用,通过鼓励农户种植地方品种,进行资源鉴定、品种选育等,推进发挥资源优势。
3.5 加强政策扶持,推动种业持续发展应逐步建立种业发展扶持体系,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强对种业的支持,加大对良种繁育基地、农作物区试站、种质资源圃的长期投入,推动全市种业更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