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中“智慧国土”建设研究

2023-01-05 01:02屈金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数据安全国土资源国土

□文/屈金超

(沂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临沂)

[提要]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倒逼着土地资源管理的智慧化,推动着“智慧国土”建设向纵深发展,以实现对土地资源更好地管理和服务。本文从政务信息化发展、土地伦理道德要求和土地资源管理的现实需要,分析土地资源管理中进行“智慧国土”建设的必要性。针对“智慧国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正迈向“智慧国土”建设阶段,以期实现对土地资源高效便捷的管理,顺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智慧国土”建设过程中,我国尚未对土地资源智慧化进行深入探讨,导致存在的诸多问题未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因此,如何处理“智慧国土”建设中的问题,如何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智慧国土”建设理念去解决出现的问题,使土地资源管理变得更加智慧化,成为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智慧国土”建设概述

(一)“智慧国土”的概念。“智慧国土”是指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将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由“数字国土”到“智慧国土”的转变,提升整体土地资源管理水平。“智慧国土”依托现有的国土资源数据库,借助当前先进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确保数据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构建起完善的土地资源管理数字服务系统,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平台化、规范化和智能化。

(二)“智慧国土”建设的内容

1、智慧国土“一张图”数据库。作为国土资源数据库的核心,“一张图”数据库是建设“智慧国土”的重要基石。国土资源“一张图”主要包括数据的查询、浏览和分析等操作,通过集成和整合各类国土资源信息,为各类空间和非空间数据信息的展示和分析提供了平台。“一张图”核心数据库依托统一地理空间坐标和高清晰遥感影像,叠加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形成完善的国土资源数据体系。“智慧国土”依靠电子服务、信息监管和信息服务三大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AI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智能化。

2、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国土资源的信息化建设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科技成果,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智慧化。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大数据技术可以将海量的国土资源信息数据筛选、分类和整合,云计算技术能够使信息的获取变得轻松方便。在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智慧国土”功能的实现必须有新型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它不仅可以使国土资源信息的获取和整合变得便捷,还可以极大地提升办事效率,保证信息数据安全。

3、“智慧国土”服务平台。为实时更新和高效接入各种专题数据库与物联网信息,分析、挖掘和提取海量数据信息中的有效信息,就必须做好“智慧国土”服务平台建设。“智慧国土”服务平台可以采用三层架构体系构建,该架构体系包括数据层、模型层和应用层三层。“智慧国土”服务平台通过实时接入传感器数据等外部系统数据,通过该平台制定各种标准化数据服务,挖掘并分析数据中隐藏的有用信息,建立一个集信息的采集、分析、决策和指挥于一体的“智慧国土”监管平台。

二、“智慧国土”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政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是信息化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智慧国土”建设必将驱动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进入新阶段。随着国家互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和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审批监管服务由纸质化向电子化转变,政府角色由管理者角色向服务者角色转换。政府只有顺应智慧化和便利化的需求,才能推动其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服务效率的提升,更好地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二)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智慧国土”建设是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时代之需,它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信息共享,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智慧化的土地资源管理可以极大地降低管理费用,提升现代化运作水平。土地资源数据库标准化的建设和运作,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数据共享。“智慧国土”建设也可以极大便利办事群众和企业,让“少跑腿、多办事”成为常态。因此,土地资源管理的现实需要使得“智慧国土”建设势在必行。

(三)土地伦理的道德要求。土地伦理反映着一种生态学意识的存在,这种意识又反过来会反映一种对土地健康负责的确认。“智慧国土”关于高效节约利用土地的观念正是对土地伦理的回应,它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实现土地资源的健康利用和智慧利用。因此,“智慧国土”建设具体体现了土地伦理的道德层面,有利于在全社会建立保护和利用土地伦理价值观的理念,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健康、合理利用。

三、“智慧国土”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共享程度不够完善。国土资源的信息共享对于“智慧国土”建设至关重要,数据信息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到土地资源管理中,实现管理工作的高效和便捷。但是,在信息共享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国土资源数据的共享范围和共享程度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可操作性的指导,共享数据后的保密和管理等由于缺少可参考的政策文件不能及时给予指导。因此,政府各部门之间进行数据共享时,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以保证数据安全。其次,共享数据需求不明确。被调用数据与所需单位的需求不匹配,最基本的情形是数据信息“供大于求”,导致国土资源数据冗余。这样做既不利于数据的保密,又增加了冗余数据的维护工作。如果能够做到需求明确,则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传递,进而保证数据的信息安全。

(二)部门之间协同有待加强。随着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省、市、县三级国土部门实现了“智慧国土”数据的上下联动。但是,随着国土数据类型的不断增加和丰富,对相应的数据设备的数据计算处理和存储能力带来新的挑战。各种类型的设备需要承受高负荷运转,而各级设备所能承受的负荷程度又不同,导致基础设施需要不断更新换代。一是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在信息系统的维护等方面权责划分不明确,县级设备常常疏于维护和定期更新,导致市级和省级的国土部门工作任务加重;二是各级单位掌握新技术和新理念能力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三级部门间的协同存在问题。

(三)数据安全机制尚不健全。“智慧国土”建设需要建立严格的审查和保密机制,保证相关涉密数据的绝对安全,避免对国家安全和居民信息安全产生严重影响。然而,有些地方的国土部门在智慧国土建设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内部国土资源数据缺乏专业人才参加管理,没有专业人才进行数据安全管理。如果没有专业队伍进行针对性的数据管理,那么就会造成数据管理的混乱。另一方面国土资源数据从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政府行政权力产生的垄断性资源,从数据中可以挖掘、分析和整合出有用的信息,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国土部门同其他部门在进行数据共享时,还没有建立起严格的数据安全分级机制,形成监管的盲区,极易滋生“灰色地带”和产生“灰色收益”。

(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足。由于“智慧国土”建设的工作量大且对数据共享程度要求高,这就要求专业人才既要熟练掌握国土资源业务,又要掌握“智慧国土”建设所需的信息技术。但是,有些地方的新技术(诸如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的研究不够深入,对国土资源部门的技术人才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在职的工作人员仅仅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要,这样是非常不利于技术人才培养和储备的。相关部门缺乏对专业人才进行系统的技能培训,使得能有效挖掘数据的人才更加匮乏,信息化工作的繁重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矛盾日渐突出。

四、“智慧国土”建设提升策略

(一)完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国土资源数据的信息共享是“智慧国土”建设的重要目标,数据信息共享对促进部门间协同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各级国土资源数据部门同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应建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对数据信息共享的范围和程度做出具体详细的操作流程。比如,人民法院在查封土地和房产等数据时、税务局在为群众和企业服务缴纳税款时,均需要用到不动产登记数据信息,但是他们的关注点只是与其业务相关的数据,而不是全部的数据信息,因此国土部门在信息共享时,可以先进行数据资源的剔除,使其不包含其他无效数据,只提供与其业务相关的信息。同时,国土主管部门对于非涉密资源数据应进行主动公开,对于涉密的数据应严格控制管理。进行数据信息共享时,必须与相关部门签订保密协议。当然,国土部门也可以根据部门需要进行数据加工和定制服务。

(二)明确“智慧国土”系统运维模式。健全“智慧国土”系统运行维护机制,实现系统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制定省、市、县三级运维资产分配建议,由省级国土部门负责统筹,市级国土部门负责数据维护,县区级国土部门负责具体操作。其中,市级国土部门制定、完善规范和标准,实行线上和现场相结合的数据信息维护等,保障县区级智慧国土系统正常运行。县区级部门统计所需更新和维护的硬件、软件信息,确保信息系统、主机、存储设备等资产设备始终最新。当县区级国土部门的“智慧国土”系统出现问题时,市级国土部门会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处理。在线处理主要采取的是计算机远程操控的方法,解决系统、办公软件等运行维护遇到的问题。在线处理简单便捷、效率高;现场处理则是派出技术人员到基层去解决在线无法处理的问题。通过省、市、县三级国土部门联动,有效解决智慧国土系统的运行维护问题。

(三)健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智慧国土”建设需要做好数据安全和保密工作,明确需要保密的范围和层级,避免保密信息被泄露和发布。建立专门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中心,全面负责“智慧国土”建设的数据保密领导工作。同时,负责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数据安全培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数据保密意识。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防止数据信息被窃用。做好重要信息数据的备份,确保数据信息不丢失和可追回。国土部门在同其他部门进行数据共享时,必须按照数据安全等级处理。对涉密数据的共享要与协同单位签署数据保密协议,保证协同单位能够合理安全地使用共享数据。明确岗位职责,做到专职专岗专人负责,确保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因此,建立健全国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四)培养和储备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支撑“智慧国土”建设的重要技术保障。无论是系统前期规划、设计、建设工作,还是后期的系统运营维护工作,都离不开高、精、尖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国土部门应该建立吸引、激励和培训人才的机制,促进“智慧国土”建设的顺利进行。一方面拓宽人才进入渠道。比如,通过每年公开招聘吸纳相关专业的人才,可以迅速投入到智慧国土建设当中,负责国土系统维护和数据网络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对国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比如,通过与相关科研院校合作,聘请专业学者和教授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用网络授课的方式,也可以现场教学。经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后,将所学知识迅速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建设一支术业有专攻的人才队伍。

综上,“智慧国土”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土地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对于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智慧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过程中,落后地区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借鉴先进地区工作经验,结合本地区建设现状,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智慧化。

猜你喜欢
数据安全国土资源国土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鲜花盛开的国土
云计算中基于用户隐私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法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