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创科技有限公司行业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四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合作导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智慧水利领域相关工作,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鄱阳湖五河及湖区生态水利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及示范”的子课题,四创科技内部课题“精细化山洪小流域洪水预报模型研发”和“人工神经网络洪水预报模型”在内的多项课题,参与多个重点水利工程及水利信息化项目的设计、研发工作。”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2022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准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加快构建抵御水旱灾害防线。《水利部关于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完善流域工程体系的总体要求,并对加强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相关技术研发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山区小流域洪水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预报预警难等特点,是汛期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也是我国防汛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
当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专群结合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但是由于我国山区地形复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且不稳定,加上城镇化的发展,山洪灾害风险依旧存在。据统计,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区总面积达386万km2,涉及近3 亿人,每年因山洪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占洪涝灾害伤亡人数的70%左右。
山区水系上分布的几万座水库,对突发性洪水有一定的调蓄功能。由于地形地势条件限制、调洪库容有限,这些水库一般为中小型水库,水库大坝防洪设计标准及运行状况达标率较低,在防汛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将极大增加所在流域的洪水风险,因此防汛工作中水库运行安全和下游洪水风险区行洪安全需同等重视。
根据山洪灾害的风险组成及其内在联系,构建“山区水库来水预报与调度洪水风险预警一体化模型”是实现防汛科学调度、精准决策的有效手段。
一体化模型设计应该满足:①可模拟洪水风险的产生、发展、控制、转移和处置的完整过程;②模型建模方法能适应有历史资料和无历史资料的不同建模对象条件;③模型开发融合大数据、数字孪生、遥感影像、专业知识图谱、专家经验等技术,提高模型的精准度;④模型功能采用模块化、插件式开发方式,以提高模型的可迭代性和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