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太行山区酸枣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1-04 23:46路瑞红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2期
关键词:酸枣发展

路瑞红

一、前言

酸枣产业作为特色农业产业,已展现良好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酸枣产业对促进太行山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了解太行山区酸枣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酸枣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制定太行山区酸枣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优化酸枣产业发展链条、突出品牌化发展策略、完善产业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太行山酸枣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太行山区酸枣产业的意义

(一)酸枣产业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有序衔接的重要纽带

自2021 年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已成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太行山—燕山贫困山区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阵地,需要以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抓手,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积极培育和发展酸枣产业既可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开发绿色经济发展潜力,也可丰富太行山地区种植结构,推动山区农林经济发展,提升山区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同时能催生多种工作岗位,带动周边村镇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据统计,2021 年酸枣收购价格达到8-10 元每公斤,普通劳动力在采摘期,每日收入可达200 元,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劳动收入。总体来说,发展酸枣产业符合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总要求,是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有序衔接的重要纽带。

(二)发展酸枣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太行山区土壤贫瘠,常年缺水少雨,一般树种难以生长,是荒山绿化治理的一大难点。而酸枣则是该地区特有的经济林木,相较于其他树种,具有耐旱、固土、护坡的优势,在生态治理和发展作物经济方面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在培育和管理方面,从邢台地区的种植经验来看,抚育1 年即可成果,3 年即可成林,能有效解决太行山浅山丘陵区绿化治理的难题[1]。可见,酸枣产业有助于提高太行山区生态绿化的附加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发展酸枣产业对太行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目前,酸枣产业已经成为太行山区的一大产业,在枣产业发展的几十年里,催生了大量的从业人员和相关企业,涉及到物流、仓储、批发零售等行业。酸枣全身是宝,其经济和药用价值得到深入开发,市场上现有的酸枣制品和中药制品多达几十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如河北内丘县有近80%的农户从事酸枣仁生产加工,平均每年加工酸枣6 万吨,生产酸枣仁5000 吨左右,年产值达1亿元[2]。为太行山区发展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仍需不断激发酸枣产业的内生动力,丰富和完善其产业体系,使其成为太行山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太行山酸枣产业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

(一)资源禀赋条件优越

太行山区枣文化源远流长,枣象征着幸福、美满和吉祥,多出现在婚庆、节日等各种场合,随着与人民生活的贴近,出现了“早(枣)生贵子”“春来早”等名词谚语;酸枣作为药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宋代苏颂《本草图经》中记载“今近京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坂及城磊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酸枣文化已逐渐深入人心。此外,太行山区的酸枣品种多样,历史悠久,在太行山周边的遵化、平山、赞皇县等地,均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酸枣古树,目前已探明太行山区野生酸枣品种有1000 多种,且多为自然繁殖、自然生长。近年来,河北邢台大力推进野生酸枣资源区和抚育栽培管理建设,酸枣人工种植面积超过了33.3 万平方米,邢台每年的酸枣产量将近全国的50%,酸枣资源优势不断凸显。

(二)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扶持太行山区酸枣产业发展壮大。如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 年)》[3]的政策文件,明确提出把邢台酸枣仁作为优势道地品种,进行重点培育发展,来推进太行山道地中药材产业建设;强化枣、苹果等优质果树的基础设施建设;邢台市信都区政府、内丘县政府、临城县政府分别发布严禁抢青酸枣的通告,并建立举报渠道,从源头保障酸枣收购质量;积极谋划邢台太行百里酸枣产业带,实现人工抚育、种植面积达到15 万亩;邢台市组织相关部门、院校制修订20 余项助推酸枣产业发展的系列地方标准,有效保障了酸枣产业链中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太行山区酸枣产业的规模化种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资金支持方面,以邢台为例,自2018 年以来,每年争取省级财政补贴500 万元以上,部分地市依托大型企业,开展酸枣种植、培育技术的研发,年投入达1000 万元。

(三)品牌化建设初见成效

当前,邢台市的酸枣产业品牌化建设走在太行山的前列,2019 年以来,通过酸枣产业协会、酸枣产业研究院等机构陆续申报了“邢台酸枣”“邢台酸枣仁”多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均获得国家商标总局的认可。农业农村局打造了邢台酸枣仁区域公用品牌。此外,还以企业为载体,申请注册了多项产品商标,如“邢州”“中邢仙茶”“野丫丫”“邢太行”“襄子”“枣坚强”“邢内枣仁”“邢仁”“邢洲枣仁”“中丘红玉”“中鹊”“虎冰川”[4],山西的“唯思可达”等,涵盖了酸枣食品、饮品等多个品类,畅销全国市场,酸枣产业品牌化建设初见成效,为提高酸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基本形成了“企业+政府+农户”的发展模式

作为枣市场发展的生力军,酸枣产业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由政府部门牵头,实现“产业+项目”“基地+农户”“企业+科研”等多种适应不同地区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多渠道开发酸枣资源的价值。在这其中,政府扮演着指挥官的角色,除提供必要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外,还要合理调控市场,引导企业和科研、高校等部门开发酸枣的价值,实现“政府要绿,企业和投资者受益,老百姓得实惠”的“企业+政府+农户”的良性发展模式。如山西沁县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展规模化经营,以酸枣生产基地为依托,提高了酸枣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科研创新能力[5]。

总体来说,太行山区酸枣产业虽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相对板栗、苹果等成熟产业仍较为滞后。其本身发展仍存在不少局限性,严重制约了酸枣产业的发展壮大和全国枣产业的稳步发展。

四、太行山酸枣产业发展的局限性

(一)缺乏全局性的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

太行山酸枣产业覆盖多个省市,各地市的产业发展情况和定位不一,对酸枣产业的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目前多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从产业发展层面来看,太行山区的酸枣产业缺乏长远谋划和发展指导,各地市仍处于摸索前进的状态,加之部分地区领导对酸枣产业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启动和发展资金,配套措施落实不到位、政策落地不实等问题的存在,严重限制了酸枣产业的做大做强。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各地市尚未出台有关酸枣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仅河北而言,酸枣只被作为中药材的一种写入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尚局限于酸枣药用价值的开发。缺乏对酸枣本身文化、食用价值等的挖掘的专项发展行动计划。没有明确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指导,这将成为太行山区的酸枣产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二)产业链环节存在短板

酸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酸枣种植、采摘、加工等各个环节,只有产业链条各环节科学健康发展才能促进产业整体的稳定发展。在种植环节,太行山区的酸枣多以野生为主,近几年出现了规模化人工种植,由于人工种植处于试验和初步推广阶段,在绿色培育、科学施肥、修剪等技术方面上没有达到成熟水平,导致酸枣产量低、品质参差不齐。在采摘阶段,受利益驱使,酸枣尚未成熟就开始出现抢青现象,导致酸枣品质不佳,同时对野生酸枣植被产生破坏;在加工环节,机械化程度低,多以人工采摘为主,成本较高,且大多停留在简单的分等、挑选、装箱等初级加工阶段[6],深加工发展不够。如此种种,导致产业链短板问题严重,限制了酸枣产业的整体发展。

(三)品牌化效应有待加强

当前,太行山区已初步形成了各类酸枣品牌,特别是以邢台为主的酸枣品牌成效不断凸显,但相较于苹果、梨等其他成熟的林果品牌,酸枣产品的品牌效应仍有待提高,多数产品仍处于有品无牌的尴尬境地;已有品牌的产品也面临着品牌知名度低、影响力弱、市场范围局限的问题。以河北的“邢洲牌”酸枣汁为例,早在2005年,该品牌就取得多项国内外奖项,但通过调研发现,多数酸枣产品仅在当地市场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但放眼全国,认可度不高,知名效果较低。究其原因,太行山酸枣产品的品牌化效果仍有待加强,特别是在产品质量标准把控、品牌化宣传等方面力度欠缺,致使酸枣产品的市场需求效应不足。

(四)产业服务体系亟需完善

调查发现,太行山区酸枣产业服务体系亟需完善。具体表现:一是政府扶持力度有待加强。除邢台地区外,多数地市每年对于酸枣产业的补助资金尚不足500 万元,也并未出台专门针对酸枣产业的专项扶持政策。二是缺乏有影响力的贸易市场和交易中心,部分地区的野生酸枣收购多来自于零散农户,交易零星分散,酸枣产品的销售渠道比较单一,导致酸枣产业始终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在市场上缺少话语权。三是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度不高。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展现出强劲的活力。酸枣产业无论在产业价值,还是助力乡村发展上都具有与休闲旅游等其他产业融合的先天条件,但目前看来,产业融合发展在太行山区并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实践,产业融合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五、太行山区酸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制定太行山区酸枣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太行山酸枣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不能一蹴而就,要在调查验证的基础上分步骤按阶段进行。首先,成立管理机构。由各地市发改、农业等部门成立酸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联合高校、科研等部门的有关专家组建调查小组,对各地市太行山区的酸枣产业进行实地调研和验证,形成调查报告,为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基础支撑。其次,召开研讨会,吸纳先进地区产业发展的优秀经验,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由各地市或邻近片区联合制定酸枣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酸枣产业的发展定位,突出特色,在种植区域、规模、数量、品种上进行科学设计,在产品加工、经营销售、品牌打造上做好顶层规划,避免盲目发展。重点开发酸枣文化、食用、药用价值等。最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要适时更新。要定期举行调研考察,及时发现问题,适时调整规划方案,确保酸枣产业的稳定发展。

(二)优化酸枣产业发展链条

一是要强化科技支撑。依托政府和企业,加大对酸枣产业的科技投入,建立研发中心和实验基地,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形成技术攻关团队,开展对酸枣品种、产量、品质等的研发。同时进一步开发酸枣产品的食药用价值,开发多元化酸枣制品,扩大市场领域。提升机械化采摘水平的,降低产业发展成本,提高产业效率。二是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出台相关法规政策,严禁酸枣抢青现象的发生,保护野生酸枣植被。对于市场上的劣质酸枣制品加大处罚力度,确保太行山区酸枣制品的优质。三是促进酸枣产品的深加工。依托大型龙头企业,加大对酸枣仁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深加工能力,不断延伸酸枣产业链条。

(三)突出品牌化发展策略

首先,加大酸枣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避免单打独斗,要联合太行山区域的省份,积极打造知名品牌,开办线上或线下展销会、博览会,实现与国内外酸枣品牌的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太行山酸枣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同时利用广播、电视、微博、短视频等手段,打造有关太行酸枣的系列科普节目,进一步提升认可度。其次,要牢牢把控产品质量,市场监管部门会同高校科研等机构,制定酸枣制品的产品标准,进一步提升现有品牌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标准,严格把控酸枣产品的质量,改变酸枣产品“来自小作坊”“不正规”的惯性思维。最后,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的高信誉度和市场知名度,开发系列酸枣品牌,推动酸枣产业从分散走向集中,实现企业发展与品牌效应的同步优化。

(四)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一是鼓励各地市政府部门把酸枣产业发展纳入该地区的重点扶持项目,每年拨付一定的财政经费,并逐年增加。将酸枣种植纳入退耕还林同等补贴范围,出台专项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营商环境,为酸枣产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二是在太行区域建立大中型酸枣交易市场和基地,拓宽酸枣收购和交易渠道,强化交易市场影响力。三是紧抓乡村振兴的优势契机,联合文旅等部门,在做强做大酸枣种植和枣仁加工业的同时,积极拓展文创农业和休闲旅游农业,不断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产业多功能化发展路径。

引用

[1]宋健,王慧军,阎立波,张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酸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8,37(04):70-72.

[2]河北新闻网.内丘县柳林镇小酸枣成就大产业[EB/OL].http://hebei.hebnews.cn/016-08/25/content_5763413.htm

[3]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官网.关于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方案(2021-2025 年 ).[EB/OL].http://nync.hebei.gov.cn/article/zcfg/202108/20210800020779.shtml

[4]孟艳.邢台县酸枣产业现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1):16-17.

[5]潘仲尼,王广斌,王瑞祥,崔新宇.山西省沁县酸枣产业发展SWOT 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6(07):35-36.

[6]李慧杰.河北邢台县发展酸枣产业的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02):24.

猜你喜欢
酸枣发展
酸枣正确采收及土法退皮技术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酸枣刺》教学案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故乡野酸枣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酸枣糕的味道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